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继秦国之后版图疆界第二的大国,地域囊括神州的南部和东南部。由于楚国是道家的发源地,所以楚国也被誉为证道之地,特别是楚国的国都郢城,更是被道派人士称之为圣城。由于王禅交代青锋此去下山要去郢城看看,所以青锋特别留心地对楚国多看了几眼。
李耳是楚国人,那时的李耳声名不显,也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天下英雄只知其李耳此人乃是道门之首其余不甚了了,而当时吴国势大,隐隐有入侵中原的意思,身后又有兵圣孙武撑腰,遂进攻楚国,意图把楚国当作跳板,横扫中原。
吴国军队在孙武的率领下,气势如虹,一夜连下三十三城,打到郢城城下。天下为之震动。当时李耳正在外面游历,听到此消息急冲冲的赶往郢城,孙武不愧是兵圣,深谙兵法其要,早有预谋,派人在李耳回返的路途中截住他,以逸待劳。
当李耳冲破包围,赶到郢城的时候,郢城已经被孙武攻破。邹衍弟子杨朱不敌孙武,重伤遁走。而杨朱的弟子,沈尹戌被则被伍员斩杀。头颅挂于郢城城门之上。
李耳怒了。
那是世人所见当中的李耳第一次发怒,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李耳须发皆张,一人冲向孙武。当时在孙武身边尽皆是兵家圣者级别的人物,竟也反应不及阻挡。孙武见李耳冲来,与李耳对拼一掌。气浪滔天。
说时迟,那时快。两人再度交手三招。而后各自收手不动。
李耳面色阴沉,只说了一句:“三息时间。”
孙武神色不定,约莫过了一个呼吸左右的时间,大手一挥。说道:“退兵。”
那一战,是李耳的封神之战。之后,李耳的大名响彻神州。面对兵家七圣毫无惧色,而那一句三息时间更是让兵圣孙武即刻退兵回返,不再与之交战。虽然人们一直不懂那一句三息时间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三息时间杀掉孙武,还是三息时间重伤孙武。又或者是三息时间内屠戮在场的所有人。很多人都不解,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李耳浓墨重彩的宣扬。
世人对于李耳出手的原因万般猜测,终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但是楚国,则因为李耳的原因逃过一劫。之后蒸蒸日上,国运苍隆。又在抵抗魔道和暴秦的入侵中贡献出了大部分的力量。发展到今天,成为正道盟之首。虽然国力不是最为强盛,但是威望却是最高的。
而占据东方苍龙位置的地方,就是齐国。齐国,是儒家的大本营,他们不像道家这般隐居深山,也不像墨家那样四处游走。他们就占据着齐国的一个城,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门下。而他们占据的地方叫莒城,位于东海之滨,从神州图上看去,正位于东方苍龙之眼。
跟国都临淄不一样的是。儒家对于莒城有绝对的控制权,就算是齐国国君要去莒城也要先跟儒家打声招呼,征得同意。
不过齐国倒不是儒家一家独大,齐国国主不知道是血脉的原因还是教育的原因,个个较为优秀。在齐国有一个很诡异的状况,那就是在莒城之中,儒家最大。在临淄当中,齐国朝廷为最。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道最大的联盟在齐国临淄当中,叫稷下学宫。
晋国原先也是一个超级大国,在秦国还没发迹之前,晋国一直都是神州上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没有例外。
可惜因为魔教的渗透,人心的阴暗,世事的变化。智伯瑶是为当时的魔道右使,奉命潜入晋国,企图讲晋国暗中发展成为魔道最大的根据地。而当时除了晋国有四家最为庞大的势力,除了智伯瑶外,还有魏斯、赵籍、韩虔这三家,智伯瑶当时想暗中一一除掉这三家,被赵籍首先察觉,赵籍联合魏斯跟韩虔,向智伯瑶偷袭,智伯瑶被三人当场斩杀。而后三家发难,纷纷自立。晋国自此一分为三。分成了,韩、魏、赵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当中,赵国国力最为强大,也是在如今与秦国交战的国家中能与秦国分庭抗礼不落下风的国家。
现在如今赵国两大支柱赵奢,廉颇乃是当时绝顶高手之流,一防东,一守西,固若金汤。
而韩魏两国就略显差了一点,他们两国在与秦国的交战的每一次战斗中都没有胜利过,需要靠外力才能保持现如今的状态,可谓凄凉无比。
至于燕国,青锋瞟了一眼,看到是在北方苦寒之地,距离郢城更是天南海北的距离,所幸就不去看了,心想反正也不会去到那里。
次日一早,青锋走出屋子,身背霄练,一身月白色的衫衣,配上他如今六尺三的身高,倒也是一个翩翩佳公子,给人的感觉浑然不似十三岁的孩童。
他往草堂走去。一阵阵夹着清香的风扬起一片片竹叶。茂密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着,发出沙沙的碰撞声,竹林中清凉的潭水静静的流淌,荡漾。青锋走进草堂,发现师父王禅不在其中,草堂高位的桌子上有一张纸条,青锋过去一看,上面写道:为师已往昆仑,你自下山。
青锋神色不变,将纸条轻轻了折了两次,放入怀中。慢慢的往外走去。
走到孙膑的房间外,青锋停住了脚步,向内望去,却意外的没有走进去。驻足了一会儿,而后走下山去。
于此同时,郢城皇宫内。
偌大的皇宫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个坐在高位之上,神色肃然,衣服从上到下都没有波纹褶裥,他一动不动地看着屋子里除他之外的唯一的一个人。阴暗的角落里闪耀着桐油灯那微弱的光辉,一跳一跳。一阵微风吹拂进来,油灯熄灭,显得皇宫大堂越加昏暗,两人丝毫未觉,只是沉默。
过了许久,下首那中年男子开口说话,声音略微有些干涩,中气不足,好像受了点轻伤:“与他三战,我,俱败。”说完这句之后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只有轻微的喘息声跟杂乱的目光交错。而后又停顿了许久,再次开口说道:“王上应向李老求援。”
高位的男子肃然的脸上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对那中年男子说道:“孙叔敖仙去了。”
中年男子浑身一抖,但是没有说话,只听见高位男子又轻轻的说道:“现在秦国势大,李老又仙迹难寻。孙叔敖仙去更是雪上加霜。对你对我来说都是一件不好是事情。苏从,你辅助先主庄王,战功标秉,但是你挡得住吗?那杀神。”高位男子目光一冷,补充道:“白起。”
那叫苏从的中年男子低头不言,而那高位男子,也是苏从口中的王上,这时的楚国国君楚怀王熊槐继续说:“而魔道之中,那打败你的黑衣男子,到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他是谁,魔道何时会有此等人物。你竟然三战全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让屈原跟靳尚过去了,希望能延缓一二。”
苏从抬起头,说道:“我挡不住,屈原也肯定挡不住。就算在加上靳尚也一样还是挡不住。”语气斩钉截铁,毫不动摇。
“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楚怀王不甘的问道。
苏从低头沉思,想了一会儿,对楚怀王说道:“李老找不到,我们可以去请王禅,又或者找尹喜。”
“王禅自从天门关一战之后就隐居在鬼谷之中,可我以派人寻了数年,始终不知鬼谷在何处,爱卿可知?至于这尹喜?”怀王想了想,说:“苏秦战死之后镇守函谷关的那个?传闻是李老的二弟子?王禅的师弟?”
“没错,正是这个尹喜。”苏从声音依旧平静,没有半点波澜:“白起五出函谷,全部被尹喜挡了回去。听说每次白起都是三百招之内败退。如果尹喜肯来,那楚国危难可解。”
怀王一喜,随即脸色有暗淡下去:“尹喜有可能来吗。他来了函谷关怎么办?”
苏从也沉默下去。
昏暗的宫殿里面两人相坐无言。
唯有忽明忽暗的灯光在抖动,映射出宫殿内两人的身影,在凉如水的夜晚当中分外感伤。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