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明是怎样建成的

第三十章 数年后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先如此为之了,这真是巨鹿无文官,识字就能当官。周恒安排好众县的官员后,便去安排“华夏商号”的人继续去洛阳一带收购粮草。虽然说现在情况暂时是稳定了下来,可周恒心里恨清楚,如此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全靠自己这样支撑着,根本就维持不了多久。现在的做法完全只是饮鸩止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一切都在正常地运转着。可是清楚内情的人都知道,周恒这是在挖自己的老本,他拿着自己的钱给别人,让别人来买自己商品,然后还是拿着这些钱,去收购新商品,之后又如此地把商品卖出去。如此经营下去,就算是大汉首富也得赔个清光。他现在已经孤注一掷了。根本无任何退路,要说以前他想退缩,还可以躲起来。找个平静点的地方,当好土财主,大不了看着别人脸色做人便是,而现在,他已经把全副资产都拼了进来,已经毫无退路了。

    周恒现时最关心的便是粮草问题,这个时代,民以食为天,后世根本没多少人会关注这个问题,在后世,哪怕一个流浪汉也绝不至于饿死,可这时代不行。现在的情况人民没吃的就会乱,黄巾起义便是例子。

    恢复生产是必须的,而且还要强力监督,这时代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收成就更不客观了。周恒对农作业一窍不通。他上辈子泡在城市几十年,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说句损点的话,这周恒连“五谷”是讲哪五种食物都分不清楚。所以,在这方便他便帮不上什么忙了。现在的众多流民无业的问题可以说暂时解决了。可这只不过是饮鸩解渴的办法。全靠周恒自己的存粮根本支持不了巨鹿郡十数万百姓如此消耗下去。粮食是这时代的战略资源。对于别的诸侯还说,宁可牺牲全郡百姓,也不可能像周恒这样把食物分给百姓。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时间便过去了数年。冀州巨鹿廮陶太守府衙内。

    “公子切记,对弈如战场,谨记十诀,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援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贾诩一边收着棋子,一边说道。

    “额,行了,先生,吾等还是改弈象棋,如何”周恒郁闷地说道。

    “公子在战场上的战术万变,奇谋不断,为何换成对弈时会如此差劲”贾诩无奈道。这数年间,周恒已经让他成功归心,而这时代的可娱乐事实在是特别的少,他们两人就经常下棋,周恒近几年都去平过一些黄巾余党,而见过周恒用兵的贾诩也对周恒赞赏不已,可是一来到这棋盘上,周恒总不是他对手,贾诩哪知道,这些战术都是周恒抄袭回来的。

    “公子,洛阳那边有消息来了”阿义来到了周恒身边说道。

    “哦?,不知道这次是哪位富豪买了哪里的官来当。还是那皇帝又搞些什么新花样了”周恒笑道接过阿义手中的书信,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信息传递至关重要的道理周恒是再明白不过了,所以,他出洛阳后,便留下人手,打探消息。看完这消息后,周恒把手上的书信交给贾诩。贾诩看完后笑道“如此看来,公子怕是要做乱世之枭雄了,乱汉者,刘焉也”

    后世都评论贾诩“毒士乱武”,皆因他为郭汜等人献出一重返洛阳的毒谋,其实那时候天子的权威已经不在。各地的诸侯已经没多少个会老实听朝廷的命令了。而导致这原因的,实是提出恢复州牧制度的刘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二月,中原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二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

    然后,皇帝的本家兄弟,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理由,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由他们姓刘的本家兄弟,或者重臣担任,刺史责任本来只为监察官。负责监督一州太守,权利分散在各太守手上,而单凭一太守领一郡之地,很难成为不从朝廷号令的军阀,但是州牧制的恢复就不同了,州牧总领一州的军政大权。大权集于一身之后,慢慢就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这才是导致汉末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的原因。

    晚间,一个更意外的消息到了,何进派人送来密信,密召周卫领兵到洛阳,意图兵谏何皇后,除掉十常侍,其实就是召周恒去洛阳帮忙,收到这消息的时候,嘴巴张得都快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这不是董卓干的事么,我勒个去”这是周恒看完密信后说的第一句话。这事让周恒郁闷了,他都觉得很奇怪,这何皇后明明就是何进的妹子,但是她却帮着那些“无蛋流”与何进作对。这中间复杂的关系,周恒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得到这消息后,周恒立马喊来了贾诩商议,两人商议的结果一致,那就是必须去。

    贾诩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当今天子无能,政权都是掌握在何进和十常侍手中。如果能借此机会除掉那些宦官,那全部的权力都会落在何进手上,而周恒现在头上明显就已经贴着是何进派系的标志,如果何进在和十常侍的争斗中落败了。那周恒肯定也讨不了好。何进倒了,下一批人就是像周恒这些何进派系的余党了。所以,无论那个角度看来,贾诩都建议周恒必须进京去帮何进。

    而周恒却没贾诩想那么深入了,他想去的道理很简单,“穿越者牛逼不解释”,是因为他知道现在的皇帝马上就要驾崩了,乘他还没挂之前,去捞点好处,例如弄个州牧。现在皇帝的权威依然还在,拿个皇帝名正言顺封的官,那是必须的。这就是周恒原本打的主意,当他听完贾诩的分析后,才发现自己果然不是搞政治的料。鼠目寸光这词语是最好形容自己的,所以,周恒拍板了。洛阳,哥来了。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周恒也算是有点家底的人了。冀州临北,北方产马,不缺骑兵,冷兵器时代,骑兵这兵种是最吃香的,所以历史以来,每个朝代都是先统一北方,再往南方进兵,那是很简单的道理,战争资源。所以说,三国时代,曹魏强悍,以一己之力敌蜀,吴两国,不单因为地广民多,还有其它许多的优势存在。从地图上看来,魏蜀吴三国基本是平分当时的中国了。为何魏国还能以一敌二呢。不单说人口上有优势,或说什么蜀中无大将,这都是次要的。打仗打的就是资源。有资源,你就能胜利,这是硬道理。

    现在的周恒已经组织起自己的骑兵部队了,虽然只有数千人,但是也比过去好上许多了。天下还安稳,他依然不敢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兵士的训练方法,周恒依旧是抄袭现代的,但是这骑兵的训练方法,周恒就不太了解了。周恒心里清楚,不是一个步兵骑上马,就是骑兵了,周恒个人喜欢走精兵路线,所以,这数年来,他经常拉着几千人到处跑。大家都没懂他在干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在训练骑兵。

    为自己骑兵配上马鞍等马具,也花费了周恒不少的资产。他没有考虑那么多,反正这些先进的装备现世了,就肯定会被模仿的,这是迟早的事,他也不打算保密。当然,他也不会故意泄露出去。这还是一个装备上的优势。此次去洛阳,赶的就是时间,所以,周恒就打算就带这一队骑兵去就好。

    说干就干,次日,周恒集合了队伍后,便想带上典韦,贾诩就出发了。可都还没出城门口,又来了一个不得了的消息。“报,禀大人。临郡黄巾余孽复起造乱,常山郡告急,这是常山太守求救信”

    周恒接过信使手中的求救信,拆开略过一眼,便把信交给身旁的贾诩,说道“妹的,真是天时不顺,麻烦事总是接而不断”

    贾诩微笑地接过周恒手中书信言道“公子,诩常和你言道,遇事莫躁,还有,这“妹的”是何意思,公子现今身份应该注意言行,以身作则”这数年来,自从和贾诩熟悉后,周恒本性尽露,再也不用在贾诩面前装纯了,此二人关系亦师亦友。“自数年前张角造乱后,余孽一直未除,复起之事到处都有,此次恐怕是特别严重”贾诩看完书信后言道。

    “嗯,这黑山军声势浩大,据书信所说,先前在巨鹿造反的张牛角被我军击溃后,逃至临县,与这褚燕合军一处,现在号称人马二十万”周恒说道。

    “此事必速解决,不然必会危急巨鹿”贾诩道。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