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血月魔劫传

第一百零六章 古刹邪修

    丹子和玉柳听见飘飘儿的叫声,忙顺着山棱望过去,果然看见半山腰间、夕阳影里、绿树俺映丛中,隐约地露出几栋别样的房屋来。()

    丹子把周遭的地形仔细地看了看,才发现他们一行所处的山径,左面是一条河道,两岸绝壁,无路可走;右面是一座尖形的山峰,刀切似地直立而上,也没路可行,要想通过,还真的只有打那儿穿过去。

    再仔细看那些房屋,不觉讶然失笑,道:“不象是个村庄,很象是一座修行的道场。也罢,我们上去看看,借得一宿也好。顺便看能不能弄些酒,给飘飘儿解解乏,也好为它提提精神。”

    “哎呀!”人头马飘飘儿一听说到个“酒”字,便轻跳起来,笑嘻嘻地道:“好丹子,我真是喜欢上你了!你不但善解人意,而且还善解马意。和你做朋友真是好开心喔!”

    “人能善解马意,不算什么希奇。”丹子也咧嘴笑道:“马能善解人意,才算希奇!万物都是互有灵性的,你对他(它)好,他(它)也会对你好,连草木都不例外,何况是动物。”

    ……

    一人一马相谈甚欢,一路走一路聊,把玉柳都挪在后面了。

    “哎,你们真是越说越深沉了。”走了好一歇,玉柳在后面听他两说得忘了情似的,便提醒道:“你看你们只顾埋头向前冲,额头都快撞上人家的门楣了,还不知道哩!快停聊吧,我们已经到了人家的大门口了。”

    一句话提醒了丹子,方才住了嘴。抬头一看,果然是一座风格别致的道观,古色古香的。门首额头上还有“浮云观”三个大字。

    丹子正欲叫门,却见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女修道姑来。头上盘个发髻,一袭士灰色麻筋道袍,年约三十左右。

    见二人一马,背弓负剑。有些惊讶地问道:“请问二位有什么事吗?”

    丹子便朝她拱了拱手,道:“回道友,我们是两兄妹,因为进山狩猎,迷了路,经过仙庄,眼看天色已晚,想借宝地略宿一宿,望道友方便一、二。()”

    他分明看见道姑见了玉柳的剑而犯楞。

    “原来如此!”道姑缓了缓脸色,道:“不过此事我不能作主,你们略站一站,我进去在娘娘处为你们讨个示下。”

    那道姑见丹子二人还是有礼有节的,不象什么坏人,再者人头马也希罕,便愿意为其通报。

    “多谢道友!”丹子一拱再揖!

    那道姑微微一笑,道:“出门在外嘛,都有不方便、告求人家的地方。那个能背着房子走哩!说什么‘谢不谢’的?”

    说着,转身便入到里面去了。

    不多时,那道姑便一路小跑似的走过来,道:“娘娘说请二位进里面歇脚。”

    丹子和玉柳心里高兴,便随那道姑进了浮云观。一路上再见了几个道姑打扮的人,见了他们一行,都好奇地驻足观看。

    刚到第二重院落,只见从里面走出一位身材微丰、面如童颜,白白净净,看上去大约只有四十来岁的丽颜道姑。见了二人一马,弯着嘴角,含着笑意,迎住他们,绕着圈儿地观看了一通。道:“啧,啧啧!刚才那妮子进来说有二人带着一匹人头马来观中借宿,贫道还不相信,及至亲眼见了,果然希罕,希罕!”

    丹子与玉柳正在不知怎样来对其称呼时,只听先前那位道姑为他俩介绍道:“这是我们的观主——茂铭娘娘!”

    丹子和玉柳忙揖首施礼,口称:“娘娘安好!”

    茂铭娘娘更是哈哈一笑,道:“叫我茂铭老妮就行了!不必那么客套法子。”

    说完又道:“敝观颇有几间房屋,虽不是十分敞亮,但却也拾掇得洁净。放心吧,莫说一宿,就是十天半月也不妨。”

    茂铭娘娘爽快地答应着,一边将二人一马迎进待客厅里,吩咐侍妮摆春心汤来,并安排膳食准备招待他们。

    玉柳背过众人,悄悄去丹子耳边问道:“你也算是修仙的吧,你看这茂铭娘娘是不是很有‘道行’了?”

    丹子从一进来时,就用照光法门打量过这位娘娘,但这娘娘似乎有些功力,一时也没看出个道道来。便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一会儿喝着春心汤,茂铭娘娘便不断地用笑眯眯的眼光来打量着人头马。看了好一阵,忍不住问道:“老妮久居荒山,不谙世故。只耳闻这人头马希少得很,这马儿你们怎么得到的?”

    丹子编着谎话道:“是我们才得到手的。我俩原是两兄妹,我叫大玉儿,妹妹叫小玉儿。都好打猎。在山野里发现了这马儿,直追了近一个月时间,也不知赶了多少里程,才把它追到手。不想又迷了路,只在荒山地里跑,今日真是苍天有眼,途经宝地,还遇上了娘娘这样的好人。”

    茂铭娘娘频点着头,不停地“唔呀,喔”的。一边听丹子说话,一边还流光顾盼地留心着他说话时的神色。

    听完之后,转过目光,盯住飘飘儿道:“据说它能用人言说话,可否让它给老妮说上一句来听一听?”

    就在这一刻,丹子突然发现茂铭娘娘的眼光中有一环黑光一闪而逝。心里暗想:“这娘娘的正邪之光原来是从眼中泛出的?而且还在运用功法隐藏,莫非她对飘飘儿有非份之想?”

    玉柳分不出这些来,见茂铭娘娘一团和气的样子,便对飘飘儿道:“给娘娘说句话,请个安也行。”

    不知为什么,飘飘儿先时还高兴地要来观内歇脚,此时进来见了茂铭娘娘之后,反而有几分寡欢的样子。听了玉柳的吩咐,便咕哝着道:“娘娘安好!”

    茂铭娘娘听后,大为欣赏!走近前来,用手摸了摸它的颈鬃。

    飘飘儿扭妮地摆着头,心里非常的不乐意。

    片刻,一名佣妮上前来禀报道:“娘娘,膳已弄妥!”

    茂铭娘娘便吩咐佣妮引玉柳一行先到膳堂,说是换个衣儿便来相陪。说完告声“失陪”,便入于后面去了。

    茂铭娘娘转入后面,去静室内取一张千百叶,拿出一根蓝浆草,在千百叶上写上:“素衣会”。而后在后面加了三个点。

    原来那是她与人约定的记号,一个点表示“不急”;二个点表示“一般急”;三个点则表示“非常紧急”!

    之后去到窗前一鸟架上,取下一只叫“穿云飞”的训鹰,将千百叶绑在鹰爪上,放飞出去。那穿云飞腾地一翅,早已钻入空际,不见了踪影。

    茂铭娘娘做完这一切,换了件衣袍,便来到膳食堂,依旧笑盈盈去主位上坐定,一边热情地招呼二人一马用膳。

    丹子注视着她,再一次发现娘娘眼光中泛了几次黑光。心下越是起了防范。

    又见为自己一行准备的膳食有酒有肉,但茂铭娘娘面前却只有半瓯野菜汤。便笑着道:“娘娘想必已是神仙中人,敢情只用这么点菜汤?道行一定高妙得很哟!”

    茂铭娘娘笑意浓浓地道:“哎,不瞒二位小青年说,老妮本是辟了烟火的。只因贵客来到,才强食这么一点。权当相陪,莫怪,莫怪!但若说到‘道行’二字,老妮更是不行。只是老妮在此卖个关子,让你们猜猜老妮今年大约有几多年岁了?”

    玉柳蹙了蹙眉,道:“恕我唐突!娘娘怎么看,也不过四十左右吧!”

    “哈哈哈……四十岁?!”茂铭娘娘得意地打了个响亮的哈哈,而后才倾身向玉柳道:“不瞒小姑娘说,老妮今年已有九十七岁了!”

    “什么?九十七岁!?”

    这无异于一记惊雷,惊得玉柳差一点把手中的箸子都掉地上去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