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后世名人录

二十、刘聪

    20、刘聪

    刘聪(?~318),是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也是他最有成就的一个儿子。单就其成就而论,甚至超越了他老爸刘渊。

    刘聪这孩子和他老爸很像,也是文武双全,有踔绝之能。不仅是有能力,有才华,关键是刘聪还特能打仗,很有军事才华。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随着刘渊一起南征北战,开始自己的戎马生涯。

    可以这么说,刘聪既是刘渊的爱子,也是刘渊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自己除了不是嫡长子之外,其他的各方各面都是一个标准的接班人形象。

    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即位,同时刘聪被任命为辅政大臣。按理说,这皇位是怎么轮都轮不到老四刘聪的。你生的不好,这没办法,只能怪你投胎投太迟了。即使你再有能力,再牛逼到天上去,你还是没法继承皇位。

    但是,通过正常法律手段得不到的东西,我刘聪可以通过犯罪造反、流血事件来获得呀。于是,在刘聪的策划下,他成功夺得帝位,成为汉国第三任皇帝。

    其实,刘和之所以会失去帝位,刘聪之所以能夺得帝位,这完全是刘和自找的。

    刘和这小伙子从小就长得帅,而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个三好学生。但是这人智商虽高,情商就低得不像样了。

    当了皇帝后,刘和整天都是疑神疑鬼的,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全都靠不住,哪一天我会死在他们手上。所以刘和这人对待手下那是相当不咋地,喜怒无常,人缘差得不得了,没人想替他干活。

    这搞得刘和很郁闷,你们几个意思呀,都不想跟着我干是吧。那你们想跟谁混呀,说出来,我把他和你们全杀了。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呼延攸的人也很不地道,跑去给刘和打报告:老大呀,你现在这个位子做得可不稳哪。你那些兄弟姐妹可全都盼着你早死好夺位呀,你还是先下手为强,准备搞个大清洗吧。其实你今天这局面全是刘渊造成的,你说他好好的让刘聪这些人辅什么政呀。这些人个个手上有兵,没准明天就会造反,变成恐怖分子。

    呼延攸的话这么一说,可以看出来,他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那么呼延攸为什么要怂恿刘和去滥杀大臣呢?原因就在呼延攸羡慕嫉妒恨了。刘和当皇帝后,按照老爸刘渊的安排,让好刘聪、刘洋、刘延年等大臣辅政顾命。

    这时候呼延攸就不干了,老子不仅立过大功,还是刘和他外公,凭啥我不能辅政,我不能掌权。得了,既然你刘渊不让我掌权,那我就自己去争取吧。我把你们这些掌权的全杀了总可以了吧,到时候看还有谁和我争权。

    再加上呼延攸实在是相当了解刘和这人,你这人猜忌心太重,随便和你说哪个阿猫阿狗造反,你都会把他杀了。我这次就借你的手把大臣全干掉吧。

    刘和听后,也对,我兄弟这么多,没准就有几个想造反,我还是先动手吧。于是,他立马命令呼延攸、刘锐、马景、刘钦、刘璿等人直接率兵攻打弟弟刘裕、刘隆、刘聪、刘乂。你们直接把他们给杀了就行了,别怕,完事儿后给你们加官进爵。

    但是这时候刘和人缘差的缺点就成分暴露出来了,刘璿、田密等人接了命令后,不仅不去逮人,还让人去给刘聪报信。刘和要来杀你了,你看着办吧,我们都跟你混。再跟着刘和干,也许哪天你他心情不好就被我杀了,我还是另外找个老板吧。

    刘聪是谁呀,他可是跟则刘渊真刀真枪死人堆里打出来的。他一听说大哥你要来杀我,毫不含糊,立马就火了,活腻了你,敢来杀我。于是立马操起家伙就杀进皇宫,要和刘和拼命。

    刘和不仅在政治上不行,打仗就更不是刘聪的对手了。刘聪直接冲进皇宫,直接就把刘和给杀了,连个说话的机会都不给。

    杀了大哥刘和后,刘聪即位,是为汉昭武帝。在当皇帝之前,和很多皇帝一样,刘聪还是假惺惺地退让了一番的。他想将皇位让给弟弟刘乂,刘乂是刘渊第二人皇后——单皇后的儿子,把皇帝让给他也名正言顺。

    但是刘乂死活不愿意当。现在你刘聪杀了刘和,权势熏天,手上还有兵,全国人民都得听你的话。我要当了皇帝,还不得被你弄死,打死我也不当。

    刘乂不当,刘聪没办法,只好“勉为其难”当上了皇帝。但他还是补偿了一下刘乂,既然你不当皇帝,那我就封你为皇太弟吧,以后这位子也是你的。

    但是这种非正常的皇位继承方式总是会惹来流血事件的发生,这次也不例外,若干年后,刘乂就会被刘聪的儿子整死。

    刘聪当皇帝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立马派人去攻打洛阳,去结束西晋王朝,我老爸没做完的事就我来做吧。

    这次刘聪那些手下很争气,刘曜、王弥、呼延晏等人一鼓作气直接打下洛阳,一路烧杀劫掠,俘虏晋怀帝,滥杀官员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一时之间,洛阳成了人间地狱,被匈奴人扫劫而空。

    活捉晋怀帝后,刘聪那是相当客气。不仅经常请客吃饭,搞饭局,还老是逮着晋怀帝唠家常。这俩位仁兄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一起斗过鸡,走过狗,抢过民女喝过酒。这下子俩人一聚首,有事没事就开始回忆当年的就严重了,于是立马开始装孙子:老爸呀,我不是随随便便杀他的,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纠结了好几个晚上才杀他的。你看呀,他身为西晋大臣,在洛阳的时候不能保家卫国,不能和晋怀帝共赴国难。这种人一看就不是好人,留着干嘛,直接杀了得了。

    这事儿后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人家刘粲毕竟是刘聪他儿子,不可能为了一个司马模而把刘粲怎么样。

    这时候刘聪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仁慈之心,但人是会随着自己的私欲而改变的。要是在他晚年碰到手下杀降这种事的话,估计他眉头也不会皱一下,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在金钱、女色、权势面前,人多多少少都是会改变的,那种坐怀不乱、心如止水的人实在是很少。就像很多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起初的一个好人往往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改变,也许曾经的那个忠厚老实的人就是最后的大boss。

    人,是一种善变的动物。

    拿下长安后,刘聪势力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达到了职业生涯巅峰时期。而这个时候的刘聪还不算太坏,还是个好皇帝形象。但随着自己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天下无敌,刘聪骄奢淫逸、残暴好杀的性格阴暗面也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致使其学坏,使其由明君向昏君过度的事件是纳妃事件。

    312年,刘聪的皇后呼延氏病死。老婆死后,刘聪没有丝毫迟疑,立马开始着手准备再立皇后的事。刘聪一世枭雄,但他这辈子毁就毁在色字上,据说他连弟弟刘乂的老妈单氏都不放过,两人闹过绯闻。

    刘聪很有眼光,这次看上的是太保刘殷家的姑娘。但是你刘聪姓刘,人家刘殷也姓刘呀,你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总不能吧。所以当时有很多大臣是不看好这桩婚事,是很反对的。

    但没办法,人家刘家姑娘长得实在是漂亮吸引人,刘聪实在是把持不住,娶是肯定要娶的。于是,刘聪去问了一个叫李弘的人道:小李呀,你看刘家姑娘个个都贤良淑德,才貌双全。我和他们虽然都姓刘,但这亲戚也是五百年前的事了,现在我们两家没半毛钱关系。你觉得这门婚事怎样,我觉得还是可以娶的吧。

    李弘一听,现在所有人都反对婚事,我要是支持刘聪的话,升官发财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于是,李弘立马开始说好话:不就是同姓么,这点小事,我们肯定是可以克服的嘛。你看以前的魏国景侯王基,人家可是当时的大儒宿将,但他就不顾世俗偏见,让他儿子娶了王沈的女儿。多么勇敢的一家子呀,皇上你老人家也可以和他学学。

    刘聪一听,老子终于找到一个支持我的人了。李弘你小子有前途呀,说得太好,太有道理了。这样吧,你去把这理论打印个千把份,去发个传单,做个宣传。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刘家人娶刘家人是不犯法的,这风气应该推广嘛。

    于是,在李弘等人的支持下,刘聪士气大盛,一口气娶了刘殷两个女儿、四个孙女。将她们封为贵嫔、贵人,号称“六刘”。从此以后,刘聪就很少出门,整天宅在家里,轮流陪六个老婆睡觉,享受人生幸事。

    之后,刘聪开始转型,开始堕落,不再有统一天下的壮志,不再有横扫中原的野心。连朝廷政事也不管,三天一小假,五天一大假,开始消极怠工。

    这时候的刘聪脾气也不好,看谁不顺眼就杀谁。左都水一个进贡的使者进京迟到了,刘聪杀了他;一个包工头没有按期盖完两座宫殿,刘聪也杀了他。压根不把下人当人看,很黄很暴力。

    基本上他的工作就是吃喝玩乐,白天没玩够,晚上再点满蜡烛当白天玩。你们这些看我不顺眼的大臣我一样也看你们不顺眼,谁来劝谏我我杀谁。你们都长点心吧,好好干活,别理我就得了。

    但是随着刘聪鸩杀晋怀帝,活捉晋愍帝,他内心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强烈。老子天下第一,现在谁打架还能打过我呀,我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既然自己的事业到达了顶峰,那我就要开始放开膀子享受生活,享受美女了。

    其实这个时候,刘聪虽然灭了西晋,但他外面的战事并不是很顺利。刘曜就接连败给了麹特、刘琨、拓跋猗卢等人,也不知道刘聪哪来这么强的自信心。

    314年,刘聪的第二个皇后张徽光病死,刘聪立“六刘”中的刘娥为皇后。但还是之前的问题,你俩同姓呀,总不能二刘共理天下吧。

    于是,大臣陈元达站出来说话了:皇上你老人家真是太自以为是了。你以为灭了西晋就很厉害啦,其实你也就是个地头蛇、暴发户。再这样下去,你肯定成不了气候。现在我们外面仗打得不好不说,你还沉于美色,天天泡美女,逛,不管正事。我看你也就这样,好日子到头,要衰弱了。

    刘聪一听立马就火了,你小子活腻了,敢说这话。于是立马让人把陈元达拖出去枪毙,但是人家陈元达既然敢说这话,那他肯定是有备而来呀。陈元达话一说完,立马跑出李中堂(当时陈元达劝谏的地方是逍遥园中的李中堂),拿根铁链,拿个锁,直接把自己锁在堂外的一棵大树上了。

    行,你要杀我是吧,那你先把我弄出这棵树再说吧。陈元达这招相当管用,刘聪连拉带拽,就差没去找开锁的了,但就是没把陈元达拖出来。

    刘聪那是相当窝火,但是没办法,连枪毙他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候,宅在家里的刘娥听说事情闹大了,也坐不住了。于是开始动用皇后的权力,先下达懿旨,让刘聪手下冷静别动手。再亲自去给刘聪下跪求情,人家虽然说话不好听,但陈元达绝对忠心耿耿呀,你还是放过他吧。

    美女说一句话顶别人说百句,一看到刘娥杏脸桃腮,梨花带雨的样子。刘聪的心立马就被化了,不仅放了陈元达一马,还给他作揖赔礼道歉。最冠冕堂皇的是,这件事之后,刘聪把李中堂改成了愧贤堂,把逍遥园改成了纳贤园,认错态度相当好。

    本来你刘聪残暴不仁,但好在你有刘娥这么个贤内助在,关键时候还是能救个把忠臣贤吏的。但是好景不长,刘娥不久即难产而死。

    刘娥死后,刘聪没有丝毫迟疑,立马开始选定下一任皇后。而这次评选比较奇葩,最后他嫌皇后不够,足足选了三个皇后:上皇后靳月光、左皇后和右皇后刘氏姐妹。其实这并不是皇后最多的时候,因为后来他又搞了个中皇后,形成四后并立的奇葩阵容。

    这位上皇后靳月光便是靳准的女儿。相传当年靳准请刘聪吃饭的时候,他的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就作为陪酒女硬塞给了刘聪。而他这俩女儿长得那是相当漂亮,相当勾魂。搞得刘聪喝了点小酒,立马把持不住,十魂失了九魂,当场就把这姐妹俩给收了。

    靳准当了刘聪他岳父后,自此平步青云,深得宠爱,最后汉国葬于靳准之手。

    后来有人统计过,刘聪有生之年,一共立了十二位皇后。皇后之多已经破了中国历史记录。

    刘聪沉迷于酒色,不理政务。但是国家大事还是得有人说了算,得有人盖章签字呀。于是刘聪找了个接班人——长子刘粲,封刘粲为相国,总理朝政。

    先前说过,刘聪当了皇帝以后,是封了其弟弟刘乂为皇太弟的,但是现在你又直接让儿子刘粲掌大权,撑门面。你这不是明摆着要把皇位传给自家人,传给儿子么,你接下来就要对我刘乂动手了吧。

    再加上这个时候,天现异象,天上没下雨,直接下血了。刘乂一想,这不会是老天提醒我我有血光之灾吧,越想越害怕。于是他便找了太师卢志、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咨询一下,这到底是啥意思。

    卢志就说了:刘聪封刘粲为相国,这不明摆着要他当皇帝么。你看以前的曹操、司马懿、司马昭这些人哪个不是当过相国的,相国就是当皇帝之前的一个跳板,你刘乂已经没机会了。我看要不这样吧,你真想当皇帝的话,就直接搞政变吧,反正刘粲这小子也不务正业,没啥能力,你直接找个杀手就可以把他解决了。这事儿简单,你能行的。

    但是刘乂不是做大事的料,造反这事儿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他不同意。刘乂也就失去了这唯一一次逆袭的机会。他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当年的杨骏就是这样死的。

    然而这次密谋并不机密,不久及被告发。刘乂还好,没被诛杀,只是被软禁。但是卢志等人没这么好运,直接被刘聪砍了。

    这个时候,刘粲负责管理政府,刘聪负责搞定三千佳丽。刘乂则负责家里蹲,被监视软禁,日子很不好过。更糟糕的是,他得罪了刘聪身边的一个奸佞小人——郭猗。

    郭猗想让你刘乂早点死,于是就去给刘粲打报告:现在刘聪还活着呢,刘乂就敢乱来,有谋反之心。要是刘聪一死,他刘乂还不得反到天上去,到时候他只要一造反,你刘粲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你还是早做决定,早点弄死刘乂吧。

    刘粲一听,真的假的,你别吓我,我还没干过这种大事呢。

    郭猗一看,你小子不信我,那我就要放大招了:你老人家别不信,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查查大将军刘骥,他们俩可是有密谋的。这事千真万确,你可以去问问刘骥手下的王皮、刘惇等人嘛。

    那行,这么大的事,我肯定得查清楚,改天我就找这俩人问问吧。郭猗一看,我也就随口说说,你小子还真去问,得了,我还是去打点一下吧。

    于是,郭猗立马找来王、刘二人道:哎,你俩大难临头啦。

    王、刘二人一阵惊惧,哪有人一见面就说这话的,但人家郭猗是领导呀,说话时难听了点,但你说啥就是啥吧。

    郭猗继续道:刘乂这小子和你们的上司刘骥要图谋造反,你们是刘骥的手下,到时候事败被诛杀肯定也有你俩一份。但我们是啥关系呀,我能忍心看你俩死么,我这是来救你俩的。明天刘粲肯定会来找你们问话调查,你们就直接说刘乂和刘骥密谋造反,告他们一状就成了,我保你俩没事。

    第二天,刘粲还真能来找王、刘二人问话。这俩人很守信用,把郭猗教的话添油加醋复读了一遍。

    再加上刘乂之前又的得罪过靳准,这下靳准一听说要找刘乂的麻烦,便立马赶过来对刘粲说道:小刘呀,你要找刘乂的麻烦是好的。但是现在人家毕竟没有造反的事实,只有造反的口供呀,这没法定罪。我看要不这样吧,你从今天开始就别软禁刘乂了,让他接触一些狐朋狗友,把他带坏。到时候我们再告他一状,直接把他整死。

    于是,刘粲立马调回软禁刘乂的士兵,筹备陷害刘乂。但最后,实在是没发现刘乂有啥大逆不道的事,这就没法害他了呀。然而没有陷害不了的人,只有不争气的小人。我虽然找不到机会害你,但我可以创造机会害你。

    刘粲说干就干,立马派人去劝刘乂:刚刚接到最新通知,说是首都有人要造反,你好好准备一下,让下人穿上铠甲,操起家伙,跨上战马,随时准备进入战斗模式。

    刘乂听后毫不怀疑,开始搞装备,买武器,武装自己。眼见刘乂上当,刘粲、靳准、王沈等人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去给刘聪打报告:刘乂要造反啦,我们去把他砍了吧。

    刘聪听后,大怒,老子还没死呢,你就想乱来了。于是,派遣刘粲等人诛杀刘乂,而且凡是得罪过靳准、郭猗等人的人全部被杀。一时间整个首都共杀了一万多人,大街小巷为之一空,场面相当惨烈。

    搞笑的是,诛杀刘乂后,刘聪终于看清了这个阴暗的世界,对靳准、郭猗等人道:我这么疼爱弟弟刘乂,他竟然好的不学学坏的,去造反。老子今天才看清你们这些人才是好人呀,以后我会天天宠爱你们的。你们放心,有我在一天,就有你们荣华富贵一天。

    这之后,靳准、郭猗、王沈等人便为所欲为,开始败坏朝纲。反正你刘聪又不管事,你刘粲又没啥能力,那就我们来管事挑大梁吧。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整个汉国政府乌烟瘴气,他们先后诛杀綦毋达、公师彧、王琰、田歆等大臣,搞得人人自危,人心不稳。

    太宰刘易、御史大夫陈元达及刘敷等人没办法,劝告刘聪他又不听。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是亡国的节奏呀。最后,刘易劝告不成悲愤而死,刘敷也是抑郁而亡,陈元达也回家上吊自杀。

    和很多昏君一样,刘聪不仅自己沉迷酒色,玩转于酒池肉林,嬉戏于深宫内院,整天吃喝嫖赌,不干活。他还亲小人,远贤臣。最后贤臣无路可走,不是被杀就是自杀,而小人却也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国家也被他们搞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在刘聪晚年的时候,他越来越好色。看到中常侍王沈十四岁的养女长得漂亮,便立她为左皇后,这事自然引起许多大臣的反对,但是后来反对的全被枪毙了,一个不留。老子没几年好活了,你们还不让我好好享受享受,我死也要做个色中饱鬼。

    刘聪不顾世俗偏见,不顾道德操守。不仅老牛吃嫩草,立了个十四岁的左皇后,后来又立中常侍宣怀养女为中皇后。刘聪老当益壮,宝刀不老呀。

    但是就算你是外星人、奥特曼,你天天这样乱来,你也有身体垮掉的一天,也会吃不消的。318年,刘聪当了九年皇帝后病死,刘粲即位,一代枭雄死于女色。

    身体就像是一台机器,我们必须去好好保养,定期整修,再不济也不能过度使用,严重损坏它呀。好色者当以刘聪为戒。

    即使你是天下第一,你是天下霸主,你能一统天下,能灭敌开国。但你最后还是死于女色,还是逃不过色字。一生光辉闪耀,称霸一方,到最后却死得窝窝囊囊。

    董卓贪色长安死,吕布贪色下沛亡;纣王贪色江山失,幽王宠褒把命丧。前人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色这种事情不能过度,刘聪不会总结经验。

    刘聪死后,刘粲当了皇帝。刘粲这人才华是有的,能力却是没有的。而且和他老爸一样,亲小人,远贤臣,好酒色,不学好。

    刘粲继承了他老爸所有的缺点,其中在好色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聪在有生之年找的那几个小萝莉全被刘粲享用了一遍。这是老爸的遗产嘛,我是不会客气的,自己动手拿。

    如果就这样下去,刘粲亡国也是迟早的事。但是有一个人的出现却是他的亡国提早了好几年,这人就是前面说过刘聪他岳父——靳准。

    靳准是靠他两个女儿发迹的,作为刘聪的岳父,他好歹也算是个皇亲国戚。刘聪死后,靳准又把一个女儿嫁给了刘粲,反正咱家女儿多,多送几个巩固一下和刘家人的关系嘛。

    从和刘家人的关系来看,靳准既是刘聪的岳父,又是刘粲他岳父,关系网相当紧密。但是靳准这人对刘家人一点好感没有,倒像是上帝派来消灭你刘家人的。

    318年,刘粲即位,但他整天不干活,大小事务都取决于靳准等辅政大臣,靳准这时候权势熏天,大事小事都是老子说了算。但是人家靳准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对于自己当前的地位他是很不满足的,他还想升官,还想再往上爬。

    于是,靳准欺负刘粲头脑简单,没有能力,和他打报告道:大哥呀,我听说现在外头那些大臣都想把你给废了,他们想当伊尹、霍光,把你当成太甲、汉废帝了。要不咱先下手为强,把这些人全杀了?

    这么大的事,刘粲还是不敢一下子做决定,他也一直在犹豫。但是没办法,外有靳准天天说这事儿,内有靳太后、靳皇后夜夜吹枕边风。最后,刘粲下定决心,大开杀戒,先后斩杀大臣刘景、刘顗、刘骥、刘劢等人。自毁长城,汉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靳准一看,你刘粲是个好孩子呀,这么听话。靳准很感动,然后立马带人杀进皇宫,不费吹灰之力擒杀刘粲,夷灭刘族人氏。这还不算,靳准上辈子估计和姓刘的有仇,他还把刘粲他爷爷刘渊、他老爸刘聪的坟给刨了,做得很绝。

    318年8月,刘粲被杀,汉国灭亡(刘曜之后建立前赵政权,与汉国合称为汉赵),刘粲总计在位不足一年。

    灭了刘家人后,靳准自称汉天王、大将军,并向东晋称臣。但他自己随意安排官员,称霸一方,当了个土皇帝。

    但是很明显,靳准这个土皇帝是没有基础的,你太监、太傅、太师啥的官是都有,但你没兵呀。没兵的话,是不可能在乱世立足称霸的。

    而这个时候,还在外头打仗的汉国大将刘曜手头有兵呀,而且他还是刘渊的养子,也算是个法定继承人呀。有兵又有名,刘曜这时候成了汉国忠臣的主心骨。

    于是,从汉国皇宫逃出来的大臣呼延晏和硃纪等人立马找到刘曜,并劝说刘曜道:咱老窝都被靳准这混蛋给占了,汉国这下是完了。要不您老人家就勉为其难,当下皇帝吧。

    刘曜一听,好事呀,我当就当吧。大伙放心,老子当了皇帝以后,会给刘渊这一家子报仇的,会把靳准这小子干掉的。

    318年,刘粲死后不久,刘曜称帝,是为昭文帝。当了皇帝后,刘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封石勒为大将军,二人合力领兵攻打平阳的靳准。

    靳准打仗是不行的,眼看两大枭雄联手来找麻烦,靳准紧张得不得了。由于先前做事太绝,杀了刘渊全家。所以,靳准也知道,投降肯定是不行的,投降的话自己肯定不得好死。但是我打又打不过人家,现在要不就是投降被杀死,要不就是等死,靳准很纠结,很慌张。

    但是靳准的弟弟靳明给了靳准第三种死法。你小子真没前途,再跟着你混下去,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于是,靳明找准时机,杀害哥哥靳准,然后带着人头和玉玺去刘曜那儿投降。

    但这时候,石勒就不干了。先前平阳城里曾派出使者卜泰前来投降,说好了向老子投降的,现在你们言而无信,找刘曜投降了,你们玩我是吧。再说了,老子辛辛苦苦给你刘家人报仇,现在啥也没捞着,你刘曜倒好,威风八面地就接受投降,攻进平阳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石勒立马操起家伙就冲着平阳杀来。靳明挡不住,只好求救于刘曜,但这时候刘曜也不是石勒的对手。最后刘曜兵败,带着靳明等人向西逃往粟邑。

    刘曜收降靳明后,也不客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立马派人把姓靳的全给杀了,你靳准能杀姓刘的,我刘曜照样可以杀你姓靳的。说好的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出来混,不能言而无信。

    从此以后,北方中原主要由石勒、刘曜等人说了算,两人打来打去打了好几年。中原地区深受其害,饱受五胡荼毒,陷入兵战,开始了混乱凶残的五胡争战时代。

    而这时候的东晋早已退出中原争夺战,偏安于江南一隅,不思进取,只是观望北方人争战杀伐,五胡人民逐鹿中原。而从这时起,汉人也不再有地位,沦为五胡奴役对象,过着被欺压、被宰割的生活。

    落后就要挨打。汉人心中的上帝——东晋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无心恢复中华,汉人被欺压也就很正常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