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已经隋唐两代数百年经营,规模宏大,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及一百零八坊。其中贯穿南北的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隶属万年县,占地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房屋建筑也不是简单地排列整齐,那一百零八坊排列的象征寓意108位神灵的108颗星曜;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古书《周礼》中所记载的
“五城九逵”。
此时,张惠他们也在这108坊中的修文坊中安下家来。因张蕤生前在长安居过,又中过进士,长安城中还有一些故人。张平托了旧情,才在坊中买下房屋,安排好户籍。
安家居业,家安好了,张惠就要考虑后边家中安排,毕竟不少人要生活,不能坐吃山空。现在已知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的商品贸易中心,不但是大唐的各地商人,还是突厥人、回纥人、吐火罗人和粟特人等在其和大唐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两市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虽四周不停有战事,但商贾还是云集与此,贸易还是繁荣。
张惠与张平在东市和西市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胡人较多,好贩茶叶,长安贵人多,多享受,一合计后,便在西市盘下一个茶庄,做起茶叶生意。
转眼半年后,张莲儿已足月了,不久产下一个男婴。好久没遇到喜事了,整个张宅陷入一片欢腾之中。不但是做了姥爷的张平,做了母亲的张莲儿喜气洋洋,就是张惠,怀中捧着那软软的温暖的小生命,心里压抑好久的情感也是尽情地迸发出来。
张莲儿躺在床上,看着张惠怀中的儿子,情不禁地想起夫君,可惜夫君还不知道已有了传后人,抬起头来,对父亲说:“孩子就叫林念吧,只可惜林郎不在眼前!”眼圈不由红了。
张平呵呵笑道:“此乃喜事,流啥眼泪?孩子名字当然是你这做娘的说了算!”
有了孩子,大家好像都找到了希望。茶庄的经营也进入正轨,越来越多的客商知道了张氏茶庄。张惠的聪慧和美貌让很多人叹服,只是考虑小娘子还在服孝期,大伙儿暂把想要请求的事强行压制下来。
时光如梭,转眼小林念儿到了抓周的日子了。这天,张平请张惠和左邻街坊为小林念抓周。
院子里酒席上大家划拳吃酒,正是热闹时刻。忽然,大街上传来一阵阵乱哄哄的吵叫声,大伙儿不知外面有何时事发生。
这时,门外看守的家仆急匆匆地走进来,对张平道:“张老伯,外边纷传:东都已经陷入黄巢贼手,朝廷正招两神策军弓弩手前往潼关。”
张平吃惊道:“东都丢了?黄巢怎打下来的?”家仆回道:“传东都留守刘允章,根本就不拒战,一等黄巢入境,即派人恭迎,开城投降。”
家仆接着说:“现召来的神策军多是富家子弟,平时只会鲜衣怒马,上街炫耀,哪里经过战事。一闻出征命令,害得一家人哭成一团,都在取出私资,在大街上专雇坊市贫民,顶替出战。外边现在吵的乱哄哄的,不少穷人都在收钱顶替。”
张平连连摇头:“误国呀误国呀,这样的人夫怎能上阵杀贼?潼关难保。”
一位街坊笑道:“东都离长安还远了,这事自有皇帝去操心,我们今天可是来喝喜酒的!”张平大笑:“自然自然,此事自有朝廷顶着,我们住的可是帝都——长安啊!”
街坊们都笑了。
过了几日,一早张莲儿领草儿去茶庄,还没一会儿,张莲儿就惶惶回来,刚进门就急喊:“爹!小娘子!不好了,黄巢贼兵进长安了!”
张平一愣,“莲儿,你有没听错?前几天黄巢还在打潼关拉,难道长了翅膀不是?一转眼就进长安了。我们还没听到、看到战事呢。”
张莲儿急的直跺脚,六窍升天:“爹呀!没错,这我敢乱讲吗?听说皇帝都跑啦!
大街上人都叫要去欢迎黄巢兵进长安。你不信,自己去打听打听!”
张平不由的眉头皱起,沉思一会,对张惠道:“小娘子!把家里赶紧收拾收拾,拣些便于随身携带的细软和几日口粮。再找个容易躲藏的地方。我出去了解一下具体事情。”
张平在衣衫中揣上一口短柄刀,出门而去。
张惠在家,连忙吩咐收拾起来,给从东都一道迁来的家仆和草儿娘俩分点细软,叫他们各想办法出逃,
家仆和草儿娘俩都不肯,张惠道:“黄巢兵乱,进城以后不知能发生何事。这一大家人在一起,难免目标大,无法隐瞒。分开以后,还有机会。如无事,以后各位还可回来。”
家仆流泪告辞,草儿娘俩咋都不肯,对张惠哭道:“我俩妇道人家能往哪逃,命是小娘子救下的,我们就跟着娘子。生死凭天由命!”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