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平农事

分卷阅读103

    不要额外给二舅三叔他们备节礼?”

    两家人都没少出力帮忙,假如卖菜一事顺利,于情于理都要有所表示。

    “是要得添些。”秦氏颔首回道,“给你大伯三叔三叔家割几斤肉,沽两坛好点儿的酒。你二舅……”

    顿了顿:“给他纳两双鞋子,再做身棉袍。”

    目前包子铺不忙,不用晚上剁包馅。熬熬夜,半月功夫能赶得出来。

    钟月稍作琢磨,觉得谢礼送的得当。

    雪雪雨雨,等天晴利朗已近小年。

    普通百姓过年用的花馍包子都是自己做的,大户人家有厨娘负责。

    城内做活的短工绝大多数归家过年,包子铺几乎没什么生意。

    秦氏钟月干脆关门歇业,开始着手办年货。还打算用没使完的面粉蒸两锅花馍。

    连日雨雪,道路难行,原计划于小年节前一日回家的郭杜两家不得不迟后。

    本想着秦二郎几人小年后才能归来,没成想正节当日吃罢午饭就回来了。

    秦氏闻听声响,围裙都没下便急忙出来了。

    只看到钟三海一家三口尤其有说有笑,没瞧见钟大海夫妻。

    秦氏未语先笑,尽管心底急于了解白菜卖得如何,仍先客套道:“她三叔回来啦,还没吃饭吧?”

    钟三海明晓其心思,也不卖官司废话,直言直语笑说:“二嫂,白菜昨儿一早就给卖掉了,价钱比上次还贵两文钱。估摸待会秦大哥过来送钱。”

    虽然已经猜到这个好结果,可钟月听了仍高兴的想要跳起来,主业卖包子没挣到多少钱,竟靠副业小赚一笔。

    秦氏亦是满脸漾着笑意,欢喜地说“能卖掉就好,幸亏有你们帮忙,不然还不知糟蹋多少。”

    郭氏则羡慕道:“二嫂,今年白菜真让你种对了。若明年还像这样,再添些钱都可以在城里买座宅子了。”

    “哪有恁好的事,明年还不知道啥年成。”秦氏被说的心潮微热,暗道若能在县城置座小院,做梦都笑醒。话间虽谦虚,可心底已浮起憧憬。

    钟月则对明年白菜依旧大卖没抱什么遐想。偏财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全靠撞。

    两家人正搭着话,钟大海和小杜氏先后从房中走出。

    在秦氏同钟大海打招呼时,小杜氏出声问:“秀萍,玉英,今儿你们回不回庄?现在动身到家还能吃着小年饭。”

    “明早吧,土路不比官道好走,大包小包的酸得人背。”钟三海道。

    秦氏面带歉意说:“大嫂,我跟月儿今儿回不了。花馍才蒸上,还有一锅刚剁好面记子。”

    钟大海原本跟妻子说好今日回去过节,可听另外两家要晚一天,而且三弟讲的在理,便改了主意侧头对小杜氏商量:

    “要不咱们也缓缓,反正爹娘在家里祭灶。”

    小杜氏即使心口有气,也不好当着外人驳丈夫的面子,勉强笑应:“咱家又不像玉英蒸馍炸果子,四个人分着背点没多重。咱们早回晚回无碍,可义林媳妇独身带着孩子在家呢。”

    方才得知妯娌秦氏靠白菜卖了一二十贯钱,立马郁闷的要死,实在不想同其一块回去,瞧她风光得意。

    钟大海一想也是,长子成亲后分了家,回去后儿媳从儿子口中得知他们在县城停留一晚没回家过节,又要多事。

    因此点点头,赞同了妻子的主意,提前先走。

    钟月看出了小杜氏勉强撑笑口不对心,但实在太高兴,对她的酸言讽语选择性失聪。

    时间紧迫,各家都有诸多事情要做,闲叙几句便各回各屋。

    ……

    “先买宅子也行,有个落脚地。”

    秦二郎听妹妹讲攒钱买正经的院落,没打算买铺面,先是不解随之明白了她的顾虑。

    新年

    钟月听了秦氏想法时, 有些惊讶, 她从没向自己透露过攒钱在县城买房子之事。

    钟月觉得应该先用闲钱买田地待有一定经济实力再来置居所。她们家暂时又不等着娶媳嫁女,房舍非刚需。

    而且目前三家合租的铺面配备齐全, 既能做买卖又可住宿, 另买居没必要。

    若说要买和二舅家累似附有小院的临街铺子,她倒挺动心,只不过其价钱要比巷子里普通住宅贵许多, 就她们目前的实力还不晓得攒几年钱才买得起。

    “娘,咱们住这好好的买宅院干啥,我觉得还是买田划算。”

    “租人家的房总归不是个长远事儿,五亩田就够咱娘俩忙活, 况且还有包子铺料理。买地先不急, 这事你听娘的。”秦氏神色坚定道。

    生出买房心思经过反复思量的,县城有座院子, 不管面积大小在旁人眼里便是高出一头。将来女儿说亲可选县城的好人家。

    至于为何不赞同女儿继续买田,实因家里没劳力,收个白菜欠下一堆人情。再若增加亩数,铁定顾不过来。

    秦二郎说:“置房买田哪样都行,若没人手等包子铺生意稳定下来,雇个伙计。”

    思量一会儿, 他更倾向秦氏买房的主意, 种田是劳累不说还靠老天爷赏饭吃, 今年运气好收成不错。可哪能年年如此呢。

    目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