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夺玉策

2.荼靡宴(一)

    日头正辣,明晃晃的阳光混着辛辣花香煨人汗湿。刺史府内苑的两间厢房门扉紧闭,四名小婢候在苑中,手里盛着鲜嫩菱角的冰碗耐不住热,冰屑混着糖霜全化了甜水,黏黏腻腻淌在碗底的荷叶上。

    “再换一碗来。”领头的大姑娘皱了眉轻声吩咐。

    “是,明姑姑。”

    身侧的小婢得令欲走,又被明莺唤住:“让膳房多备个几碗。你这去一次做一次的,要正赶上殿下醒来没冰吃,姐妹们可又得挨骂了。”

    “哎,知道了。”应了声,小婢捧着碗退出内苑。

    很快就听见苑外一记脆响,啪嚓,接着是小婢求饶的哭腔:

    “沈小姐饶命、沈小姐饶命!婢子不知您这会就回来了……”

    明莺心道不好,旋即嘱咐剩下的两人原地盯着,自个儿拎了裙摆往苑外跑去。

    步出内苑,头顶上没了树荫,顿时金芒如泼,明莺只觉眼前白花花的一片,遂抬袖拢着眉目挡光。眼见不远处立着一群绿衣女侍,跟前一个瘦小的身子伏在地上,磕头不止。

    “不过是摔破一只碗,我要你性命作甚?起来罢。”

    清音入耳,好似冷泉泠泠低吟。一只素净的手搭上小婢肩头,小婢浑身一颤,将头伏得更低:“……婢子不敢,请、请沈小姐责罚!”

    “我为何要责罚你?”沈小姐——也就是沈袖卿——施施然缩回手来,勾唇浅笑:“都说了无碍,你就别跟这儿跪着了。还不进去伺候太子殿下?”

    明莺看在眼里,胸中揣了个兔子似的突突直跳。

    沈家小姐怎会回来得这样快?从冯州城到宁湖,一来一去少说得三四个时辰,待她回府就是用晚膳的点了。可现下分明刚过午时……

    “明姑姑,你来。”

    突被点名,明莺头皮一紧,只得依言走上前去:“沈小姐,您回来了。”

    沈袖卿笑吟吟地望着她:“这丫头摔了一只碗,非得让我罚她,这可真难倒我了。明姑姑你说,该怎样罚她才是?”

    明莺暗自叫苦。眼前这位沈家小姐明眸清亮,笑意温婉,面上连半点为难的意思也无,可一句话问出口来,偏生叫人没法回答。

    思忖片刻,明莺转向那小婢,高声叱道:“沈小姐都说不追究了,你还瞎哆嗦什么?赶紧把碎片收拾干净,别碍着了沈小姐的路!”

    “是、是!婢子这就收拾!”小婢手忙脚乱地爬起身,闷头往内苑跑去。

    沈袖卿笑着摇摇头,往碎碗上瞥去一眼:“可惜了这碗菱角。”

    “沈小姐不必担心,婢子已着人去膳房另行准备了。”明莺陪在一旁,也适时找些话头来,“沈小姐喜欢甜的,婢子让他们多放些糖霜。菱角都是姑娘们大清早采回来的,新鲜着。您看还要不要……”说着说着,嗓音便低了下去。

    “明姑姑。”沈袖卿轻巧抬腕,用丝帕拭去额际的薄汗,也不急着走:“糖霜和花蜜什么的,秦家妹妹最是喜欢,且给她留着罢。”

    这话甫出,明莺登时就红了脸。

    此番太子郑?奉旨巡查冯州治水事宜,乃是行监国之实的第一步。冯州早先得了消息,欲大兴土木为太子在州城中起一座别院,不料刚招齐了匠人,上头又遣人来信说一切从简,动土的事也就作罢。从简自然是好的,东宫的随行扈从不过百人,安顿起来也容易——

    待太子抵达州城,刺史傻眼了。

    太子不仅带了东宫扈从,还带了两位姑娘来。其一便是眼前这位沈家小姐沈袖卿,当朝御史大夫沈岳常的亲孙,大徵首屈一指的名门闺秀。彼时帝都里还风传着这么个说法——皇后属意沈家小姐,老早就跟沈岳常问了八字,要讨沈袖卿做媳妇去。

    来了沈袖卿这不怪,可再来一位秦云霏呢?

    ……

    “明姑姑,怎么了?”见明莺半晌不作声,沈袖卿笑意更盛。

    内苑中慌忙奔走的人影,她一个不落地看在眼底,于是再问:“太子殿下尚未起身,里头的姑娘跑来跑去的,都在忙活些什么?”

    说话间,那方才摔了碗的小婢拿着笤帚和簸箕跑来,冲沈袖卿与明莺一阵点头哈腰后,开始清扫碎片。

    明莺暗暗松了口气——厢房内的那两位,应是听到沈小姐回府的消息了。

    “明姑姑,可有在听本小姐说话?”沈袖卿抬袖掩唇,藏去嘴角边的一抹狡黠。

    明莺忙不迭回神,垂首应道:“……是,沈小姐有何吩咐?”

    沈袖卿慢腾腾放下袖摆,芙颜笑靥如常:“我累了,随我回内苑歇着罢。”

    *****

    太子迈出房门时颇有些狼狈。

    迎头就见沈袖卿端着一只双耳琉璃盘站在院中,太子勉强扯开笑脸,“……是袖卿回来了啊。”

    沈袖卿也不答话,太子只得呵呵干笑两声,眼瞧着双耳盘上摆了两只青玉小碗,他凑近来没话找话:“啊,冰菱角?果然还是袖卿想得周到……”说着就捧过一碗。

    沈袖卿眉眼弯弯,仍旧不作声。太子在她的注视下一脸满足地吃完冰菱角,再看看盘中另一只碗。一模一样的玲珑碧翠,一模一样的糖霜冰屑与雪白菱角,与方才那碗毫无二致。

    太子陪着沈袖卿笑:“袖卿,别光看着,你也吃啊。”

    “谢殿下,袖卿已吃过了。”沈袖卿笑靥如花,“这碗是留给秦家妹妹的。”

    太子嘴角僵硬地动了动,半天才缓过劲来:“那个……天太热,云霏说她身子不舒坦,非留我在府里陪她,呃……我不知你这样快就回来了,所以……”

    “嗯?”沈袖卿歪着脑袋,双眸晶亮,“所以?”

    太子闷声支吾了一阵,忽然从她手里接过双耳盘,递给明莺。

    “这么热的天,还劳你替小王往宁湖跑一趟,袖卿,你真是小王的贤内助。”太子笑嘻嘻地张开胳膊,将沈袖卿揽入怀里,嘴唇擦着少女的耳廓轻轻掠过。“待咱们回宫,小王便命人用那匹霜还锦为你制衣裳,可好?”

    若说大徵国内的锦缎,当属清州的霜还锦最是难得,此物需耗费十年方能织成一匹,如今宫中所藏也不过两匹,连皇后也舍得不裁用。

    “殿下对袖卿好,袖卿明白。”少女乖顺地伏在太子怀里,双眼悄悄瞄向厢房门内。

    方才秦云霏站在那儿,双颊犹自带着妩媚霞色。可惜太子浑然不察,正巧让她瞧见这亲昵的一幕,于是秦云霏白着脸扭头回屋了。

    沈袖卿无声勾动红唇。

    明莺把脑袋垂得低些低些再低些。

    “殿下还是快些把菱角送去吧,别让秦家妹妹等得化了。”沈袖卿轻轻推开太子,从明莺手中取过冰碗塞给他:“喏,快去。”

    “嗯,你等我。”太子眉开眼笑地去了。

    显然,他并未察觉沈袖卿的语带双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