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定的任务,现在这么“大好”的形势,她都想撺掇宇文成都去搞些事情,拼一拼了。不对,如果不是任务,她跟宇文成都大概率会是平行线。而且就他那样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压根就不适合搞事情。琼花想了想,又道,“与其担忧,倒不如想方设法好好利用。宇文相国近年来帮忙处理大小事务,省了皇兄不少心力,皇兄离不开他;至于成都人才武功出众,便多放他出去历练,扬我国威。一方面让他们父子可以离得远些,另一方面也算是各有所用。”
“话是这么说没错,如今出了杨玄感这样的事,再放他出去,怕是不好。”杨广见琼花讲得真诚,确是真心实意为自己打算的,也直言担忧。
“皇兄认识宇文成都的时间比我更长,他的脾性,怎么会去做第二个杨玄感?”这句话绝对出真情实感。
“陛下倒是说过,以前是一眼就能望得到底的人,你们去了趟瓦岗,又外面住了段时日回来,感觉有些变化。还想着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人,有什么变故。”萧美娘微微笑着,仿佛真的只是闲谈。
琼花不知道他们究竟在试探什么,低头思考这个问题要怎样回答才算好。
委委屈屈的神情落在杨广眼中倒是歪打正着,认为自己大约是猜对了,是又遇见了杨玉儿才让宇文成都有些许改变。杨广当然不会从哥哥角度去关心宇文成都和琼花的感情状况,嫁妹妹本来就不是希望她婚姻美满幸福的。他自认还算知道宇文成都为人,成亲之后,有他一份担当在,不会跟杨玉儿再有什么实质性的瓜葛,而琼花始终保持着血缘之亲大于姻亲的“清醒”,这一份“相敬如宾”是他所愿意瞧见的。
“别提此事了,让皇妹好好休息。”杨广抬手制止萧美娘继续发问,又转了话题关心起了琼花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之类的其他问题。
第68章
隋大业年间, 群雄并起,周边各国亦不安定。杨广巡游回洛阳之后,又有东征高句丽之意, 众臣苦劝, 奈何皇帝刚愎自用, 一意孤行, 在许多百姓已经开始填不饱肚子的前提下,命丞相宇文化及监国, 自己带着后宫妃嫔以及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攻打高句丽。
在外起兵的杨玄感听闻洛阳兵力空虚,便带兵来袭,然屡战屡败,久攻不克,被迫西逃。宇文成都一方面职责所在, 要守好洛阳城的砖砖瓦瓦以及城里的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却也实在不忍心看着挚友逐步走向毁灭。
天空黑漆漆的, 一眼望不到一颗星星,这个时候的洛阳城如往常一样祥和,全然不像前些日子才遭遇数日强攻的样子,除了敲锣的打更声报告着此时已是半夜三更外, 万籁俱寂。只身从敌营出来, 连日车马劳顿的宇文成都洗了身上的喧嚣烟火,才放轻脚步回屋。
恍然听见爬床的声音,还被人亲了一记脸颊,琼花干干脆脆地睁开眼, 将偷袭者盯了个面红耳热。她近期开始渐渐能感受到小生命的存在, 又会去想很多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事情, 常常睡不着觉,此时正好往他怀中一钻,安安心心地侧躺着,“杨玄感那里怎么样了?”
“见到他的时候他已是走投无路,万念俱灰。正求着身边的人给个了断。”宇文成都伸着手臂让她枕着舒服些。
琼花知道无论从他们自小长大的情义还是为孩子积德来说,他都是会放过杨玄感的,感叹道:“世上再无杨玄感就好。但愿他可以好好活着。”
“李靖夫妇也悄悄去了,想着看能不能救下玄感。”宇文成都想起了件事。
“幸好当时杨玄感成全了他们,没有筑成大错,才有如今的善果。”在中国的任何故事里,做好事才能得好报,反派永远都不会有好结局。托塔天王(划掉)和秦琼一样,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当然可能不止是因为这个,无论是亲情还是恩情,张出尘和杨玄感都是有情的,这个“情”可能李靖都自觉无法介入,既然无法介入,他就替出尘去还了这份情,也算彻底了结“红拂女”和杨素家的联系。红拂夜奔的故事,简单甜蜜,水到渠成。
结束了洛阳之围之后,杨广也差不多从高句丽铩羽而归,历经此事,他对宇文家的能力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斟酌再三之后,也确实应宇文成都所请,让他在西部边境镇守,以防吐谷浑有变。西部长城脚下有不少屋子,原是建造长城之时监督施工的官员们居住的,所以还算宽敞明亮,后来房子便空置了。如果地上住腻了,长城上面还有屋子,只要不是战时,抬头便跟能握住星星一样。
就像琼花所希望的那样,在接下来的数年里生活似乎好像大约也逐渐走向了平和。
孩子的名字叫宇文瑾。怀瑾握瑜的瑾,一方面算是跟杨广所给的那个“谨”同音,另一方面,比起谨慎克己,拥有美好的品德才是父母真正对她的期盼。
吐谷浑边境之地离太原也就一两个时辰的路程,成婚了的李世民倒是经常带长孙氏来玩。据李世民自己抱怨,他爱妻观音婢在外人面前勘称贤良淑德的典范,可是很奇怪,比如说夫妻两个人要决定一件什么事,就拿祖母寿辰要送什么礼物这件小事做例子,意见相左了,明明自己也足够坚持己见,讨论到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