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刘曜
刘曜(?~328),在血缘关系上,是刘渊的侄子。但刘曜小朋友的老爸死得早,从小就没爹疼没娘爱的,后来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刘渊的养子。
虽然自己出生不好,不是刘渊这一脉人。但刘曜这人很不简单,长大后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军事才华,逐渐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发光发亮。
小时候,小伙伴们都在撒尿和泥丸的时候,刘渊就是很欣赏、很看重刘曜的。
在刘曜八岁那年,天蓝蓝水清清,刘曜还是个小清新。有一天,刘曜小屁孩就跟着刘渊去打猎,但这时候突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直接把他们避雨的一棵大树给劈了。
这下不得了,旁边的人全都吓尿了。这是啥意思,咱干啥坏事了?差点被雷给劈了。但是刘曜小朋友就很与众不同,也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反射弧比较长,反正这哥们神色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刘渊一看,是个人才呀。你小子行,连天雷都怕,以后前途无量呀。从这时候起,刘曜在刘渊心中的分量重了好几十斤,成了刘渊的重点培养对象。你不是我儿子不要紧,只要你姓刘,你是个潜力股,是祖国的花朵,我就花钱培养你。
此后,刘曜在刘渊的特殊照顾下,茁壮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年后,文能工书法,写文章,博览群书;武能一箭射穿一寸厚的铁板,是个神射手。
看来,匈奴刘家人虽然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水平较低,但他们的教育问题却一点没落下。刘渊、刘聪、刘曜等人那可都是文武双全,一世枭雄。
在当时,刘渊对刘曜说过这样的两句评语:
1、刘曜这人是个人才,是刘家的千里驹呀,咱刘家下一代就看你的了。你老爸死也可以瞑目了,给我留下这么一个优秀财产。
2、刘曜的模板是光武帝刘秀和魏武帝曹操,以后你就朝这方向发展吧,你前途不可限量。
由此可见,刘渊对刘曜那是相当器重的,竟然把他看成国家下一代领导人了。刘渊竟然直接说你刘曜是个做皇帝的料,对这个也不避讳,也不怕下一代人和李家人一样争权夺位。
成年后,刘曜走出学校,步入社会。但这时的他和很多青涩小清新一样,没啥社会经验,一旅游到首都洛阳就犯事了,得拉出去枪毙。刘曜一看情势不对呀,便立马开溜跑路,一路溜到东北国外吃泡菜去了。
不得不说,刘曜在跑路方面的确有一手,连给政府通缉海捕的机会都不给,在刘绥、曹恂、王忠等人的帮助下,直接蹦到国外去了。这儿泡菜还不错,就当是出国旅游了吧。
但他运气很好,还没把泡菜口味全吃遍呢,就碰到政府下令大赦天下了。这时候,刘曜立马光明正大地回到中原。但是回来后他才发现,这个社会真是不好混。自己长得太尼玛魁梧了,长得太奇怪了,关键是人家一看就觉得我像个强奸犯,像个刚放出来的,逛个街、买个包子都被人家围观看戏。
这没办法,据记载,刘曜那长的是五大三粗,身高两米一几,双手过膝,天生白眉大侠。而且稀稀拉拉地总共就长着十几根胡须,但每根胡须那都是长到肚脐眼那儿的。
所以说,刘曜长得太为所欲为了,上帝不按规则创造人类。当然了,其中有多少真多少假还得我们自己评判。
所以刘曜很郁闷,老子不就是长得与众不同了点吗,你们至于把我当成外星人看吗。行,你们人多,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于是,刘曜直接跑到一座叫管涔山的地方隐居去了。在他隐居期间,清心寡欲,每天就弹弹琴、看看书什么的,很文艺。这期间竟然有两个小孩子送了他一把剑。还说道:刘哥呀,以后你会是赵国的皇帝,我看好你哟,这把宝剑就送给你吧。
这段话出自于《晋书》,但是其中内容肯定是假的。然而这把剑倒是真有,而且传说中这把宝剑能随季节天气变化而变化颜色,刘曜当了皇帝后的光初年号估计就和这把剑有关。
304年,刘渊建立汉国后,封刘曜为建威将军,很重用他。刘曜作为年轻一辈的优秀军事将领,不负众望,帮助刘渊开疆扩土,先后拿下须泫氏、屯留、中都等地,开始出道发迹。
但真正让刘曜名声显赫、成就功名的人却是刘聪。310年,刘渊死后,刘聪即位。当了皇帝后,刘聪新官上任三把火,立马派遣刘曜、石勒、王弥等人分兵攻打西晋首都洛阳。
311年,刘曜不负众望,成功拿下洛阳,活捉晋怀帝,滥杀晋朝王侯将相、司阍小吏三万余人,这就是著名的永嘉之乱。
拿下晋怀帝后,刘曜一鼓作气,继续进攻西边的长安,经过大小数十战,又活捉晋愍帝。西晋最后两位倒霉皇帝都栽在刘曜的手上,皇位还没做热呢,就被人给做了。不得不说,刘曜在擒贼先擒王这方面很有一套。
鉴于刘曜同学在战场上的优异成绩及其在功劳本上的活跃表现,刘聪先后表扬其为中山王、相国及各路部队总司令。但这时候的刘曜还是没达到职业生涯巅峰,毕竟后面还有个皇帝等着他当呢。
其实严格来说,刘曜能活捉西晋两帝,功劳是不错。但是瑜不掩瑕,刘曜这人欺负一下西晋这种软柿子还可以,要是真碰上个把骨头硬的,刘曜还真打不过。
在给刘聪打工干活的这几年,刘曜曾就曾先后败给麴特、拓跋猗卢、麴允等人。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刘曜可以算是个优秀军事将领,而且他还是个刘家人。所以在刘聪身死,刘粲被杀,靳准叛乱后,硃纪、呼延晏等大臣投奔的便是刘曜。
318年,刘曜收到靳准叛乱的消息后,自立为帝,和石勒合功靳准。不久后,刘曜接受靳明投降,还带着人和石勒干了一架。最后输了,灰溜溜地逃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刘曜立马开始大封功臣,封老婆羊氏为皇后,儿子刘熙为太子,建立起国家制度,正式成立前赵政权(历史上将其与刘渊建立的汉国统称为汉赵)。
顺便说一下,他的这位老婆羊氏可不是一般人。她原名叫羊献容,是一位传奇皇后。她的传奇不在于她做了什么大事,而在与这位大姐当过两次皇后,第一次的老公是司马衷,第二次的老公是刘曜。
在西晋王朝得势的时候,能母仪天下;在前赵得势的时候,照样能够母仪天下,羊献容算是人生大赢家。
处理好这些国家大事后,刘曜还封了一个人——石勒为赵王。好歹我现在是打着刘家汉国的名义当皇帝的,你石勒也是刘家人的手下,我还是有资格封赏你的吧。
其实这时候刘曜之所以封赏石勒为赵王,倒不是因为打不过人家要送点好处,而完全是因为出于战术思想上的考虑,要先稳住石勒。这时候刘曜虽然当了皇帝,定都于长安,但是周围还是有很多人搞独立,搞起义的。没办法,刘曜必须先把这些人解决了再和你石勒血拼。
这些给刘曜拖后腿的人主要是西晋南阳王司马保、巴族归善王句渠知、氐羌族首领虚除权渠、以及杨难敌等人。在这些人的成功牵制下,刘曜刚整好的国家没得到一点休生养息,在战乱中艰难生存。
这位既肥胖又的南阳王司马保大爷仗着自己是西晋贵族,有点人气,便自封为晋王。同时封其手下杨曼为雍州刺史,王连为扶风太守,两人镇守陈仓,张顗为新平太守,周庸为安定太守,到处搞势力。你们就放手一搏吧,只要和姓刘的对着干就行了,我在后面给你们做精神支持。
刘曜在长安稳住脚跟后,立马派遣大将刘雅等人前去攻打杨曼。你们还无法无天,当老子好欺负了,老子搞好公司制度、上市公司后第一个就拿你们开刀。
但是人家杨曼、王连等人既然敢和你刘曜对着干,肯定是有两下子的。刘雅到了陈仓后,硬是往死里打打了两个多月,但是连陈仓城的城墙砖块都没摸到,实在是打不进去。刘曜没办法,没想到敌人这么强大,最后只好御驾亲征。
本来御驾亲征也是一个办法,就算不能拿下陈仓,吓吓杨曼也是可以的嘛。但是这时候刘曜手下一个算命的就说了:老大呀,昨天小的夜观天象,不利争战呀。咱还是回家洗洗睡吧,过年再来。
就因为算命先生的这么一句话,让刘曜的剿灭叛乱大计足足延缓了三年,让王连等人多活了三年。
光初三年,刘曜花了三年时间满血复活放大招,再次起兵讨伐杨曼。这次刘曜亲自出马,一个顶俩,直接一战就杀了王连,赶跑了杨曼。最后一鼓作气,拿下草壁、安定等城池,直接把司马保赶到了桑城。从此以后,司马保再也无所作为,最后被自己手下所杀。
消灭第一个敌人后,刘曜很快又迎来了好几个巴、氐、羌族首领叛乱。在镇压这些叛乱的过程中,刘曜手下大将游子远立下赫赫大功。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刘曜手下的一个长水校尉尹车暗中勾结巴族首领徐库彭搞造反。但是呢,这俩人造反没啥经验,不仅被刘曜发现,还被他给灭了。刘曜直接杀了尹车,关了徐库彭,准备把他也给斩了。
这时候的主角游子远就闪亮登场了:老大呀,徐库彭这人咱不能杀呀。人家是巴族老大,你把他杀了,这不是,不会没安好心吧,于是把游子远也给关了。最后还杀害徐库彭等五十余人,将其尸体游街示众十几天,场面很血腥、很暴力。
然而事实证明,游子远是相当有远见的。刘曜杀害徐库彭后,巴族、氐族人民立马和你翻脸不认人,你丫太欺负人了,完全没把我们巴、氐老大放在眼里嘛。
这些少数民族人士便选举归善王句渠知为老大,和你刘曜对着干。一时之间,叛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十余万人起义造反。
这时候刘曜还没怎样,但游子远在监狱里就坐不住了。立马给刘曜发邮件:少数民族之所以会叛乱,是因为咱政策不好,咱不能歧视他们,不能搞特权,要相亲相爱,和平共处嘛。
刘曜一听就火大了,你小子活腻了是吧。你的意思是说我国家制度没整好,国家没管好,没那能力当总统是吧?得了,你监狱也别蹲了,直接拉出来枪毙了吧。
还好游子远这人平时为人不错,忠厚义气。这时候刘雅、硃纪、呼延晏这些大臣赶紧地站出来给他说话:游子远这小子在监狱里头都给你操心国事,这是忠臣呀,不能杀。你刘曜要是把他给杀了,我们三个也一起给他陪葬。你看着办吧。
这三人毕竟是汉赵大臣,刘曜再怎么独断专权也得掂量掂量这三人说话的分量。所以这三人一表态,刘曜立马软了。得了,那就听听游子远这混蛋有什么见解吧,说得好的话我就放了他。
游子远就这样得到了一次给自己重新做人、建功立业的机会,他见到刘曜后,劝道:老大呀,你以为这些少数民族想造反呀,这不都是被你逼的吗。你呀赶紧的放宽政策,别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了。他们一看有条活路走,肯定就放下屠刀,回家热炕头了嘛。
要是实在有人想在造反的路上一条黑走到底,那你给我五千人马就行了,我来解决他们。你按我的方法来,我保证一个月之内还你一个清平天下,
刘曜一听,你小子说得一套一套的,满口大道理,口才是不错。那行,那你就去剿匪吧。反正你也就要五千人,就算这些人全打水漂了,我也不在乎。
于是,游子远在刘曜大赦天下的配合下,带着人一路平叛,一路宣传国家好政策。当他一路从长安溜达到雍城的时候,已经收降了十万多人,收获相当可观。
句渠知一看,尼玛,选我当老大的是你们,现在背叛老子的还是你们。这仗没法打呀,再打下去,老子就没人了。于是,句渠知只好带着人往阴密一带逃窜,这地盘、这根据地我都不要了,还是逃命要紧。最后,游子远带人出门旅游了一圈,也没碰到啥硬骨头,就平定了叛乱。
总的来说,游子远用的正是当年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用兵原则。不战而屈人之兵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春秋无义战,天下无义战。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是人类,在战场上,没有真正的赢家。那些著名军事家哪次的胜利不是用堆积如山的尸体成就的,那些奸雄、枭雄的地位、权势、财富哪个不是通过流血事件获得的。战争永远都是人类交际上的下下策。
特别是在民族矛盾上,两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是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的。游子远同学就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之前对待叛匪虚除权渠的时候,他采用的就是以夷制夷的办法。
在他的理念里,对待少数民族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在游子远的帮助下,刘曜先后平定了多起少数民族起义事件,后又相继平定杨难敌、石武、陈安、赵募等人的叛乱。连那位凉州老大张茂都认刘曜为老大,刘曜打败一个又一个小怪兽,就等着打石勒这个超级大boss了。
刘曜与石勒之间,二赵之间,两位旷世枭雄之间的对决一触即发。
最先出手的人是石勒。324年,石勒部将石他率兵攻打刘曜手下的北羌王盆句除,俘虏了北羌王手下三千多人,抢了几百万鸡鸭鹅马羊。石他干了一大票后,拉着战利品就高高兴兴地、唱着国歌回家睡觉了。
但是刘曜就火了,你石他算哪根葱,太欺负人了,光天化日的,说来抢就来抢,当我不存在是吧。于是,刘曜立马派遣大将刘岳前去追赶石他。你赶紧地去追,追到就杀,别留情面。我在你后面马上就赶过来,我非得把石他这混蛋给宰了不可。
刘岳不负重托,开足马力追上石他后,双方大干一场。还没等刘曜追上来,刘岳就把石他给解决了。最后的结局是石他被斩,石勒军全军覆没,刘岳振旅而归,唱着国歌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刘曜与石勒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以刘曜胜出而告终。
但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最先出来的小怪兽往往是最弱、最好虐的。这石他明显只是石勒派出的一个小喽啰而已,先派个弱点的来探探底,看看你刘曜军队素质怎么样嘛。然后再和你放大招,争取一次性弄死你。
325年,刘曜率先出手,派遣中山王刘岳带兵攻打石勒部将石生。双方的第二次较量拉开序幕。
刘岳带着人拿下石勒的盟津、石梁两个军事重地,直接把石生围在金墉城了。石勒一看,老子都输过一场了,这场怎么说都得拿下,要不然这张老脸往哪搁呀。你姓刘的别嚣张,老子亲自来和你单挑。
于是,石勒立马亲自带人前来营救石生,和刘岳大战于洛阳西边郊野。结局是刘岳军大败,退保石梁,刘岳自己也被射了一箭,挂了彩。
双方一个在石梁,一个在洛阳城外,开始对峙,打起持久战。在对峙期间,双方打了好几仗,互有胜负。直到刘岳援军刘曜的到来才彻底改变了整个战局,你石勒别在这儿欺负人,我还是派小怪兽出马呢,你这大boss就出场了,真不要脸。
但是整个战局的发展却比较搞笑,之所以说刘曜改变了整个战局,倒不是因为他的到来使刘军士气大盛,人人喊着叫着要去和石勒拼命。反而是因为他的到来,刘军就这么输了,而且输得那是相当惨烈。
刘曜带着大队人马到达金谷后,准备在这睡一夜。但是也不知道金谷这儿是有脏东西还是风水不好,或者说死石勒玩阴的。反正刘曜的军队、战马在这就是睡不好,惊惧交加地闹了一夜,军队全部溃散,连石勒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败退而回。一路退到渑池,又是惊惧一夜,最后没办法,刘曜灰溜溜地退回了长安。
刘曜这次出门打仗那是相当丢人,相当没面子,你说要是在战场上和石勒真刀真枪地干一干输的,那我也认了。但问题就在于你连帐篷都没搭好呢,那些手下就一个个全跑光了,真丢人。
刘曜是跑回来了,但这就害苦了中山王刘岳。石勒一看你丫的军队败得快,你刘曜跑得快,我是抓不到你了。那我就趁乱把你刘岳给抓了吧,虽然不是刘曜这种大boss,但也聊以充饥吧。最后,石勒活捉刘岳及坑杀其部下一万多人,场面很惨烈。
这场战争中,最倒霉的冤大头还是刘岳。你说我和石勒这边对峙得好好的,你刘曜不来帮忙就算了,还来瞎捣乱。我是直接被你玩死了,你是上帝派来玩我的吗。
刘、石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以石勒胜出而告终。
刘曜回到长安后,积愤难抑,大病了一场。而且在这个时候,原先投降刘曜的杨难敌、张骏等人又造反了,搞得刘曜相当郁闷。老子在外头受气就算了,你们这些混蛋还要在老子的地头上撒野,太欺负人了。
于是,刘曜立马派人前去攻打杨、张二人。杨难敌比较牛逼些,还能撑住,也就让刘曜抢了一票,其他的倒没啥损失。而张骏明显就不如杨难敌了,刘曜直接派遣儿子刘胤跑过去把他给灭了。张骏兵败逃走,很难再成气候,他那些手下狗腿子也是被降的降,杀的杀。
只要给时间、给兵马,内乱还是很好解决的,但是这时候刘曜真正的敌人可不是那些叛匪,而是在东边对自己虎视眈眈的石勒。趁着刘曜内乱开始,石勒看准了时机,带着人马就杀了过来。
两人的第三次较量,也是最后一次较量正式开始。
328年,石勒派遣大将石虎率兵四万前去讨伐刘曜,一时之间,声势浩大,应者如云。刘曜一看就急了,那边杨难敌这些混蛋随时都有可能玩阴的,偷取我的长安。这边你石虎又气势汹汹地杀过来,你们这是要弄死我呀。
于是,刘曜只好派遣河间王刘述带着投降的少数民族前去镇守秦州。你先给我到前线抵挡一阵,我把总后方就交给你了,你别让杨难敌这些人来给我添乱。老子这就御驾亲征,带兵去抵挡石虎,就算不能把石虎杀了,我也得去吓吓这小子。
不得不说,刘曜去吓人的目的是达到了。刘曜到达前线后,石虎大惊,我也就来捣捣乱,闹闹事,搞搞小破坏,怎么把刘曜给闹过来了。我还是赶紧撤吧,刘曜还是很能打仗的。
于是,刘曜和石虎两人一仗没打,石虎就带着人灰溜溜往回跑了。刘曜一看,你小子以为这是你家后院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刘曜立马带人追,两人一追一逃,到达高候后,双大战一场,石虎大败。
刘曜打退石虎后,再接再厉,继续向前,又把石生给围在金墉城了。这次和上次一样,围了金墉城后,刘曜还是一直拿不下这座皇家监狱。只好和石生一直僵持下去,最后还等来了石生的援军——石勒。
其实就算石勒亲自来也没什么,我刘曜啥世面没见过,还会怕你区区个石勒。但问题坏就坏在刘曜这人眼看当前形势大好,就开始骄傲了。
老子一战吓跑石虎,二战大败石虎,三战直接打到洛阳城边,兵围金墉城。我牛逼吧,你们石家人也不过如此嘛,上个回合我之所以会输,那完全是失误嘛,不怪我。你们哪有多少厉害,还不是照样被老子打得找不着北。
于是,刘曜日日夜夜在军营里喝酒赌博玩女人,完全把这行营当成自己的了。而且刘曜充分遗留下了刘聪的缺点,看哪个人不顺眼就杀谁,谁来劝谏我就杀谁。整个就一昏君形象,完全没了当年活捉二帝、叱咤风云的豪情壮志。
石勒带人过来一看,你刘曜就这点水平,真不知道你怎么活到现在的。于是石勒立马带兵扑杀过来,这时候的刘曜还在喝酒搞饭局呢,哪有心情和你打仗。
所以,在石勒杀过来的时候,刘曜想都没想,就骑马逃跑了,这还是醉驾,致使刘军大败。而且刘曜死性不改,在逃跑的路上又喝了点小酒,反正他醉了,不知道这是逃命,以为这是旅游呢。
最最糟糕的是,这次刘曜没那么好运,逃到一半就被石勒的部将石堪给逮了。如果说刘、石大战的第二回合刘曜败得很没面子的话,那么这第三回合刘曜还是在续写丢人的传奇,一点没长进。他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搞笑的。
刘、石大战第三回合以石勒胜出、刘曜被俘而告终。
刘、石两位大神之间的斗争到此算是彻底分出了胜负。两人一个骄傲贪杯,一个正常打仗,胜负立见。
刘曜被活捉后,见了石勒,立马软了下来。开口大叫道:老石呀,好久不见啦,咱俩也是老战友了。哎,以前咱俩联手的时候那是互相照顾,百战百胜呀,真想回到那时的势竟变成这样。
这时候和我提旧情,石勒鸟都不鸟他,直接道:这是天意,我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
刘曜被捉后,先是被疗养了一段时间,后被送往石勒的老巢——襄国。石勒对刘曜还不赖,不仅给他分配房子,还送老婆给他。有事没事还让其老部下刘岳、刘震等人去探望他,反正你们都是败军之将,有共同语言嘛,整个就把他当作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头看了。
但我石勒之所以对你这么好,是希望从你身上得到回报的。要不这样吧,你写封信给你儿子刘熙、刘胤这些人,让他们早日放弃抵抗,早日来投降我吧。
人在死到临头的时候往往会性情大变,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刘胤也不例外,这时候他一改之前对石勒的卑躬屈膝,直接挥笔在信上写道:你们好好干,好好经营汉赵,别管我,千万别投降。
石勒一看,你是活腻了你,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何用。于是,直接把刘曜给杀了。
刘曜总共在位十年,其在位期间,基本上还是能做到施行仁政、发展生产的。虽然这人贪酒好色、骄奢淫逸,但这只是他的性情缺陷,大方向上的问题他还是能把握住的。然而在最后,也就是他的这些性情缺陷使他丧命,使整个前赵毁于一旦。
刘曜本人戎马一生,人生的一半时间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年轻的时候就和西晋王朝对着干,建国后又得去剿灭各种叛乱,最后还得和人生最大对手石勒干仗,并最终死在这个伟大的对手手上。
虽然最后死得有些窝囊,但是刘曜好歹也是死于战争,因战败而被杀。这对于一个戎马一生的人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吧。
刘曜死后,石勒一鼓作气挥兵西进,讨伐刘曜的儿子刘熙、刘胤残余势力。这时候的前赵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刘熙等人压根组织不起一支能和石勒抗衡的军队。面对后赵军队,刘熙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329年,石勒在蒋英、辛恕等人的帮助下,成功活捉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等人,同时坑杀前赵王侯将相、文武百官三千多人,前赵灭亡。
自此以后,北方中原呈现出石勒一家独大的局面,并且在张宾、徐光、石虎等人的协助下,石勒称帝建立后赵,并使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