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

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第5部分阅读

    啊?br/>

    控制生育:“安全性行为”的神话(3)

    情况2:房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两年前结婚时这就是他们的家了。他帮助妻子洗完盘子,同时,他们俩都在努力去掩盖脸上的微笑。他们之间的抚摸和亲吻很多。他们都知道这个夜晚会怎样结束。但此刻,他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快感似乎每次都变得更好了。结束的时候,他们喜欢贴近对方,向对方耳语甜蜜的、充满爱意的言语。当他们早晨醒来时,他们还会在一起。没有什么可隐藏,没有什么要改变。他们的一生都会是这样。  哪一种快乐更好,更永恒?哪一种更值得盼望和等候?哪一种快乐更持久?性是一种快乐——毫无疑问,但是除非一个人可以完全向另一个人敞开,否则性的真正快感就不能完全被享受到。彼此之间必须要有完全的信任、完全的承诺和完全的接纳。只有在婚姻中才可能有这样的态度。它值得等待。

    生活压力的释放阀门

    克雷格和德鲁在克雷格的15岁生日时,经历了婚前性行为的快乐和愉悦。对他们两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所以他们不需要担心感染性病。而且他们使用了安全套,这就使德鲁不会怀孕——至少这次是。他们还会再次发生性行为吗?机率是会。为什么?因为性的愉悦、兴奋和快感被青少年看做是一种压力的释放阀门。一个学生这样解释:  孩子发生性行为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原因是压力。不单是指朋友间的压力。我所谈的是拿到好成绩,参加运动队,和某个女孩约会,高中后的职业计划。这个清单可以一直往下拉。问题是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表现达不到每个人的期望标准,这一点让他们反复想来想去。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到某些事情。当这个荒谬的圈子不断推进的时候,青少年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发生性行为,无论是为了释放压力,还是为了感觉自己至少在做些正确的事,或是成功地做到了某些事。  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各种形式的压力下。父母们常常不明白这种压力会有多强烈。当情感和精神压力开始堆积时,性可以提供立刻的满足感。它涉及到身体、头脑和情感,让人短期内能释放紧张情绪。  青少年所经历的压力是真实的,性为他们提供的片刻的解脱也是真实的。当然,性并不能解决紧张环境,但它的确提供了暂时的逃避。当克雷格和德鲁的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或太痛苦时,他们很有可能会从彼此身上、从性关系上获得安慰,放松自己。  通过性、酒精、毒品、食物等来逃避压力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有健康的自我价值感。成熟的人表现出自制。成熟的人做出的决定并不见得一定会帮助他减少压力环境,但却一定会帮助他处理压力,而不是逃跑。成熟的人有一套稳固的价值系统,他以此作为行动的基础,甚至在压力很大的时候。  性活跃的青少年可能会把他们的行为归结于压力,但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不能控制未来、他们和父母及朋友的关系,或是老师或教练的决定。但他们可以控制他们自己。当青少年通过个人自律和自控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时,他们就不觉得自己需要去求助于性来寻求解脱了。当他们开始集中在自己的性格品质上,而不是“迅速修补”他们的问题,他们就能够建立并强化他们的个人价值。

    得寸进尺,永不满足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身体上和情感上的亲近就像毒品一样:你得到的越多,就越想要。当拉手带来的最初的快感消失后,他们就用亲吻重新点燃。当一个吻不再满足时,他们就吻得时间更长,更深入。长长的吻又导致身体的爱抚和隐私|处的爱抚。这种欲望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减速或停止。如果他们不断要达到高嘲,最后会以性行为结束。  孩子涉足并且持续婚前性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快感的需要永远不会满足。他们沉溺在亲吻和爱抚,最后是性茭中。这就像一辆往山下冲去的沉重的货运火车,一旦你起动,要它停下来就需要特别有力的刹车闸。  但是当关系以性满足为主时,他们就会迅速痛苦地撞上南墙,正如以下这对恋人所发现的:  我们沉浸在爱中——做了承诺、买了戒指、定了日期、购了礼服、合适的随行人员、计划好了的招待宴、发出去的邀请函、许多结婚贺礼,还租了房子。在结婚前租房子是我们的第一个错误。我们不再需要呆在我父母家中的地下室或是他的车里了。房子是我们的。我们把从双方家庭接手过来的家具搬了进去,再加上一些我们自己的。现在这是我们未来的家了,也是我此刻要照顾的家。  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隐私感。彼此之间的拉手变成了拥抱。亲吻一直从脖子往下走。我们再也不可能坐在同一间屋子了,我们就在彼此的身旁,裹在彼此的臂膀中。双手开始在背部上下游走。拥抱涉及了整个身体。他的兴奋是很显而易见的,我也把自己的快感用声音发泄了出来。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的感觉和想法,我想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毕竟,婚姻是一种承诺,而不是一种仪式。或者也许因为从医学角度上看,童贞与实际的性高嘲有关。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突破那一步,所有其他的前嬉行为看起来都无伤大雅。但是不论原因是什么,我们一夜又一夜地让自己放纵在身体上的前嬉中,而不是坚固婚姻所需要的情感上的“zuo爱”。  接着发生了些什么事,我不太清楚何时,但它就是这样的,争吵开始了。我们会大吵一会儿,然后亲吻并且“亲热”,但这什么也解决不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彼此。当他看到我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时,他努力用权柄和知识来遮盖。  不久,带着眼泪,戒指摘下来了,结婚计划取消了。最后是宣布,先是对我父母,然后是亲近的朋友。这种消息传播的很快。礼物被还回去,邀请函被撕毁。计划和预订全部取消。礼服也库存了。戒指还回去了。承诺被击碎了。  在我和一个男人有了这样的经历以后,我是不是已经伤害到将来的所有关系呢?或许我们本来可以有更多的祷告,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害怕,也许我们会爱对方更多,超过爱自己,也许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欲望说“不”。也许如果不租房子的话……  沉溺性行为需要有自制。在《圣经》中这样说:“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一些年轻人由于在情感上和属灵上缺乏自律,他们最后以性行为告终。他们没有说“不”的意志力。他们一旦开始亲吻和爱抚,他们自己就停不住了。所以他们不光需要在性行为上等待,也需要在导致性行为的行为上等待。  然而,即使孩子们已经开始了,他们也可能停下来,正如这个女孩在信中所写的那样:  在我和迈克约会时,我感到要和他发生性行为有压力。我周围的人们都向我强调美好的道德与价值观。我知道正确与错误,所以做正确的事并不太难。至少这一切是在我和迈克约会两年后才发生的。  当时,迈克和我对彼此都很了解,而且也意识到我们相爱了。我记得有一个晚上,他开始“用他的手了”。我很害羞,但也很享受。  从那次约会以后,事情就不断有进展。一天晚上,迈克告诉我,他想和我zuo爱,以此来告诉我他有多爱我。我简直难以相信!我记得自己当时坐在沙发上,沉默了两分钟。我很震憾,我甚至都想不到这一点。我意识到他想做的在道德上是完全错误的。我告诉他我不能这样做,让我的父母失望。  我们的年轻人不需要沉溺在性中。他们可以“把这种习惯踢开”,把性保留在婚姻中。  渴望有孩子  大部分性活跃的青少年特别想避免怀孕;然而,却有一些女孩感到自己不能接纳自我,也不被别人关爱,所以她们发生性行为,为了怀孕生孩子。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怀孕有71%是故意的。许多这样的年轻人都渴望能够去爱一个孩子,但她们特别渴望有人能够回报她们。这是她们有婚前性行为的原因。  这些年轻的女孩都很不成熟。一个女孩想生孩子如果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就并没有预备好去做一个好妈妈。期待孩子来解决她自己的情感问题,她在孩子出生前就加给它一些不现实的期待。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要,当父母依靠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不健康家庭就形成了。  有些女孩想怀孕,把它作为强迫男孩娶她们的手段。一个女孩告诉我,在她男朋友和她分手以后,她找了一个和她男朋友有相同身体特征的男孩和她发生性行为,怀孕了,然后她用怀孕来要胁,告诉她的前任男友他是孩子的父亲,希望能骗他娶自己。后来她小产了,所以没奏效。但是她的故事说明了一些女孩为了挽回一段关系会这么做。

    少年性活跃:x虐待的结果

    以下是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另一个原因,也许这是所有原因里最让人心碎的原因。被x虐待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活跃的性生活,涉足其他高度冒险行为。这是多大的悲剧啊!有过x虐待伤痕的孩子已经在情感上预先倾向于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痛苦和危险。  可悲的是,x虐待在美国的文化中简直太猖獗了。在1996年对10,868名少女的调查中,其中10%经历过成|人或比她们年长的人的x虐待,其中9%已经过去了,1%正在过程中。这些x虐待的牺牲者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性伴侣数目比没有经历过x虐待的女孩要多。如果x虐待牺牲者也经历过身体上的虐待,有几个性伴侣的可能性就进一步增长。  那些被父母支持程度较高、父母不赞成青少年性行为的孩子,在性伴侣数目上要比其他青少年少。被父母以外的人x虐待但得到家人爱护的孩子,在性伴侣数目上比那些没有得到家人爱护的孩子少。  以下研究强调了x虐待的现实性以及它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冲击:  ◆有过不情愿性茭历史的女性更倾向于在岁数很小的时候发生自愿的性茭。(性病的危险因素)  ◆全国监管中心的反馈调查显示,接受监管的50%~70%的女孩有过身体上的虐待或x虐待。  ◆1994年,有139,980例儿童x虐待案,其中15%始于1990年。  ◆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单亲家庭中孩子身体上的虐待和x虐待是双亲家庭的3倍。同一调查显示,每年大约300万儿童在身体上受虐待,100万是x虐待牺牲者。这些发现表明,身体虐待的案例比政府发现的要高16倍,x虐待案例的数字要高10倍。  ◆在1992年华盛顿州青少年健康行为调查中,对3?128名8年级、10年级和12年级的女孩的调查显示,曾经有过x虐待历史的女孩在15岁之前性茭的可能性更高,有一个以上性伴侣的可能性也更高。  1998年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分析了对166名学生从1985-1997年的跟踪调查。这篇分析报告这样总结:  “男孩中发生的x虐待很少被报告,也很少被治疗。由于这些受到性侵犯的男孩没有得到治疗,以后社会必须得去面对这些问题的后果,包括犯罪、自杀、使用毒品,以及更多的x虐待。”研究报告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州医学院的霍姆斯博士(williac.hols)这样说。  以前的报告发现,1/3的青少年罪犯,40%的性犯罪犯人,76%的连环强jian案犯人报告说自己年幼时受到过x虐待。  被x虐待的男孩的自杀比率高出1.5~14倍,受到过性马蚤扰的6年级男生滥用毒品的比例高出12~40倍。  霍姆斯博士说,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他认为所有男孩中,10%~20%受到过某种程度的x虐待。  涉足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仍然是个孩子,受成|人的荷尔蒙以及欲望所驱使,想要用成|人的身体来尝试性。他们看起来像成|人,他们可能在许多方面也让人感觉很成熟,他们也可能相信他们的“爱”使他们有理由发生性行为,但他们仍然是孩子,并没有在情感上预备好进入一个成熟承诺的婚姻关系,以及做父母的责任中。上帝要我们把性保留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孩子安全地导航,鼓励他们等待。  ◆◆◆  然而,这样一项任务却令人望而生畏,因为美国的文化常常鼓励,而不是反对婚前性行为。在里,我们会再看一个重要的原因,看看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等待。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质问:“为什么要等待?”

    环境因素

    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我生活中许多有影响力的人都在告诉我婚前性行为是错误的。如果我的父母要谈谈他们对此的看法,他们会说,“这是罪,别这么做!”如果我的牧师对相关这方面的内容布道,他会说,“这是罪,别这么做!”如果我打开收音机和电视,我会听到,“这是错的,别这么做!”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也说,“这是错的,别这么做!”我的大多数同伴也会说,“别这么做!”如果你成长在上一代或更早的基督徒家庭中,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当然,当时也有些人涉足婚前和婚外性行为。但是在家中,在教会里,学校里——几乎你所到之处,大部分的社会团体在强调《圣经》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这是错的,这是罪,别这么做!  几十年间,一切的改变有多大!你和我一样清楚,社会不再像前几代人那样批评婚前性行为了。今天,成长中的青年人可能听到他们的基督徒父母这样说,“这是罪,别这么做!”他们可能听到牧师这样说,“这是罪,别这么做!”——假如他还对此发表看法的话。有些牧师对这个问题不再站在这个立场上了,因为这会让他们不受大伙的欢迎。但我们之前的几代人都是这样,直到在我们这儿停止。我们的孩子打开电视,每个人都这么做——他们听到他们常听的音乐,听到,“噢,宝贝,让我们这么做吧!”当他们到学校里,听到他们的校长说,“如果你打算这么做的话,先去校医室,这样你们可以更安全。”他们听到他们的同伴说,“我们也在这么做,它棒极了!”  为什么孩子们涉足婚前性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成长所处的文化的影响。公众舆论已经越来越不把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看做是错误的;相反,大家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可以被原谅的,甚至被颂赞和鼓励。今天的青少年涉足性行为,因为在他们周围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说这是对的。  除非我们了解今天的文化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否则我们不能帮助青少年处理“为什么要等待”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做的——真正理解文化。这样我们才知道如何回应。我们文化中的许多因素大大地影响了青年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需要思考,今天我们的孩子住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又是怎样影响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特别是在性领域。我们越了解孩子们所处的位置,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中间许多人成长中的文化以及今天孩子们成长中的文化。正如你在这部分读到的,我相信你会被社会压在我们孩子身上的使其性活跃的巨大压力所触动。我也希望你意识到,文化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力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今天的青少年极度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爱护。许多鼓励婚前性行为的言论对他们来说听起来似乎都很对,但在现实中的后果却是毁灭性的。《圣经·箴言》部分这样警告人们:“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们被蒙骗了,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  其次,我们要检查渗透在孩子们所了解的文化中许多有关性行为的神话。媒体在塑造今天的文化上的影响力很大。我们会在分别来看这种影响力。

    传统价值观与后现代主义文化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有意思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时期。我们正在两种文化的过渡中。我们中间许多做父母的人,成长在基督教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普遍接纳或坚决倡导的时代中,特别是在性领域。我们的文化,包括基督徒与非基督徒,所有关于性的原则都是从《圣经》旧约和新约中衍生出来的。  但现在的青年成长在一个后基督教文化中。这种文化的性原则主要从世俗的人文主义和道德相对论中衍生而出,其中没有道德绝对性。性行为(以及其他事情)的对与错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如果对你有效,让你感觉很好,给你带来成长或益处,那么它就是对的。如果不,它就是错的。  这是一个严肃的大问题:这两种文化共存于一个家庭和一个教会里,老一代人仍然活在绝对道德观的文化中——婚前性行为是错误的,句号,讨论结束了。在我们生活中讲话最有权威的人——我们的同伴、我们的教会、我们所认同的媒体——强调这种看法。  但是年轻一代生活在后基督教文化的道德相对论中,对他们的生命最有影响力的声音——同伴、媒体,反映的是他们那种文化。更重要的是,同一个家庭中的两种文化几乎没有沟通。许多情况下,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好像大家活在同一种文化中,似乎中间没有代沟,也没有文化的鸿沟。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父母生活在现代,孩子生活在后现代。在一个基督教价值观已经几乎完全被摒弃的文化中,那些告诉他们的孩子们婚前性行为是罪、他们需要等候的牧师们和父母们,被孩子们看做是煞风景的人、恶棍或者傻瓜。  作为基督徒的牧师和父母,我们处在少数派的位置上。因为基督教的价值框架已经在我们家门外的世界中不再盛行,我们再也不能在性领域简简单单地对孩子说,“这是罪,别这么做!”或者“这是错的,别这么做!”我们再也不能这么做,然后坐等着它奏效。孩子们想要知道,而且也应该知道——为什么。  在你指责我讲述这样的信息之前,请思考我这么说的原因。不同时代中肯定存在着许多不同,这就使他们彼此的沟通变得极其困难。但是今天,青少年实际上是同时活在两种文化中,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父母们并不清楚这两种文化的存在的时候。  我们成年人怎样了解今天的年轻人所面对的和我们在成长中所面对的一切并不相同?在家中、在教会中,他们的环境可能很相似;但是在学校里,和朋友在一起时,或者当他们收听或是观看媒体时,那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使用的语言也是不一样的,单词的意思甚至都不同了。没有比生活在平行文化夹缝中的青少年更脆弱的。

    后现代文化的幻灭

    后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没有准则,漂浮在一个他们既没有创造也没有选择的世界中。他们被一群青少年的偶像所包围,每个人都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独立做决定,他们发现自己活在混乱中。下面是几个学生的看法:  大多数青少年迫切渴望准则和限制,如果你直接询问一个少年,他是否想要规则,他可能会笑话你。然而,在他的心底深处,青少年渴望一个有权威的人对他说,“不能再往下走了”。是的,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没有人这样对他们说过;结果,他们成了他们自己的上帝。  ◆◆◆  一些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很困惑。他们进错了圈子,被洗脑,直至他们也相信这一切是对的,他们从前所知道的是错的;否则的话,他们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今天的青少年很迷惑,很失望。实际上,每种关系都在他们背上留下深深的一刀。他们在想,“我可以信任谁?”这一代和从前反叛的一代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反叛的一代在寻找一个原因,这一代没有原因。我们已经放弃了。我们没有梦想。  这些年轻人在某一方面是正确的。现在走入成|人行列的这一代并没有一个持守道德的理由,一个整合一切的理由。但是在某一方面,今天的青少年有一个非常真实的理由:生存。  在一个没有真理、正确和错误混乱的、危险、破碎的社会里,青少年感到自己像浮木一样被撕扯着随意抛来抛去。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行为,他们沉浸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但却被告知没有真理。他们被告知自己是宇宙碰撞的结果,但却要积极地看待自己,为自己欢呼。他们的行为是在他们头脑中旋转的各种矛盾的结果。对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任何结论,他们依附于他们可以理解东西——感官享受。  在大部分历史进程中,人们只需要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要做什么?面对着生存或死亡的前景,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生存上。只有少数的几位精英,他们的基本需要已经被解决,他们才有时间问:我是谁?今天,数十万人已经不再面对生存问题,现在他们有时间在决定自己的行动之前询问:我是谁?  现代的男人和女人面对一个两难的境地。他们不愿意接受上帝的真理,于是转向现在流行的其他几十种观念。他们感到无路可走,希望破灭,断定他们自己只不过是一些化学元素的巧合性组合罢了。他们是否觉察到自己已经得出了这种结论并不重要,他们的态度已经从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了。  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在个人世界中缺少模式。他们不知道正确和错误,好歹不分,没有衡量自己和自己行为的模式,他们活在绝望中。为了平息这种绝望,他们找乐子来满足自己。他们转向娱乐(它本身意味着“没有思维”),而这一点总会导致寻找暂时的、感官上的享受:物质主义、毒品和性。  假如生活就像一盒拼图游戏的话,人们正在努力拼起所有的碎片。他们不知道已经有人把盒上的真图模型换掉了。为了完成拼图,我们应该看看造物主指向的重要感、自我价值感、真理和意义——也就是上帝所设计的、给予我们尊严的一切,但是我们文化所给我们的碎片——物质主义、毒品和性——则在贬低人性,导致我们最终放弃自己的人生拼图。我们迷失了自己,进一步沉浸在暂时的享乐中。  观望中的年轻人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困惑。他们在家中需要榜样的作用来教导他们正确与错误,如果他们被教导了正确与错误,却没有看见他们的父母活出这种生活,他们会抵制父母的话语,认为他们虚伪。他们需要上帝真理的锚,让他们面对蓄意的伤害时能从中知道何为正确。他们需要做决定的基础和标准。他们需要能够让他们付诸于行动的世界观。  一个很有爱心的青年牧师这样对我说:“我们并没有很多好榜样或是有正面影响力的英雄。因此,青少年以摇滚明星、电影演员和运动员作为他们的榜样。他们被一群根本没有能力带领的人带领,他们在为此承担后果。”  一位青少年和父母一起去见辅导员时,表达了她对父母榜样作用的渴望。父亲高谈阔论“属灵的父母”之后,他的女儿真诚地说:“爸爸,我希望你自己能听到你刚才所说的,并照此行出来。”这位父亲后来为了另外一个女人离开了妻子和孩子。  孩子们看得听得最清楚的不是父母所宣讲的,而是他们所做的。所有的父母都是榜样。榜样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榜样?他们在驱散孩子的迷惑还是在增加他们的迷惑?

    我们文化中的非法性行为

    年轻人成长中的文化把青少年性行为看做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鲁思博士(dr.ruth),世界著名的性学家,在辛辛那提大学授课。她对1?200名大学生演讲说,期待年轻人在性行为上等候是不现实的。他们的“力比多”(x欲,libido)太强了。实际上,她是在说我们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但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并以此行动。当我们屈服于自己的欲望时,我们事实上已经和动物一样了。  鲁思博士在道德相对论文化的影响下,这样对年轻人说:“如果你想和女朋友发生性行为而且她也愿意,那么等待是不现实的。你的x欲望太强了。”然而,如果你请鲁思博士做你的心理咨询师,你对她说:“我想和我的女朋友发生性行为,但她不愿意。”她一定会建议你等待。但是她已经宣布过等待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的x欲太强了。这难道不自相矛盾吗?如果你们两个都想发生性行为,直接做吧,因为你们的x欲望太强了不能等待;但如果你想有性行为你女朋友不愿意,你应该等待,不理睬自己的x欲望!这就是影响今天文化的错误想法。而且我们任凭她——以及像她一样的人,信口雌黄!  鲁思博士的回答挑战了每一种道德标准,因为根据她的哲学观,我们只是动物,我们的行动出发点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欲望。如果这种想法是真实的,那为什么我们的法律要抵制强jian?让一个强jian犯等待不是不现实吗?他们的“力比多”太强了,他们不能等待!  莫罗(nceorrow),《时代》杂志的撰稿人,生动地描述了青少年性行为像动物一样的特征:“很多人认为,青少年和邻家欢跃的狗一样,不再禁绝性行为。如果你要他们等待的话,你就很愚蠢,你是在惩罚他们或是你就像古老的|岤居人一样。成|人权威所能做的就是给这些野兽发放安全套,希望他们蜷伏在篱笆下之前还能等一下,抽出一个戴上。”然而,莫罗对这种情况提出抗议,他非常肯定地说:“安全套发放者的心态残酷地贬低了人的本性。年轻人倾向于满足人们的期待,由政府资助的安全套发放行为在宣布社会期待他们成为交配的狗。”  当文化期待孩子们像动物一样行动,甚至在多方鼓励时,猜猜看他们的行为会怎样。他们会沉沦到我们期待值的最低点。

    以“我”为中心的文化

    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中,一个人完全被自己所占据。很明显,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中,倡导自我、让自己开心是第一优先。成长中的孩子有一种扭曲的个人权利感促使他们这样要求:“在我想要的时候,我就要得到我所想要的一切。”  四处蔓延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论调大大地影响了人们的道德氛围。今天的孩子已经不再像两代人以前那样看待道德和价值观。在一篇题为《智慧之路:教导青少年性行为》(thewayofthewise?teachgteenarsaboutsex)的文章中,作者特里普(pauldavidtripp)写道:  随着现代性宣言的不断浮现,它所表达的生活观、所持有的“真理”渐渐地浮出水面:  ◆人是最终的,自主的,也就是说,没有比个体更重要的了。我是自我维系的,不受任何权威限制,只要我自己选择不去跟随权威就可以了。  ◆人最高的价值与经历是个人满足与快乐。我有权利享受我那一份快乐和安慰。  ◆我必须时刻警惕,保证自己的“需要”被满足。  ◆最重要的爱是自爱。没有它我不能正常运作。  ◆快乐越多越好——常常追求更大、更有效的刺激。  ◆重要的是此时此地,它导致常常追求迅速的满足。  ◆一个人的身体要比他的精神更重要,它导致过度重视自己的身体。  难怪我们的年轻人在尽快、尽可能地追求性。我们现在的文化鼓励他们这样做。  我们从两本日记来看两个少女的价值观,一个写于1892年,一个写于1982年。它们之间的截然不同代表了不同时代在道德和优先序上的典型改变:  你可能希望基督徒青年不会很容易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性领域。但这种期望却是不可能的。例如卡森-纽曼学院的弗莱彻博士(dr..b.fletcher)这样说:  我相信,教会里的很多人认为,我们教导孩子的基督徒价值观在影响他们的性行为。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引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那些性活跃的基督徒青少年是不是不太“敬虔”?还是他们重新改写了上帝的话,允可性活跃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怎样处理信仰和性?  以下内容选自1992年在美国一次伦理大会上弗莱彻博士的报告——《青少年性经历:有性行为的发生》(theadolescentexperience?sexhappens):  以下百分比是7年中(1984-1991)学生自己报告发生的性行为比率:对于男性来说,婚前性行为从1984年的55%上升到了1991年的70%。对于女性来说,这种改变更大。在1984年,只有27%的女性承认她们涉足婚前性行为;但在1991年,有53%的人说她们有过性经历。从最近收集的信息来看(1991年秋季),66%的男性和65%的女性说他们经历过婚前性行为。双方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都是17岁左右。  有意思的是,样本?在卡森-纽曼大学中65%的男性和56%的女性承认他们曾经和伴侣有过kou交或性器官刺激。由于某种原因,这变成了性茭的替代品。正如一个女孩这样说:“如果我为他这么做,他就不会强迫我和他发生性行为了,我也不用担心怀孕。”  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基督徒青少年在从他们所生活的自我中心的文化中获得指导,来引领他们的性行为。弗莱彻博士的报告继续往下说:  我们的学生仍然在信仰价值观的影响之下,但一旦有可以让他们接受的借口时,他们又很愿意妥协于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你恋爱了,性是一种很自然,很有意义的方式,让你对同伴表示你的感情。”他们把《圣经》所教导的关于爱、性和婚姻与这种说法妥协,认为爱等同于婚姻。如果你爱一个人,把自己承诺给他,这就和结婚是一样的,只是没有经过官方手续。因此,对他们来说,对彼此的爱和承诺是性行为的必要条件。  我这样问学生:“一个人怎样做出道德选择?”我常常能预测出他们的第一反应。首先,他们会说,“每个人必须要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在被要求继续往下说时,他们会说,“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事情不见得对另一个人也正确”。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他们的道德选择的思维范畴。在讨论、弄清楚这种伦理观念后,我问:“有没有道德绝对性?”他们几乎每次都回答:“没有,没有绝对的道德。”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今天的青少年涉足婚前性行为,因为文化鼓励他们去满足自己,即使在他们的自我与道德相冲突时也是如此。

    一个缺乏根基的社会

    文化包围着青少年,它的另一个可识别的因素是美国生活的过客本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运转的社会中。今年有3?500万美国人搬家。当孩子不能拥有一个安全的、稳定的、可预测的家庭生活时,他们会用许多方式活出那种不安全来。他们会测试生活中的权威人士——父母、老师、青年领袖甚至上帝所加给他们的规则和界限。  人们搬家的原因有几种: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气候、低廉的房租或财产税。搬迁可能从这个海岸到那个海岸,或者是从一个房屋开发区到另一个,但结果是一样的。今天很少有人“扎下根”。但是,没有根,我们的年轻人就会很脆弱,在他人的道德观和认识之间飘来飘去。  这也是一个分隔的社会。在许多地方,例如,加利福尼亚,房主和邻居之间被空心砖垒起的墙、连起的篱笆或其他的障碍物所隔开,越来越疏离。即使邻里中间没有树起高墙,这种疏离感也一样是很真实的。我问你,你认识你周围多少个邻居?现在,特别是在新的社区中,大部分人很少和他们隔壁的邻居相熟。  每个家庭都在面对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