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虚烟堂

《盗宝记》第十六章 诡道

    第二日阳光明媚,云淡风轻。(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玉竹起床后披了蓑衣,下到大堂中,看到堂中零星坐了几位客人,魏掌柜半倚在帐台边打瞌睡,一位同样黑衣黑裤的少年正甩着帕子在堂中招呼客人。

    看到玉竹从二楼的客房中下来,黑衣少年推搡着魏掌柜,“爹,爹,醒醒!那位姑娘醒了。”

    魏掌柜差点被推了个趔趄,他愣了愣神,看到玉竹后连忙起身招呼道:“玉竹姑娘,你醒啦。望兄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说让我转告姑娘,让你今日在我这小店中好生休息,或者也可以去街市上转一转,但是天黑前一定要回来。”

    玉竹点头,“知道了,多谢魏掌柜。”

    魏掌柜笑道:“客气、客气。”说罢,他转头向一旁的黑衣少年喝道:“还愣着干啥,快去把早饭给玉竹姑娘端过来!”

    黑衣少年一溜烟小跑着就去了。

    吃过早饭后,玉竹坐在门口的木桌旁发呆,娥灵似乎还在睡着,先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兴许是去打探金锁的下落了吧。

    忽然间玉竹余光瞥见那黑衣少年正倚在不远处的木桌旁看向自己这边,她转过身去,却发现那黑衣少年面上一红,连忙转身,佯装擦拭着桌子,却依旧偷偷看向自己。

    玉竹笑了,冲他招了招手。少年愣了一愣,挪着步子走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玉竹笑着问道。

    黑衣少年却不答话,他看了看玉竹身上的蓑衣,低首问道:“你是人类吗?”

    玉竹一愣,答道:“我是。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你身上有人类精血的气味。”

    玉竹疑惑,“我明明穿了兔妖给的蓑衣呀,怎么还会有气味?”

    黑衣少年咧嘴一笑,露出明晃晃的两颗尖细的獠牙,“这衣服确实挡住了你的人味,可是我们是蝙蝠,一闻你身上精血的味道就闻出来了。”

    “那你们……平时还需要以吸血维生吗?”

    黑衣少年点头,“需要是需要,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吸血就不是必需的了。而且爹爹教导我们要慈悲为怀,所以我们从不主动吸食活物的精血,一般都是跑很远的路,找一些还没死透的生物来吸食血液。”

    玉竹看了看少年嘴中闪闪发亮的獠牙,又想了想他俯在死尸上吸食血液的景象,不由得发了一身冷汗。

    早上起来客栈里人烟冷清,只有三三两两的散客来住店,所以魏掌柜看了看没有生意,便去到后院做活去了。黑衣少年无事可做,便同玉竹聊了起来打发时间。

    原来这黑衣少年是魏掌柜的小儿子,名叫魏清源。在家排行第五,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与三个哥哥。虽然是家里的小儿子,可是魏掌柜一家并未因此偏袒、宠爱他,魏清源的脾气秉性也并不如一般家里被宠坏的孩子那般蛮横无理,而是从小敬爱兄长,聪明懂事,很小的时候起就在家里的客栈里帮忙。

    临近中午时分,客栈里渐渐忙了起来,这佛香客栈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因为魏掌柜为人圆滑,擅长左右逢源,因此这里的生意一点都不冷清,来来往往的许多行客都愿意在这里落脚,更多的是跟魏掌柜熟络以后,成了回头客。

    吃过午饭后娥灵才打着呵欠从房中走了出来,她似乎一点都不惊讶望归一大早就出门未归,随意吃了一口后便端了两个木板凳,同玉竹一起坐在客栈门口,看着空中云卷云舒,喝茶闲聊。

    日头偏西的时候,望归才慢悠悠地拎着竹叶灯从巷口走了进来,嘴里还哼着难听的小调,似乎十分开心。

    玉竹问道:“先生,你怎么这么高兴,莫非你找到偷金锁的人了?”

    望归将竹叶灯放在帐台上,笑道:“没有,不过似乎有点眉目了。”

    娥灵闻言,也急忙凑过头来,“哦?是谁?”

    望归拍了拍她的头顶,笑道:“现在还不能确定,等今晚我们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玉竹知道望归虽然心思奇绝,行事诡秘,但是一向可靠稳妥,行事不出差错,也就不再问了。

    掌灯时分,魏掌柜邀了望归、娥灵、玉竹一同在后院吃饭,他的几个儿子则在大堂照顾生意。魏掌柜亲自下厨炖了一大锅鲫鱼蛋奶汤,还做了青州蜜饯棠球,齐岭醉虾,白汁烩鹿筋,几人围坐在小桌旁,看着满桌喷香的菜肴,不禁食欲大增,连呼好吃。

    娥灵吃的狼吞虎咽,头也不抬。

    望归也对魏掌柜的手艺赞不绝口,魏掌柜羞涩地挠了挠头,露出两颗獠牙笑道:“这来来往往的行客最缺的就是这一口美食,我这里别看地方偏僻,可是一直生意还不错,其实就是因为我这家传的炊饮手艺。”

    玉竹也吃的十分欢快,她看了看满桌的菜肴,遗憾地道:“要是小狐狸在就好了,他一定爱吃这蜜饯棠球。”

    魏掌柜笑着搓了搓手,道:“多谢望兄、两位姑娘夸奖。待你们走的时候,我可以多做一些,给金桃公子带回去。”

    吃过晚饭后,大堂中渐渐热闹了起来,来往的行客笑语喧哗,魏掌柜同他三个儿子一起在大堂中忙着招待客人去了。

    望归捡了把椅子坐在回廊下,旁边除了幽幽发亮的竹叶灯还放了一把果仁瓜子,边吃边看着大堂的方向,脸上笑意嫣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娥灵嫌吵闹,吃过饭就回房去了。玉竹瞧了瞧,觉得还是楼下热闹,便也拖了一把椅子到回廊下,顺便沏了一壶茶端了过来。

    主仆二人一边吹着春日里凉爽的微风,一边嗑着瓜子聊着天。

    玉竹从果盘里抓过一把果子,问道:“先生,一会儿我们要去哪里?”

    望归吐出一块瓜子皮,答道:“去幽府看看。”

    “幽府?那不是亡灵鬼魂投胎往生的地方吗?”

    “对呀。”

    “去那里干什么?”

    “去找金锁。”

    玉竹捧过茶壶,给望归续上茶水,“先生觉得闻人姑娘的金锁在幽府?”

    望归浅呷一口香茗,答道:“我也不确定,但是十有就是在那了。”

    玉竹疑惑地道:“如果金锁真的在那里的话,我们又怎么能找出来呢?幽府一定很大……”

    望归诡笑道:“那就要问问阎王那个老家伙了。”

    夜半无人时,月亮滑出乌云,在青石板大街上洒下一片光辉。无间城已经宵禁,街上巡视的鬼差们个个守备森严,整个无间城街衢空寂,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烛灯,摇曳的灯火在光滑的地面上投射出一个个橘潢色的灯影。

    玉竹随着望归、娥灵走在空阔的大街上,心中冷汗连连,方才先生就洒了那么一把香灰在自己身上,这样走在街上真的没有问题吗?

    迎面而来一队巡城的鬼差,他们身着整齐的兵服,手中举着银黑色的三叉戟,从远处飘了过来,玉竹连忙低头屏息,大气也不敢出。

    望归笑吟吟地回头看了眼紧张的玉竹,接着向前走去。

    鬼差们经过望归三人时竟然视若不见,连眼珠都不曾转一下就飘了过去,玉竹连忙松了口气。

    望归脚程轻快,一会儿功夫几人就从无间城的北门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而守城的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却丝毫未曾察觉。

    出了城门,门外一片荒寂。望归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漫天星河和清冷的月光,嘴中喃喃念叨着玉竹听不懂的话,然后定了定方位,抬脚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几里地后,三人身处在一片田地之中,四周不时响起几声微弱的蛙鸣。玉竹看了看脚下沾着的泥土,眉头微蹙。

    望归在一小块土地中用脚踩了又踩,最后站定在一个地方,从怀中掏出一杆竹笔和一盒朱墨,蹲在地上画了起来。

    玉竹和娥灵凑过去探头看,只见他似乎是围绕着自己为中心画了一个圆形的阵法,阵法里描绘了三个简易的小人儿手拉着手,旁边是几行玉竹不认识的文字和纹样,看上去十分复杂。

    望归蹲了许久才将阵法画好,起身时头一晕差点绊了一跤,玉竹眼明手快,上前搀了他一把,望归揉着额角,笑道:“果然是人老了。”

    说罢,他端着竹叶灯,招呼玉竹与娥灵一同站到画好的阵法内,薄唇轻启,一连串复杂的咒语从他嘴中快速地念了出来,玉竹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四周金光大放,地上的朱砂阵上凭空起了一道屏障将他们三人围在其中,朱红色的屏障上金纹浮现,有如水鳞波光,缓缓游动。

    忽然间,随着望归声音的消失,玉竹只觉得眼前明光忽现,自己连忙抬起手挡住大放的亮光,不过瞬间的功夫,亮光就消失了。玉竹透过指缝,只见四周漆黑一片,要不是能感觉到身旁娥灵与望归的呼吸,玉竹几乎感觉不到他们二人的存在。

    “先生?娥灵姐姐?”玉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颤意。

    “在呢,别怕。”娥灵伸过一只手,轻轻拉住玉竹。

    望归悉悉索索地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忽然间漆黑一片中亮起一点昏黄,玉竹循着亮光望去,原来是望归手中提着的那盏竹叶灯。

    望归从怀中又扯出一大团棉花,投了进去,竹叶灯里霎时间光芒大放,就着灯光,玉竹看到他们三人正站在一条笔直的小径上,脚下踩着的还是方才那简陋的朱砂阵,她向四周望去,除了脚下这条不知通往哪里的小路,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一片空无。

    “走吧,前面不远就是幽府了。”说罢,望归提着竹叶灯抬脚向前走去,娥灵赶忙拉起玉竹向前方走去。

    玉竹回头看了看身后,灯光虽然比方才亮堂许多,但也只能照清身旁几丈的范围,身前身后除了那条笔直的小路,什么都没有,这没来由的恐惧让玉竹心里十分忐忑,她壮了壮胆子,问道:“先生,我们现在在哪里啊?”

    “这是去往幽府的必经之路,叫做阎罗诡道。”望归看了看竹叶灯里逐渐暗下去的灯光,又从怀里扯了一块棉花,扔了进去。

    “这灯里装的不都是鬼魂吗,怎么还吃棉花?”

    望归笑了笑,说道:“这可不是棉花,这是经过秘法处理过的魂魄。”

    “魂魄?!”玉竹惊讶。

    “是啊,这条阎罗诡道看上去只有一个方向,可是若是没有指引,很容易就走了出去,走到幽冥禁地,就再也出不来了。所以我找了这引魂灯,让这些不能转生的灵魂燃烧他们自己的魂魄为我照亮前方的路,而作为代价,我送他们去到幽府,投胎转世。而这些扔进去的魂魄就是补充他们自己燃烧掉的魂魄,不然这引魂灯一会儿就灭掉了。”

    玉竹茫然地点了点头。</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