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白鹿记

第八十章 马仁才事件

    瘦小管事叫做金文儿,已在园中呆了八年,一向谨小慎微,年近四旬都没有婚娶,因此常常被姑娘们调笑戏谑,他也从不生气。

    距离樟树林越近,他的身子佝偻得越低,似乎前面有决定命运的大人物要见他一般。

    走进林子里,点点荧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漂浮,十分诡异,似乎在为金文儿指着路。这片林子是温玉院的禁地,据传是护卫院子的一位性子古怪的大高手居住之地,但院子里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位大高手。能进入这片禁地的,整个院子不超过三人,金文儿就是其中一个,他在这里的地位有些特殊,因为就连主事的茹茹都不能进入这里。

    院子的东家也极神秘,有传是王宫里的一位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也有传是已成叛党的欧国云,甚至传言是现今的忠烈王李纪渊,但是除了少数几人知晓以外,东家竟从未在院子里露过面。院中事务里里外外都是这位茹茹在打理,自从十年前院子开张,忙前忙后的茹茹姑娘就是这般妩媚相貌,经历十年岁月,她仿佛吃了驻颜药物般竟是容颜未改分毫,一直没有女人最怕的……老去。

    有姑娘私下里说,茹茹就是一个妖精。

    但也有姑娘曾经听见过……瘦小的管事金文儿曾经在一天夜里不知为何痛骂过茹茹姑娘,要知道这院里的主事就是东家的代表,管事的只不过是下层的办事人员而已。

    真要细究起来,这院子里的几个人都透着古怪。

    尤其是樟树林里偶尔在夜间闪动的萤火令胆小的姑娘们害怕,这样的萤火,往往只会在夏日夜深的坟地里出现。每次萤火出现,京都里就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尤其是五个月前欧国云造反的那一夜,林子里的萤火竟比往日多了许多!

    金文儿已经走入林子三十余丈,前面出现一个方圆四五十丈的大院落,在黑夜笼罩下如同一个怪兽。之所以感觉像怪兽,是因为这个院落与温玉院的氛围格格不入。温玉院里分布四周大大小小的房间、极为精致的廊桥楼阁,一到了天黑都会点亮暗含莫名暧昧的鹅黄、粉红灯笼,令男人们平白里生出几丝蠢蠢欲动的兽性。

    这个院落却没有任何灯火,只有一片沉沉死气。

    走到院门前,金文儿显得有些紧张,他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气,走上台阶伸手在一个凸出的机括上扭动,然后推开门。沉重的铁门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显然经常有人打理上油。

    他进入院落后,大门徐徐关上,院落里再次陷入了冷清。

    第二日一大清早,大学士柳如龙就入了宫,参顺年公副官马仁才昨夜在温玉院率众殴打一名赴京仕考的学子,几乎出了人命。

    他跪在御书房的木地板上,老泪横泣,对着年轻的王上说道:“眼下大兵压境,我王朝已危在旦夕,马仁才身为京都防务的副官居然流连青楼,并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伤及无辜。身负王上重托,却玩忽职守、仗势欺人,所作所为令京都百姓心寒……”

    李放刚从寝宫过来,一脸倦容,听得柳如龙大学士的参奏,抬手掩饰着打了一个哈欠,说道:“爱卿请起来说话,”扭头吩咐身边的秉笔太监:“赐座给柳大人。”

    王朝内阁共有四位大学士,柳如龙排名第三,可谓是国之重臣,他的参奏必须要重视,只是,一位重臣居然管起了青楼的……风月事,却有些不伦不类。

    王朝里复杂的关系、人情、派系,令年轻的王上李放甚为头痛。自李纪渊封侯以后,朝中派系变得更为复杂,以往欧国云和郑则野的文武之争变成了混乱的三角倾轧,文与文争、文与武争、武与武争,一场乱战下来弄得乌烟瘴气,直到欧国云的势力因造反被清除后方才略有清净。但随着李纪渊从龙庭军调来崔浩、马仁才等一众武官负责京都防御,借助仓阳国的大兵压境,武官再次压住了文官,两边的纷争又起。

    有现今的忠烈王撑腰,崔浩一众人颇为骄横,朝中对此看不顺眼的官员很多,各种参奏如同雪片般转到李放的案头,他几乎气得拍桌子,却又不得不依靠这些武官,毕竟国家安危都寄托在他们身上,而这些满腹经纶的文官在以暴制暴的战场能有什么用呢?

    所以他处置的方法就是……安抚,既安抚满怀愤恨的文官,也是安抚自己不要急火攻心,毕竟欧国云新乱刚平,忍得一时才能安稳一世。

    等仓阳军退去,再来好好收拾这些人吧,他叹口气。严绪清对此也是同样的态度,既然三朝元老、一代宗师都不成,自己一个小小孩子能怎么样呢?

    没料到的是,柳如龙还没有离去,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见了王上正要行跪拜之礼,李放挥挥手止住,不在朝上,他不大讲究这些虚礼,这也是严绪清比较欣赏的地方。小太监走到他身旁弓着腰耳语了一阵子,李放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外乱未平,又生内忧,怎一个愁字了得?宫中眼线极多,京都里发生的事情随时都有人上奏,刚才小太监禀报:京都百姓都在传马仁才在温玉院大发淫威,欺凌弱小的事迹,民愤极大。以往这样的事情也没见少过,在哪里不都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莫说王朝,放眼整个东域莫不如此,所谓“正义”、“公平”只是愚民罢了,但这件事发生的时机不对,强敌环峙之下,身负重任的副帅居然有心思……逛青楼?而且只是逛青楼就罢了,还与人争风吃醋,下了重手,这就万万不该了。

    是不是这位军中大员根本……就没有把王上放在眼里!就凭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保住京都数百万军民的性命?

    单纯的暴力事件或者桃色事件也许只是百姓的随口谈资,但现在两样放在一块儿,一下子把压抑了两个月的恐惧刺开一个缺口,百姓们不再关心有关战场的谣言,而是对这件事开始十分深入的探讨剖析,从开始略显轻佻的闲聊颇为暧昧的风月事,逐步发展到对军人无能的愤怒……国将不国,军人不能收复失地,御敌于外,却在自己人身上作威作福,这……还叫人吗?还配当这个大官吗?

    李放看了柳如龙一眼,经历了欧国云事件后,短短数月过去他竟成熟许多,即使不说话,只是举手投足之间,那种不怒自威的王族风范自然而来。柳如龙不自觉的抖了一下,觉得后背发凉,他隐隐感到李放的怒火,但竟不敢抬眼看面前年轻的王朝主人。刚才王上一直在安抚自己,马仁才做出那么大的丑事都没令他生气,难道还有比这更不好的消息?

    他却不知道会是同一件事情,而且李放开始疑心是他故意挑起民愤。

    待得出了御书房,走在王宫外城的白玉石阶上,遇着另一名熟悉的太监打探,才知道马仁才激起了民愤。柳如龙顿时一身冷汗,难怪王上一股怒意,虽没有直接发泄在自己身上,但心里定是怀疑自己……故意造势,想一口气搬倒那帮耀武扬威的大帅大将们,这下可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都怪富菽郡那个袁大成,也不看看自己儿子那出息,放这富家子弟不做,偏要做个读书人入仕途,自己是从袁大成那儿得了不少的好处,但比起王上的疑心,谁轻谁重不言而喻。

    他扭头又往御书房求见王上,秉笔太监小可儿出来传了话:“王上身体不适,不见任何人。”

    柳如龙急火攻心,却又无可奈何,长叹一口气,对着御书房极为恭敬的行了一礼,转身离去,萧索的背影十分可怜。

    关于袁泽的所作所为,柳如龙十分清楚,那甘心被女子虐待的行径已成为京都达官贵人的笑柄。这个变态小孩儿,坑人啊。

    李放斜靠在卧榻上,一只手揉着眉心,见小可儿进来,问道:“柳大人说了什么?”小可儿二十来岁年纪,生得唇红齿白极象女孩,他摸了一下光溜溜的下巴,毕恭毕敬回道:“叹了一口气,作了一个揖,然后离去。”

    这时候,李放才猛地坐起身,一把抓过案几上的茶碗,狠狠摔在地上,茶水、碎瓷溅得到处都是,吓得小可儿连忙跪在地上。

    “请严大帅过来。”

    武将不可靠,文官也不靠谱,可以靠的只有这位文武双全的老臣了。</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