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丰收神日记

tc前71年 序章

    这是心血来潮开的番外,也许会写很详细,也许会比较简略甚至烂尾,至于此部分和原作的世界观偏差不要在意细节总之本篇不会有什么宇宙战争和外星人啥的。

    另外这真的是的番外,其实是卡普空某系列游戏的同人,但知名度较低而且玩家对剧情的钻研也不深,所以只是借鉴了世界观和部分原作设定,大部分都是原创。

    ---------------------------------------------------------------------------------------------------------------------

    某日,人类终于确定了地球毁灭的年份,那一年,致命的太阳风暴将会让整个太阳系化为尘埃,虽然已经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伊甸,但要让大量人类在上面居住还需要漫长时间的改造与建设。为了警示自己,人类把历法修改为审判世纪纪年法(thetrialtury),将地球毁灭的年份定位tc第0年,同时更加努力地进行对“伊甸”的开发和对其余类地球行星的寻找。

    tc前117年,人类发现环境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颗类地球行星,将其命名为伊甸2号,代号e2nd,同时能源告急,在伊甸1号虽然也有核燃料的原料但开采困难基本只能维持地球及其周边空间站人类生活和伊甸1号的开发工程。

    人类一边在伊甸2号建造小型殖民地一边以此为跳板搜寻其他有着更加丰富资源的星球。

    终于在tc前75年,人类发现一颗被冰雪覆盖的星球,e3(罗马数字三读作three)。令科学家不解的是该星球距离恒星并不远,照理来说星球表面就算不热也不该全是冰雪。怀着种种疑问,负责e2nd开发的联合建筑扩荒公司(nevec,读音为列维克)向e3派出了考察队。

    考察队在e3发现了全新的生物和他们梦寐以求的新能源,是拥有奇特性质的高效率热能,被称为theralenergy,简称t-eng(读法不变)。这种能量存在广泛,就连大气中就有稀薄的离散t-eng,不过更多的t-eng存在于该星球的原住民体内,这些原住民有些像昆虫和甲壳类的混合体,被命名为akrid,简称ak(读法不变)。ak的血液就是高浓度的t-eng,就是最小的akrid也有一米多高,体内至少有5升t-eng,虽然t-eng暴露在大气中会迅速蒸发很难全部收集,至少一只身上也是能产出两升的的,三颚虫体内的一升t-eng算作100单位,价值约为1万美元,而这样的“移动金库”在e3遍地都是。

    高昂的利润总是令人疯狂的,nevec迅速开始以高昂的报酬征集e3的首批开发人员。

    tc前71年,针对e3的首次移民计划启动,“柯妮丝”号航天母舰载着5000余人向e3驶去。

    出师不利,柯妮丝号在进入大气层时遭遇大面积闪电风暴,性状已接近电浆的闪电和秒速80公里的风暴使柯妮丝号毫无悬念地解体坠毁,近4000人遇难,幸存者们利用航母较完好的残骸建立起基地。遇难者家属都得到高额赔偿金的同时nevec也催促剩下的人加快对t-eng的采集。最低温零下140°最高温零下20°的环境让雇员们怨声载道,尽管少量服用t-eng能帮助人维持体温,但基地内也有大量冰雪存在,在居住区以外的地方就算流出鼻涕也会很快冻成冰柱,然后要花几十分钟把脑袋凑近加热器去烤化它,因为硬掰的话很可能把鼻涕冰柱连着冻僵的鼻子一起拔下来。

    无际的极低温冰雪,冲击波一般的超级风暴,猎杀那仿佛永远也杀不完的akrid,烤化鼻涕柱,吃火锅或者在一分钟内趁热吃完刚热好的食物,这就是第一批移民在e3生活的主旋律。尽管生活艰苦而枯燥,但高额的报酬压下了所有的不满,因为人员远少于预期,工作量加大,但平均薪酬反而提高了,例如ak猎人的基本月工资是2000单位的t-eng,杀死akrid还有10的提成,除去在基地使用的,剩余的t-eng可以折合成货币汇到员工家庭的账户——就连工资最低的员工每月都有10万美元以上的工资,这也是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危机重重的未知星球长期定居的原因。

    这是心血来潮开的番外,也许会写很详细,也许会比较简略甚至烂尾,至于此部分和原作的世界观偏差不要在意细节总之本篇不会有什么宇宙战争和外星人啥的。

    另外这真的是的番外,其实是卡普空某系列游戏的同人,但知名度较低而且玩家对剧情的钻研也不深,所以只是借鉴了世界观和部分原作设定,大部分都是原创。

    ---------------------------------------------------------------------------------------------------------------------

    某日,人类终于确定了地球毁灭的年份,那一年,致命的太阳风暴将会让整个太阳系化为尘埃,虽然已经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伊甸,但要让大量人类在上面居住还需要漫长时间的改造与建设。为了警示自己,人类把历法修改为审判世纪纪年法(thetrialtury),将地球毁灭的年份定位tc第0年,同时更加努力地进行对“伊甸”的开发和对其余类地球行星的寻找。

    tc前117年,人类发现环境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颗类地球行星,将其命名为伊甸2号,代号e2nd,同时能源告急,在伊甸1号虽然也有核燃料的原料但开采困难基本只能维持地球及其周边空间站人类生活和伊甸1号的开发工程。

    人类一边在伊甸2号建造小型殖民地一边以此为跳板搜寻其他有着更加丰富资源的星球。

    终于在tc前75年,人类发现一颗被冰雪覆盖的星球,e3(罗马数字三读作three)。令科学家不解的是该星球距离恒星并不远,照理来说星球表面就算不热也不该全是冰雪。怀着种种疑问,负责e2nd开发的联合建筑扩荒公司(nevec,读音为列维克)向e3派出了考察队。

    考察队在e3发现了全新的生物和他们梦寐以求的新能源,是拥有奇特性质的高效率热能,被称为theralenergy,简称t-eng(读法不变)。这种能量存在广泛,就连大气中就有稀薄的离散t-eng,不过更多的t-eng存在于该星球的原住民体内,这些原住民有些像昆虫和甲壳类的混合体,被命名为akrid,简称ak(读法不变)。ak的血液就是高浓度的t-eng,就是最小的akrid也有一米多高,体内至少有5升t-eng,虽然t-eng暴露在大气中会迅速蒸发很难全部收集,至少一只身上也是能产出两升的的,三颚虫体内的一升t-eng算作100单位,价值约为1万美元,而这样的“移动金库”在e3遍地都是。

    高昂的利润总是令人疯狂的,nevec迅速开始以高昂的报酬征集e3的首批开发人员。

    tc前71年,针对e3的首次移民计划启动,“柯妮丝”号航天母舰载着5000余人向e3驶去。

    出师不利,柯妮丝号在进入大气层时遭遇大面积闪电风暴,性状已接近电浆的闪电和秒速80公里的风暴使柯妮丝号毫无悬念地解体坠毁,近4000人遇难,幸存者们利用航母较完好的残骸建立起基地。遇难者家属都得到高额赔偿金的同时nevec也催促剩下的人加快对t-eng的采集。最低温零下140°最高温零下20°的环境让雇员们怨声载道,尽管少量服用t-eng能帮助人维持体温,但基地内也有大量冰雪存在,在居住区以外的地方就算流出鼻涕也会很快冻成冰柱,然后要花几十分钟把脑袋凑近加热器去烤化它,因为硬掰的话很可能把鼻涕冰柱连着冻僵的鼻子一起拔下来。

    无际的极低温冰雪,冲击波一般的超级风暴,猎杀那仿佛永远也杀不完的akrid,烤化鼻涕柱,吃火锅或者在一分钟内趁热吃完刚热好的食物,这就是第一批移民在e3生活的主旋律。尽管生活艰苦而枯燥,但高额的报酬压下了所有的不满,因为人员远少于预期,工作量加大,但平均薪酬反而提高了,例如ak猎人的基本月工资是2000单位的t-eng,杀死akrid还有10的提成,除去在基地使用的,剩余的t-eng可以折合成货币汇到员工家庭的账户——就连工资最低的员工每月都有10万美元以上的工资,这也是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危机重重的未知星球长期定居的原因。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