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统计师

统计师第64部分阅读

    收割机械跟不上。肥料,化肥用量上升,农家肥减少,怎么办。全面发展之后,高产作物减少,影响粮食产量。

    市场情况,零售和库存都有增加。问题是商品量和购买力有差距,部分商品货源不足。还应该进一步分析商品的构成、品种情况,货币投放情况,农村市场情况,农产品购进、生产资料供应情况存在什么问题。

    基本建设施工进度好于去年。投资计划有一部分不落实。还要研究施工力量、开工的项目、进度,拖期工程、结转工程的情况。

    二季度和以后各个季度检查计划抓什么?工业方面,重点是八项指标,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要有重点,比如,企业的重点是鞍钢,指标的重点是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定额。企业整顿方面,重点反映挖潜、革新,规章制度建立。

    农业方面,二季度抓苗情和追肥;三季度是农产品产量;四季度反映政策落实和兑现情况。评定大寨县、社、大队的指标要有所准备。

    市场情况,吃穿用商品以研究吃的为重点。农村重点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收购、供应情况。各个季度检查的重点要有侧重。商品的检查各有侧重,吃的是数量方面,穿的是质量,用的是品种。

    王局长讲了之后,熊处长补充说道,第一个问题,工业发展速度过去是小的快,现在是大的快,在这种形势下,大中小并举、特别是县区工业如何发展?第二个问题,科技就是生产力,反映产值的速度同时,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情况。第三个问题,工业改组问题,要反映企业协作化、专业化、产品配套情况。

    3月28日,开始讨论综合科的工作。各市结合本市综合科的状况谈论了王局长出的题目。沈阳和大连谈的时间长、内容多,其它城市说的比较简单,特别是如铁岭、阜新、辽阳等市,只是简单的说几句而已。下面我把沈阳市综合科长的发言记录如下,沈阳市综合科的工作情况可以代表辽宁省各市统计工作的最高水平。他说:

    沈阳市薛局长提出,统计局是干啥的,综合科就是干啥的。综合科人数,文革前7人,现在5人,最多时10人。文革前综合科的任务是,(1)调研;(2)历史资料整理;(3)编写月度计划执行情况;(4)对外提供综合性统计资料;(5)计算国民收入;(6)报表数字管理;(7)编写局业务性总结材料。文革后的任务,(1)调研;(2)编印年度历史统计资料;(3)搜集、整理、提供综合性统计资料;(4)编写业务性文字材料。

    综合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调查研究。近两年我们搞了17篇报告。调查报告都是紧跟中心,四帮打倒之前,写现实情况写成就多,四帮打倒之后,写那个时期情况写缺点和问题多。当前,临时工作比较多,没有把调查研究放在首位。调查研究方向不够明确,综合科的调研题目是以研究规律性的问题,还是写一些大酱、洗衣粉、笤帚糜子之类的眼目前“现得利”的课题?文风问题,过去,我们的报告基本是“随风倒”,都是附和当时的政治气候。

    我们综合科现在的调研课题有三个方面,即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方针政策落实。具体题目有:向潜力要速度;生活费指数调查资料分析;农业机械化调查资料分析。

    资料整理工作,统计资料是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我们资料整理的内容是:(1)国民经济统计提要,3月份定稿,5月份印刷发放;(2)历史资料汇编,在设计年报表式的时候就考虑到整理历史资料的需要;(3)为党的中心工作、会议搞专题统计资料;(4)搜集外地统计资料。我们沈阳市的资料档案在办公室,保管和编辑、使用脱节。据我们了解,17个市,有9个在综合科。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综合统计的专业,今后应该抓起来。我们今年准备试算国民收入。

    报表管理和数字质量检查也要抓起来,今年年报之前,我们要搞一次数字质量检查。

    科室分工,一个是调研题目,一个是文书工作。我们的分工是,(1)局工作总结交办公室;(2)调研,专业科侧重定期检查,综合科侧重专题调查、典型调查。

    3月29日,会议的最后一天,上午综合处熊处长讲三个问题:1978年度综合统计的工作任务;加强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意见;数字管理和报表管理初步意见。

    第一个问题,1978年综合统计工作的任务。

    继续深入批判四帮。

    联系综合统计实际,分清路线是非。总结二十年综合统计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从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作风上、制度上加强综合统计工作的建设,使综合统计工作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要做到思想上大解放,业务上大提高,推动综合统计工作大跃进。通过揭批四帮,揭露四帮对综合统计工作破坏的罪行,以及极右路线在综合统计工作中的表现。肃清流毒和影响,从以下四个方面澄清思想。(1)肃清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流毒。(2)四帮破坏实事求是,虚报瞒报弄虚作假,数为帮用。重要统计数字不真实,破坏统计分析研究基础。如实反映情况受打击,受迫害,有人顶住了,有人随风倒。数字准、实,是统计工作最起码的要求。(3)文革期间砸烂旧机构,清理旧人员,搞无政府主义。四帮攻击统计制度是管卡压,机构、人员、制度遭到破坏。(4)给统计工作者扣白专帽子,说研究经济、学习理论、埋头工作是白专道路,只专不红。

    加强国民经济计划检查工作。

    有计划按比例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坚持计划经济就要首先编制好计划。检查计划是统计部门的任务,更是综合统计应该抓好的首要任务。不禁要检查执行情况,还要通过检查发现计划的不协调的问题,提出调整计划的建议。从今年起,综合统计要按季度检查计划,重点反映发展速度,农业,燃料,电子工业,原材料工业,工业支援农业,重点工程进度,轻工市场,财政收入问题。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对计划检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毛主席说,情况不明是无法进行计划经济的。列宁说,统计机构应成为日常工作的分析机关,研究建设中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华主席说,要定期检查各地、各部门和基层执行计划情况,好的要表扬,因为领导不力、官僚主义主观原因完不成计划的,要追究责任,要给必要的纪律处分。任仲夷说,要加强统计工作对计划的检查,他引用列宁的话说,没有统计监督,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国务院文件和统计试行条例都强调对计划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统计部门不检查计划就等于失职。

    (2)建立经常性综合统计计划检查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一套科学统计指标体系,按期、及时、全面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在现有报表基础上,适当加工整理增加一些指标。要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工业、农业、财贸、物资、劳动工资各条战线、各部门、各地区的内在联系上,从综合平衡角度观察经济发展动态,反映生产、流通、消费、积累的依存关系、矛盾、趋势、方向,促进计划工作日臻完善。计划检查要做到与计划、同期、上期、历史最好水平、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先进水平等等进行对比。要建立综合统计指标台账。

    (3)建立必要的综合统计基层联系点。

    (4)省统计局每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市地盟座谈会,检查计划,分析形势,同时,提出下一次会议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要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采取分片进行,就地解决问题的办法。6月上旬,利用5月份的资料,预计一个月,对完成计划程度进行排队,完成计划好的、坏的要找出原因。搞两、三个好坏典型。查找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主、客观因素,潜在因素,以及计划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省统计局要深入地、市、县基层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综合科调查研究和专业科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既依靠又要独立工作。要掌握第一手材料,要自己独立调查,要有观察问题自己的角度。

    为提高计划检查的时效性,要采取科学的预计办法。

    各市要固定专人搞计划检查,要经常性地积累资料。

    各市要相互交流计划检查经验。

    计划检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充分利用统计的特点和优势,多使用全面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观察。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度和广度多种加工,做到连续观察。这是其他任何部门无法替代的。

    注意提高时效性,提出报告的时间不可晚于相关部门,可以搞突击。要做到雪中送炭。

    每一期计划检查报告都要抓住重点。反映问题要深透,要有所侧重。每一次检查要有两、三个典型,抓住重点单位做深入分析。上期报告反映不深透的问题,下期报告要进一步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防止老一套、一般化,要揭露事务的本质,寻找内在联系。要帮助专业科建立有用的指标体系,帮助专业科提高报表的及时性。

    另外,要掌握计划指标,计划措施。要吃透上头的精神和领导的意图。争取多多参加有关会议。

    开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题分析和典型调查。

    要环绕学大庆、学大寨,发展速度,农轻重比例,原料、动力和加工业比例,沿海和内地关系,消费和积累比例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今年的重点是发展速度,工、农业发展速度。

    工业方面。突出研究拖后腿的电、燃料、原材料工业。千方百计增产节约,合理分配使用。要抓学大庆中的电、燃料、原材料节约好的典型单位分析研究。还要抓后进单位进行分析,特别是煤老虎、电老虎要抓。反映挖潜革新的成效。

    计划是政策的体现。重点研究企业按劳分配政策贯彻情况。要反映促进生产好的典型,和贯彻不好的问题。

    发展科学技术是速度的保证。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

    机械工业要研究专业化、协作问题,研究制造与维修,主机与配件的关系。

    研究骨肉关系,副食品生产、供应问题。

    农业方面。保证发展速度的措施。学大寨的典型,是我们经常关注的调查研究对象。科学种田,八字宪法开展情况。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要找一个好的、坏的典型,进行分析,如何把纸上的东西变为现实。落实农业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种子、小麦、花生、棉花、甜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建在哪里?不能老是分散经营。社队工业发展问题,如何积累资金,旧渠道不行了,新的关系怎样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基本建设。缩短基建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效率,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煤、电、重点工程要注意掌握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

    财政收入情况。企业亏损情况,经营性亏损扭转情况。

    四季度省里开会,交流专题分析、典型调查的经验。

    铁岭会议(之二)

    综合统计工作会议(之二)

    计划检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充分利用统计的特点和优势,多使用全面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观察。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度和广度多种加工,做到连续观察。这是其他任何部门无法替代的。

    注意提高时效性,提出报告的时间不可晚于相关部门,可以搞突击。要做到雪中送炭。

    每一期计划检查报告都要抓住重点。反映问题要深透,要有所侧重。每一次检查要有两、三个典型,抓住重点单位做深入分析。上期报告反映不深透的问题,下期报告要进一步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防止老一套、一般化,要揭露事务的本质,寻找内在联系。要帮助专业科建立有用的指标体系,帮助专业科提高报表的及时性。

    另外,要掌握计划指标,计划措施。要吃透上头的精神和领导的意图。争取多多参加有关会议。

    开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题分析和典型调查。

    要环绕学大庆、学大寨,发展速度,农轻重比例,原料、动力和加工业比例,沿海和内地关系,消费和积累比例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今年的重点是发展速度,工、农业发展速度。

    工业方面。突出研究拖后腿的电、燃料、原材料工业。千方百计增产节约,合理分配使用。要抓学大庆中的电、燃料、原材料节约好的典型单位分析研究。还要抓后进单位进行分析,特别是煤老虎、电老虎要抓。反映挖潜革新的成效。

    计划是政策的体现。重点研究企业按劳分配政策贯彻情况。要反映促进生产好的典型,和贯彻不好的问题。

    发展科学技术是速度的保证。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

    机械工业要研究专业化、协作问题,研究制造与维修,主机与配件的关系。

    研究骨肉关系,副食品生产、供应问题。

    农业方面。保证发展速度的措施。学大寨的典型,是我们经常关注的调查研究对象。科学种田,八字宪法开展情况。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要找一个好的、坏的典型,进行分析,如何把纸上的东西变为现实。落实农业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种子、小麦、花生、棉花、甜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建在哪里?不能老是分散经营。社队工业发展问题,如何积累资金,旧渠道不行了,新的关系怎样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基本建设。缩短基建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效率,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煤、电、重点工程要注意掌握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

    财政收入情况。企业亏损情况,经营性亏损扭转情况。

    四季度省里开会,交流专题分析、典型调查的经验。

    4。加强历史资料和专题资料整理。

    (1)整理建国以来的历史资料。对资料进行一次清理,损毁的、丢失的要补上。要建立资料档案制度。

    (2)编制建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提要。30年大庆资料今年就要着手准备,数字资料之外,要搞一些图表,搞30年变化文字材料。

    (3)大中型企业,县、公社、大队要清理历史资料,从1949年到现在,整理出来上报,印刷。

    (4)整理“三个水平”资料。

    5。报表和数字管理的准备工作。

    (1)统计数字管理。凡是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数字,由统计部门统一管理,以保证数字准确统一。地方的统计数字由统计部门统一管理;业务部门的统计数字由业务部门的综合统计部门统一管理;企事业、公社的统计数字统一由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统一管理。业务部门向上级上报的统计数字要与地方统计部门进行核对一致方可上报,如有不同,要查明情况,说明原因。如,农业机械化、生猪头数、水利数字,农机部门、畜牧部门、水利部门都要与统计局的数字一致。

    进行数字质量核实。时间是半年报之前,9月份三季度报表之前和年报之前,搞三次。

    检查计划的数字,对外公开发表的数字,评选大庆企业、大寨县的数字,必须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

    (2)统计报表管理。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数字报表要由统计部门管理。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发的报表,省统计局可以补充,市地补充必须经过省统计局同意。业务部门制发报表,要经过统计部门审批。县区不允许制发报表,县统计部门需要补充报表,由市里统一考虑。不允许向公社制发报表,公社报表统一由统计部门下达。要减轻基层负担。

    各业务部门的统计制度不允许与国家统计部门相违背。

    统计报表右上角要注明制发机关、审批机关和批准文号。无注明的报表可以拒绝填报。当然,这要等待统计试行条例发表之后。

    搞好学习,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学习的内容,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政治经济学,党的方针政策。统计业务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可以采用长会短训的办法学习;还要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学习。学习要下功夫,做到又红又专。

    最后,讲一下工作方法。

    综合统计要与专业统计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把上下级综合统计力量组织起来,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经常地向各级领导汇报、请示工作,征求意见。

    坚持基本统计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多掌握活情况,做到调查报告数字准确,观点鲜明,情况可靠,分析中肯,意见得当。重要报告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要实事求是,不要粗枝大叶,不要说假话。

    经济情况汇报会,专题调研会要坚持召开。要采取长会短训的办法培训干部。

    3月29日下午,王局长做会议总结,发表了长篇讲话。如下:

    综合统计工作会议开了6天,学习了3个文件,研究了经济形势,有收获。听了、记了、说了,要用到实际当中,还有待努力。各市地的工作都在努力做好,但是与形势要求还不够适应。形势逼人。统计工作出现困难,是四帮造成的,我们本身的工作也存在问题。事在人为。熊处长讲的意见,我同意。主要内容党组经过了交换意见,是积极地、可行的。按形势要求不算太高,要实现也不容易。各条战线都在高速度跃进,我们也要有志气,做出成绩。讲几个问题。

    要不要统计的问题。统计会议提出五个要不要,要不要统计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是非常必要。有统计就必须有综合统计。综合统计是统计部门认识社会的工具、武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各部门、各地区都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对他们的认识、反映、促进必须有综合统计部门来完成。十七年的正反经验来看,恢复、重建、加强综合统计是非常必要的。四帮对综合统计疯狂破坏,损失严重。粉碎四帮,各级领导重视统计工作,党、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统计工作。国务院、省委下了文件,这在统计史是空前的。加强统计工作,必须加强综合统计工作。综合统计工作人员要紧跟形势,争分夺秒,力争上游,高速度的工作,做出贡献。

    做好综合统计工作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根据党的十一大、五届人大会议精神,举旗抓纲,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揭批四帮,坚持为无产阶级专政、为社会主义建设、为计划经济服务。这个指导思想要贯彻到综合统计工作当中去。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阶级斗争的论述、哲学思想、辩证法、调查研究思想。根本的指导思想是树立马列主义认识论,要有阶级的观点、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观点。这些都是关乎把统计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深、做得更活的问题。阶级的观点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观察、研究经济问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每一个事物出现,都有两种看法,每一个现象都带有阶级、路线问题。分清是非要有阶级观点,不然,抓住现象,抓不住本质,说不清楚。统计工作要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不能模棱两可。只摆数字,不说观点,是阶级路线不清、不明确。要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就应该有明确的观点。人云亦云,跟着说的现象存在,是不行的。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立的,有本质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一分为二、两点论,四帮是对立论、一点论。他们把国家搞乱了,危害极大。统计战线要肃清流毒,拨乱反正。提倡一分为二,两点论。经济领域和统计战线受到刘、林、四帮流毒不浅,危害很大。最深的是什么?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要坚持马列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肃清对立论、一点论、绝对化、片面性、随意性、表面化,这些都是形而上学。我们要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社会,认识经济现象,认识统计工作。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条块关系,上下左右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综合与专业关系,报表和分析研究关系,重点和一般关系,主流和支流关系,先进与落后关系等等关系问题。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矛盾统一关系之中。处理好了,就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积极力量,做好工作。处理不好就会处于重重矛盾之中。

    四帮把这些关系搞乱了。他们只对立不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批判唯生产力论,只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才会起决定作用,如,它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就要变革生产关系。四帮认为,生产关系在所有时间里、一切过程中都在发挥作用,破坏了生产力。他们打倒老干部,摧毁上层建筑,机关干部全部换掉,生产力也全部破坏了。

    我们讲辩证法,比如统计业务上,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互相促进,互相帮助,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又如,领导问题,领导者是在一定条件下去做决定,不是在一切工作中都做决定。领导是在关键时候做决定,工作要大家主动去做,不能是所有工作都由领导决定了才去做。

    综合统计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是一个起带头的关系。说综合统计是建立在专业统计的基础上,说得不确切;说综合统计离开专业统计就不能工作了,这话不对。工作中,不能综合等专业,专业看综合,这样力量就会抵消。做报表,搞分析,要互相促进,不能做报表的只搞报表,做分析的只搞分析。

    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有利、不利都是辩证统一,是可变的。成绩总是主流,还会有一定的缺点。

    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的思想。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搞调查研究要有阶级观点、实践观点、发展的观点。认识论上有两个飞跃,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这应该是统计部门所必须应用的。而在这方面我们恰恰应用得不够。调查研究要做到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找到内在联系。报表是现象,要从现象入门,寻找内在联系,抓住本质。事物内在联系就是因果关系,是原因,是条件。我们往往数字一摆,就拉倒了。没有接触到实质,探讨不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揭露矛盾,缺乏因素分析、实质分析,数字干干巴巴。是静止的,看不出趋势、发展。

    当前要以会上传达的三个文件、华主席报告、余副总理报告为指导思想,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如,总任务、八年规划、二十三年远景规划是指导思想,服务方向。为总任务、三个水平、四个现代化搞好服务。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重大决策,平衡关系,应该作为调查研究、分析检查的对象。要抓住重点、中心,紧紧跟上形势,实现三年大见成效。这是统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不能仅限于报表、报表报表报完拉倒。

    综合统计的职责范围和任务。

    职责。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1)组织、动员、监督、检查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综合统计是主管单位;(2)是统计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分析研究的单位;(3)统计业务方面,当好局领导的参谋。

    当前的任务,熊处长讲了。综合统计应该建立自己的经常性工作,打好基础。要打阵地战,不要搞游击战。要打开局面,不要一般化,资料要按月积累,计划要按季检查,做到季不过季,月不过月。要开展专题调查,要搞好综合平衡,汇编统计历史资料。综合统计工作要和局内行政事务工作分开,暂时尚可以,长期这样不行。临时性工作要勇于接受,但是,不要打乱经常性工作。

    计划检查综合统计搞不搞?从当前形势看,势在必行。国务院下了文件,如何搞好,是政治态度问题。国务院有令,国家计委有话,今后,计划检查以统计部门为主。这是党、国家、计委对我们的委托。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专业要搞,综合要组织,下决心,坚决搞好,不然,是失职、犯错误。市一级,专业按月搞,综合按季搞。

    统计科学研究,要向深度广度进军。这对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好处,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有好处,提高统计数字质量、发挥威力有好处,为搞好调查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综合平衡,分析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分析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动态,揭露、反映不平衡,寻求积极的平衡,摸索国民经济发展规律。具体的平衡关系,如,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国民收入计算,消费与积累关系,物资平衡表,农轻重比例关系,财政平衡等等。

    首先还是要搞计划检查,同时开展专题调查分析。搞平衡分析目前市地一级条件不具备,也不急需。地方领导如果有需要,可以搞一些,县以下不提倡。

    专题调查研究各市可以各自为战。如,政策落实情况,计划的重大措施落实情况,双学的重大措施,等等,要抓住当前的关键性问题。专题分析以数字为基础,但是,不能完全依靠报表。综合统计要有自己的资料来源渠道。

    关于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调查研究工作的关系和分工问题。综合统计分析研究来源于专业、高于专业,关系上,综合领头,专业密切配合,互相促进,支援配合,共同搞。是车头带车厢的关系,既不是领导关系,也不是基础关系。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具体说,指标体系方面,有粗有细;分析的深入程度不一样;资料来源和应用也可能也不同;观点也各有取舍或高或低;综合搞基本分析,专业搞具体分析;检查形式不同,写作形式结构不同;综合分析研究要逐渐增加国民经济平衡方面的内容。月、季度计划检查综合统计都要插手,组织,动员,伸手不用怕太长,不要甩手,不要甩袖子,要甩开膀子干。综合和专业调查题目相同或重复没关系,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检查计划,统计部门和计划部门是协作关系,不是领导关系、协助关系,是共同搞的关系。各有侧重,计划部门着重于重大决策方面的问题;统计部门搞全面检查。

    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做到几个结合。统计数字和活情况相结合;一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的意见相结合;全面情况和重点、典型情况相结合;把统计分析和阶级分析相结合;深入下去开调查会和整理资料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专业分析相结合。

    搞好计划检查的方法。要全面与局部、重点、抽查结合起来。综合统计检查计划要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于专业,不限于专业,要有计划寻找资料来源,要积累资料,做到连续观察。要充分运用分组法、对比法、平衡法进行统计分析。

    要把阶级分析的方法应用到统计分析上,就是进行质的分析,因素分析。包括人与物的因素,基本的和具体的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等。

    要重视趋势分析。这是要解决两个飞跃问题,向前看的问题。没有趋势分析,我们的分析研究就会成为“马后炮”,建设性意见就不能够提出来。产值旬报,不要让企业去搞,由市统计局自己搞。掌握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掌握规律,掌握趋势,根据前期的、同期的资料,分析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进行匡算。这个可以进行实验。也要注意不可助长估报现象。

    综合统计的领导问题。要加强领导。局领导要亲自动手研究经济问题,局领导不研究经济问题就不是好领导,不是一个空头领导,就是一个事务性领导。局党组不抓经济问题不行,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经济分析。

    提高认识,转变作风。要学政治、学政策、学计划。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革命竞赛要抓一下,要发动,要总结典型。

    综合统计机构人员,回去要和局长说,达到全局人数的1/8至1/10。另外,以后汇报经济情况要使用保密手册。下一次开会汇报分析经济形势,科长自己来,不要带助手。

    回到局里,立即向科长讲了省统计局综合统计工作会议的大概情况。科长听了,说道,“别跟我一个人说了。我问问局长什么时候安排一下,我们一起向局领导们汇报吧。”

    开了6天的会,我按着笔记本记录的顺序,做了详细汇报,整整说了一天。

    在这一章里,我差不多,一字不落地把省统计局局长和处长关于统计工作的讲话,罗列出来,读者肯定觉得干燥无味,缺乏文艺色彩。没关系,不感兴趣,你完全可以跳过,不看。因为,我自己也觉得,这些内容过于“专业”。然而,对于我来说,作为《统计师》这部作品,这些内容是无法跳过的。这些内容大概是我写统计师的故事的“理论基础”。如果你是一个统计工作者,也许有可能想要知道一点那个时期统计工作的基本状况,工作方针、政策、内容和工作方法。

    (2013年11月3日17:02:02)

    离开起跑线

    如果说1975年回到统计局,好比是马拉松竞赛开始,那么,1978年可以说,已经离开了起跑线,踏上了漫长的长跑征程。

    我的表决心的一些汇报材料如果说空话多多;其中上半年和全年的思想汇报中的多项工作,是真的干出来的。也许这是实践那些空话、大话的过程。现在回忆,我的很多思想汇报说了很多文件中的语言或套话,但是,我都是尽可能在工作中把文件精神变成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在弹空说嘴。

    1978年3月24日,辽宁省统计局在铁岭召开综合统计工作会议。科里决定让我参加会议。我接到任务后,开始准备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材料。除了自己跑了一些单位了解情况,参加了两个汇报会,对我整理材料帮助很大。

    3月12日省统计局综合处的同志到鞍山了解一季度工业生产情况,召开了汇报会。鞍钢发电厂、鞍钢计划处、市三机床、二机床、农机厂、起重机器厂、酒厂、织布厂等到会谈了企业前两个月生产情况。

    鞍钢发电厂谈了发电厂发电量、耗油(鞍钢第二发电厂使用大庆原油发电)、劳动生产率等完成国家计划情况。全年计划发电14亿度,与上两年略有提高。当时鞍钢发电厂用大庆原油做燃料,每日烧油1000-1200吨,每吨原油160元,比烧煤高出40%至16%。每度电耗(折合)标准煤比国际水平高出11%左右。发电厂2月份大修,一季度发电量仍可完成国家计划。

    鞍钢计划处汇报了鞍钢一、二月份生产情况。总的看形势较好。公司52个厂矿,一月份41个完成计划,二月份43个完成计划。9种主要产品,一月份有铁矿石、人造富矿、焦炭、生铁、钢、钢坯完成计划;二月份有采矿量、铁矿石、铁精矿、生铁、钢、钢坯创造历史最好水平。产品质量有提高,钢锭合格率97。32%,钢锭废品率减少60%,相当增产4。6万吨钢。钢材计划完成较差,质量下降,主要是有关领导忽视产品质量造成的。

    鞍钢一季度生产遇到很大困难。年初低温大雪,影响煤炭、电力供应。洗煤、动力煤和无烟煤计划63万吨,由于大雪影响运输问题,少到货4。1万吨。电力计划日供电920万度,实际895万度。

    三机床主要产品是机床动力头、组合机床,口号是坚持十一大路线,一月份开门红,一季度是满堂红。在经常停电的不利情况下,可以超额24%完成一季度计划。问题是配套企业配套部件如电机、轴承、刀具、刃具等供应不上。

    二机床主要生产龙门刨,全年计划102台。一月份由于零部件质量不好,没有出成品。二月份用合格零部件组装8台。三月份计划16台,企业决心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问题是生产能力有,任务不足,任务量不到能力的1/3。另外,铸造工人年龄老化,平均52岁,没有后备工人。

    农机厂曾经试生产过拖拉机,后来改为生产拖车,起垄、中耕机械。现在生产播种机,生产能力为单体播种机1000台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