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汉宣中兴录

第40章:苏武回来了

    ()()我很快的就见到了昭帝,因为在长安城外渭水边上,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和郭解以及青青本来是打算是去绿柳庄的。\\\超速首发\\只是青青觉得老是骑马太过无聊,所以三个人就在渭水边上走了一会儿,就这样见到了昭帝。

    我认识昭帝,但是他却不认识我,他的身边正是张安世和隽不疑。

    我有心过去搭话,想要看看这个昭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借口。正当我在这里琢磨的时候,就见到昭帝他们已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互相对视了几眼,听到昭帝身边的张安世道:“这位公子好面善啊。”

    我笑了笑:“萍水相逢,又何来什么相识。”

    昭帝缓缓的说道:“还没有请教这位公子姓什么啊?”

    我一笑道:“在下姓刘,单字一个询。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

    昭帝道:“巧了,小可也是姓刘,也是一个字,叫做风。”

    我看了昭帝一眼道:“看兄台气势不凡,想来是城内的王孙公子了。”

    昭帝道:“在下托着祖宗的福气,现在在朝做一个小官。不知道刘兄现在去哪里啊。”

    我说道:“今天左右没有什么事情,就和在下的夫人和一个长辈出来看看,不想这么有幸的遇见了兄台。”

    一边的张安世看了看天色,就转过来说道:“主人时候不早了,现在我们该回去了。”

    昭帝正和我说的高兴,听到这句话,心里有些不高兴的道:“一边等着去。”

    我看到张安世默默地退下,心想时间也不早了,就对昭帝说道:“既然兄台有事,我就不打扰了。在下就住在那边的绿柳庄。后会有期。”

    昭帝看我们远去的背影,忽然对张安世道:“这个人的底细给我查清楚,我要知道一切。”

    张安世应声道:“是。”

    昭帝长嘘了一口气道:“你试验过在一个人身边感觉到压力的感觉吗?”

    张安世道:“陛下,你是说这个人让你感到紧张。”

    昭帝道:“是的,对了现在在盐铁会议上的局势怎样?”

    张安世道:“大家还在吵,只不过现在的局势很明朗,就是支持桑弘羊的人很占优势,就是大家觉得像霍光那样完全控制也没有什么必要,但是完全是听从上官安的建议也是不可行的。”

    昭帝一听道“上官安”这个人,就说道:“这个人最近还是这么跋扈吗?”

    张安世道:“收敛了一点,好像是上官桀教训了他。”

    昭帝看了看将马牵过的隽不疑,慢慢的说道:“如果他们收敛的话,我也许会放过他们,如果还是这样,就任有天命吧。”

    在这次盐铁会议之中,朝廷的实力分布已经十分清楚,就是现在不清楚的就是昭帝就将要怎样才可以来调整这里面的利益冲突,毕竟只有将各方势力平衡了,才可以好好的控制。

    昭帝最近也很烦,自己一直在为朝廷里面的势力冲突而头痛,自己虽然很愿意见到这种势力的平衡的局面,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才可以将霍光的实力一点点剪除,只要将霍光打掉,那么余下的上官桀和桑弘羊什么也不是了。

    只不过现在昭帝没有预料得到的就是上官桀已经等不及要动手了,在盐铁会议之后,大将军的威望又上升了不少,而且上官安在其中根本没有获得什么益处。所以,上官桀已经发信给燕王,准备立刻起事,首先诛杀大将军霍光,然后就是废掉昭帝,迎立燕王。

    燕王刘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行动起来了,对他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机会,朝中他只忌惮大将军霍光一个人,现在既然上官桀已经决定动手,那么就说明了形势已经到了那种一触即发的地步。

    当铁正言将上官桀即将叛乱的消息传了过来的时候,我就知道现在的朝廷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次洗牌,是不会达到一种的新的平衡的。

    张建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很紧张,不顾这次我聚会的地点却变成了绿柳庄,因为自己从在九月份,我知道局势已经一触即发的时候,就带着青青搬了过来。

    一直在这里务农的李陵这次用也参加了我们的会议,因为现在的局势怎么发展,我自己都无法现象,一旦出现什么不可预料的结局,只有动用武力了,打仗只有依靠李陵了。

    首先还是我开明宗义,将所有的情况和大家一说,在我的说话中,重点强调的是现在我们怎么应付。

    张建道:“现在外面已经传遍了,好像在等待什么机会?”

    马天接着说道:“我们不如趁乱杀进宫去,将他们一勺烩了。”

    我还没有说话,就听到李陵道:“马天,你是不是不张脑子,一勺烩了,现在在关中地区整整有二十余万驻军,你现在就两千人,就想做什么?你连长安城也进不去。”

    马天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李陵,被李陵这样劈头一骂,马天就不做声了。

    郭解道:“这次上官桀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给燕王争夺帝位吧。看他这个架势,是想给他自己来整个皇帝做,就算是燕王进来也了,也是枉然。”

    薛青道:“燕王只是在幽州,离这里这么远,根本一点影响也没有,现在就是不知道上官桀就将怎么做?”

    张建道:“现在不知道的就是皇帝和霍光究竟如何应对。”

    我没有再说话,现在自己真的无法决定下一步的行程,只有等待双方的变化。

    果然,在十月份的时候,长公主在给自己的姘头丁外人请求封侯的时候,被霍光断然拒绝了,而此后长公主又要霍光给丁外人光禄大夫的职位,也被霍光否决了。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就是昭帝已经假手霍光将一切关键的人事任免权全部收归,但是令张安世很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昭帝不亲自将这个权力收回来。

    昭帝笑了笑,说道:“现在我是什么证据也没有,而且我很相信大将军的。”

    昭帝的态度很令张安世不解,这还是那个一直以来对大将军不满的昭帝吗?但是,对昭帝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也不知道霍光现在到底什么要作什么,万一出现在霍光在关键的时候突然反咬一口,自己现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霍光的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现在就是掌握南军的卫尉,而霍光的儿子霍山和霍禹现在也是分别掌握兵权的护军中尉,而自己手下绝对对自己的效忠只有建章宫卫军和期门、羽林军,以及在外围的守卫行宫的军队,虽然数量上要超过任何人,但是在京城之中却逊于霍光,这也是为什么昭帝没有贸然动手的缘故。

    是的,万一在最关键的时候,霍光的动向发生了动摇,这样该怎么办?

    霍光两次对丁外人的封杀,已经完全让长公主倒向了上官桀,这也是昭帝最为头痛的地方,自己的姐姐在怎么说也不可能将其怎样处理。

    朝中的局势越发的紧张起来,但是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插曲,就是在匈奴十九年的苏武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霍光不禁大喜过望,的确,只要这个在士大夫之间声威极高的苏武回来,成为自己的羽翼,那么自己就更有资本来赢取士大夫的支持。

    对于上官桀来说,苏武的回来也有成为自己可以攻击霍光的一个理由,就是苏武既然在匈奴这么长时间,而现在才回来,一定有什么阴谋。联想起以前的霍光私自派人过去的寻找李陵的事情,这些足以攻击霍光一把。

    而对于长安市民来说,可以见到这个在匈奴十九年而不投降的忠臣,才是最重要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