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少女与战车

Episode 11 Part 6

    午后两时,阴暗云的天空稍微明亮了一点。

    “黑豹”战车停在一片裸露着岩石的平坦地面上。

    千早队目前所处的区域地形叫做“岩漠”,是风侵蚀洼地或者河流干涸产生的一种地貌。大赛负责规划场地的人甚至还见缝插针般地生长在能看到土的地方裁了三芒草,画眉草之类应景的植物,由于昨晚的那场雨,一些坑洼的地方还积着不少雨水——俨然一副雨后荒漠的画卷。

    看到这个场面,任何一位稍微了解一些地理知识的人一定会毫无保留的赞扬大赛的严谨精神吧……在那之前,倒是更可能被财务部门痛斥,“有必要吗?!”。

    不过这些对于心情糟糕的千早·冯·布劳恩来说都无关紧要。

    扶着指挥塔的边缘,吸满了整整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喊道。

    “她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发出振聋发聩的吼声,车里的其他成员甚至捂住了耳朵。

    “哪里去啦啦啦啦啦啦——!!”

    面对车长千早·冯·布劳恩的质问,乘员面面相觑,用“就算你这么问我”的口吻回答道。

    “就算你这么问我……”

    “……就没注意到什么可疑的痕迹吗?!”

    “这一带的地面似乎比较坚硬,4谢尔曼的履带又是橡胶的……”

    “够了!不许找借口!给我瞪大眼睛接着找!”

    劳拉花了将近十分钟,把整个村子都转了一遍,千早只得接受那些初学者们已经离开了村庄这个事实。

    不过,这样更好……

    居高临下的狙击,还是固定靶,这比打火鸡还没有挑战性,不是太无聊嘛。

    离开了村庄的话,4谢尔曼战车就失去了唯一取胜的希望,无论火力,防御,还有机动性都比不上“黑豹”,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一开始的时候,她确是这么认为的。

    顺着车辙追上去,瞄准,射击,这一次可没有树林给你们提供掩护了。

    但是马上就出现了出乎预料的展开。

    “跟丢是怎么回事?!”

    时间过去了多久?十五分钟,还是半个小时?这期间4战车又能跑出去多远?

    脑中闪过无数问题,千早仔细观察着地面,试图找到些蛛丝马迹,在战车前部,驾驶员和副驾驶也滑开了舱盖,探出头来一齐搜索。

    “那可是一部将近30吨重的战车!不可能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是。”“恩。”“啊。”

    队员们发出含糊其辞的回答。

    “……”

    千早·冯·布劳恩切实地感觉到,这场比赛,开始变得麻烦起来了。

    『唉……晶子队和千早队玩起了捉迷藏呢。』

    『看起来是的……』

    『关于晶子队的战车,刚才玲酱说的引擎的事情我知道了,那除此之外,4谢尔曼战车还有什么别的优点么?』

    『还在纠结这个话题呀……恩,4谢尔曼战车的优点嘛,是他的设计理念吧。』

    『设计理念?』

    『恩,4战车只用一年就完成了全部的设计,研发和实验,当时汽车业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等都参与了研制,所以4是非常易于大量流水线制造的,它的零件全部都是制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难度也非常低,任何工厂只要拿到图纸就可以开始生产4战车的主要零件,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49000辆以上的4战车;4战车还十分便于运输,它的尺寸是按照当时美国量产的“自由轮”的大小设计的……顺便一提,能运输260辆以上4的“自由轮”也是个传奇性的产品呢,它的出现标志着纳粹德国潜艇战的破产,因为按照常理来讲,一条万吨级的货船无论如何也要花上200天以上,而使用流水线生产的自由轮只需要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的时间,这时美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完全超过了纳粹德国潜艇的极限打击能力。“自由舰”建造最快的纪录,从铺设龙骨到完工下水,只用了4天15小时29分钟;而它的改进型“胜利轮”,最快纪录只用了28小时;1943年高峰的时候,美国平均每天下水5条船。』

    『不过讲产量和速度的话,苏联的t—34战车也制造了很多吧?』

    『没错,苏联的t—34战车战争期间生产了八万四千多部呢,不过这个统计数字是有争议的,因为有不少t—34/85战车使用的是回收的t—34/76车体,装上新炮塔以后又当作新车出厂了,所以也有五万三千辆一说,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仍然是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战车……』

    『那么说优点还不止这些?』

    『对,4战车设计理念带来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生产速度,质量和运输上,因为是要跨越大洋作战,4战车上采用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可靠性高的技术,4战车没有采用德国人常用的交错负重轮加扭杆悬挂和t—34的克里斯蒂悬挂。』

    『那不是很可惜么,交错负重轮加扭杆悬挂不是稳定性非常好么,克里斯蒂悬挂的越野性能也很逆天……』

    『确实如此,但是前者修理和维护起来过于麻烦,后者根本就是美国玩剩下的,这套悬挂的发明者就是美国人,军方测试以后认为这套系统操纵不够灵活,悬挂装置全挤在车内所以车内空间非常狭小,很快就对其失去了兴趣,苏联虽然改进了这套悬挂系统,但是采用了楔形车首,庞大的柴油机的t—34战车是我座过最痛苦的车辆……到了二战后期克里斯蒂悬挂就彻底被淘汰了,再也没有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的新战车出现。』

    『这、这样吗?』

    『基于这些理由,4采用了一种不占用车内空间,稳定,技术成熟的水平螺旋弹簧悬挂,它不但故障率低,便于维护,更车内留出了足够空间用于升级和改装。实际上4战车也的确是不断根据前线的反馈进行改进的,每一个批次的4战车都和上一批次有很大的区别。早期在北非暴漏出了易燃和火力不足的问题以后,马上就采用了更大口径的76毫米火炮,更厚的装甲板,新型悬挂系统和履带,湿法保存的弹药架和自封闭油箱等等新技术,4战车仅仅是官方的正式改型就超过50种……而且,4战车的车组们为了提高战车的生存能力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战地改装,从简单的累沙袋抹水泥,到焊接装甲板』

    『……但是,晶子队使用还是早期型号吧,联盟确认了是标准型号的4a1,还是装着75毫米火炮的版本。』

    『恩,没错。』

    『完全没有玲酱说的那些升级和改装吧?』

    『没有。』

    『……ok,我知道了。那么话题回到比赛上,玲酱觉得黑豹需要多久才能找到4谢尔曼呢?』

    『这个很难说……刚才晶子选手指挥的12号车组有效地利用之前比赛中留下的车辙,配合一些制造出来的迹象,把7号车组诱导到了错误的方向。』

    『之前的比赛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村庄附近交战呢,没记错的话。』

    『村庄就位于场地的中心嘛,直线前进的话,很快就能抵达……更何况巷战短兵相接的特点,使得大家都位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即使是使用37毫米炮的38t,距离小于100米的时候,都可以从正面击穿t—34战车的炮塔。』

    『既然如此……晶子队为什么要放弃了巷战呢?』

    『选手是怎么判断的我怎么知道啦……村子不够大,结构不够复杂,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晶子选手到底想做什么呢?』

    “晶子到底想做什么呢?”

    想问这个问题的人远不止解说员一个人,光在4谢尔曼战车里就有三人。

    “我想做什么?”

    晶子歪着脑袋。

    “那还用说么,当然是——”

    全速行驶的战车上,少女头发两侧的丝带随风飘动。

    “打败她们。”

    “唉唉?!”

    车内的同伴们都大吃一惊,铃兰试着确认。

    “不是逃跑,等着敌人自己坏掉,而是击败么?”

    “当然了,哪会随随便便就遇到敌人自爆这种好事。”

    场外解说的那些话,就算听不到,这一周的战车道资料也不是白突击的。

    “那么,为什么要离开村庄呢?”

    火力,装甲,速度,吨位,交战距离,对方全部占有压倒性的优势,铃兰想不出偷袭以外的取胜方法。

    “除了偷袭以外,没办法打败黑豹,铃兰是这么想的吧?”

    “那为什么……”

    “我倒觉得,在那里呆着才奇怪吧。”

    晶子对一脸疑惑的铃兰投以微笑。

    “对战车道战斗力的理解,我大概认为它是由火力,防护,机动力,出勤率和车组技术等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模型。”

    “我们撇去一些车组水平啦,运气啦之类的模糊的变量,认为对战车的维护程度是相同的,只看战车表现的话,那么就是火力,防护,机动力这三项。”

    “如果待在那个村子里,我们就只是一门火力不足的反坦克炮来着……如果我们有76毫米口径的大炮的话,试试倒也无妨,但是我们没有。”

    “75毫米的短倍径火炮,就是直击黑豹的侧面也没有信心能够一击必杀,反之,我们只要挨上一炮比赛就结束了。”

    “更何况对方很有可能会从高地狙击我们,或者摸清我们的位置以后,从背后攻上来。”

    “唉……那到底要如何……”

    “不是说了嘛——”

    灼色的眼瞳中仿佛流淌着深渊下的岩浆的炽热光辉。

    “要打败她们,从正面!”

    她抬起头,观察了一下天空,然后大口的呼吸了几下空气。

    “琥珀,往东南开,去我们来时的那片草原!”

    晶子微微一笑,嘴角露出小小的虎牙。

    背后好像出现了什么巨大魔物的影子,附近的人本能地感到恐惧,身体为之一怔。

    千早·冯·布劳恩和她的车组一无所获的搜索行动还在继续。

    就在这时,戴在耳朵上的耳机里,有人说话了。

    『7号车组,7号车组,能听到吗?』

    是三名裁判员其中一名的声音,千早赶紧应答。

    “很清楚,请讲。”

    『由于12号车组在同一区域超过五分钟没有行动,根据大会规则,现在向你队通报对方位置。』

    “!”

    『准备好记录以后请告诉我。』

    “请、请稍等……马上……好了,请说。”

    『12号车组目前的位置是,c—3,重复一遍,c—3。』

    “c—3……那里不是?!”

    『以上,裁判组,out。』

    “前辈,c—3不是……”

    通讯员安妮·波特曼发出夹杂着激动和喜悦的尖叫。

    “居然跑到那种地方……”

    千早颤抖地握着地图,那个新手车组现在所在的位置,c—3,也是那个新手车组的初始区域,位于竞技场西北方的草原区。

    “终于放弃无意义的逃跑了吗。”

    “安洁莉卡。”

    “了解,目的地,c—3!”

    那片草原视野非常好,这次不会打偏了,只要一发,比赛就会结束。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