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流根

第01章 偶遇

    古话曾说: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盛衰交换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即使那历代圣帝明王也不能令子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最可笑的就是嬴政秦始皇,还想什么二世三世…千万世,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

    就是那往日盛极天下的大唐经过安史之乱,基本上就没缓过劲,到了僖宗时代,天下更是乱得一塌糊涂,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从宋州前往南方的驿道上,已是冬去春来,南燕北归,大地换上绿装。但往日繁华的客商货物往来现象已不复见,只有几个客栈勉强维持度日。这年头,也不知能干啥。

    “悦来客栈”的门前招旗虽是破裂,在那金色的朝阳照射下,倒也闪闪发光,微风摆动,煞是好看。

    堂厅里人也稀少,胖胖的掌柜正在和两大汉说话。那两大汉,一红脸,二十余岁,剑眉入鬓,相貌堂堂,身魁体健;另一位,脸色微黄,年纪稍大,但身态倒也灵健。正询说到宋州郊外,何处狩猎为佳,路线走向。

    这时,两乘香车在几十个随从的簇拥下,缓缓来到门口,其中几位骑着马。仔细观来,后面还尾随着一百多府兵。

    掌柜连忙丢下大汉,如球一样滚到门前相迎。也不知如此身材,动作咋那块!骑马者中一位貌似管家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马,走到门前,微笑着问:“刘掌柜,我家夫人和小娘子前往南山龙元寺上香,世道不平,不知是否听到有些不妙的传闻,好有个提防?”

    刘掌柜恭谨说:“不敢,我哪有张管家渠道通灵!有何事,刺史使君还不知,否则还让夫人小娘出门上香?耍笑我了!”

    张管家微笑不语,转眼看了看那俩大汉。

    掌柜忙道:“此乃族弟萧县刘崇家佣工朱温,排行老三,又称朱阿三。那位是其二哥,叫朱存,经常路过办事。今日欲往山中狩猎,在此询路。”

    张管家点点头,转身走到一香车前,弯腰低声说了几句,然后起身向旁一挥手,一群人离开客栈,继续向前。

    掌柜瞧着车辆远去,回首对朱温道:“这是宋州刺史大人张蕤的夫人和小娘子,她们这是为大人到龙元寺进香还愿的,大人身体不好,听说将要卸任了。”

    朱温惊道:“张蕤么?他原是砀山富室,与我等正是同乡!”掌柜笑到:“你是何人,他是何人,还要叙上乡谊?”朱温不理,连忙一拉二哥:“走,我们跟上,看看刺史使君家的小娘子长得何模样!”

    掌柜忙拦到:“朱阿三,切不可莽撞,别说她们是官眷,就是那张管家可是刺史府君心腹,习有一身好功夫!你两猎户可不是对手。”

    朱温笑道:“我只是去瞧瞧热闹,你慌什么?”

    掌柜看着追去的朱温,摇摇头:“真搞不明白,不就一佣工嘛,我那婶娘居然说他是一贵人,以后必然发达。真是老糊涂了!”

    往南不过十余里,出现了一列山峦,层层叠叠,连绵不断。靠近驿道那最高大的就是当地的龙云山。

    几十个随从簇拥着两乘香车往山中走去。因去佛门禁地,府兵没有跟随,在山脚下驻上,等候官眷上香归来。

    朱温俩远远跟随着上山,府兵看看,见是前见的人物,也没拦询。

    只见那两乘香车曲折间绕入山麓,山中万木葱蓉,百鸟脆鸣。从绿树阴浓中露出一角红墙,再转几弯,才见一大片禅林,隐隐一寺庙立在其中。寺门巍峨,上有三个大字“龙元寺”。

    禅院四周林木茂盛,苍翠欲滴,宁静幽远,溪河环绕,泉水叮咚,令人不禁大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果然佛门胜地,给人幽清、洒脱、超然世外的感受。

    香车来到寺门前停下,由婢妇扶出二人。一个是半老妇人,举止大方,却有宦家气质;一个是年轻女子,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生得仪容秀雅,体态均匀,眉宇间露出一种英气,不像一般女子扭扭捏捏,腼腼腆腆。

    寺门前早有那值事僧迎上前,引向大殿。大殿坐北朝南,青石台基,平面分布由16根青石柱础呈棋格状分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柱础除前檐为莲花造型外,其余均为大覆盆素面造型。后檐部分石柱上镌刻有菩萨画像、名讳及施主姓名。

    朱温估计这俩母女是入寺拈香,待她们联步进殿以后,也放胆随了进去。张管家立在殿角,见朱温进来,只是看看,也没吭声。

    朱温连忙也站到殿角,定定神,再闪目观看。

    那大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赤足结跏趺坐,头饰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脸颊丰满,袒胸,套双领外衣,左手置于膝间,右手平胸,施无畏印,佛身各部分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形态逼真,体态庄严肃穆,双目炯炯传神,气势尤为雄伟。

    两侧大八角石柱每面上下通体布满线刻图案。整个石柱上下共分三个雕刻分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罗汉像及供养人像、题记、盘龙等图案。石柱每面均各线刻一尊罗汉像,两根石柱共16面计刻16尊罗汉像,左侧均有名号,即当时“十六罗汉”造型,各人物头部光滑,外绕一匝圆圈,手中执有法器,前有供桌与茶具,以及供养弟子,有的为一童子、有的为一男一女侍从。线条圆润柔滑流畅,图案简洁明快。两柱北侧面中部各有一处题记,其中一处则记述了大殿的名号及各郡府捐人、修建年号等,另一处则是信众施造柱子时留下的“说偈赞佛”。

    那母女点了香,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双手高举,口中祷告倒身下拜。拜过如来,然后又在值事僧引参过罗汉,再吩咐张管家捐出香火钱。该做的事已毕,这时,主客僧上前请贵客入客堂吃茶。

    朱温早已抽身而出,站在后门通往那客堂的道旁。待一群人走到面前,偷眼观去,见那年轻女子,竞是绝世美人,不显骄横而温柔可人,心中一震,一股灵魂出窍而走,勉强定了定神,表现的偶遇一般。

    年轻女子感觉有人注视,微微低头,快步随母步入客室。过了一盏茶的时候,见张管家出来唤婢仆进去伺候,母女稳步出寺,连袂上车,似飞的下山去了。

    朱温望着那车辆,魂儿也似附车而去,呆呆地站在寺前。

    轻轻叹口气,朱温回首对二哥说:“过去,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当日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汉光武帝呢!总有一天,非把张女娶为妻子不可。”

    朱存哈哈大笑,“那边有个水池,你去照照,看看像不像个癞虾蟆?居然想吃天鹅肉。我本贫户,有口饭吃不饥不饿就谢天谢地了,还想三妻四妾?”

    朱温也不答话,只是健步走下山麓。

    走到山脚,朱温道:“大丈夫生在世间,给他人做佣,遭左右邻舍耻笑,何时才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荫妻封子。”

    稍登,又说:“刚才在客栈听说当今朝廷已乱,兵戈四起,王仙芝在濮州起难;近来黄巢又复起攻打曹州,各地官府已自顾不暇。你说,似你我这般勇力,若去随他起事,抢些财物,很是容易,说不对还能弄个前程,何必再在此厮混,埋没英雄!”

    朱存急忙道:“好,好!我就随你,一道去投奔黄巢吧!”

    兄弟俩商量完毕,兴冲冲地赶回萧县,四处打听那黄巢的消息,候机投军。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