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

分卷阅读245

    他只是和人说话而已,为什么非要有所图谋。

    等走完了一圈,乔庭渊也对整个县的产量有了一份不小的期待,但是当他回到县衙里打开平宴送过来的箱子,他当即一喜。

    “大人,此物为何红彤彤的?个头还挺大。”主薄好奇的张望两眼。

    乔庭渊笑而不语,这不就是红薯吗?

    他赶紧提笔给平宴写信,让他帮忙弄一批种子回来,再叫上县里入住的其他商行一起来帮忙,势必要在春收结束之前把这批种子运送到县里。

    红薯与土豆一样,种植一般都不依靠种子来实现。

    红薯的种子很难得,因为红薯很难开花,开花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而且开花之后,因为红薯是双性花的缘故,要么是尚未授粉花就谢了,要么就是自花授粉,所以很难结出来果实。

    所以红薯基本上是采用插秧秒的方式来实现,也是因为秧苗很容易种植。

    所以趁着现在平宴那边更暖和的地方刚刚结出来秧苗的时候,赶紧把秧苗弄回来。

    这样一来,乔庭渊就忽然不是很想让臻园县的人种植玉米了,因为土地只有那么多,今年还要腾出来地方种植水稻,又是玉米红薯的,恐怕是没有这么多地方的。

    乔庭渊刚起了这个心思,也有商行去了平宴那边运货去了,结果沈家已经拉了两车的玉米种子来。

    “大人,您看——这是赶了好几天的路运来的种子。”

    乔庭渊当即为难的在心里权衡了半刻,早先让沈家运货的时候,沈家一副忙着挣大钱,顾不上的样子,眼下又给玉米急急忙忙的运了过来。

    既然都拉过来了,还费了不少时间和人力的,放在乔庭渊的面前堆着。

    这不收吧,让沈家怎么把这个运回去?说不定回去的路上都发芽了,肯定不成的。

    乔庭渊眯了眯眼睛,检查了一番沈家运来的种子。

    这回沈家做事儿,意外的不麻利,种子里时不时的就有一个发霉的。

    转头就笑眯眯的给宁涣之写了封信,说自己这里有个种子产量很高,很好养活,你要不要一起种啊?

    当然,乔庭渊找人把霉的种子统统挑了出来。

    乔庭渊还特意等了等,就等着今年春天田里的土豆与小麦种子都收获以后,有了这个产量上的有力证明,宁涣之才会相信他的话。

    乔庭渊也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像是当初小时候乔成与何杏一样信任他。

    乔庭渊这样做,总得来说还是想让几个县都富裕起来,单独一个臻园县富了,其实倚靠这个县的资源,富裕的程度也很有限,不如把几个县的资源都能够链接在一起,把加工地放在臻园县。

    再者就是,打个比方,一个村子里,就一家富得流油,其他人连馒头都吃不上,就问问这种状况下,人会不会产生嫉恨的情绪。

    而且乔庭渊也想帮宁涣之一下。

    综合几个方面来说,乔庭渊觉得这个玉米种子交给宁涣之他们县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也还是要看宁涣之的选择了,乔庭渊这封信的日子定下了之后,他就盯着要做开学准备的慈幼局与春收的事情。

    “再派两个人去,这么点人都不分不出称重的人。”

    现在的县衙的门口公告栏上已经贴上了,开始收取今年粮食税的消息。

    乔庭渊站在县衙门口张望,手里还拿着土豆的各种做法,保障老百姓们对土豆正确食用方法。

    顺便科普了几个简单的菜单,比如说土豆丝炒肉,土豆饼,烤土豆,顺便把最容易中毒的情况交代清楚,万万不能因为可惜粮食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门口摆着的临时帐篷,正忙活着,衙役们都恨不得长出来三头六臂一样,忙的是春天也留了一身的汗。

    “诶诶,老汉儿,这是你家的?怎恁多?”

    “嘿嘿,多了才好的嘞,今年保准管饱,吃的肥肥胖胖。”

    ……

    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

    老百姓们一袋袋的把今年的粮食放在秤砣上,按照之前提到的优惠,进行粮食减税。

    主薄就看着即便是减税下来之后,今年的产量也要是往年的几倍多得多,他看了一眼身前挺身站着的乔庭渊,自愧不如。

    果真是考上了状元的人,到底是想法和他不一样。

    不过,依主薄看来,考上状元的人是不少,但是能够像乔庭渊这样作风的人,也是绝无仅有的。

    就在收粮食的过程之中,乔庭渊也发现了,可能是因为堆肥的关系,今年的粮食属实是大丰收,而且因为冬天的落雪关系,再次给土地浇了水,所以让老百姓们的手里都还剩了很多的粮食。

    既然剩了这么多,乔庭渊也琢磨起来外销的事情了。

    “现在城里有几家商行了?”

    主薄听了乔庭渊这话,麻溜的翻着类似于登记注册凭证的手册,“一共三家,沈家是一个,还有一个鲁家书局也做起来了商行的事情,再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