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承瀛身为人臣,却斩了皇上生母,大逆不道,理当处死!”
乾隆震惊,而又感动,道:“帅先生?”
小月突然喊道:“小月,斩立决!”
帅承瀛大惊,“小月?!”
小月道:“帅先生为维护公道而死,小月陪他死!”
帅承瀛道:“荒唐!荒唐!”
乾隆道:“帅先生,还有人也当斩!”
和珅暗惊。
帅承瀛怒视和珅,道:“帅承瀛也想,可惜没有证据,无法问罪!”
乾隆道:“爱新觉罗?弘历,斩立决!”
老夫人大惊,“皇上?”和珅惊呼道。
帅承瀛吃惊地说:“皇上无罪!”
乾隆道:“朕为国之君,为了维护国法,无法保全生母,亦当处斩,以为天下不孝子戒!”
“臣不能判君!”帅承瀛道。
乾隆道:“子可以殉母!”
老夫人震惊,阻止道,“皇上?”
乾隆坚决地说:“娘,放心,孩儿自刎以随。”
和珅冲上前,道:“帅承瀛,赶快释放老夫人,不然皇上就”
帅承瀛在心中挣扎,痛苦地望着皇上。“先生,皇上不能死啊!”小月,请圣上再来酒楼用餐。乾隆更是愿意,便又带领群臣来到“味美香”酒楼。
自然是番美餐佳肴。
待他们吃饱喝足,乾隆道:
“酒家,我来还银两来了。”
酒楼掌柜忙说道:
“不必,不必。”
“为何不必?”
“酒家尚有求。”
“何求?”
“只请客官给留下墨宝便可。”
掌柜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为挽回面子。同时,也算他有眼光。
于是乾隆便让掌柜呈上笔砚,随即挥毫写道:
酒气冲天,名震塞外三千里;
乾隆写完,顺手递给帅承瀛,那意思是让他看看,然后再将下联补上。帅承瀛更心领神会。他看过后,挥笔补充上联,云:
香味溢地,誉压江南十二楼。
杭州苏州带,有十二家酒楼,天下驰名。帅承瀛扈驾江南时,曾在那里用过餐。
帅承瀛填完后,将联交给酒楼掌柜,问道:
“何如?”
掌柜急忙跪拜,说道:
“昨日失礼了。”
但是,他又觉得既然圣上是微服乔装出访,也不便将话挑明,便急忙又补充道:
“就用此字联顶昨日的酒饭银两吧,所留之物概奉还,还请见谅。”
帅承瀛看掌柜很懂事体,便当即又赏给联,云:
琼浆玉『液』,只使神仙留玉佩;
海味山珍,可让宫钦解锦裘。
掌柜看了,只是心照不宣,频频叩头谢恩。
乾隆行人等走后,颇具经商眼光的“味美香”酒楼掌柜,将二联文字镌刻于铁梨木板之上,又刷金涂漆,簪花嵌玉,悬于酒楼门两侧。
从此甘肃酒泉这家酒楼便名满天下了。
据说,至今甘肃酒泉还有悬挂着“誉压江南十二楼”招牌的酒楼。人们还说,这是鄂东才子帅承瀛当年给传下的盛誉,且以此为荣了。
前面已经说过,清廷设立了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那么,这些大学士都是干什么的?
清廷的大学士,即为宰相。
清朝到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和珅就已经是文华殿大学士了。
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他本是生员出身,未经科甲正途。所以能够升到如此高的地位,盖因乾隆宠信之致也。
乾隆二十九年六月的天,乾隆帝来到圆明园游赏。
时值午后,阳光灿烂,炎热无比。
然而,执掌掌盖仪仗的侍卫却忘了携带御盖,使得乾隆不满,大加训斥。
正这时,忽然从随行中闪出人,说道:
“护圣上,典守者不得辞其职责。”
声音清晰,悦耳,动听,且有威慑力。
乾隆帝闻之,问道:
“讲话者谁?”
那说话者闻听,纳头便拜。
乾隆帝见他唇红齿白,乃英俊少年,心里便多了几分喜欢,遂问道:
“汝是何人?”
那少年答道:
“回禀圣上:奴才名和珅,现蒙恩充当銮仪卫差役,恭奉御舆。”
“汝下过科场?”
“庚寅科乾隆二十五年曾试贡。”
“中否?”
“未。”
“何试题?”
“《孟子》中节。”
“可能诵之?”
和珅听之,便珠迸玉溅般地背诵起来。
乾隆见其矫捷,口齿伶俐,心中非常欢喜,便说道:
“凭汝之才,充当此差,未免有亏。朕有意拔你个新差,可愿意?”
和珅感愿,和珅的受宠,已是无有可比的了。
正因如此,和珅便肆无忌惮起来。玩弄权术,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为所欲为。真是小人得志。
正因如此,他遭受到了所有正直大臣的反对。
他为了抵挡此状,便开始大肆拉拢人。
他荐举帅承瀛为太子永琰师傅,就是抱着这个目的的。
然而,事与愿违。
当他发现帅承瀛竟然与反对他的大臣刘墉纪昀王杰董浩阿桂稽璜于敏中刘统勋等搅和在起时,便视其为敌,欲予以除之。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夏,乾隆帝与太子永琰来热河行宫避暑。
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俗称承德离宫,位于承德城区偏北处。东有武烈河,北有狮子沟,内有热河泉,南有双塔山,东有棒槌山;此外还有僧官帽蛤蟆石罗汉山等,山水林泉备俱,景『色』优美。园林建筑,尽仿江南,有仿镇江金山寺,有仿苏州狮子林,有仿嘉兴烟雨楼,还有北方牧场平原田野之布置,堪称融南北风格于炉,聚山原湖洲于体。绿草芳茵,林木呈荫,糜鹿成群,鸟语花香,真乃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座皇家林苑,由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建,先后历百年才得以建成。“避暑山庄”匾额四字,为康熙题写,园林内诸景,皆有乾隆题咏。于是,又为其增添几分秀『色』和深邃。
乾隆永琰这次来热河行宫,帅承瀛作扈从。
偏巧,文华殿大学士和珅,奉旨在这里修建外八庙。
外八庙,即: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庙殊象寺须弥福寿寺。八庙位于狮子河谷,武烈河东。其中,以普宁寺须弥福寿寺普陀宗乘庙最为著名。
普宁寺,又称大佛寺,建于乾隆二十年1775年。寺内有千手千眼佛,为木雕,高2228米,腰围15米,世界成尊。寺内,还有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成记述清廷平定准葛尔部叛『乱』的碑碣。
须弥福寿寺,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西藏班禅六世前来朝贺乾隆七十圣寿的住地。建筑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式样,寓意福寿吉祥。殿顶皆为鎏金铜瓦,日光下灿烂辉煌,光彩夺目,金赤金鳞。
普陀宗乘庙,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帝庆祝自己六十寿辰和母亲八十寿辰时,为接待来自西藏青海新疆内蒙诸地政教首领及王公贵族朝贺而建,仿拉萨布达拉宫式样。庙内,有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成的碑碣二座,即《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盖述土尔扈特部族二十七万人,克服重重阻碍,忍受巨大牺牲,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从伏加河流域作长途跋涉,最后回归大清国的悲壮历史。
这年,和珅正在奉旨修建须弥福寿寺任上。
和珅见帅承瀛扈从前来,颇为不悦。
原来,他这个见钱眼开的势利小人,在这次借助给乾隆生母八十圣寿建筑庙宇以为纪念事中,极尽贪占之能事,大批资财被侵吞,流入自己私囊。人们说,“庙砖每块都有其赤爪,宇瓦每片都有其绿珠”,实不为过。
和珅生怕帅承瀛知道内情,传至圣上耳中。
然而,和珅琢磨,便生出计。何不将帅承瀛拴住,堵住其嘴!
于是,他借套近乎为引,今天请帅承瀛下酒馆,明天请帅承瀛用佳餐,山珍海味不断,奇餐佳肴俱有,且恭惟殷殷。
帅承瀛见之,心里明明白白。但他并不拒绝,有请必到,意在观察他的内情。亦防止他使坏,进馋言。因为他知道,和珅啥坏事都干。
这天,和珅由须弥福寿寺建筑工地归避暑山庄,于南门外与帅承瀛相遇。
帅承瀛无事,正在观赏承德山景。
这会儿,他见和珅来到了,便主动搭讪道:
“别来无恙,和相向可好。”
“好好。”
和珅只是喜滋滋的。
“和相,想必是饿了,今日我请。”
和珅想,往日都是我请他,今日却是他请我,必是上钩,投靠于我了。于是,问道:
“在哪?”
“咱去二仙居。”
“好好。”
二仙居即在山庄南门外。
说着,帅承瀛便引和珅进了去。
二仙居是家便餐小店,只有烧饼和小豆腐。
帅承瀛看,乐了,说道:
“这小豆腐,当年在老家时吃过,至今多年不见了。咱就吃它,改改胃口吧。”
也不管和珅同不同意,当即就要了小豆腐来,外加烧饼。
和珅吃惯了山珍海味,哪里把这个看在眼,没有动筷,只是在边坐着。心想,好你个帅承瀛,看你玩些啥把戏。
帅承瀛也没有谦让,边吃着,边与店主人搭讪起来,说道:
“主人家,听说京城里来了二位大官?”
“嗯,是来着。”
“不知那两个大官都是谁。”
“谁?都比你二位大。你二位要是他俩,就不会来我这小店里吃小豆腐了。”
“这么说,你没见过面?”
“哪里能到得人家跟前。”
“那么,他俩都是谁?”
“个是皇上的朋友,皇子的师傅,称得上‘老主同场少主师’了,他名叫帅承瀛。个是朝廷里的什么文华殿大学士,现正主持外八庙中的须弥福寿庙的修建,他名叫和珅。”
帅承瀛听到这儿,便就势向下问道:
“听说那个皇子老师帅承瀛干了不少坏事,老百姓都背地骂他,有这事?”
“话可不能那么说,人不能昧着良心。人家帅承瀛是个大才子,为人正直,凭本事吃饭。他虽然在皇上身边,却从来不背后坏人。遇事净说好话,保护了不少大臣。这个和珅就不同了。凭着自己是皇上干儿子,处处趾高气扬,专横跋扈。他还好背后嘀咕人,有不少大臣吃过他的亏。帅承瀛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可他还往人家脸上抹黑。就拿他来承德的事说吧,欺负老百姓的事就没少干。修建外八庙须弥福寿庙,那银子他就没少捞,谁不知道!”
店主人越讲越气。
帅承瀛听了暗暗发笑。
可是,和珅却受不住了,心里骂道:老匹夫,等我把你碎尸万段。但是,他只是这样用心想着,嘴上还不好说。于是,他灵机动,对帅承瀛说道:
“你先吃着,我出去趟。”
说完,便溜出了小店。
待和珅走后,帅承瀛回过身来,对店主人说道:
“你知道刚走出屋的那人是谁?”
“不知道。”
“他就是和珅。”
店主听,吓得扑通地声跪在帅承瀛面前,说道:“看你的身官服,知道你也定是个大官,请救救我吧。
和珅那小子阴损,肯放过我们吗?”
帅承瀛听了,说道:
“我的官倒不算大,也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但是,要救你,还是能够的。这样吧,你换上我的衣服,坐在这儿吃烧饼小豆腐;我把你的衣服穿上,替你烙烧饼。会儿,和珅非派人来抓人不可,我自有安排。”
说话间,二人把衣服更换完毕。
果然,和珅派的两个抓人的差役来到二仙居。
那两个差役进屋看,见身穿官服样的人,在桌边吃饭;见个衣着有些褴褛的人,正在炉边打饼,左个右个地忙个不休。不用说,这个打饼的人,就是和大人嘱咐要抓的那个店主人。于是,他们三下五除二,便把这个衣着有些褴褛者给捆走了。还说:
“待见到和大人,有你好瞧的。”
到了和珅跟前,和珅看,傻了眼,只见抓来的竟是帅承瀛!这还了得!
瞬间,他又想起两桩事来。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年龄仅在二十四岁的和珅,便办起寿来。
他办寿,有两个目的:个是,要就此勒索些钱财礼品;个是,摆下自己的威风,使得无人敢惹。
事实也确实,自从他成了乾隆的干儿子,那官职件件地往身上落,竟像雪片样,谁个不望而生畏。
在这次办寿中,他还专门告诉个已故的大臣家属,也让来参加寿诞庆典。
这个大臣,姓年名希尧,字允恭,广宁今北镇人,隶汉军镶黄旗。官至工部右侍郎。有视学测算能力,对数广运,万数平方数表,对答如流,著有《术法纂要总纲》。其弟年羹尧,号双峰,康熙进士,累官四川总督定西将军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以功封等公。其妹年佳氏,为雍正的妃子,封号“敦肃皇贵妃”,生子福惠,封怀亲王。其父年遐龄,由笔贴式授兵部主事,累官湖广巡抚,因次子羹尧功,加太傅等公。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被雍正以大罪九十二款赐自裁后,其父遐龄夺职下狱,其弟希尧被夺职。年希尧有遗后,名年士臣,字汝都,善画能诗。曾写山木竹石画赠友人黄煦堂,上题绝云:
几度行『吟』问水滨,
西风回首总无因。
年来笔墨皆拘束,
只写溪山懒画人。
年士臣遗后,名年英,字武山,亦善画,工白描,写水仙法,宗赵子固。
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年氏家族已平反。然而,年希尧年士臣年英,尽亦谢世。年英遗女,名年月,年十六,京中等人才,少有佳丽。
和珅慕年月貌美,又见年氏孤儿寡母,家势日衰,便有心强占。这,便是和珅要旧臣年家来人祝寿的原因。
他想,年氏来人,年月必到,当即留下。
年月知道此事,日夜悲苦,但也无用。
这日,年月正坐在家门前株黄杏树下,哭诉阵,便欲寻短见。
偏在这时,被帅承瀛遇上了。
帅承瀛问明原因,说道:
“我乃当朝帅承瀛也。有心救你,但却无有原因,可如何为好?”
姑娘心眼灵通,当即跪地,说道:
“爹爹在上,受女儿拜。”
帅承瀛大喜,将年月搀扶起来,说道:
“女儿,放心,明日干爹为你作主。”
然后,又耳语了阵,这才离去。
翌日,和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帅承瀛更上便装,年月着上艳服,起来到和府。
和府的下人并不认识帅承瀛,见他衣服破旧,便将他让到间厢房。帅承瀛见势,说道:
“我这糟糠之人,闲也闲不住,呆又呆不下,干脆给我点活来做做吧。”
“那好,请你老去给厨房烧烧火吧。”
“好好,我就会烧火。我烧火,饭不上锅,菜不跑油,好着哩。”
就这样,帅承瀛在和珅家做起烧火打杂的人来。
年月,竟花枝招展地被引到和珅面前,拜见过后,说道:
“大人高寿,民女尚未带来大礼。”
“不用不用,人来就好,比啥都强。”
说着,和珅就要来搀。
“不过,也有小礼件,还请大人笑纳。”
和珅听这话,问道:
“何礼?”
年月顺手从衣兜掏出个红纸包,让人递上。
和珅接过红纸包,打开看,见里面只是张纸,纸上题写诗,道:
金盏玉杯和寿高,
京师上下尽贺朝。
只缘贫女亲丧早,
有烦干爹过府瞧。
落款:“帅承瀛”。
和珅看,吃了惊,忙问道:
“你干爹在哪里?”
“已在厢房给饭锅烧火。”
和珅闻听,便随年月来到厢房,将帅承瀛让到寿堂,说道:
“帅大人,何当如此?”
帅承瀛道:
“只因为我这干女儿生来命苦,双亲早丧,怕来和府不会应承,故跟了来,和大人见笑了。”
祝寿完毕,年月同帅承瀛回去了,从此无事。
帅承瀛与和珅斗智,还有事,说来尤生趣味。
帅承瀛在翰林院编修任上兼内阁侍读时,日无事到前门外大栅栏去游逛,忽见临街东西有两个新开的大当铺。他打听,这两个当铺是和珅家开设的,在珠宝胡同及菜市口灯市口大甜水井大街黄花门大街还有。
就大栅栏的这两个当铺,前来当当的人就很是不少。
那些前来当当的人,穿戴都很褴褛,背的包袱都很破烂,不用说这都是些穷人。
帅承瀛深知和珅爱财如命,贪图心大,开当铺是他搜刮民财盘剥民脂民膏的个手段。为此,他对和珅恨透了。
此刻,他见了前来当当的人,便叫住其中个,说道:
“你当当为啥?”
“当然是为当得几吊钱,好吃饭。”
“那么,我写副对联你给这两家当铺贴上,准会得些赏钱,你也不必当当了。”
“真的?”
“真。”
“能吗?”
“能。”
说着,帅承瀛就在路边卦摊处借来笔纸,当场写了副对联,云:
破包袱烂包袱,破烂包袱包破烂;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横批是:“当当挡穷”;落款是:“帅承瀛”。
“前来当当的人颇识几字。他搭眼看,再看看那字体,知道今天是逢上大才子帅承瀛了,甚觉荣幸。他谢过后,便将对联贴上西当铺的门口了。”
当铺掌柜看见这联,便找到和珅,把这事说了。
和珅听说是帅承瀛写的联,知道不好惹。又问下联字,知道只是有些讽喻,他人不知道详情,也无伤大局。再者,帅承瀛的字又好。于是,他便来个将计就计,将对联贴在那里了。
果然,由于此联,前来当当的人愈多。
日,和珅见到了帅承瀛,说道:
“帅翰林,多谢你的关照,吾家当铺开得很红火。”
帅承瀛听了,知道是上当了,便说道:
“过几日,我再送你副对联。”
“啥内容?”
“临时现编。”
和珅知道他下副对联决不能留情面,便恳求道:
“帅翰林,你要写联,得让我看看。”
“要不让你看呢?”
“最好别再写了。”
“那也好,得答应我个条件。”
“请讲。”
“穷人中,不少人都是我好友。他们要找我帮忙,我便写张“免当票”。这样你见字后就给二两银子,不用他再当东西了。”
和珅机敏,脑袋灵活,用心想,有了。于是,他说道:
“可以,可以。多谢帅翰林支持。”
果然,和珅见张帅承瀛写的“免当票”,便付二两银子。
没想,这事竟使帅承瀛上了当。
过后不久,帅承瀛才知道,和珅将他写的“免当票”当做字画出售了,不但没有赔上银两,反而赚了不少银子。大家都知道帅承瀛的字好,争相购买。
后来,和珅将这事当他的干父乾隆说了。乾隆笑道:
“这是乖提督遇上了呆翰林,没想他也赔了本。”
嘉庆帝永琰,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月初六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天地家春”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4岁时被乾隆秘定为太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九月初三日乾隆于勤政殿正式宣布立为太子,并定明年为嘉庆元年纪元。
嘉庆称帝后,改名永琰为颙琰,作避讳。
原来,雍正于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暴死,弘历继承皇位,称乾隆帝。他在即位大典上,曾焚香祷告,祈求上苍,曰:
“当年皇祖康熙帝,曾御极六十年,我不敢相比。若承蒙皇天眷佑,能在位六十年,即传位于嗣子,本人归政退闲。”
是年,为乾隆在位六十年,春秋八十有五,足符初愿。
然而,就在乾隆帝正式宣布此事的前日,即九月二日,和珅抢先步,给颙琰呈递了柄如意,意在透『露』消息,表明颙琰得以当选为太子,是他拥戴的结果。
嘉庆颙琰以前对和珅就不满,见此更为恼恨。
嘉庆即位登极之后,和珅又以拥戴自居,出出进进呈派狂傲之『色』。
随即,又有二事发生。
嘉庆即位,乾隆曾有意将他的老师帅承瀛擢升为礼部尚书,将他的另位老师朱圭升任为文渊阁大学士。可是,由于和珅作梗,将朱圭发到安徽做了巡抚,帅承瀛也只做了个安徽铜山铸钱炉元局丞。
太仆寺,是为皇帝供养坐骑的地方。次宴席上,和珅挑唆乾隆减掉太仆寺马匹,弄得嘉帝很尴尬,叹曰:“从此不复乘马矣。”
日,嘉庆将和珅召至便殿,问曰:
“太上皇待你如何?”
“太上皇恩典,天高地厚,奴才万死不忘。”
“那么,朕待你又如何?”
“陛下恩典,虽不能与太上皇相及并论,奴才亦以死相报。”
“太上皇与朕,哪个贤明?”
“奴才不敢说。”
“随便。”
“太上皇有知人之明,陛下有容人之量。”
“好个容人之量,你等着吧。”
嘉庆说了,声冷笑。
和珅听了,身战栗。
又日,早朝上罢,太上皇又专召和珅入见。
见太上皇于皇帝的位子面南独坐,嘉庆则于召臣子坐的位子面西而坐。
和珅下跪良久。
只见太上皇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但听不懂字。
过了好久,太上皇突然睁开眼问: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和珅闻听,知是问己,马上答道:
“徐天德苟文明。”
复,太上皇又闭目喃喃叨念起来。
很久,才让和珅退去。
嘉庆见此,十分惊骇,事后问和珅,和珅告诉他:
“太上皇念的,乃是西域种秘咒,只要对所恨恶的人诵读此咒,这人即便在千里之外,也会无疾而死,或遭奇祸。”
“那么,方念何者?”
“乃诅咒川楚陕教匪无疑,我所指二人名,即教匪首领。”
嘉庆闻听,越发惊骇。他知道和珅也娴于此术,若他年给我用上咋办!
随即,嘉庆咬了咬牙。
乾隆驾崩,秘不发丧,嘉庆假传太上皇旨,将和珅召入宫。
和珅见太上皇未在,只有嘉庆在坐,便有些悚然。
嘉庆也未多说,只拿出件箭衣,要和珅当即穿上。
箭衣为马蹄袖,又短又窄。
和珅时穿不上,便解释道:
“袖子太小。”
“不是袖子太小,而是你的拳权太大了。”
嘉庆说着,又是声冷笑。
和珅情知有变,越发『毛』骨悚然。
嘉庆也不多说,引和珅去太上皇寝宫。
和珅见太上皇已死,遂放声大悲。
嘉庆在边,问道:
“你以前不是说过吗,先帝恩典,天高地厚。”
“喳。”
“既如此,让你跟随先帝去如何?”
和珅吓得万死,叩头拼命哀求。
嘉庆没有作声,只要他与同党福长安去为乾隆守灵,总理丧仪。借机,剥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职。随即,会意言官出奏。时有御史广兴给事中王念孙及广泰等,立即交章弹劾和珅,嘉庆就势将其革职拿问。
这些事,都办得紧锣密鼓,丝丝相扣,非常紧凑。
据说,这些计谋,都出自帅承瀛。嘉庆帝向他求教,帅承瀛道:
“前车有之,可效皇祖诛鳌拜也。”
嘉庆本想将和珅处以凌迟剐罪,其他人等,从重发落。
帅承瀛见此,打了个唉声,出了口长气,对嘉庆奏道:
“刑不必过重,事不必过极。过极则易生变,过重则易失心。现下,刚刚归政,又有川陕之『乱』,更是不宜。况有十公主在,先帝刚去不久,怎好劾和珅子丰绅殷德!还是点到而止吧,也免落个不孝之名。”
嘉庆听了,亦以为只好如此了。于是,遂将和珅以二十行大罪赐死,抄没其家资,以充盈府库。对于其同党和家人干人等,也都从轻处置,草草收场。
由于有乾隆的关系,看在十公主和孝公主的面上,只夺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伯爵袭职,改任散秩大臣了。对于其生活,也只是赏给半拉旧院落,便算了事。十公主还算刚烈,跟她父亲乾隆样,以后的日子总算挺过来了。即便后来丰绅殷德因病早逝,她还能照样支撑着家业,人称“乃强女子”也。和珅死后,抄没家资,计获赃折银2亿2000两。当时,国库年收入仅4000万两,相当于5年多国库收入。此案,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污案了。朝野闻之,无不拍手称快,声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然而,也有为其悲怜者的,那便是和珅的小妾吴卿怜。
吴卿怜,苏州女,原为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的爱妾,貌美异常,体态轻盈,有怜怜盈盈状,令人触目动心。
王亶望在甘肃布政史任上,以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