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家园城市舰远景号

第十三章 致命脉冲

    第十三章致命脉冲

    “护盾能量输出稳定……”

    “推进器启动,正在减速……”

    蒲公英号没费多大波折就穿过了行星上层接近两英里的浓稠大气,我们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透过舰桥的落地玻璃,可以一览行星表面的全貌。类似的地球上的山川此起彼伏,连绵数千英里,巨大的河流从山峦中蜿蜒行径,一路奔向浩瀚的海洋。

    随着颠簸的下降持续,我们都能观察到行星表面覆盖着连片的橙色森林。事实上,我们发现行星上几乎所有的植被都是橙色的,我的初步猜想是,这和我们头顶上这片密不透光的厚重大气有关。上层大气混有大量的甲烷、氢气、氦气等可燃气体,使整个天空呈现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湖蓝色,瞬息万变的大气变化,又不断改变着这种蓝色的局部深浅。

    “看样子,这里的植物吸收的是短波长的蓝光,所以进化出含有大量叶黄素的树叶。”

    我转身一看,才发现桑德斯博士正在拼命使用手中的电脑对地表进行拍照,她看起来似乎对这一发现非常高兴。

    桑德斯博士是我亲自挑选的队员,作为一位出色的生物学家,她曾经在共和国多所知名大学任教,也参与过多个私人研究项目。几年前,我就曾和她合作过一个物种改造项目研究,她对我后来的嗜辐射细菌研究也提供过不少帮助。上个月,我搬上飞船没多久,就在研究区与桑德斯博士偶遇。

    “桑德斯博士?”

    “我不说过了吗?叫我梅丽莎!”

    “我们很快就要降落了,你们最好随便抓紧一下什么东西!”

    简从她的副驾驶那里站起来,对着我喊了一句。

    “起落架已放下,舱压稳定,正在同步环境数据……”

    “抱歉,梅丽莎,我得去看看。”

    “没关系,你去吧!”

    “简,怎么了?”

    “你自己看!”

    我快速扫视着控制面板上的数据,又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全息投影;如果数据没有出错的话,那么舱外的重力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巨大,行星的重力常数居然约是地球上的六倍,贸然出舱的话,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怎么可能呢?我以为最多这有可能比地球的一倍多一点……”

    “地质断层扫描结果出来了!我们所处地区的地下数公里存在大量天然形成的锇金属矿,我们能探测到的范围基本上都布满了锇矿。”

    “那不是比钽还好吗?我们可以用它修补飞船……”

    “你看清楚没有,这一带的地质环境这么复杂,要到达矿层至少要穿过六七英里的地下……开采它们需要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对了,我们要找的钽矿石呢?这附近有没有?”

    “是!呃——探测器范围内未探测到钽元素的痕迹!”

    “看样子,我们得走远点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出舱吗?”

    “外面的氧含量什么的虽然适宜,但是重力场实在太巨大了……嗯……这样吧!我们有一些防护服是提供给工程人员修理飞船上的反重力场发生器的,可以调节自体所受的重力场大小。”

    “那好!梅丽莎!克里欧!罗伊!曼迪!跟我来!呃——等等!防护服到哪里拿?”

    “你们先去主舱口,我会让人送防护服过去。”

    粗略准备了一番之后,我们抬着所需要的仪器到了飞船腹部的主舱口。简提供的防护服算不上漂亮,粗糙的做工下还有多处破损,但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衣服上的便携重力场调节器而已,也没人太在意衣服愚蠢的颜色,让我们一个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移动的指示牌。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舷窗外的奇异景色之上,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希望第一个踏上了这篇从未有人类涉及的土地……

    随着舱内减压完毕,舱门便缓缓打开,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飞船旁边的一大片橙色的低矮灌木,它们从飞船的起落架下一直蔓延到了不远处的山脚下。根据扫描数据,越过前面的平原就可以达到山脚下,而不到两千米公里距离的任意一座山峰平均高度就可以达到四千米左右,足够可以让地质扫描仪扫描足够大的区域,检查这片大陆的地下元素组成。

    跟同我一起的四位科学家,都是相关领域中的权威;在我们跋涉上山的同时,另外几批我选中的科学家也将对飞船周边环境进行研究采样,以此决定这颗行星的长期殖民价值。

    和我一起的几人中,克里欧·维尔是著名材料科学学府西奥克兰学院的首席材料学教授,只有三十多岁的他是共和国材料科学界冉冉升起的巨星。他设计的高密度分子材料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共和国战舰的外壳涂层上,可以强化金属原有的材料属性。我想如果万一需要寻找替代金属来修复受损的船体,以用最短的时间将船壳完整性恢复到可以进行虫跳跃的程度,他将是全船最好的人选。但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我走不动了!为什么我的包比你们的都要重?不行!罗伊!我们换换,可以不?”

    “呃!好吧!没问题!哦!东西没那么重,我两个都能带得动!”

    “那就太棒了!跟上!”

    “你先走吧!”

    这位憨厚的壮汉,足足有两米一的身材,显得他似乎并不算多聪明。现在才二十七岁的地质学家罗伊·桑切斯是一位来自曙光国的地质专家,精通各类实际地质问题的罗伊虽然只有学士头衔,但他亲自经手的大规模地理改造项目就有十几个;在曙光国,他还是国家农业部的高级顾问。毫无疑问的,他的丰富经验在这次的科考中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而一直走在我们最前面的这位看似身材矮小的女人,曼迪·西蒙特,则是一位出名的向导、探险家,曾是共和国国家探险队的一员,亲自带队过木卫二卫星的探险工作。同时,令人好奇的是,她本人也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从来没有涉足过另一颗行星的我,无疑急需要一位出色向导的帮助。

    “不远了,我们就要到达山脚下了!大家,跟紧点!”

    作为领队,我以身作则地被着所有仪器中最承重的地质扫描仪,为了加强功率,我的包里还特意增带了两块氢核燃料电池,用来增加仪器原有的扫描范围。但现在,我越发后悔自己逞强地带上了这单块重量足足有一公斤的燃料电池。虽然发生器产生的反重力大大削减了行星所产生的巨大重力场,但为了节省能源,我们只能让发生器使用一半的输出功率工作。所以,每分每秒,我们所承受到的剩余重力仍然有地球上的一倍有多。

    桑德斯博士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完全沉浸在了这个全新的世界里。

    山谷里的灌木都只有十几厘米高,略显紫色的植茎分叉成若干股,交错在一起顶着两片不成比例的巨大树叶,橙黄色的一片,完全看不到树叶的下面有什么。沿着这群灌木向前,逐渐在山脚下变得越发稀疏;而沿着山脊向上的,却长着一棵棵树径宽大的笔直大树。这些类似树的植物,生长着细长的橙色针叶,每一个分枝上的针叶都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挂在树上的艳丽绒球。

    “多美妙啊!你能想到,生命在距离地球数万光年之外的地方也创造出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

    “没有动物?”

    “你说什么?”

    曼迪打断了桑德斯博士陶醉的情绪,而桑德斯博士似乎也明白了曼迪的意思。

    “等等!听!”

    “听什么?”

    “对啊!怎么什么声音也没有?”

    听到桑德斯博士的话,开始我眼里同样是美轮美奂的景色,突然变得死气沉沉;耳边能听到的,除了偶尔呼啸的风声,就是树叶间相互摩擦的吱吱声。

    “还在听什么啊!快走吧!快点弄完这一切,我们就能快点回飞船!”

    克里欧朝着正在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的我们大声吼叫起来,他走得很快,我们一没注意,已经一溜烟地走到了曼迪的前面,变得越发不耐烦了……

    “克里欧说得对!我们先完成任务才最要紧!”

    罗伊立刻跟着克里欧向前走去,回到了持续地攀登中。

    我们提高了发生器的功率,降低了我们所承受的重力,登山慢慢变得轻松了起来。两千三百多米的山峰,我们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达了山顶。

    仪器没用多少时间就架设完毕,设定了所需要的扫描参数后,我们至少还需要等三十分钟,机器才能完成对周边一千五百公里半径的地质扫描,追踪分析对应元素的痕迹,再绘制详细的地形数据图。克里欧提议自己留在营地,继续调试仪器,寻找几种地球上罕有的元素;而其他人,也都决定到周围看一看。因为我的军事经验,和基因学家的身份,曼迪让我陪同桑德斯博士去进行植物采样;而她则同罗伊一起,到营地边不远的一处平地上钻取岩石样本。

    站在山顶上,可以不费力地一览山谷的全貌,蒲公英号静静地躺在了一片橙色的大地上,离船身不远处已经支起了几顶蓝色的帐篷,可以隐约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行星上的富氧大气中,推进器所用燃料的燃烧速度是在真空中的好几倍;而行星的巨大引力,则会让蒲公英号上的反重力场发生器持续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发现这个平坦的山谷来降落我们的战舰,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幸运的。因为即使现在,蒲公英号上的反重力场发生器也处于工作状态,防止沉重的舰体陷入这颗星球上的柔软土壤中。

    当我看着这山谷出神的时候,桑德斯博士仍对着我不停地复述着她关于不同行星环境的生物进化理论,哪怕我并没有集中注意听她正在说什么,这里就像有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的非凡能力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桑德斯博士拍了拍我的肩膀,本来空扁扁的背包已经完全鼓胀了起来。

    “威尔,该走了!扫描仪应该完成得差不多了。”

    “好的!我就来!”

    还没到营地,我们就看到克里欧匆匆忙忙地朝我们一路小跑而来。

    “沃尔伯格博士……桑德斯博士……呃……等等!远景号……有……有新消息……”

    “克里欧,你慢点说,怎么了?”

    “你自己看吧!消息已经由蒲公英号中继……”

    全息投影播送的是奥斯汀的影像,但信号断断续续,播放得一点也不流畅,画面闪闪烁烁……

    “等等!信号干扰已经开始了,我试试能不能调清楚一点。”

    “威……威尔……威尔!听得清楚吗?”

    “没问题!听得很清楚!说吧!”

    “我们正准备将飞船开往星球的背面,以躲避脉冲星的近距离冲击。你们也赶快准备好离开吧!”

    “脉冲星?这个星系中有中子星吗?”

    “这个星系中不仅有一颗中子星,而且离这颗星球的距离也不会太远。我们刚刚才恢复了长程探测器,这个星系原本是一个双星系统,但其中一颗恒星在几万年前坍塌成了一颗中子星,而我们所处的这颗行星的轨道正好在恒星的后面,虽然恒星挡住了中子星的脉冲冲击,但每隔一定周期,行星会有数年的时间暴露在脉冲星的辐射范围内。”

    “那我们即将要经历一次轨道变更?”

    “两小时后,你们就会暴露在脉冲辐射中。对了,你们可以弄到多少钽矿石?我们没有办法从北极星号回收足够的原材料,它实在太不稳定了,我也没办法把残骸同我们一起拖走……”

    “对不起,我们还没有开始开采。但,这颗行星的大气应该可以保护我们吧!”

    “这颗脉冲星发出的高能电磁辐射和伽马射线的强度足以穿透大气层……”

    “蒲公英号是一艘战舰,船壳应该足以抵挡辐射;再者,飞船上的护盾……”

    “如此强度的伽马射线足以穿透钽钢船体,而蒲公英号本来就是一艘战舰,其护盾是用于抵挡动力冲击的,它的频率是固定的,没有办法进行调整,辐射可以轻易穿透护盾保护。总之,你们还是赶紧……”

    “奥斯汀?奥斯汀!”

    不管我们再怎么调试,通讯器的那一头只剩下了沙哑的静电声。我们都很清楚,这颗行星已经进入了脉冲星的辐射范围。原本平静的天空,此时在天空深处已经是电闪雷鸣了;很显然的,强烈的电磁辐射和伽马射线已经开始使天空的各种气体发生反应,逐步电离,那穿透这“云层”,到达地面也不会太久了……

    “通知曼迪他们,我们必须立刻回到蒲公英号。桑德斯博士,请你再发一个讯息给简,让她立刻准备让战舰起飞;克里欧,你跟我来收拾设备,我们得动作快点!”

    我们开始匆忙地收拾营地已经摆放好的帐篷和设备,而梅丽莎也在紧急联系山下的飞船。正当我打算将扫描仪关闭时,它突然滴滴作响,原来距离这里仅仅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干涸的河床,河床里追溯到了大量钽金属的痕迹。但现在,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在仪器能搜集到更多数据前将它关闭。等到我们将东西都装入了背包中,曼迪和罗伊也从旁边的山脊上走了回来。

    “都准备好了吗?”

    “我已经试了几遍了,还是联系不到山下的人。”

    我已经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毛发都一根根直立了起来,头顶上不远的高空里正在噼啪作响,不时冒出一点点的火星。

    “将反重力发生器调至最大功率,我们从这里跳下去。”

    “沃尔伯格博士,要想中和行星的全部重力场,至少需要百分之五百的功率输出,恐怕发生器承载不了这样的负荷太久吧?”

    “我们不需要太久,如果将我们所受重力调整为标准重力的五分之一,我们只需要作几次跳跃,就可以回去!”

    “他说得对,我们怎样也要拼一下,现在这里已经一点也不安全了!”

    很让我吃惊的,克里欧竟然是第一个赞成了我的点子。

    “那我们最好立刻开始,你们看上面!”

    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天空,一道道的白色闪电划破了蔚蓝色的天空,云层却在不断缓慢地堆积。不一会儿,天空就下起了一滴滴淡蓝色的雨点,等雨点近了,我们才发现那不是雨点,而是燃烧着氢甲烷等混合液体的蓝色火光,大一点的还时不时在天空出现爆燃的现象。

    “等不了了,调好输出功率,我数到三,就一起跳!”

    面对近两千米的山崖和接近六倍于标准重力的压力,我对这能不能成功也很没有底。

    随着我们的纵身一跃,我的脑海里什么也没有多想,只听见风在耳边呼啸着飞过,空气所产生的刺耳尖叫声告诉我,我们的下降速度已经在向音速靠近;眼看地面上的植被看得越来越清楚,手腕上发生器的指示灯闪烁得也越来越快。“噗”的一声变成深红色后,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推力正在猛烈地阻止我们的下坠。到最后,我们可以非常轻盈地碰触到地面,又感觉不到自身的重量。我知道,这样的能量消耗,发生器支撑不了太久;一到地面,我们就快速向蒲公英号快步跑去。

    等我们到达了蒲公英号的停泊点,外面的蓝色帐篷已经被完全收好,正在被陆续运回战舰内,而船外也只剩下一些军人正在用火焰喷射器焚烧飞船的起落架。

    “你们在干什么?”

    “沃尔伯格博士?报告!我们正在按照舰长的指令焚烧这些缠绕船身的藤蔓植物。”

    “藤蔓植物?”

    “威尔!你终于回来了!我正打算派人去找你们呢!”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也收到远景号的警告,正准备清空营地离开,这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深红色的植物从布满了飞船的各个角落,还将起落架牢牢地捆在了地上。”

    “这是什么植物?好像和这颗星球上其他的植物都不大一样啊!”

    “这是在是太神奇了!”

    桑德斯博士趁我们说话的时候,已经一头扎进了飞船起落架下,正拿着某种强光灯照射着这些藤蔓植物。

    “它们还神奇?我们都烦死了,它们好像一点也不怕火,我们已经烧了一段时间了,它们完全没有退缩的迹象……”

    “它们对伽马射线和电磁辐射都很敏感?”

    “桑德斯博士,你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一个仿照日光的伽马灯,我照射它们时,它们便立刻向着伽马源快速生长,我刚刚也试了一下电磁源,效果也是一样的。”

    “你是怎么想到……”

    “我到达的时候,它们都没有开始生长,直到……我们进入脉冲星范围时才开始快速生长的,我想两者之间必然有所联系。”

    “知道这点又有什么用?我没有多少时间了,离开这里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事。”

    “我还没有说完,你看看周围,除了飞船周围生长着这种植物外,其它地方仍是我们来时的样子。这种植物可能是一直在行星的土壤里潜伏,等待脉冲星进入行星的直射轨道才开始生长的;平时,太阳的各种辐射因为强度不足以穿透行星大气,所以它们才不会生长。那么,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证据足以说明,现在脉冲星发出的射线还不足以诱发它们的生长,那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

    “请不要再卖关子了,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了!”

    “抱歉!好的,请问蒲公英号是使用什么燃料供能的?”

    “裂变反应堆。”

    “伽马射线!那再请问你们现在开没有开飞船的力场护盾?”

    “我们准备起飞,肯定……”

    “力场护盾产生着一种强烈电磁脉冲波,将覆盖船身的电子群以一种特定的频率排列,是其能够吸收包括动能、热能在内的常规能源。所以这艘飞船对于这些植物来说,就是一颗脉冲星!”

    简一听完,便好像有了办法一样,立刻开启了自己的通讯器。

    “引擎室,这里是舰长,立刻终止反应堆,重复一遍,立刻终止反应堆!”

    一说完,她又抬起头来,仔细盯着起落架上藤蔓的变化。

    “怎么没有发应?我终止了反应堆,应该同时切断了力场护盾的能源和它们的伽马源啊?”

    简和其它人又都将目光投向了桑德斯博士的身上。

    “为什么你们都要看着我?我只是猜测这种植物的生物特性而已,但到底还有什么它们生长的影响因子,还要等我们到实验室里去做一份完整的遗传分析,威尔,你也可以来帮忙……”

    “嘿!偏题了!为什么还是烧不死它们啊?”

    “你有没有想过,它们可能压根就不怕火!”

    “说到火……你们快看那边!”

    曼迪指着不远处正在燃烧着蓝色火焰的平原,引起了每个人的注意力。

    “那是什么?”

    “蓝色火雨。”

    “什么?”

    “简!不要说那么多了,雨云正在向我们逼近,让所有人先进飞船!”

    “好!大家听着,不要管装备了,全都回来!”

    正在忙碌的士兵们听到简的命令,也都丢下了手中的东西,急匆匆地跑进了飞船内。

    “现在怎么办?”

    “威尔,桑德斯博士,请你们跟我来舰桥!”

    简一路上显得忧心忡忡,似乎她也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超出她控制范围的事情,此时已经不知所措了一样。

    一到舰桥,她就让罗伯特赶去武器控制室,而自己又通知引擎室重启反应堆,全速启动主推进器,另一方面,还将反重力场发生器也调至最大功率,希望足够的升力可以扯断藤蔓的阻拦。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飞船在巨大力量的拉扯下正在微微的颤抖,但随着反应堆的启动,那些藤蔓似乎也缠得更紧了——飞船在离地一米左右的地方停住了,不管再怎么用力,飞船似乎也是纹丝不动。

    “舰长,飞船主梁承受的拉力已经到达极限,在这样下去,我们会被扯成两半的!”

    “恕我冒昧!我要纠正我刚刚说的一个问题……这可能不是植物!”

    “你说什么?”

    “植物纤维不可能承受得了这么大的拉力,能够在这样的拉力下依然纹丝不动的,它一定拥有类似于钛合金之类金属骨架。”

    “骨架?”

    “我们一直都是假设它是没有意识的植物,但如果它是一种类似动物和植物混合体的新物种,就可以解释这颗星球上为什么没有动物的原因了。在原始的星球上,植物进化出类似动物的生物结构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这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简!桑德斯博士的意思是,我们如果这样强行离开,只会进一步况!这里是舰桥……有没有人啊!”

    “舰长,好像内部通讯系统瘫痪了!我还要不要继续提高推进器的推力?”

    “简!”

    “好吧!好吧!关闭引擎,停好战舰,立刻给我修复内部通讯系统!”

    桑德斯博士慢慢从地上站了起来,一直手捂着额头上的伤口,血液正从她的指缝中一滴滴流下来。

    “桑德斯博士?你怎么样了?”

    “医务兵!医务兵!”

    “我没事,刚刚没站好……”

    “有人吗?快把桑德斯博士送到医务室去!”

    桑德斯博士被医生抬走后,我透过舰桥的巨大落地窗,看到外面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山川、平原都被浸渍在了这蓝色的熊熊火焰中,而在火焰中疯狂生长的就是这些难以杀死的藤蔓植物。他们替代了星球表面原有的温暖橙色,而用它们冷艳孤寂的紫红色叶片重新装点了这整个世界。

    战舰内探测辐射剂量的指示剂在我们忙于修理飞船时已经一点点接近了危险的指示位置。我很明白,如果辐射进一步升高,飞船内的每个人都会有生命危险。

    “简!你看到现在的辐射剂量了吗?”

    “多谢!你以为我没有注意到吗?这样,威尔,引擎室有一个紧急屏蔽房,使用厚厚的铅覆盖了房间的每一面墙壁和地板,应该可以将辐射量降到最低。你快去那里!”

    “我?那你怎么办?”

    “我的哥哥!我可是这艘战舰的舰长!我一定要和这艘战舰共进退的!再说,我答应了爸妈……”

    “一定还有办法的!”

    正在我说话的时候,藤蔓的巨大紫红树叶已经偷偷爬上了飞船,慢慢将舰桥落地窗的表面覆盖了起来,而外面所能透进的光线也越来越熹微。我下意识地瞟了一眼辐射指示器,不知道是一时的幻觉还是变化太过明显,我觉得辐射指示器上的数值和刚刚没有覆盖树叶相比有明显的下降。

    “你怎么还不去!你看什么呢?”

    “简!你看!”

    “你让我看什么?”

    “辐射……辐射剂量啊!是不是降低了!是不是啊?”

    “我一直在……我没有注意……威尔!别管那么多了,你现在走,或许还来得及!”

    “桑德斯博士说过它们对脉冲星的辐射非常敏感,以至于可以激活处于完全休眠状态下的根茎!那……它们肯定是喜好伽马射线和电磁辐射……既然……它们在吸收这些辐射!在吸收这些辐射!哈哈哈!”

    “威尔!你在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简!你相信我吗?”

    “当然!”

    “通知引擎室的人,将反应堆提高到超负荷的工作效率!”

    “你想要我熔毁反应堆芯吗?我想这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

    “我不是让你一直开着,只要几秒钟就可以了。”

    “你买什么关子啊?”

    “快通知他们啊!”

    “好好!那我就试一试!”

    随着反应堆的超负荷运行,舰桥的辐射指示器上的数值也开始显著攀升。我可以从舷窗观察到外面的藤蔓正在加速生长,迅速覆盖着整个船体。

    “好了吗?反应堆已经接近临界水平了!”

    “快了,再等……好了,应该够密集了!可以关闭反应堆了!”

    简听从我的指令,再次下令关闭反应堆;而此时,外面藤蔓已经横七竖八地顺着船身编织出了一个巨大的碗,将整艘战舰都包裹其中。

    舰桥上的每个人都在屏息等待,辐射指示器上的数值上升得越来越缓慢,还没有达到危险水平,便迅速开始下降。所有人都惊呼雀跃起来,互相拥抱庆祝大家又逃过了一劫。

    “这么悬!威尔!你怎么知道这会有用?”

    “我不知道。但这是我们最后一搏,我只能……”

    “哈哈!又是一大发现啊!”

    我们闻声将目光转移到了舰桥的主舱门旁边,桑德斯博士正站在门边鼓着掌。

    “桑德斯博士?”

    “能够吸收辐射的坚不可摧的类植物,有了它,我们也许就可以解决地球表面的核辐射问题了!”

    “你怎么不在医务室好好休息?”

    “太漂亮了!你们看到了吗?”

    桑德斯博士缓步踱到落地窗前,目不转状的藤蔓和它们宽大的紫红色树叶,一动不动,完全出了神。

    直到这时,简不在琢磨着如何去杀死它们,她才开始惊叹它近乎神奇般的美丽。深红色的茎蔓正在贪婪的运送着树叶所吸收的“营养”,过量的放射性物质使它有规律地闪动着神秘的红光;虽然我们只能看到这些就我们一命的树叶的背面,但上面类似于金属的银色茎脉仍在深紫色的宽大背景中发出熠熠的冷光。此时此刻,不由得让你惊叹宇宙的神奇,在这离地球32万光年的行星上,大自然找到了在脉冲星旁孕育生命的方法;两种不同类型的生命,交替占领着这颗星球的表面,一者在另一者沉睡的时候静静守护,相互支持,创造出了这里生机勃勃的奇妙世界。

    “沃尔伯格博士!沃尔伯格博士……喔!这也……”

    “太美了?维尔博士,你有什么事吗?”

    “扫描仪被关闭前探测到了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整条河床的裸露钽结晶!”

    “我打包时已经看到了,但现在外面的辐射剂量太大,出舱作业完全不可能,更别说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采矿了!”

    “威尔!维尔博士是对的!再怎么说,我们这趟下来,也是为了这些矿石而来的,既然从北极星号获取材料的希望破灭了,那这里的原料就是远景号唯一的希望了!”

    “我知道!对了远景号传下来的数据有说这一次脉冲星要和行星接触多久吗?”

    “我还没来得及让人分析数据。好吧!我们现在有得忙了!”

    “这样吧!我和他们先去整理带回来的样本,看看能不能获取一些这颗星球的历史信息,你这边还要维修飞船,还要找人分析数据,我们就不在舰桥影响你们工作了,分头行动可能更有效率一些。”

    “好吧!那给你们两个小时,我们一起到会议室去见面,交流信息,不知道时间够不够?”

    “应该足够了!桑德斯博士?”

    回到为我们临时搭建的实验室,我和桑德斯博士将带回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基因绘码,试图找出这些橙色植物和其交替相生的紫红植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它们交替的时间周期……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和桑德斯博士也基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都认为这两种植物其实是存在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而其中的紫红色植物则进化成了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物种,在长期的地下蛰伏中以吸取橙色植物的营养为生,而在极端的辐射环境下,又为这大规模的橙色植被提供了足够的庇护。它处于一种类似植物向动物过度的高级形式,与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完全不同。因为长期在地下的高压环境中,其部分植物纤维被纯净的锇金属代替,形成了一种高强度的合金骨络,而且我们还在它的植物组织中发现了微量的acetylchole以及一些原始的神经细胞,这都说明不管这是什么生物,它都是有一定智能的。

    会议开了十几分钟,简的分析人员根据从远景号上下载的数据,构建了这个太阳系的运行图,发现这颗脉冲星原本是一颗比现在该系统中恒星还要巨大古老的恒星,在其衰变为一颗中子星后,它的引力场仍然与年轻恒星的引力场相互影响,大概在数十万年前捕获了这颗行星,这颗行星每隔大约64小时绕这个双星系统转一圈,其中只有13个小时是受脉冲星影响的。而我和桑德斯博士的证据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不错的计划;因为辐射对于橙色植物是致命的,而所落下的火雨也会烧毁剩下的植物种子,所以这种快速生长的紫红色类植物应该可以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将整颗行星的大陆表面覆盖起来,而其释放的阻燃气体则会进一步扑灭地面的大火。不用多久,一堵天然形成的保护墙就会完全形成,为地表生命提供保护,这道墙的厚度足以使整个下层空间变为无氧环境,也可以为出舱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也就是说,再有十分钟左右,我们可以让人直接从藤蔓植物下穿过,去一百五十公里公里外的河床上取钽矿石。

    “没人可以保证这一路安不安全!你们也说了,它有一定智能,你们也看到了它对我的战舰所做的。我这可是加厚的钽钢钢板,它就像戳纸一样……更别说对人!”

    “简!你也说了,我们需要那些矿石!”

    “那问题是……谁愿意自告奋勇去!”

    “我是这次科考队的队长,我肯定是要去的!”

    我首先站起来报名后,再看到围坐在会议桌四周的人都不说话,简显得很气愤,她一拍桌子,几乎跳了起来。

    “那我去!”

    听到简愿意主动涉险,罗伯特立刻扑到简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这次科考已经变成了军方行动!我们不可能让平民犯险,作为蒲公英号上的副舰长,战舰上不能没有舰长,我会亲自带一队人去搬运……”

    “我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我去的话,至少你们可以多一个人手!”

    “那算我一个!我可不会错过近距离观察这种生物的机会!”

    桑德斯博士看了看我,双手撑着桌面,边微笑边站了起来。

    “好吧!这里就我一个材料学家,没有我,你们怎么知道哪种矿石的纯度才够……”

    看到大家都表态支持,罗伊和曼迪也陆续决定加入我们。

    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对于已经穿越了32万光年来到陌生星域的我们来说,可能根本算不上远;尽管在使命面前,没有人表现出懦弱,但对于未知的恐惧,仍像是挥之不去的倒影,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心头……2k阅读网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