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经济师

第三十六章:诗会 7

    终于,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学子们终于结束了苦思,纷纷开始下笔。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完成的,倒是扬州第一才子,王鸿。不过,从他紧锁的眉头看来,他似乎对自己的发挥并不满意。

    而在王鸿停笔后,他身前的萧逸,也是带着一脸的微笑,搁下了毛笔。

    紧跟着这两位,不多时,在场的学子们也都纷纷停笔。

    “我等都已写好,还请名骅先生指教。”

    学子们纷纷拱手,恭敬的向名骅先生说道。

    在场众人中,唯有程轩的年纪最小,辈分最低,所以,跑腿的事情只能是他了。动手将一众学子的作品从案头收起,整理好,然后呈送到名骅先生的面前。

    说来好笑,程轩在收取萧逸的作品时,萧逸还颇为怨毒的瞪了程轩一眼。程轩刚才已经和陈刺史打听清楚了,这个萧逸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不过就是拜了个好老师,再加上自己的才学,这才在北方创下了一些名声。真要细论起来,不管是家世,还是背景,自己都能拉出去这个萧逸几条街,真不知道他一身的傲气哪里来的。

    名骅先生一手捏着酒杯,另一只手拿着宣纸,细细的看着学子们的作品,不时地还微笑着点点头。

    良久,名骅先生方才叹了一口气,扬了扬一张写满字迹的宣纸,说道:“今年的江南诗会的状元出来了。明泰,你来读一下,然后把作品挂出去吧。”

    在场学子纷纷看着名骅先生,看看他说的状元到底是谁,是不是自己。

    张府学接过宣纸一看,眼睛顿时一亮,赞道:“好诗。”

    接着便清了清嗓子,大声念了出来:“这是北方学子萧逸公子作的一片七律。青莲居士登临地,有客来游兴不孤。山水每缘人得胜,贤豪多共酒为徒。云飞醉墨留朱拱,花拥宫袍想玉壶。独倚阑干倾一斗,知君应复识狂夫。”

    名骅先生点头道:“此诗以景入情,对仗工整,颇有盛唐之气,算得上是一首不错的诗了。”

    放下手里的酒杯,名骅先生一脸遗憾的看着场下的学子,接着说道:“此诗可为这次江南诗会的最佳之作了。”说到底,名骅先生也是江南学子,看到北方学子居然拔得头筹,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坐在下首,一直绷紧着神经的萧逸,听到名骅先生宣布今次江南诗会的状元是自己后,也是兴奋的满脸通红,紧紧地握住了拳头,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呆住了。

    直到身边的北方学子提醒他的时候,萧逸这才如梦方醒,急忙起身,向着名骅先生躬身行礼,说道:“多谢名骅先生。”

    名骅先生看了萧逸一眼,淡淡的说道:“学海无涯,萧公子切记戒骄戒躁,不可放松了。”

    “是是,学生一定谨记名骅先生的教导,勤勉治学。”萧逸一脸恭敬的回答道。

    不过刚一转过身来,萧逸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向着楼下的众学子大声说道:“多谢诸位江南同道了,萧某远来是客,不想却夺得了头筹,哈哈,真是不好意思。江南的同道真是太客气了,承让承让。”

    众江南学子看起来也是颇为泄气,没想到在自己的地盘,居然被北方来的学子抢了风头,均感到脸上无光。尤其是王鸿,刚才他也听出了名骅先生语气中的那一丝无奈,他自然也是明白名骅先生的心思的。自己作为扬州第一才子,辜负了名骅先生和众多同道的期望,王鸿现在愧疚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萧逸在江南学子面前显摆完,又走到程轩的面前,轻蔑的说道:“商贾之事,不过奇技淫巧罢了,说到诗赋文章,你又算得了什么呢。”

    程轩闻言,原本平静的脸上也有了一丝怒容。

    自己只是一个赞助商和承办人而已,而这个萧逸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得针对自己,就算是泥菩萨,也会有火气,更何况程轩还是一个年少气盛的年纪。

    程轩长身而起,眯着眼睛看着萧逸道:“看来萧公子真是博学多才啊,说不得在下要向萧公子讨教一二了。”

    萧逸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哼了一声说道:“好说好说,那我就来指点程公子一二。不知程公子想切磋一些什么,经商之道么,呵呵。”

    听得萧逸话里面的讽刺,程轩也是一笑,说道:“今日不就是江南诗会么,那好,我就向萧公子讨教一下诗赋文章好了。”

    萧逸也没想到,程轩有如此勇气,竟然真的就选了诗词。当下也是气极反笑:“哈哈,好好,那么,程公子就着刚才名骅先生的题目也写一首诗词吧,免得说不公平。”

    程轩走到书案之前,提起毛笔,只是略一思索,就在一脸的微笑中,在雪白的宣纸上挥写起来。

    不过片刻的功夫。程轩随手将笔一掷,吹了吹还未干的墨迹,双手捧着宣纸就来到名骅先生面前,说道:“还请名骅先生指教。”

    名骅先生接过宣纸,轻声念了起来:“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客从县令初何有,醉忤将军亦偶然。骏马名姬如昨日,断碑乔木不知年。浮生今古同归此,回首桓公亦故阡。好好,畅快淋漓。”

    萧逸一看,程轩写的也是一篇七律,摆明了就是要和自己对着干了。不过这首词倒真是不错,萧逸一时间也难以挑出什么毛病。就是名骅先生,也是颇为赞赏的样子。

    萧逸深吸了一口气,再看向程轩的目光,已经是没有了先前的轻视,反而是深深的戒备。虽然不觉得自己的作品比程轩的差,但是客不压主,自己心里也是有一些惶恐。现在就看名骅先生怎么评判了。

    不过名骅先生放下作品,摇着头,颇为惋惜地说道:“小友的诗词虽然淋漓畅快,但是萧逸的作品却胜在公整严谨,二者也就是在伯仲之间,老夫实在是难以决断啊。”

    名骅先生虽然也觉得程轩的七律作的不错,但是仍然谨守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公正的评判标准,并没有说自己是扬州人,就做出有偏向性的判断。

    沉默了片刻,名骅先生一副苦恼的样子,说道:“这两首诗,实在是难分高下。不如,两位再比一次。”

    (战场文学)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