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起流放吧!

分卷阅读35

    下笔,也不起身,道:“老朽是典史衙的攒典,不才姓周。”

    黄三、老伍这才知道这人是典史的手下。寒暄一番后将遇到山贼被抢劫一空的事情说了。

    周攒典听了十分同情他们,蹙眉道:“这塔山似乎在……绥中范围,不归咱们兴城管辖,你们应该去绥中报案。”

    黄三道:“塔山有一半过了界碑,也应该在兴城管辖范围内。”

    “老喽老喽,记性不好。”周攒典食指点点脑门,慢悠悠起身去翻书架上的文书,翻了几本后道:“我看要不这样,你们回去等等,我翻翻记录,如果在咱们管辖范围,我一定上报典史。”

    黄三、老伍无奈告辞出去,又向门口听差打听州丞所在。这次听差没找他们要钱,还十分客气地带他们去州丞衙。

    第23章 黄三支钱

    话说听差带着黄、伍二人出了典史衙,迎面便是戒石亭。戒石亭在甬道正中,正对大堂,东侧就是典史衙所在。

    听差带着他们往北走,黄三回头去看戒石,见戒石上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黄、伍二人跟着听差绕过大堂,通过门房、再绕过屏门方到了州丞衙。跟去典史衙一样,听差通报后走了,黄、伍二人等在门外。

    又数了约么十几只鸟雀陆续落在屋檐的时间,有听差唤他们进去。

    这次黄、伍二人学了个乖,不称呼官职只行礼问好。这人姓李,也是个攒点,是个身形颀长的中年人。问明他们来意,严肃道:“发遣犯人途中弄丢公费,你们这属于渎职。”

    老伍忙道:“不是‘丢’,是被山贼劫了!”

    李攒典道:“不论怎么没的,反正这钱是没有了。你们只是路过咱们州,怎的能让咱们负责呢?”

    黄三忙道:“好叫大人知晓,这三龙寨在塔山,塔山属于兴城范围,我们是在塔山遭的贼,这……”

    李攒典蹙眉,指尖点点桌案,沉吟一会道:“你们可有公文?”

    “带了带了!”黄三忙从怀里掏出文书,幸而山贼们对这些没兴趣,他们才能保住。

    李攒典翻看公文,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道:“这里面也没写你们带了公费出来,你们怎么证明?”

    “有条子,有条子!”黄三又从怀里掏出在京时支取钱粮的凭条。

    李攒典字斟句酌地看了一遍,方道:“这样吧,你们先去账房让他们给算算你们这一路花了多少,到图尔堡还需多少,再来找我吧。”语毕在凭条上笔走龙蛇写了行字交给黄三。

    二人谢过,出了州丞衙。

    老伍问:“你说咱们今儿能拿着钱吗?”

    黄三苦笑一声,摇头叹息:“难,难啊!”

    二人又依着听差指点,绕过二堂到了西账房。只见门外排了一条长队。有着短褐的,有面相精明商人模样的,甚至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头发花白的老人。

    黄、伍都是衙门的人,明白这些都是来要钱的,只好乖乖排在后面。

    排在前边的汉子见他们穿着差役衣裳,奇道:“哎,你们怎么也来这边要钱?”

    黄、伍二人对视一眼,苦笑。黄三道:“我们是打京里来的。”

    “哦……”汉子摇头叹气,“嗨,那你们且排呢,我这都排一上午了。”

    队伍缓慢前进,有拿到钱喜笑颜开出来的,也有拿不到钱唉声叹气出来的,总之是唉声叹气的居多。

    好容易前边的汉子进去了,总算要轮到黄、伍二人。可没一会那汉子就又出来了,二人忙问:“这么快?拿到钱了?”

    那汉子连连跺脚,“就差一点儿!就差一点儿!他们现在要吃饭了,让过了饭点再来!”

    两人抬头,方觉太阳明晃晃得挂在天上,可不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么!

    排队诸人舍不得占好的位置,或蹲或坐等在廊下。

    那汉子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边是两张饼,递给黄、伍一张,“幸亏咱有经验,提前预备了!兄弟别嫌弃,凑合吃两口。”两人好些天没吃细面饼了,忙谢了接过。

    廊下的人吃着带来的干粮,见有听差提着食盒小跑着送进房里。黄、伍二人蹲在地上羡慕地瞅着账房木门。往日没留意,今日才发现这账房简直是衙门最最威风的所在,自己当初怎么没读几本书当个账房先生呢!

    好容易挨到午后,那汉子进去又唉声叹气出来,黄、伍二人同情地看了他一眼,深吸口气进门。

    说明来意,并递上写有李攒典“御笔”的凭条。账房先生捻须点头,挪过算盘噼里啪啦算了起来。良久,他笑道:“算好了,除去你们这一路上的花销,还剩四两多,我给你们取个整数,算做五两!”他一副不用谢我的样子,爽快道:“我写个条,你们拿去给李攒典审核吧。”

    “什么?五两!”黄三怀疑自己听错了,急道,“我们从京里带了一百两,还不算粮食车马,这才走了不到一个月,这一路都是省着花的,还剩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