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夏前典籍,对文字颇有研究。他虽然暂时还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和图案,但是他知道,这上面一定有玄机。
“先生,要走了。”王子朝派来的人催促说,老聃脱了自己的外衣,小心翼翼把这块金属包裹了几层,在一辆结实的车上找了一个稳妥的角落,放置妥当。
自古以来,很多宝贝都是搬家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实在绝望的时候,搬个家试试看。
王子朝等人进入楚国,此前恰好楚平王去世,楚昭王继位。王子朝派人前往郢都请求借地暂居,楚国也正乱得可以,无心掺合王室的事情,因此回复王子朝可以在方城山以外随便找地方居住。
于是,王子朝率领着王室难民来到楚国居住。
王子朝逃走的当晚,天上出现了彗星。
彗星对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灾难。
第二三三章二桃杀三士
彗星掠过,王子朝根本没有心情去理睬。他觉得如果真的有上天的话,那么上天对自己就太不公平了。
实际上,没有几个人真的去关心彗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齐景公。
“彗星出现了,赶快准备祭祀消灾。”彗星出现的第二天,齐景公就匆忙下了命令。
“慢着。”晏婴急忙阻止了他。
“为什么?”齐景公有点惊讶,好歹说这也是为国家作的事情啊。
“那没有用的,别自欺欺人了。”晏婴甩给齐景公一句,看齐景公有点发愣,接着说:“彗星这东西,是用来扫除世界上的污秽的。如果您没有污秽,怕什么?如果有,祭祀一下就能没有了吗?心底无私天地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管他彗星干什么?”
晏婴跟子产一样,无神论者。
“嗯,有道理。”齐景公于是取消了祭祀。
——阴谋
王子朝逃奔楚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齐景公于是在郊区别墅请晏婴来喝茶聊天,谈一谈国际形势。
话题从王子朝开始,很快就聊到了齐国本身。
“唉,你看这么好的别墅,将来还不知道归谁呢。”说着说着,齐景公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什么意思?”晏婴急忙问。
“我听说国君的位置应该归属于有德者,可是我觉得我们家好像没什么德啊。”齐景公说,倒很诚实。
“那,”晏婴沉吟了一下,然后小声说:“那我就有话直说了,如果说有朝一日这别墅要换主人的话,恐怕多半是田家了。”
“为什么?”齐景公有点诧异,他心里挺喜欢田无宇的。
“田家虽然也说不上怎么有德,可是他们很得人心啊。”晏婴于是把田家怎样乐善好施,怎样在自己的土地上变相减税等等都说了一遍,听得齐景公连连点头。
“那,那怎么办?”齐景公急忙问。
“怎么办?咱也拉拢人心啊。咱用周礼的那套东西,自己把国家治理成和谐社会,就不怕他们了。”晏婴出了这么个主意。
“好好。”齐景公说。
关于这段对话,后来韩非子对晏婴很不满意。韩非子评论道:景公,不知用势之主也;晏子,不知除患之臣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晏婴和齐景公不懂得运用手中的权力,及时除掉田家。
其实不然,齐景公本身比较优柔,而田家的势力已经很强大,晏婴如果胆敢撺唆齐景公用武力对付田家,那么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武力对抗,田家获胜;第二,齐景公与田家和解。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晏婴都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晏婴首先要保全自己。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去削弱田家。
晏婴就是这么想的,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
晏婴知道,公开地削弱田家是行不通的,弄不好打虎不成反而被虎咬,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暗中下手,搞一些阴谋诡计,神不知鬼不觉地削弱田家。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从哪里开始呢?想了好几天,晏婴理不出个头绪来。
这一天,晏婴有事去见齐景公,进入朝廷,恰好看见三个人坐在门口,哪三个人?齐国最著名的三个勇士,也都是齐景公重用的三个人。这三个人是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
“哈,三位好啊。”晏婴向他们打个招呼。
三人都没有说话,连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按理说,晏子走过,他们应该起立。
“牛。你们牛,看你们还能牛几天?”晏婴非常恼火,这三个伙计平时就依仗齐景公的宠爱,谁都不放在眼里,晏婴早就讨厌他们。
突然之间,晏婴眼前一亮。
削弱田家的办法有了。
——二桃杀三士
“主公,王室的事情有什么感想?”晏婴问齐景公。
“唉,臣强君弱,国君的日子不好过啊。”齐景公叹了一口气,情绪不高。
“是啊,所以,对有些强臣,就要痛下杀手。”晏婴借着话头说。
“这。”齐景公面有难色,压低了声音说:“田家实力太强,不敢动啊。”
“主公,我不是说田家,我说的是田开疆那三个人。”
“啊,为什么?”齐景公有些惊讶,他很喜欢这三个人呢。
“主公,我听说聪明的国君之所以要养勇士,首先勇士要像狗一样忠诚,对敌人要凶猛无比,对国君的臣子要尊重。可是这三位呢,傲慢无理,不懂得尊重师长,徒然为主公您增添仇人,这样的人养他们干什么?他们现在已经不把大夫们放在眼里了,主公您对大夫们还很客气,他们是毫无礼节,而大家都把他们的粗野无礼当成是主公您的指使。长此下去,主公您还有可以使用的人吗?所以啊,他们就是祸国殃民的东西,不除他们,主公您说不定什么下场呢。再说了,田开疆可是姓田啊,他们三人都是田家的党羽啊。”
晏婴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心惊胆战。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提醒了他,田开疆是田家的人,虽然自己也喜欢他,但是他说不定就是田家放在自己身边的卧底。
“可是,这三个人是齐国头三名的勇士,要杀他们,别弄不好反而被他们伤了。”齐景公面带忧色,这么说,等于是已经同意了晏婴的说法。
“对付这几个缺心眼的,不用那么费力,看我略施小计。”晏婴笑笑说,这年头,要靠脑子吃饭。
过了几天,晏婴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三个桃子,看上去粉里带红,形状圆润,硕大无比,个个看上去都有一斤多。
“主公,这桃子天下只有三颗,特地给主公您献上一个。”晏婴让人洗干净了,献了一个给齐景公。
嘎巴嘎巴,齐景公就干掉了一个,确实不错。
“那,剩下的两个,准备给谁?”齐景公还想吃。
“这两颗桃子,就给那三个缺心眼的。主公,让他们进来,我分桃子给他们。”晏婴说。
齐景公觉得奇怪,你不是很讨厌他们吗?怎么还给他们吃桃子?只有两个桃子,怎么给三个人分?给谁不给谁啊?这不是摆明了得罪人吗?尽管没想明白,齐景公还是派人去召请田开疆等三人,说是有赏赐。
不一会,田开疆三个人大摇大摆来到了,旁若无人。
“主公,有什么赏赐?”三个人大声问道,整个大殿都在回响。
主公没说话,晏婴说话了。
“三位勇士,主公刚刚得了三个绝世大桃,主公吃了一个,觉得特别好吃,念你们劳苦功高,决定把剩下的两个给你们。现在呢,你们自己来说说自己的功劳,谁要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就自己拿一个吃。”晏婴一边说,一边咽口水,好像自己想吃还吃不到。
桃子就摆在一个大盘里,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我,我。”古冶子先说话了,可是他本来就结巴,如今一急,说了半天,只说出一个我来。
“我先说。”公孙接可没耐心等他把我说完,直接抢了进来。“当年跟主公打猎,遇上一只老虎扑出来,当时别人都尿了,我手里还没有武器,可是我听挺身而出,手搏老虎,打死了老虎,保护了主公。这样的功劳,能不能吃桃子?”
“嗯,你的功劳最大,该吃一个。”晏婴点点头,表示支持。
公孙接也不客气,自己上去拿起了一个桃子,咔嚓咬了一口。
古冶子被公孙接抢得了第一个发言权,干着急没办法。等到公孙接拿到了桃子,急忙又要说话,这次更急了,所以结巴得更厉害:“我,乌、乌。”
古冶子实在说不下去了,在那里咽口水倒气。
田开疆一看机会来了,插了进来。
“我说说。”田开疆开口了,古冶子还在那里咽口水。“上次跟着主公出去打仗,结果我们被包围了,我一个人保护主公,两次击败敌人的进攻,最后救主公突围。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一颗桃子?”
“太该了,这么大功劳,太该了。”晏子几乎是高声叫了出来。
“嘿嘿。”田开疆很得意,径直去拿起那个剩下的桃子。咔嚓一口,很满足地点了点头。
桃子已经没有了,古冶子也算咽完了口水,倒顺了气。
“我说说。”奇怪的是,古冶子现在也不结巴了。“那一年我跟主公去晋国,过黄河的时候,上来一个神龟一口把主公的骖马给叼到水里去了,所有人都吓傻了。我拿着剑就追下去了,大家也知道,我是个旱鸭子,所以我就在水底走。逆行百步,顺流九里,最后把神龟给杀了。当时我左手拿着马尾,右手举着gui头从水里出来。两岸的老百姓看见gui头以为是河神呢。我这样大的功劳,谁比得了?啊,你们两个人拍着胸脯自己说说。”
古冶子说得愤怒,拔出剑来。
田开疆和公孙接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很惭愧,确实人家古冶子比自己要强很多。
“老大,确实你功劳最大。我们,我们把桃子还回来行吗?”哥俩个说着,把桃子放回了盘子。
古冶子没有说话,他盯着那两个桃子,每个桃子都被咬了一大口。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原本该有自己的一个桃子,可是现在只有两个别人吃剩下的桃子。
田开疆和公孙接也看着桃子,他们很后悔自己咬了一口,因此更加的羞愧。
“我们功劳没有你大,本事没有你高,可是竟然吃了桃子,真是不要脸啊,我们没脸活下去了。”田开疆和公孙接都是刚烈的勇士,他们受不了良心的煎熬。
两人同时拔剑,同时把剑抹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两具尸体就倒在古冶子的面前。
“兄弟,何必呢何必呢。”原本还满怀羞愤的古冶子看见两人为了桃子而自杀,猛然之间觉得对不起这两个兄弟,这两个兄弟分明是被自己逼死的啊。“你们都死了,大哥我难道还要偷生吗?你们能自杀,难道大哥我就不敢吗?”
古冶子说完,挥剑自杀。
三具尸体。
三个绝世勇士死了,为了两个桃子。
齐景公收殓了三个人的尸体,就在临淄城外荡阴西里以士的礼节厚葬了他们。
对于二桃杀三士这件事,历史上多有人对晏婴的做法表示不满。
后来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内容如下:“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者,相国齐晏子。”史上多认为这是诸葛亮在指责晏婴,其实不然,诸葛亮行事与晏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好为《梁父吟》只是表达他对晏婴的敬仰而已。
——司马穰苴
二桃杀三士,晏婴成功除掉了三个眼中钉,三个田家的党羽。齐景公则隐隐有些后悔,毕竟这是三个难得的勇士,而且都为自己立过大功。
田无宇很是恼火,但是没有办法。
没过多久,齐国驻晋国的办事处传来一则鸡毛信,称晋国将联合燕国前来讨伐齐国。`
原来,在王室之乱中齐国暗中支持王子朝,惹恼了晋国人。赵简子提出讨伐齐国,在其余五卿没有响应的情况下,决定出动自己的家族兵力,再联合燕国,合兵进攻齐国。
“先生啊,怎么办?三个勇士都被你杀了,派谁去对付晋国人啊。”齐景公紧急召见晏婴,话语间就有些埋怨。
晏婴一听,暗说晦气,这晋国人来得也太不是时候了,早点来啊,让这三个缺心眼的死在晋国人手中不是更好?可是现在怎么办呢,晋国人要来,总要想办法啊。
“这个,这个。”晏婴这回真有点为难,领军打仗不是自己的长处,干不了,整个齐国,只有一个人能够对抗晋国人,自己还真不想用。
“先生,快想办法啊。”齐景公有点不耐烦了。
到这个时候,晏婴也只好推荐这个人了。
“主公,有一个人是个帅才,用他,比三勇士强一百倍,足以抵挡晋国人。”晏婴说。
“啊,谁这么厉害?先生怎么不早说?”齐景公一下子来了精神,瞪着眼问。
“这个人叫做田穰苴,精通兵法,生性威严,是个带兵的好材料。”
“啊,可是,这是田家的人啊。”齐景公有点失望,他不想用田家的人。
“虽然是田家的人,可是他是田家的疏族,姓田而已,跟田家其实没什么瓜葛,可以大胆任用。”晏婴心里其实也不想用他,可是不用他用谁?所以,还要为他辩解。
“那,请他来我面试面试。”齐景公被说服了。
当天,田穰苴被通知面试。面试的结果是齐景公非常满意,当即任命他为将军,率领齐军迎战晋军和燕军。
“主公,我呢,就是一农民伯伯,没什么地位,一下子成了将军,恐怕大家都不服气。这样,您派一个宠臣给我做监军,替我压着点阵。”田穰苴接受了任命,但是提出这样一个条件。
“好啊,那就庄贾吧。”齐景公让自己的头号宠臣做监军,当即召来。
当着齐景公的面,田穰苴和庄贾商定了明天点阅军队的时间。之后,两人各自回去准备。
第二天,三军集合。田穰苴早早来到,立表下漏,这两样都是计算时辰的,然后一边部署军队,一边等庄贾前来。
两人约定的时间是正午,眼看着日影到了正北,正午到了。可是,庄贾还没有到。
“不等了。”田穰苴下令,随后撤掉表和漏,开始点阅三军,申明纪律。
一直忙到下午接近傍晚,这个时候,庄贾才晃晃悠悠来到。
“大夫,为什么迟到?”田穰苴问他。
“嗨,这不是要出远门嘛,亲戚朋友都要送,喝了几杯,就把时间耽误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庄贾满嘴酒气,看样子喝得不少。
“不好意思?一旦接受了国君的任命,就要忘掉自己还有家;一旦号令三军,就要忘记自己还有亲戚;一旦上战场打仗,就要忘掉自己的性命。现在强敌就要入侵,国家危难,百姓的生命都在我们的手里,这个时候你还有心跟亲戚喝酒?奶奶的,来人,约好了时间而迟到的,军法怎样处置?”田穰苴变了脸,一脸的怒气。
“斩首。”军法官回答。
“那就不好意思了,斩。”田穰苴下令,早有军士上来把庄贾拿下。
这个时候的庄贾吓的一身冷汗,酒也醒了,急忙大声喊自己的随从:“快去找主公救命啊。”
庄贾的随从急忙去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急忙派人来救。
晚了,人头已经挂在了军门的柱子上。
齐景公的使者手持使节,驾车闯进了军营。
“你来干什么?”田穰苴厉声问道。
“主公派我来救庄贾。”使节有些害怕,田穰苴的气势太逼人了。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庄贾已经被我砍了,现在说说你的事。”说到这里,田穰苴问执法官:“驾车闯入军营,何罪?”
“斩首。”军法官回答。
“咕咚。”使节跪下了,田穰苴敢杀庄贾,自然也敢杀自己。“大司马饶命啊,我家有八十岁老娘啊。”
“国君的使者不能杀,这样,杀了他的御者,砍了他的左边的骖马。”田穰苴还算给面子,只可怜御者和那匹马成了替罪羊。
使者千恩万谢,狼狈不堪地走了。
三军震栗,齐军散漫惯了,什么时候见过这么严厉的主帅?
之后,三军训练三天,三天时间中,田穰苴亲自检视军中,对伤病士兵问寒问暖,安排治疗。又把自己的伙食补贴到三军中,自己跟士兵一起吃饭,吃同样的饭。
三天之后出发,即便伤病员也都请求出征。
齐军士气大振。
赵鞅由于担心内部问题,因此决定休战。这下可坑了燕国,田穰苴率领的齐军大破燕国军队,一直追击到燕国境内才收兵。
齐军凯旋回国,快到临淄的时候,田穰苴命令三军解除武装,下令不得扰民,随后才进入国都。
齐景公非常高兴,任命田穰苴为大司马,执掌齐国军队。
从这之后,田穰苴就被称为司马穰苴。
第二三四章解读和谐
现在,齐国有两大名人了:晏婴和田穰苴。
内事不决问晏婴,外事不决问司马。整个齐国,都这么传说。
晏婴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二桃杀三士就是想削弱田家的实力,如今折腾来折腾去,反而帮田家挖掘了一个司马穰苴出来。
晏婴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田无宇眼看司马穰苴能力超群而且很受齐景公的赏识重用,巴不得把他拉到田家的阵营中来,于是又是攀亲戚又是拍马屁,而司马穰苴原本是田家混得最差的那一支,如今能跟田家正宗拉近关系,也是求之不得。
——齐景公的幸福生活
齐景公很高兴,现在他有三个最信任的人了。除了晏婴和田穰苴之外,还有梁丘据。不过,这三个人,对齐景公来说,作用是有区别的。
一天,齐景公半夜喝酒,喝着喝着,觉得自斟自饮没劲,要找人同饮侃山才有意思。于是下令:“酒肉打包,到晏婴家喝酒去。”
一行人咋咋呼呼出了后宫,直奔晏婴家而去。除了酒肉之外,宫廷歌舞团也跟随前往。
晏婴早已经睡下,突然听报说齐景公来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忙穿上朝服,准备好上朝用的家伙,在家门口迎候齐景公。齐景公还没有下车,晏婴就走上去问他是否有什么国家大事。
“你看,今晚明月当空,晚风轻拂,好写意啊。我带了好酒好肉还有歌舞团,咱们喝点酒,唱唱卡拉ok跳个舞之类,岂不妙哉?”齐景公笑嘻嘻地说。
“我还以为有什么国家大事呢,陪酒我不在行,擅长陪酒的多着呢,我就不参加了吧。”晏婴拒绝了。
齐景公知道晏婴的性格,也没办法强求。
“那,您就早点休息吧。”齐景公想了想,对随从们说:“去司马家。”
大队人马呼呼啦啦,又来到司马穰苴家。早有人去通知了司马穰苴,司马穰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披甲执戟,站在大门口迎接齐景公。
“主公,是不是有外敌入侵,还是有人叛乱?”司马穰苴见到齐景公,迎头就问。
“你看,多么圆的月亮啊,难道司马不想喝个小酒唱个小歌?酒肉和歌舞团我都带来了,怎么样,咱们喝几盅?”齐景公又笑嘻嘻地说,他觉得司马穰苴的打扮有点搞笑。
“主公,行军打仗我是高手,喝酒唱歌就没什么道行了,主公找别人吧。”司马穰苴也拒绝了。
这下,齐景公又失望了。
“那,去梁丘据家里吧。”齐景公又下令。
一行人来到了梁丘据家,远远就看见梁丘据左手抱着瑟,右手提着竽,一边唱着红歌一边迎了上来。
“今天晚上我喝酒真快乐啊。没有晏婴,谁为我治理国家呢?没有司马,谁为我保卫国家呢?可是如果没有梁丘据,谁能陪我一起享受人生的快乐呢?”齐景公不由得感慨起来。
“主公,怪的不我家喜鹊叫个不停,原来是主公驾临,哈哈哈哈。”梁丘据的马屁直接就上来了。
“哈哈哈哈。”齐景公笑了。
当晚,齐景公喝得高兴,直喝到天亮,才醉醺醺地回宫去了。
——除掉司马穰苴
论人品和能力,司马穰苴是齐国一流。
论对晏婴的尊重和感激,司马穰苴不亚于任何人,他经常说起没有晏婴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晏婴还是决定要除掉他,因为,他是田家的人。
晏婴不会去做这个恶人,就像二桃杀三士,他决不会自己动手。
自古以来,所谓“矮子心多”,晏婴算是一个明证。
晏婴首先劝说齐景公给司马穰苴赏赐封邑,赏赐的封邑从哪里来?从鲍家、高家和国家那里收回来赏给司马穰苴。没有多久,这三家就纷纷来说司马穰苴的坏话。
终于有一天,齐景公也觉得司马穰苴确实有些过分的时候,他请晏婴来讨论这个问题了。
“最近很多人来投诉司马穰苴,说他骄纵蛮横,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齐景公问晏婴。
“主公,这事情都赖我。当初我举荐他的时候,真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跟田家混在了一起,我,我引咎辞职行吗?”晏婴根本没有回答齐景公的提问,反而说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齐景公大吃一惊。
其实,骄纵蛮横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问题,齐景公的意思也就是让晏婴想办法提醒司马穰苴而已。可是晏婴突然提出田家的问题,齐景公就不得不加倍重视了。
“啊,司马不是田家的疏族吗?怎么又和田家混在了一起?”齐景公有些紧张地问。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司马穰苴原来种地的时候,田家当然不尿他,如今当了大司马,田家当然要来认亲了。田家要认亲,司马穰苴难道还不愿意?就这么,他们就混到了一起。”晏婴解释,反正怎么说都是他有理。
“那,那你更不能辞职了。你辞职了,谁帮我对付田家啊?快想办法吧。”齐景公更加紧张了。
“办法还是有的,不是那几家投诉司马穰苴吗?就以此为借口,免了他的大司马。”晏婴出了这么个主意,把得罪人的事情推给了那几家。
第二天,齐景公果然宣布免除司马穰苴的大司马职务,理由是多名大夫投诉他,群众基础不好。
司马穰苴被免职,很没面子地回了家。由于心情郁闷,不久后心脏病发作,含恨离开了人世。
后来,田家篡夺了齐国,到战国齐威王的时候,下令修订古代有关军事制度和礼节的《司马兵法》,把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和言论添加到其中,成为《司马穰苴兵法》,又称《司马法》。
太史公在《史记》中专有“司马穰苴列传”,不过,司马迁不认为《司马法》与司马穰苴有多大关系。究其原因,大致司马迁认为《司马法》应该是司马家族的专利,不应该被田家无端抢走。
不过,不管太史公怎样说,历史上还是把《司马法》算到了司马穰苴的名下。到宋代,宋神宗编定“武经七书”,《司马法》在《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之后,排名第三,确定了在中国兵书中的地位。
《司马法》中有许多珍贵的军事思想,对后人颇有启迪。这里摘录一二。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什么是和谐
论人品和能力,梁丘据根本不入流。
论对晏婴的尊重和敬畏,梁丘据倒是不含糊的,他常常感慨自己一辈子也赶不上晏婴。
可是,晏婴还是瞧不起他,因为,他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晏婴拿他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因为,齐景公就是喜欢他。
那一天齐景公打猎回来,非常高兴,因为梁丘据把他伺候得很好,只要他想到的,梁丘据一定都已经做到了。
“看来,只有梁丘据和我比较和谐啊。”齐景公对晏婴说,把打猎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左传》原话是:唯据与我和夫?
“什么和谐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顶多说是保持一致而已。”晏婴不屑一顾地说。《左传》原文是: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那和谐和保持一致有什么区别?”齐景公问道。《左传》原文是:和与同亦乎?
下面,我们来看看晏婴怎样解说和谐,顺便也理解一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那当然,差别大了。”晏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和谐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最后做出来可口的肉羹来。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是肉,臣下们就是水、火、醋、酱、盐、梅。国君拿主意,但是臣下们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综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缓、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放个屁他也说是香的。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一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梁丘据什么都跟您相同,要他还有什么用?”
所以,什么是和谐?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见,达成最好的结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一样。
什么是和谐社会?就是包容的社会,言论自由的社会,批评声音不断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个声音的社会,而不是只能赞美不能批评的社会。
595
对于晏婴的评说,齐景公哼哼唧唧,不置可否。
不管怎样,打了很多野味回来,齐景公设宴招待群臣。当晚月明星稀,微风狂吹,大家一顿好吃好喝,热闹非凡。
突然,齐景公叹了一口气:“唉。”
正在高兴的时候,为什么叹气?别说别人,就连梁丘据都弄不明白。
“今天真的好高兴好高兴,可是,人都是要死的,人要是能够万岁万万岁,能万寿无疆的话,那该多好。”齐景公自己回答了大家心头的疑问,原来他是想到了死。
乐极生悲,乐极容易生悲。
“唉唉。”大家都跟着哀叹起来,梁丘据还流下了两行热泪。
晏婴看着这些人,就觉得好笑。
“主公,伤心什么?应该高兴才对啊。想想看,人要是不死的话,今天坐在这里的是您吗?那都是古人了,最早在这里的是爽鸠氏,后来还有蓬伯氏、蒲姑氏,再后来还有咱们太公,他们要是都万岁了,主公您现在能当国君?给你当个有三分地的农民伯伯就不错了。所以啊,伤心什么?没事偷着乐吧。”
大伙一听,这话有理,于是纷纷释然。
“我建议,为了能死,大家干一杯。”梁丘据发起了倡议,大家纷纷附和。
晏婴想哭了。
——梁丘据之死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出大事了。原来,鲁昭公不满三桓专政,想要铲除他们,结果反而被三桓联手,将鲁昭公赶出了鲁国,逃到了齐国。
齐景公和晏婴决定全力帮助鲁昭公,一来是因为这是国际政治避难准则,而重要的是同病相怜,鲁昭公被臣下赶出来,而齐景公也早就感到臣下的压力。
齐景公先在齐国东部给了鲁昭公一块地,算是临时安置。当年冬天,齐国发兵攻打鲁国的郓地,拿下之后,将鲁昭公安置在郓地,准备第二年出兵将他送回曲阜。
第二年夏天,齐景公亲自领军,准备南下攻打三桓,把鲁昭公给送回去。
“不跟三桓谈判,不接受鲁国的礼品。”齐景公下令,摆出了一个姿态。
这个时候鲁国的实力远远不如齐国,三桓知道,如果齐国一定要打,自己一定不是齐国的对手,怎么办?
正面对抗不行,就要从敌人的内部想办法。
季平子的家臣申丰和女贾带了两匹锦缎,悄悄地来到了齐国,悄悄地去见高(齿+奇,音已),高(齿+奇,音已)是谁?梁丘据的马仔,跟申丰女贾都很熟。
“伙计,发财的机会来了。”申丰对高(齿+奇,音已)说。
“什么发财的机会?”听说发财,高(齿+奇,音已)的眼中发亮。
“这两匹缎子先给你。”申丰先把两匹缎子给了高(齿+奇,音已),然后说:“如果你能让梁丘据想办法阻止齐国攻打我们,我们就帮你成为高家的继承人,而且还给你一万两千石粮食,怎么样?”
申丰在忽悠高(齿+奇,音已),就算给粮食有点谱,帮助高(齿+奇,音已)成为高家的继承人就纯粹骗人了。
“好,成交。”高(齿+奇,音已)同意了,毕竟粮食也不少。
高(齿+奇,音已)来找梁丘据,先把那两匹缎子给梁丘据看。
“这缎子不错啊,哪儿来的?给我的吗?”不等高(齿+奇,音已)开口,梁丘据直接瞪大了眼睛。
“鲁国人给的,鲁国人说了,帮助他们阻止齐国入侵,这样的缎子还有一百匹献给您呢。”看见梁丘据贪婪的眼神,高(齿+奇,音已)也就直来直去了。
“好,成交。”梁丘据一点没有犹豫,他太爱这缎子了。
转身,梁丘据去找齐景公去了。
“主公,有件事我得跟您提提,否则我总是睡不好觉。”梁丘据一副很关心齐景公的样子。
“什么事?”
“您说您亲自领兵送鲁昭公回去,高风亮节啊,全世界都在歌颂您。可是,您的安全就有了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前段时间,宋国的宋元公为了鲁昭公的事情去晋国,可是走在半路上暴病身亡;也是前些天,鲁国的叔孙(女+若,音若)在谋划把鲁昭公接回去,结果也是暴病身亡。我琢磨着,凡是帮鲁昭公的,怎么都暴病身亡了呢?难道鲁昭公得罪了鬼神?被下了咒了?所以我觉得,您千万别亲自出马了,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齐国人民可怎么办啊,我可怎么活啊?呜呜呜呜。”梁丘据说着说着,哭了起来,他被自己感动了。
齐景公一听,这事情是够邪门的,别为了鲁昭公,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多亏你提醒啊,好,我不去了。”齐景公怕死了,取消了亲征的计划,派了公子龃领兵前往。
结果,齐军知道齐景公临阵退缩,士气衰落。齐军与鲁军在成地进行了一次战斗,结果不分胜负。齐军撤军,送鲁昭公会曲阜的计划无疾而终。
“狗日的梁丘据,不得好死。”晏婴知道了这件事情,忍不住大骂。这段时间身体不好,因此留在了临淄,没想到梁丘据就干出这么个事情来。
梁丘据终究也没有能够得到那一百匹缎子,不是鲁国人想赖,而是老梁的命中不该有。
鲁国的缎子那是天下最著名的缎子,又轻又薄又透气又保暖,所以梁丘据早就想要。可是,事情不巧,恰好鲁国的缎子前段时间被一个楚国商人给买光了,库存还不够了。所以,鲁国人拖了一下,一直拖到两年之后,也就是司马穰苴死后不久,鲁国人来告诉梁丘据,说是缎子都准备妥了,过几天就发运过来。
梁丘据听了高兴,一高兴喝了几口凉水,结果老梁就开始抽上了;没抽几下,就挺了;没挺多久,就凉了。
老梁老梁,就这么凉了。想起来,还真不如死在齐鲁战场上。
“臭狗屎,说帮鲁昭公的暴毙身亡,你不帮鲁昭公,还不是也暴毙了?”晏婴听说梁丘据死了,再次大骂。
其实,对于梁丘据,晏婴当初虽然瞧不起他,但是也说不上恨他。梁丘据这人就是靠哄齐景公开心获得宠爱,没别的正经本事。可是,这人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也没有什么野心。
“国君总得有几个人陪他吃喝玩乐,否则当国君还有什么意思?”晏婴这么想,当初管仲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初管仲并没有动齐桓公的三宠,晏婴也就不动梁丘据。
可是,自从梁丘据收鲁国人好处的事情发生之后,晏婴就真是恨死了他。
“先生啊,老梁爱我啊,而且很忠诚,我想厚葬他,怎么样?”齐景公跟晏婴商量,如果说司马穰苴的死让齐景公有所感伤的话,梁丘据的死就让齐景公深感悲痛了
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