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资本皇明

十、冯保

    第二天一大早,各个部堂一应主事侍郎都到了各自值房之后也都听说了这件事。()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无数双眼睛都把目光投向了内阁,关注内阁的举动。

    几位阁臣到了内阁之后便一同将内阁的奏疏递到了通政司。稍后就有人将内阁的奏疏传了出来。顿时,民情汹汹,无数人对内阁横加指责。皇帝深居宫中,对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你可以糊弄,但是,这么糊弄皇帝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那你就是奸臣,你就和刚罢免的严嵩之流是一丘之貉,你就应该卷铺盖滚蛋。而内阁之中,对外面的议论恍若未闻,依旧办公。一些有心人也看出了这份奏疏的意思,不得不对内阁的阁老们暗挑大拇指。

    果然,下午宫中传出旨意,海瑞欺君罔上,关押候审。这让一众以为海瑞必将杖毙的大小官吏跌破了眼镜。

    张远在王府内却是无所事事,每天照旧是看看书写写字,带着小世子一块儿玩玩,日常起居都有人照顾,小日子悠然自得甚至比在张府中更强。

    中午的时候,王爷突然急急忙忙叫人传唤二人。二人赶紧随着下人去了前厅。前厅内,王爷的笑声十分爽朗,不是还会传出一个又尖又细的声音。下人进去通报了一声,王爷就大声道:“你二人快进来,来来来,快,见过黄公公。”

    张远进去之后,就看见在王爷下首坐着一个宫中打扮的老太监。老太监脸庞圆润,身材富态,笑眯眯的表情却总能给人一种压迫感,一看就是个久居上位之人。()这个老太监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锦。他的身后站着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太监,低眉垂首而立。

    黄锦笑嘻嘻的对王爷道:“王爷,既然小世子也过来了,那奴婢就把今天来的目的告诉您。”裕王笑道:“黄公公大驾,有什么事还是直接说吧。”黄锦继续道:“皇上深知二龙相伤,为保大明江山社稷,一直不肯见殿下。陛下的一片苦心,想来殿下一定能够理解。更何况,现在小世子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奴婢担心您府上的下人毛手毛脚的不会好好照顾小世子,正好下面有个小崽子一直机灵能干,就想着送到府上来给王爷照料小世子的生活起居。奴婢自作主张,冒昧来访,还望王爷海涵啊。”言毕转头向着身后站立的中年太监道:“小保子,还愣着干什么,快,见过裕王殿下和小世子,对了,还有张家的小公子。”

    中年太监依言出来跪倒:“奴婢冯保,见过裕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见过世子,见过张公子。”

    裕王虚扶一下,笑道:“一看就是个伶俐人,黄公公倒是调教有方啊。”听到夸奖,冯保依旧规规矩矩地继续站在黄锦的身后,面色严整。

    听到黄锦介绍冯保的名字,张远便无心听裕王和黄锦互相恭维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冯保啊,明朝有名的好太监,连万历即位之初都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为大伴而不敢直呼其名,这是多大的能量,又是多大的荣耀啊。想到这里,张远不由得仔细观察起来冯保了。

    冯保察觉到有人在观察自己,偷眼一瞧,正好碰到张远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淡淡的向张远一笑。张远慌忙点头,不想冯保只看了一眼就将自己的头垂下了。

    此时,冯保虽然面上神色不动,但是心中却是心思急转:“这张公子是五岁吗,怎么竟然会用这种眼神看我呢?我没有和张家有过交集啊,张公子不应该用这种旧人的眼光看我?我千方百计央求老祖宗来到裕王府,可不要出差错啊,我冯保年过三十,又是身体残缺之人,错过这次机会就只能自己老是去南京守陵去了。”想到此处,冯保又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张远,发现张远正老老实实的站在世子的身后目不转睛的听裕王和黄锦神侃了。

    过了一会,黄锦站起身来向裕王拱拱手道:“王爷,时候不早了,奴婢要回宫了,时间太久了万一陛下召见奴婢怪罪下来,奴婢可是吃罪不起啊。”裕王笑道:“黄公公大事要紧,客气了,只是不知父皇最近龙体如何。”黄锦道:“陛下龙体万安,殿下大可放心。小保子,咱家回宫,你就留在这里了,王爷和咱家都很看好你,世子的生活,你要照料的妥妥当当的,出了问题,莫说王爷,就是咱家也饶不了你,咱家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冯保赶紧回答:“老祖宗放心吧,奴婢一定将世子仔仔细细的照料好,真要是世子出了问题,奴婢就自己了断了。”黄锦笑道:“王爷看看,这小子,生的是一张巧嘴啊。既然如此,王爷留步,奴婢告退了。”裕王送到厅口吩咐道:“送黄公公。”

    裕王返到前厅,看着冯保道:“坐下说话吧。”冯保战战兢兢答道:“奴婢不敢,王爷让奴婢坐下真是折煞奴婢了。”

    裕王笑眯眯地看着冯保,道:“你叫冯保是吧,来,跟本王说说你的情况吧。”

    冯保回道:“禀王爷,奴婢贱名冯保,河南人氏,在宫中时一直在司礼监。老祖宗看好奴婢,将奴婢送到王府照顾世子,奴婢一定肝脑涂地,报答王爷。”

    裕王摆摆手道:“这些话不用和本王说,本王要的是你的行动,好了,你下去吧,以后世子的生活便由你照料了,但是,其余的事情,只要张公子愿意,你就不用问了。你带着世子和张公子下去吧。”

    冯保应到:“是,奴婢告退了。”说完,冯保就带着世子和张公子下去了。

    一下午,冯保就老老实实的尽自己的本分了,待人接物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张远开始对冯保刮目相待了。

    晚上,张远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心情激动。风云人物都开始出现了,大舞台的幕布已经拉开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张远迫不及待的拿出纸笔在桌上奋笔疾书。第二天张远就吩咐人打造了一个小小的密封木箱,将昨天晚上的所写的纸放进了木箱,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床下。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