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书的,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想要自己写一本书,只是感觉那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一个需要为之奋斗,一个需要泪水与汗水去浇灌的梦想。(本章节由网友上传)
我曾经写过很多序,但是这不代表我喜欢写序。第一次为网络写,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生平第一次这样小心翼翼的写一篇文章,小心翼翼的期待着别人的肯定与支持。这是煎熬,也是骄傲。
我没有信仰,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有信仰。只是崇尚自由的无拘和随缘的无束。想要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思想写入书中,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许多人乃至大多数人看来,“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也没有多少人乐意去看。但是对我本人来说,序是作者与读者初步的一个沟通,让读者了解作者写作的风格、习惯以及作者本身。在作者与读者的互相了解中,书也会慢慢的成长。而成长这个东西,是我所需要的,也需要你们的无私批评与经验。
大约八年前吧,一个小男孩游荡在放学的路上,手里拿着一根木棍甩来甩去。看到路边有什么东西总会拿棍子翻一翻。那个时候那个年纪的小孩子总是以疑惑的眼光打量着世界,对什么都很好奇。于是上天便在一个废物堆里丢了一本被遗弃的网络。如今书名早已遗失在岁月里,但是一个全新世界的开启,早已镌刻在小男孩的记忆中。()那些奇幻的背景,性情真挚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节,都让小男孩憧憬不已。
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整天在外忙生意,一年难以见到几面。如今想来当时也是运气,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一本网络,是当时很红很火的《诛仙》。我承认,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一个人,一根烧火棍,面对了整个世界”。这句话引起了我幼小内心深处最柔弱的碰触,感觉自己便如小凡一般平凡淳朴,又如鬼厉一般冷漠内敛,浑浑噩噩在这个世界上不知所措却又无法停止向前的脚步!如今想来,一本好书,是需要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身临其境,让人有如饥似渴的读书和情节跌宕的感同身受的。
后来读书越来越痴迷,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如今想来都觉那时可怕。不过说来怎么样都要感谢我的母亲,她从来不管我看玄幻仙侠之类的网络,只要我愿意看,她就花钱给我租(上初中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是她全力的支持,以至于我的功课没有优秀多少,但是想象力确是青云直上,一发不可收拾。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胡思乱想,就没有奇思妙想”。犹记得有一女生曾向别人评价我说:“你从来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至今想起都觉得比较受用……
第一次,认认真真读过的第一本书是《星辰变》!秦羽在父亲怀中诉说着三儿子并非无用,仙魔妖境三兄弟的重逢,神界新宇宙的大成,一路跌宕起伏,为了某一情节哭过也笑过,那都是真性情。看书看到如此地步,我们该佩服的不仅仅是作者,有时候也是自己。作者愿意讲述一个故事,但读者能敞开心扉,放下一切,真心去体悟与感受,实属不易。
而现在,那个小男孩变成的大男孩,把读书也变成了写书,但是初衷没有变,就是为了能有一班书生意气的兄弟,一起读书,论道。不说上体天心,也不言下察民情,只单单活的洒脱,快意人生。
说完了关于自己的如此冗杂的废话,该来谈谈书了。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和大神们一起,在同一片天空下写书,也想不到以后会到底会有多少书友。我的水平和大神比起来,当真是判若云泥,也或许我的书没有多少人喜欢。但是书的好坏高下事关个人才华,无法改变,但是情谊定会永存。我能做的只是尽我的全力,以细腻的笔触,去描绘勾勒一个世界,讲述一个真真假假的故事。让忙碌一天的诸位,闲暇时分读上几句,能在心里有一阵的宽松,在生活上也有不少从容。这便是我的心愿。
那些经典作品的意义我也不再多说,我的文字里也多少会有一点影响。看惯了那些暴力修真,打斗血腥的仙侠,我觉得有必要写一本云淡风清的古典仙侠,也立志要写一本中国风的。暂且当是为了给“冲动”的界吹一缕凉风,下几丝小雨,权且如一个弱女子一般,捶捶背,揉揉肩,飘飘摇摇,不留痕迹。
但是中国风并不是那么好写的。不是说文字里面带一些亭台楼阁,日月星辰,哀怨和惆怅便是中国风。我认为中国风便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般的感觉。舒畅,清凉,主要是有神韵。那种内敛含蓄的美,让人的心都揉碎,将百炼钢成绕指柔,才是王道。在书中,环境,人物,哪怕事件,现实中多少有些原型,但是我也没有要影射谁的意思。只不过书中的快乐是我的真快乐,书中的悲哀也是真的悲哀。我致力于给读者一个温暖细腻,体贴真实的含蓄感受
我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我也只能把我自己的经历与体悟写出来。就像一只惊慌受挫的小鸟,寻找自己的天空,吃属于自己的虫子,飞向属于自己的梦。书中的主角也是一样,普通而平凡,但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一路上挫折磨难众多,也曾想过放弃,也曾想过退缩,但是一次一次坚持而过,最后的人生肯定不一样。
我对景色的描写很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毕竟“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色描写,能够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效果。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景物描写就应该一笔带过。在这一点上,我大概是受到了川端康成的影响,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隐晦、含蓄而真实内敛。我觉得这才是古典美,这才是中国风。
一个作者肯定不会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每一个作者的目标都是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作者。旅途已经开始,无论乘风破浪,亦或披荆斩棘,请让我们一起!!!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