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死天书

第二十九章 登岛

    第二十九章登岛

    这个好消息来得太突然,侯爷和五叔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忙再派人前去打探,同时让船员准备开拔起航。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既然有人来报,就说明南边的沙鱼肯定是少了。就算要硬闯,也要趁这个好机会。

    回来的探子一口咬定南边现在一只沙鱼影子都没有,五叔当机立断,马上下令船队出发登岛。但船队行到暗礁群的时候,五叔停下了步伐,派出几对探子探查情况,看来五叔对这些沙鱼还是心有余悸。

    得知南边确实鱼走水空的时候,船队重新出发,但五叔步步为营,估计只要看到一只一丈长的东西就会打道回府。

    但这次前行顺利得出乎我们的意料,连一只像样的大鱼都没看到,我们就穿过了那条闻风丧胆的黑潮,眼前就是我们做梦都想到达的海岛。

    此时‘武定’大船沿岛而行,希望找出一条登岛路径。岛上青山绿水,山林峭壁,海风吹过,迎来久违的泥土、林木气息。船上的人一片欢呼沸腾,像是饿狼见到了羊群,恨不得立马扑上。

    岛的整个海岸线相当不平整,时不时的就有奇峰怪石伸出海边,阻住我们去路。我们这时候不得不紧贴海岸而走,对黑潮避而远之,生怕再进入那条死亡地带。

    我们全然忘了昨日的被鲨鱼蹂躏的死伤惨剧,如果现在沙鱼群突然组团回来,估计我们会全军覆没的吧。但好就好在今日特别顺利,连鱼影都不多见。现在我们穿过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潮,这是最重要的。

    “奇怪了,昨日也是这时候沙鱼没命地往北边冲,北边有人肉等着它们吃不成。”这时我身旁的马庸突然喃喃道。

    “这些畜生主动给我们让道有啥不好的,你又乱想了。”这时候马庸身旁的楞子道。看得出来,楞子也是喜形于色,心情大好。

    “那倒也是,没想到王贤弟竟比我还要乐观。”马庸笑道。

    “他那叫没心没肺。”我小声嘀咕道。

    “你懂个屁,我这是与民同乐。皇上说过,这是好官的表现。”楞子道。

    我刚想反驳楞子几句,却发现这时船中欢呼庆幸的人突然全都安静了下来,都在伸着脖子往前看。我沿着众人的视线向前看去,只见前方转弯处不知何时多出了好几杆大旗。所有旗上都写着大大的“续殷”两字,大旗在移动,应是在船上,但船身被山体挡住了,难以看到。

    前面有人,而且是不少人。这肯定是岛上的人,也不知是敌是友,但我们现在最怕的是沙鱼,就算前面来了妖怪我们都不会害怕的吧。

    果不其然,一会儿后,从山体处转出了五艘大船,这些船只体积虽然没有“武定”号这么大,但其体型已经足以在海上航行,不惧风浪了。而且这些船只和大明的船只不同,要比我们的船高出两三丈距离,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

    “前方可是中原大陆来的人么?可近前来回话。”这时对面船只上飘来一句大喊,说的是一口纯正汉化。听声音雄浑有力,应该是个老者,应该是岛上的首领。

    他们之所以知道我们是中原来的,估计也是看到我们的旗号了吧。这会儿“武定”号上正挂着好几面大旗,旗上都绣着一模一样的“明”字。

    “我等正是来自中原的大明王朝,奉圣上之命出海访问诸国。今日有幸偶遇贵岛,特地前来拜访。”侯爷回话道。

    侯爷这话说得很含蓄,其实要是我的话,估计早就求人家让我上岛了。

    侯爷话音落后,对面的船只一片安静,可能他们在商讨着什么。一会儿后,才听到有声音传来:“外头说话不方便,还请远方贵客上岛一叙。”

    一听这话,大伙心头一喜,看来来人并无恶意,我们是彻底脱离苦海了。若是人家死活不愿让我们上岛,我们也只能动手开打了,但是这样的话,不仅有失大国气度风范,而且关键是这些沙鱼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

    岛上的船只也不在海上久留,可能也是在怕沙鱼吧。他们立马调转船头,在前面开路,我们船队紧随其后,船只的速度很快,生怕沙鱼回来。一会儿后,我们走进了一条宽敞水道,这水道直通内部,又深又宽,足以容纳我们整个船队在里面航行。

    水道两旁都是悬崖峭壁。在水道出口还有一高达四五丈的巨门,巨门浑身乌黑,全身都由金属打造,具体是哪一类金属我就不知道了。这应该是防止鲨鱼进入水道而建造的大门吧,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门。

    这巨门肯定是人工打造的,但这水道是不是天然形成的就不得而知了,在两边悬崖还可见到人工破坏的痕迹。若水道也是人工开凿的,那就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了。

    我们整个船队进入水道后,大门便自动关闭。听着身后吱吱呀呀地关门声,我知道,我们得救了。

    大约一柱香后,船队已到达终点,停靠在一个码头处。这个码头并不大,只能容下五六艘“武定”号这样的船只。

    岛上的五艘船只停靠后,走下了约摸两百多人,其中有十来位领头的。我们的船队也停了下来,所有大小官员一律下船上岛,只在船上留下一些水手和士兵。士兵肯定是不准上岸的,否则岛上的人肯定不高兴,我们也难免尴尬。

    “我等乃是中原大明王国派出的访问使,今日能登上贵岛,幸甚幸甚。”侯爷上岸后又对岛上首领道。

    我们早在船上换好了官服,戴好了乌帽。一群要死的难民突然全部换上锦衣华服,倒也显得威武壮观,我们重拾高昂气派的形象。侯爷手中还拿着一份敕书,这是颁发给沿途各国国王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黄得发亮的敕书。

    这时我们百来位官员都已登上,我细看了一遍,五叔、张兆和、袁念恩、金勺侯、崔远、马如义、马庸、及楞子等人都站在侯爷身后,芸娘也在此处。我们身后,则站着百位侍郎、主事等官员。杜统将军要管制船队的四千多士兵,还不能上岸,而金直道先生则要照顾伤员,也还待在船上。

    我脚下踩着久违的柔软泥土,一股回家的感觉涌上我心头。老子终于不用踩着硬邦邦的木板,睡着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屋子了。

    这时候侯爷还让兵士们从船队搬下了大量玉器宝石,绫罗绸缎等贵重之物。这肯定是送给岛上的人的,但是我怎么看这都像是在和他们换饭吃。这也算是和他们互通有无吧,没有违背皇上的旨意。

    另外,为保证各位官员安全,杜统将军还派了三百士兵上岸当护卫,由吴松将军统领。

    “大明?贵客应是来自中原大宋王朝吧?”站在我们面前的是百来位岛上的人,在他们最前面站着两位老者。其中一位五十来岁,说话的正是他,听声音,在船上向我们问话的也是他。另外一位年近七旬,头发乌白,但身子看起来还是很健朗。

    一听这话,我心里一片惊讶。一是因为这人竟知道中原有过大宋这个朝代,看来他们也不是完全避世隐居于此。二是因为他只知有大宋,不知有大明,看来他们也有几百年没出了。

    我们是误闯桃花源了,以后还得慢慢教他们历史知识。但这也充分印证了侯爷的推断——他们极有可能是鬼谷门的人。

    侯爷看起来也是满脸惊讶,但还是耐心解释道:“现今中原华夏已是大明朝了,是朱家人的天下。百年之前,大宋朝廷君官昏庸,被北边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大宋灭亡。蒙古人在中原建立元朝,但是元朝朝政昏暗,待民残暴。于是咱圣上揭竿而起,抵抗暴元,艰辛创业,待民如子,最后建立明朝,建立百世基业。”

    毕竟以后我们还要靠他们吃饭呢,侯爷这会儿脸色很好看,没有丝毫倨傲。

    “原来如此,局势竟是这样发展。”那位五十来岁的首领道:“各位远来即是客,这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诸位到朝汤城商院正殿一座,老夫给众位贵客接风洗尘。”

    说着,即带我们往内部行去。一路走去,侯爷和这位首领有说有笑,看得出来,他也是个好客之人。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这两位首领是岛中最要紧的人物。五十来岁的那位首领叫吕化晞,是续殷岛大岛主。另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叫商万龄,是二岛主。但是这位二岛主明显没有吕化晞好客,看到他的尊荣,好像一脸不高兴。

    吕化晞口中的商院算是中的总衙门,也是两位岛主平时起居的场所,这会儿接待外国来宾,肯定也是要去商院的。

    一路走来,岛上青山绿水,山势较低,周围都是方块形的农田。这会儿正是午后时分,田间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耕种忙活。但是见到我们这么一大队人马后,都停下了手头的事,在看戏似的看着我们。我们一路走来,周围也有一群群孩童围着我们打转唱童谣,可能他们这辈子还没见过岛外的人呢。

    两刻钟后,我们来到了商院。整个商院并不大,但容纳我们百来人足够了。整个建筑群由暗色的竹子建成,看上去就很阴凉的样子。

    吕化晞给我们每个人都安排好住处后,又和我们说了些客套话,便去安排晚上的接风酒宴了。看其习俗、话语都和中原文明差不多,看来吕化晞定和中原华夏有些关系。

    我还是和楞子被安排在一间小竹房里,这间竹房和我在山东的没法比,但也比船上的待遇好多了,房内放着两张木床,床边是茶几、衣柜、水盆等物。在墙的一边还放着一张书柜,柜中满是书籍,看来这间房子以前住过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我和楞子整理好行礼后,休息了一会儿,此时正是未时三刻,离饭点还远着呢。我们俩又都是青年小伙,自然精力旺盛,不需多休息。于是,我们决定出去走走,看看这桃花源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整个给我的感觉就是岛上居民热情好客,勤劳耕作,商贩、农夫、孩童官员等各色人物都和大明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岛上的人好似从没见过外人,看我们的眼神好像是在看妖怪。

    另外,我也要顺便看看,这里到底是不是鬼谷门总部。</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