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南周行

第七章 出谋划策

    与《南周行》相关的友情推荐:----------------------------------------------------------------征途-弑仙---悍戚-----哑医--------------卧唐------------------------------------------------------&nbsp-替身------------------------浮霜----------------瑾医---------------类神--牛男--------

    以下是:天津为你提供的《南周行》(正文第七章出谋划策)正文,敬请欣赏!

    第七章出谋划策

    当天吃过晚饭,董掌柜照例在到院子里乘凉,可却是一脸的愁容。

    余跃便问道:“董掌柜,这几日生意可好?”

    董掌柜摇摇头,叹道:“除了小余你第一次来店里那日,还做了几笔买卖,之后就再没有成交一笔,实在是惨淡之极啊。”

    余跃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切入了主题,道:“那董掌柜可是打算放弃赎回砚台一事了?”

    因为问的太突然,董掌柜愣住了。

    片刻后,董掌柜才诧异道:“为何有此一问?”

    余跃不答,继续发问道:“那董掌柜觉得这样下去,三个月内可否赎回砚台?”

    董掌柜想了想,摇头道:”难“

    余跃道:“小侄看您对那方砚台极为看重,定然是心爱之物,只是形势所迫,才逼不得已暂时拿去当了,日后定要赎回的。但您可曾想过,现如今古韵轩生意惨淡,入不敷出,毫无盈利可言,试问掌柜,三个月后活当期限一到,当铺若专卖于他人,岂不后悔莫及?”

    董掌柜黯然道:“老夫又何尝不想店铺兴旺起来。”

    余跃正色道:”若想如期赎回,唯有改变现状!“

    董掌柜道:”改变现状?“

    余跃道:”恕小侄直言,古韵轩经营模式太过死板陈旧,再这样下去,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是时候该有所创新,改变一下思路了。“

    董掌柜表情严肃,低头沉思着。

    余跃又道:”小侄觉得,如今店里已是这般状况,就算再差还能差到哪去?不如死马当活马医,搏上一回。“

    就在董掌柜举棋不定,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董夫人出现在了董掌柜身后,道:”老爷,妾身也觉得小余言之有理,值得一试。“

    董掌柜回头看了看夫人,又看了看余跃,终于点头表示同意。

    董夫人道:”想来小余定然有了好主意,快说来听听。“

    余跃笑道:”不瞒两位,小侄今天外出一日,便是专门为了做一个市场调查。”

    “何谓市场调查?“董掌柜不懂这现代词汇。

    ”且听小侄细细道来。“余跃的表情如胸有成竹一般。

    接着,余跃便开始把这一天市场的市场调查得出的分析结果告诉董掌柜夫妇。

    半个时辰后。

    董掌柜朗声道:”好,明日就照小余所言行事!“

    次日。

    街坊邻里发觉有些奇怪,这古韵轩营业时间居然比往常提前了半个时辰,而且还将店铺里的几个货架搬到了店外,这难道是要当街售卖?

    余跃在店铺大门的醒目处贴出了几个工整有力的大字,”店铺升级,亏本甩卖。”然后又在搬出来的货架上都贴上了红纸,上面写着”九文一件,件件九文。“

    路上的人流被这奇怪的行为渐渐的吸引了过来,大家虽不懂这”升级“是什么意思,不过”一律九文“却是再明白不过了。

    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人忍不住的问道:“真的每件只要九文钱?”

    余跃一听,连忙大声道:“那是当然,外面这些货架上的所有商品,只论件购买,九文一件,件件九文!绝不虚言。”

    “这个账本只要九文钱?”

    “当然!每件都是九文。”

    “这个也是九文?”

    “是的,没错。”

    “这账本我要了”

    “我要这个,收钱”

    见有人真的只付了九文钱就拿买到了东西,聚集的人们才相信这一切,看来真的只要九文钱就能买到啊,还在观望的人群,顿时有些不淡定了,纷纷加入了选购的人群。

    人的心态是很奇怪的,在这种气氛下,人很容易被第一波人群的购买气场所左右,一但陷入这样的氛围中,人就很难理性控制自己的购买需求,不管买来有用还是没用,喜欢的统统都买了。此时再加上商品低廉价格的刺报只能靠大家口口相传,这也就需要时间,一天只营业一个上午,变向的增加了销售周期,也就最大化了促销手段宣传的效果。其实,这么做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古韵轩能拿出来处理的商品数量有限,如果从早到晚的不停的售卖,只怕不到两天就要全部售罄。那样便达不到最好的效果,余跃的理想周期是三到五天。

    果然,这么新奇的商业手法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的,就连城内有名的茶楼“紫楠阁”里已经有人开始谈论起了此事。

    ”这古韵轩估计是要倒闭了,这掌柜怕要想把货物都折价变现,回老家颐养天年了。“一个茶客道。

    ”嗯,我觉得也是,不然东西哪能那么便宜,只要九文钱一件,跟白捡似的,明日一早我也去捡上几样。“另一个茶客点头道。

    ”居然有此等好事,在何处?我也去凑个热闹“又有人搭腔道。

    这时,两位年轻女子从二楼的包间下来,正好将这番对话听得清楚明白。

    走在前面的这位年轻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日余跃在文汇楼见过的叶知县千金,叶小姐;后面跟着的是她府上的丫鬟,个子不高,看上去年纪也很小,也就十二三岁。

    掌柜的见顾客下楼,连忙迎上前去,笑道:”叶小姐您这就要回了啊。“

    叶小姐微微点头。

    掌柜堆笑道:”叶小姐,您慢走啊。“

    叶小姐出了茶楼,道:”那有这般好事,九文钱一件?我看倒像是骗人的把戏。“

    身后的丫鬟听到小姐的话,便道:”小姐,不是骗人的,确有其事,当真只要九文钱一件。“

    叶小姐挺下脚步,转过头来看着丫鬟,道:”小玉,你是如何知道确有其事的?“

    小玉年纪小,见小姐询问,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是我听户房的赵三说的,他一大早就说自己只用九文钱就买到一本新账簿,平日里却要二十文呢。还说其他的东西件件都只要九文钱,可划算了。听说大伙明日都说要去看看呢。”

    叶小姐不屑道:”也不知道是哪个笨蛋想出这赔钱的法子!“

    小玉咯咯笑道:“是啊,是啊,真是个笨蛋。”

    古韵轩,余跃只觉一阵鼻痒,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眼泪都出来了。

    “我去,谁在骂我?”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