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戏演隋唐

分卷阅读118

    境官吏同宇文成都报告吐谷浑最新情况时,李世民提着战利品先一步过来炫耀,在城墙阶上听了半日,忽然转身就往下跑,迎面撞上了正要上来的宇文成都,差点摔一跤。

    “不是说好留下来用午膳,火急火燎地去哪里?”

    “没时间解释。借姑父的火龙驹一用。”李世民将满手的猎物放到宇文成都怀里,急奔而下。

    “二表哥他,听了多久?”杨芊一惊,脸色绯红地望着琼花。

    这不重要。傻妞,你最好先祈祷一下二表嫂平平安安,什么事都没有。

    李家没出什么事,杨芊的乳母真的不见了,不辞而别,无声无息,完全销声匿迹地那种不见。杨芊郁闷难过,还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琼花感叹李世民行动力强,做事干净利落,另一方面也只能哄骗自己这个傻白甜侄女,说些已经派人去找了之类的话。

    李渊家的女眷在三三两两的宫女带领下,去往行宫宫院。

    “我就那么讨人厌吗?”杨芊在行宫中住了些日子,先开始还觉得无人拘束,所有人都听自己的感觉很好。后来渐渐有一种被大家抛弃了的感觉。这日,她在杨广的行宫书房之中胡乱翻着,忽然翻到王献之的《洛神赋帖》,戳了心窝子,想到喜欢的人成了亲,父皇不待见她,把她一个人丢在行宫,连乳母都不见了,觉得十分委屈,将书房中的藏书名画一个劲儿的乱扔。

    “公主殿下,万万不可啊!”门外的宫女内侍跪了一片,却不敢上手做什么。

    负责行宫统筹的李渊也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却因为男女有别,终究不敢在杨广不在的情况下进内宫,只得让家中女眷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劝的。

    “世民已经去找长公主了,只是如今这样的情况,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李渊就怕摔了些玉器花瓶的没法修缮的东西,杨广追究起来他难辞其咎,抹着汗朝后张望,“你们倒是想想办法呀!”

    第69章

    杨芊胡乱发泄了一通过后, 面对着被摔坏了的花瓶,摔出裂痕的砚台,才开始有些后怕, 一个人坐在地上想着能不能拼接好。

    屋门忽然打开, 走了个人进来, 她望了一眼满屋的狼藉, 做了初步观察,然后低头捡卷着的画卷, 瞧着上面的字感叹道:“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真迹,我找了数年皆无缘得见,原来竟是在这行宫之中,可否打开一看?”

    ……

    除了第一眼就让她面红心跳的李世民,杨芊要记住一个人的相貌需要一段时间, 并且天生很难用词汇去形容一个人的具体长相,她姑姑管这个叫脸盲。不过这一刻, 她还是瞧得出来人不过十四,五岁,却是高髻云鬟的妇人装扮,而且很奇怪, 英气和温雅这两个看起来有点南辕北辙的词汇, 竟然在这个人的眉眼之间都有体现,而她进来之后根本就没有瞧自己,第一眼看的竟然是书画?杨芊一时忘记了问来者是谁,指了指她地上, 没好气地说:“还有王献之的楷书, 在你脚下。”

    那人小心翼翼地将怀里的《女史箴图》摆放到桌上,俯身拾起《洛神赋》, 虽说也吹了吹上面的尘土,却只是放到案上,不看一眼。反而因想到王家父子而问道,“这里珍藏如此之多,不知可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杨芊摇了摇头,这才想起问她:“你是李家的什么人?”

    “妾长孙氏,是唐国公的儿媳。”那人双膝微曲,颔首低眉行了万福礼。

    原本坐在地上的杨芊一下子站了起来,任性的举动没把“表哥”叫过来,却来了“表嫂”。她咬了咬嘴唇,再打量了下,心里想着的是要把长孙氏拉到镜子前从头到脚仔细看上一看,比上一比。不过也就是想想,问出来的却是,“你不喜欢王献之,是因为他和离尚主,背弃了郗道茂?”

    “只是更欣赏王羲之书法的神采飘逸,行云流水罢了。”长孙氏坦然否认,指着地上道,“书画倒还好说,花瓶玉砚恐怕要去外面找人修补了,但也未必能尽善尽美。如若陛下再次驾临行宫,还是会发现的。”

    “果真到了那时我引咎自责就是了,不连累宫人和唐国公府。”

    长孙氏淡淡笑着,看了看墙上灰尘的痕迹,比对着一件件地将书画等物件挂回到原地,“这行宫看似繁华巍峨,其实冷冷清清的,除了年老的宫人内侍就是被遗弃的宫妃,晚上还有她们自娱笙歌的声音,长公主虽说时时接殿下去,可长城底下也没多少玩处,也是清冷。其实我们女孩间也有些骑射,击鞠的游戏,这些秀宁姐姐她极为擅长,公主若是不嫌弃,以后我们便一处玩着。”

    “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杨芊眼睛一亮,将书房的配剑递给她,指着方向告诉该往哪里挂。

    “当然可以!”长孙氏柔声笑着,就跟哄孩子一样,“不过如今首要的,须一起先将这里处置妥当了。”

    “姑姑说要认真吵几天架,这孩子放咱们家里养几日。”

    李世民原本确实找琼花让她去治治行宫里的小公主的,到驻守之地的时候,换岗的士兵闲聊说起投降瓦岗的裴三公子在一次攻城中没了的消息。到处追着宇文瑾喂饭的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