“为何。”青锋奇道。他第一次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觉得十分新鲜,就像一块干的海绵放入水中,猛力汲取。
“世间手段,不外乎三种。一为法。法就是法门、修为境界。
二为术。术,就是招术、道术。三为势。也就是气势。法大于术大于势。若有境界相当的两人,招式同样精妙绝伦,而气势不稳的一方定然败北。”王禅停了停,让青锋消化一阵之后继续说道:“但这只是讲寻常切磋之时。若是殊死搏斗,一切后果皆有可能发生。大意不得。”最后一句王禅是满脸严肃的对着青锋讲的,听的青锋身体一震。急忙说道:“弟子了解!”
王禅满意的点了点头。怕青锋一知半解,继续给青锋解释道:“筑基,就是构筑根基。修行之路,千难万难。唯有构筑根基,才可上体天心,所以筑基是修行的第一步。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而筑基之后,体内有真气运行。固本就是巩固体内真气,温养经脉。培元则是培育体内真气,使其数量增加。
明心,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大坎。明心见性,认清自己。许多修士就是卡在这一关当中,至死没有跨过去。因为这世上,能够看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的人,太少太少。所以一旦明心,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最起码能证明此人可以坚定不移的追求大道。是善是恶自有本心,明心,才可见性。
清灵之境,就是灵台清明之境。唯有灵台清明者,方可感悟大道。
如果说明心之境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大坎,那么第六重炼神之境就是修行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炼神,就是煅炼自己的心神。心神,是掌握道术,发挥道术的关键。心神不足,纵然其道术再为精深,真气再为雄浑,也难发挥其道术的威力。所以说达到第六重炼神之境,便可跻身世高手之列。此话并不为妄言。
第七重聚顶之境,第八重朝元之境。其本名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分为天花、地花、人花。
人花,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轮回种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
地花,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
天花,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
三花合一,溶于百汇。故而称其为三花聚顶。修为一旦达到聚顶之境,三花沟通天地。修为通天彻地,引发天地大道。动,则雷霆生;静,则风云止。
五气朝元则分为心、肝、脾、肺、肾。
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於哀,则神定,演化为先天火气;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於喜,则魂定,演化为先天木气;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於欲,则意定,演化为先天土气;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於怒,则魄定,演化为先天金气;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於乐,则精定,演化为先天水气。
五气合一,于体内化为先天五行,生生不息。达至朝元境界,万物不假其身。
至于第九重,为师亦初入金丹大道,不甚理解。你若日后有机会,自去问你师公吧。”
青锋听完王禅如此细心的讲解,努力消化,对王禅点了点头,说:“多谢师父解惑。”
屋内仍是火光闪动,暗影重重。王禅从袖子里拿出四个瓶子交给青锋,说:“此乃凝碧丹,是为师近日练就出来给你闭关所用的。若你闭关之时感觉腹中饥饿,服用一颗凝碧丹,可保你十日无忧。这四瓶里面,每一瓶俱有九十九颗丹药,足你十年之用。你就在此处静心修炼。若有不懂之处详看玉简,博大精深,从中自可找到答案。”说罢王禅便走出屋门,随即一声沉重的轰声响起,屋门自关。
青锋静坐于蒲团之上,闪动的火光跳跃在他稚嫩的脸上。他再度捧起玉简,施展他心通。心神渐渐的沉浸在玉简之中。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青锋,便静坐密室之中。精研。真气缓缓流淌,顺着道德经的指引在体内运行周天。
一次、两次、三次、四。。。
也不知道运行了多少个周天,真气慢慢飘出体外,在青锋身后互相交织,缓缓地形成一个圆圈。
赫然是一个太极图案。
满屋青光涌动。
。。。。。。
时间亦或缓缓流淌,亦或飞快流逝。日升月沉,日复一日。
在这与世隔绝的小屋里面,终究还是隔绝不了世间。
青锋忽地睁开双眼,站立起来。
这一修炼,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对于一个六岁孩童来讲,这是需要大恒心,大毅力的。
他真气运行一阵,便收功驻足,内视自己的情况。三年之内,他已经从筑基阶段冲击至培元阶段。体内真气数量暴增,自己亦能操纵,行使一些颇具威力的道术。
只是看他神色并不为此感到自满,反而脸色焦虑,急躁不安。
“明心之境当真是一道大坎,任凭我如何冲击,也是无用。”他喃喃自语道。
忽然胸口一阵青光闪耀,青锋伸手入怀中,取出玉简。心神探视下去。那是处于李耳感悟中一段细小的文字在发光闪耀:明心之境,明心见性。心性不足,任你修为通天亦难以打破。锋儿,你非修为不够,实乃阅历不足。你出关,随你师父说道,放你下山历练两年。
听这语气青锋便知是李耳的原话,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自从拿到玉简之后,便专注于运行法门已经修炼方式,却从未关注师公对大道的感悟。师公修为着实骇人,于三年前,甚至更早便知晓自己今日的状况。喜的是终于可以下山历练一番了。毕竟仍是孩童心性,就算向道之心如何坚定,有多大的恒心,多大的毅力。仍旧还是喜欢玩耍的年纪啊!
青锋急不可耐,收回心神,走到屋门,推开,而后立马飞奔了出去。
陡一推开门,一阵炫目的光辉刺眼袭来,青锋急忙闭上眼睛。过了好些许时间,也不敢睁开眼睛。他在密室呆久了,眼睛早已熟悉密室中那微弱的灯光和若隐若现的黑暗。现在刚一出门,又正值当午,烈日高照之下竟有一种刺耳和眩晕的感觉。
他定了定神,真气运行。施展他心通,外面的景色一一传到他的心中。
归谷依旧没有太多的变化,烈日炎炎,虫鸣鸟叫之声不断。草长高了,随风摇摆,连绵不断,似海浪起伏。更美的是到处开满了各色小野花,远远望去,像碧绿的大地绣着五彩的花朵。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树木枝繁叶茂,苍翠欲滴。
青锋环视了一下,认准草堂的方向,便拔腿前行。</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