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也知道这事必须先解决,毕竟冀州是他根据地。思考了一下,现在手上兵马周恒不缺,但数千骑兵自己必须带上,才敢去洛阳浑水摸鱼,而巨鹿也需要人马把守,所以。去平定那边黑山军,只能派另一支队伍去了。可是,钱到用时方很少,现在周恒想来想去,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领军的大将,老实说了,这典韦,周恒观察了数年来,确实是不同于后世的游戏,不可能一个将,带上一队兵,就这样出去打仗。典韦他确实没那个水平去统领一支军队。说起两军对阵,斗将的时候,或许周恒还敢把典韦放出去斗一下,若是让他领军,说什么周恒也不放心。
才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前提是你有这本钱去锻炼。当年汉武帝不是也拿了几十万人去给卫青刷经验么,不然哪里来的大将,没有一大将天生就会统兵的,但是,现在的周恒没那么多本钱去培养一个人才,想来想去,只有跟在身边多年的阿义勉强有点带兵的经验吧,但是问题又来了,阿义完全没学过战术,起码周恒是这样认为的。他对不是自己能掌握的事都不放心。或许这是自私的心理吧,当然,阿义根本没机会表演给周恒看。
好吧,想来想去。贾诩跟着阿义,好像比较稳妥。如此,事情就变成周恒独自领骑兵去洛阳,而贾诩则是跟着阿义去平乱了。名义上周义是统军,可是,什么他都得听贾诩的。虽然如此,周恒还是有些担心。虽说贾诩在三国众多谋士,可以说是最顶尖的存在,众观贾诩其实在史上也只是出过数次谋略。但每次都是影响深远,在周恒自己看来,贾诩就是三国中最优秀的智囊了。就拿孟德集团来比如。最出众的莫过于鬼才郭奉孝。连孟德公兵败赤壁后。都叹“若是奉孝在,孤安能有此败”。可见郭鬼才是多么的出色,可是英年早逝,如鬼才不死,卧龙怕是一辈子都要卧着。但是历史是没有如果二字的,鬼才死后,曹操集团便开始衰败。兵败赤壁,割须弃袍。丢汉中。整体也没什么的进步了。但如此神级的郭鬼才也不是万能的,他并不是万能地能统兵打仗,又能深动战术。郭鬼才只是战略眼光好得逆天,百算百中,算袁绍死后袁家内乱,袁家乱,北上作战时,料刘备因刘表压制顶不能袭击自己后方,刘备便果然如鬼才所料,再料孙策因好杀自傲武艺,出门都不喜欢带保镖的,迟早死于刺客之手,果然,小霸王果真不久便真这样死去,当然,这是可能有点运气成分的存在。不然他可以去当算命的相士了,而后偷袭乌桓一事上,更显得他眼光独到,他劝老板孟德兄,欲得天下,必先平乌桓,否则后方不稳,这事连曹操自己都没信心,整个曹操集团都反对,而鬼才却坚持劝曹操这样做,曹操便排除众议,听了鬼才的话,从而平定后方,而鬼才不但算生时,连死后都搞个什么遗计定辽东,可见此人之才,战略是非常重要的,有战略才有目标,战略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大纲了,有大纲,才会有细节。演义中的刘皇叔屡战屡败的原因就是,身边缺少一个战略高手。连自己下一步都没具体目标,谈何壮大势力,皇叔身边不缺猛将,只缺一个鬼才般的一个人才,而诸葛妖人出场后,在卧龙岗便为刘皇叔定好一辈子的计划了,先立足荆州,再东连孙吴,继而取西川,出汉中,再平天下。皇叔只需跟着走便可以了。从此,皇叔的事业便发展起来。可见一个战略家的重要,虽然,很多人没搞懂,为何诸葛妖人还高卧家里的时候就知道刘表命不久矣,这事算得无比准确啊。不过这事就要留给后人研究了。起码现时还没人想懂。
而说回曹操集团,孟德公的成名的一战,官渡之战。神一般的鬼才也没提出过出过任何的战术。他只是提出了十胜十败论而已。可见郭鬼才在战术方面不算太懂行,曹操集团,荀彧懂内政,鬼才明战略。程昱懂战术,夏侯各将懂带兵。加上老板孟德公本来就英明神武。可算是一个全职业齐全的集团了。而贾诩反而在曹操集团中没太多突出的表现。而他却被众人捧到高位。因为贾诩一辈子岁只有数次表现。但是就能见此人是属于万能型,他年幼时被外族俘虏,机智冒充高官之侄,得而保命。可见其急智,后在董卓手下谋事,董卓死后,西凉集团大乱,劝郭汜等人反攻长安。郭汜等人内讧,贾诩便知此集团再没发展前途,便南投段煨。由此能观贾诩分析形势的战略眼光。投了段煨后,但又看出此人妒忌自己才能,怕自己夺权,便又单身再投张绣,而且还断言,把家属留在段煨方,段煨必定善待,肯定不会应为他投了他人而加害其家人,因为段煨心里早想他离开了。果然如他所料。这又见贾诩谋人心独到。投张绣后,再与张绣后一起投降孟德公,后因孟德公有个喜欢抢别人老婆的特殊癖好。把他旧老板张绣的婶婶都给抢了。贾诩又出计,夜里偷袭曹操,如此一来就把英明神武的孟德公打了个灰头土脸,死了心爱的大将,儿子,侄子。自己狼狈退回许昌,而再有教张绣以败兵之兵再追曹操,日后抹书间韩遂。这些事也能看出此人也懂战术,有谋略。
官渡之战时期,贾诩又劝张绣趁机再投曹操。因为此时曹操正是困难时期。此时投靠,曹操必然不会记恨,否则日后曹操得胜后再算旧账,就麻烦了。当天下人都觉得他劝张绣不投天下都看好的袁绍,反而劝其投靠势力不如袁绍,而且本来就有着杀子之仇的曹操时,天下人基本都觉得这是自寻死路了。甚至都怀疑这继续到底是不是和张绣有什么仇恨了,但是,张绣缺选择相信贾诩,而事实又再一次证明,他的选择又是正确的。张绣投孟德兄后,孟德兄果然没算旧账,果真善待张绣,而袁绍后来则是败亡。这就能看出此人的战略眼光之高不低于郭鬼才和诸葛妖人了。曹操统一北方,南下赤壁的时候,他也劝过曹操,先休养生息,不过因自己不是曹操集团的老人,便不再多言深劝。而他也不让儿子和权贵结交,免得生事端,多数都低调地闭门不出。这也能看出此人是有自知之明。懂自保之道。曹操后来立世子事情上也问过贾诩,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问题。一般人都不敢作答,因为毕竟这是曹操家事,能猜中曹操心思便好,万一猜错了,你说了大儿子,老板传位给小儿子的话,便得罪了以后的老板,这是严重的问题。所以曹公麾下的智者都不敢作答。而曹公问到无人可问的时候,把不算心腹的贾诩都叫来问了,孟德公问起时,贾诩沉默不言,孟德公见其不语,便问原因。而贾诩则是扯到另一个问题去了,回答道,我在思量二人,曹公追问,何二人。贾诩答,袁本初与刘景升。随后便不再多言。曹操听后大笑,随后便马上立下世子,大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讲得太明白。因为贾诩此话便暗示此二人都优柔寡断地不立世子,日后都因世子之事,家业败尽。而日后孟德公的后人因为这事,感谢贾诩,他也算是曹氏集团的核心人物了。
如此说来,贾诩除了不懂统兵之外,基本是万能谋士了。当然,带兵是将军的事,和谋士是没任何关系的。毕竟各有所长,要是谋士也能带兵,那要将军也该失业了。这样看来,有贾诩的随周义去,周恒应该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是,周恒自己知道。这是表面的。这是现实,不是上辈子玩的三国游戏。这选第一个剧本玩,这贾诩也是九十一百的智力,选第二个剧本玩也是九十一百。这现实和游戏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虽然日后贾诩名声大。但是那是后来。此时的贾诩没有跟过董卓见识过,也没谋过曹阿瞒,他只是一个刚辞职的官员。虽然贾诩现在也活了四十岁,有几十年经验,总比很多的名人经验多些,但是,也只是紧紧多些而已。虽然周恒知道,日后的贾诩是非常地厉害,他也相信,贾诩日后肯定非常厉害,虽然现在他不能去刷董卓,曹操那些经验了,但周恒也会带着他刷经验的,所以变到书上所说得神级毒士也是迟早的事,毕竟珍珠是会发光的,聪明人始终聪明,难道因为跟了周恒而变笨?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周恒深信一点,什么神人,都是历练出来的。没天才一开始就是神人,任何人都需要慢慢累积经验。所以这就是当初他北上冀州时,错过鬼才。但也没多大的失望。毕竟没历练的鬼才,只是一个潜力较大的人才而已,说不准周恒当时去找的鬼才的话,这时的鬼才恐怕字都没认全呢。所以这几年,周恒都没故意去需找什么历史名人。身边的所谓的三国名人也就典韦和贾诩二人而已。而正因为典韦这例子,才让周恒担心,因为周恒发现,自己一直都是被上辈子所知的东西误导的,所谓日后孟德公口中的“古之恶来”典韦。没错,是猛,这个周恒承认。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曹操所谓的爱将。只战死在保卫曹操的时候,那时候。他是守卫在曹操营前,徒手战斗。拦下追兵。救下孟德兄,可是他的责任只是领着曹操的亲兵,也就是亲兵队长,负责保护曹操。如此说来,这典韦就是。。。。。。。。。。。。没错,也就是保镖。对,只是一个很厉害的保镖而已。
《从新整理大纲,删了不少。进度慢了。我原意是写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史,可是发现写着写着好像快变成写三国了。看了下存稿,三国的都快四十万字了。写这黄巾都快十万字了。所以大删除,加快进度了,现在开始恢复更新》2k阅读网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