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14部分阅读

    等老太太成了贾老太太的时候,她发现,古代也不是所有的大家庭都那么复杂的。别人家的就不说了,贾家的人口还是挺单纯的。也就老二的媳妇贾王氏总算计着家财,老大媳妇有没有算计她不知道,反正现在家里过得挺平静的。

    而且,现在家也分了。家财什么的,对她一个老太太来说,有没有都没什么。她有自己的嫁妆,即便那些家财一分都没给她,只靠着她的嫁妆也够她花两辈子了!

    因为自己有丰厚的嫁妆,平时,老太太让贾赦跟史家的人也多有来往。

    对于史家,老太太记忆不是太多。即使刚来那会儿有记忆,这么几年下来,也忘得差不多了!

    就她老人家现在仅有的就是看电视的一点记忆,她只记得史湘云的父母早逝,经常养在贾家。

    而且,电视里,史湘云给老太太的感觉,就像孙女说的,抱紧贾老太太的大腿、卖萌、卖天真。能卖的东西,又有多少真在里边,她老人家不知道。

    不过老太太觉得史湘云是嫉妒林黛玉的吧!因为嫉妒,所以不管黛玉对她多好,很多时候她都有欺负黛玉的嫌疑。

    现在,这两个孩子都还没出现。不过她也不得史湘云的父母是怎么死的了。但经过大儿子贾赦这些日子跟史家的来往,她还是知道,史家的老大身体不是很好,而且到现在他夫人也没有身孕。

    这两夫妇没有孩子,并不象敏儿那般,敏儿是她自己本身的身体不好。据大儿子贾赦说的,史家老大的身体不好,但他夫人的身体却是好的。所以,他们家还没有孩子,估计是史家老大的身体原因多一些吧?!

    之前在车上,她还问了,听贾赦说,经过好好调理,史老大、也就是贾赦的表兄现在身体好多了!也许,过不了几年,他们也能因为自己,很快就有自己的孩子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补昨天的,昨天晚上本来说躺一下的,结果醒来已经快中午了!汗一个。。。

    晚上还有一更是今天的!

    然后,祝大家五一快乐哈~

    第52章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就起来,她是一洗簌完就开始问:

    “鸳鸯,你说洗三的时候,我这个外祖母要给两个孩子准备什么礼物比较好呢?”

    “一些寓意好的宝贝吧!”

    “嗯,那你去找两对玉如意,还有原来准备金镯子……”

    老太太唠唠叨叨的让鸳鸯记得一定要把她说的礼物都个准备好,深怕一会儿忘了什么就不好了。

    直到早膳的时候,老太太还念念叨叨的,让贾琏听到了,便问她:

    “祖母,你说的那些东西干什么?”

    “琏儿,祖母告诉你啊,你敏姑姑昨天生了两个小宝宝,宝宝软乎乎的……”一说到小婴儿,老太太就兴奋了。

    张氏和贾敏关系好,知道贾敏成婚那么多年,终于如愿以偿的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还一生就生了两个。她在替贾敏感到高兴的同时,对自己又有些心酸。

    自己也要准备礼物,洗三也要去看看敏儿和她的两个孩子的。一次就儿女双全,也是一种运气!那么多年的苦,她、总算是熬过来了!真好!

    张氏暗自想着自己要准备什么比较合适?两个孩子呢!

    在林家的贾敏,醒过来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了!扭头看看自己周围,没有发现孩子,刚想叫人。就看到宝珠端着盆子进来,连忙问道:

    “宝珠,孩子呢?”

    “夫人不着急,孩子在隔间睡着呢!徐嬷嬷和蓝儿还有初珍都在守着呢!”

    “那,你去把孩子给抱过来给我看看。”

    “不急,夫人先擦一把脸,一会儿秦嬷嬷把汤端来给您喝了。有了力气,才有力气好好的抱小主子。”

    “也是,别熏着我的宝贝孩子。”

    贾敏急切的做完一切,就眼巴巴的看着宝珠和秦嬷嬷。秦嬷嬷有些哭笑不得,便唤了守在外边的灵儿,去隔间让徐嬷嬷她们把孩子给抱过来。

    抱着软乎乎的孩子,贾敏觉得自己的心也更软了!

    每个孩子都抱一下,就放在自己的身边睡下。她可是一直都记着,不能娇宠孩子、也不能让孩子总跟着奶娘。别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却跟奶娘的关系要好过自己,那自己这个亲娘也当得也太失败了!

    也许,是因为孩子就在身边,让贾敏觉得胸口有些胀痛。

    这,应该就是母亲说的奶口堵塞吧?只要通了,她也可以喂自己的孩子吃奶,不够了再让奶娘喂。

    孩子喝自己的奶跟自己才亲近,不是吗?

    “徐嬷嬷,你让灵儿去打一盆热水来。”

    “夫人,您现在可不能洗……”

    “嬷嬷,我只是想要热水敷胸口。”

    “那是干嘛?”

    “我母亲说,胸口……”

    贾敏粗略的跟徐嬷嬷解释了一通。虽然,她不知道敷一下到底能不能有初||乳|出来,但总要试一试才知道吧!

    徐嬷嬷不知道孩子喝亲生母亲的奶是不是有营养,但她知道孩子吃自己母亲的奶,会更亲近自己的母亲,而不是奶娘。所以,只要贾敏愿意自己奶孩子,她也是乐见其成的。便吩咐了外间的灵儿去忙活。

    有了徐嬷嬷的配合,再加上宝珠她们都是贾敏的人。贾敏就有了机会自己奶孩子。虽然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轮流几次才好不容易把奶给吸出来。

    看着孩子蠕动着小嘴,因为母亲说初||乳|最有营养。两个孩子,一个吃一边,吃不饱再去吃奶娘的奶。

    贾敏亲自喂奶,她是不想婆婆和夫君知道的。按婆婆的性格,是不可能会同意自己奶孩子的。

    婆婆好瞒,毕竟婆婆不是时时刻刻都看着,因为婆婆来的时候,都会有人禀报。虽然瞒过了自己的婆婆,却没瞒住林如海。

    不是她不想瞒,而是她没想过,林如海会在她才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就不顾阻拦的闯进里间。当时贾敏正跟秦嬷嬷学着怎么抱孩子比较好喂奶,就让闯进来的林如海给看了个正着!

    被撞见了,还怎么瞒。里间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闯进来的林如海,过了好一会儿,贾敏才反应过来。双眼含泪的求林如海帮助她一起瞒着婆婆。林如海哪里舍得让她在坐月子的时候流泪,张口就答应了她的要求。

    才答应完,林如海就有些想反悔了。不过看贾敏高兴的喂孩子吃奶,张了张嘴巴,到底还是没把话说出来。

    两个孩子洗三这天,林家没有大办。

    当然,按林老太太说的,肯定是要大办的!谁让她盼了那么多年,才盼到这么一对宝贝呢?一定要大办。

    有了这么一对金孙,以后她就是去了,也可以面对林家的列祖列宗了!

    孩子刚生那天晚上,她就已经去祖宗面前烧了几柱香,告诉林家先祖:林家有两个新的生命降生了!唠唠叨叨的说了大半个晚上,这才安安心心的去睡觉。

    第二天起来后,本来要吩咐管家准备物品,洗三大办。结果儿子却告诉她:

    “母亲,最近不太平,咱们要大办,到时候请了那些个大人来。上面的人看到了,估计会有什么闲话来说。所以,只能委屈两孩子了。”

    “这、这样啊……”

    林老太太有些遗憾,看着可爱的孙子、孙女,她都恨不得捧在手心里疼。可现在连他们的洗三都不能大办,林老太太能不遗憾吗?!除了遗憾,对于两个孩子她心里还多了愧疚。

    这天,也就请一些比较亲近的人来。比如亲家、贾家的人差不多都到了!

    贾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孙子孙女全带来看新生儿了!

    除了贾王氏,贾家其他人的脸上都带着淡淡的喜悦。贾老太太更是直接对贾元春和贾琏他们说:

    “一会儿,我们一起去里边看你们的敏姑姑。”

    贾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和两个儿媳妇进去的时候,贾敏她们刚给两个孩子打理好衣物。

    而两个孩子根本就不受影响的继续呼呼大睡。或者说他们俩在享受别人给她们抬手、抬脚的感觉。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尿不湿之类的玩意儿,所以给孩子垫屁屁的是比较柔软的布条。

    才两天不见,老太太就觉得这孩子啊,还真的一天一个样!瞧着微张嘴巴呼吸软绵绵的小婴儿,那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可爱!

    出生那天红通通的脸蛋,这会儿没那么红,而是接近粉色。那种粉嫩嫩的、想让人看了就恨不得咬一口。才那么几天,孩子就变得那么快,还真是不可思议呢!

    不管前世今生,她老人家看到的孩子也不少,却极少有孩子像这兄妹俩变得那么快的。

    贾敏抬头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嫂子、侄子、侄女都来看她,还是很高兴的。连忙招呼到:

    “母亲,嫂子来了呀!一段时间不见,琏儿又长高了许多,元丫头也越长越好看了呢!”

    “敏姑姑!”贾琏和贾元春被贾敏夸了那么一下,不好意思的叫道。

    “敏儿的气色不错,恢复得挺好的。”贾老太太看到贾敏脸色红润,点着头说道。

    “是啊,敏妹妹恢复得真好!才那么几天,根本就看不出你刚生了孩子的样子。”张氏由衷的笑着说。

    “是两个孩子体恤人,我怀的时候,就肚子大,其他地方可的都没什么变化。”贾敏也笑着说。

    她怀孕九个月多一点,除了开始的时候腿有些水肿,之后消肿了,就再没其他的事。

    “那么多人伺候着,自然没什么事儿了。”贾王氏在一旁不阴不阳的突然搭了这么一句。

    贾敏莫名其妙的看了自己二嫂一眼,不由得问道:

    “二嫂生孩子的时候没有人伺候吗?”

    贾王氏见大家都看向她,特别是她女儿元春那有些疑惑、不解、不赞同的目光,一时间噎住了,干笑了一下,没再开口。贾王氏可以对别人不当回事儿,但自己女儿的目光,她还是要顾及的。

    大家见她那个样子,目光又回到了贾敏和两个孩子的身上。

    “敏姑姑,这两个,谁是表弟、谁是表妹啊?”贾琏自进来后,眼睛就没离开过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穿着打扮,都一模一样的。他看了半天都无法分辨出谁是谁,便开口问道,正好打破了贾王氏弄成的尴尬。

    “这个脸稍微小一些的你表妹,那个大一些的,是你表弟。”

    “哦,表弟是抢了表妹的食物才比表妹长得好的吧?”

    “或许是吧!”

    “肯定是的。”贾琏说完,转过脸又对稍微壮一些的表弟说道:“表弟,你抢了妹妹的食物,长大以后要好好保护妹妹哦……”

    两个孩子在贾琏的唠叨中,依然呼呼大睡,哥哥大概觉得贾琏的声音吵到他了,有些不满的挥了一下小拳头,嘴巴也跟着扁了扁。

    不知道是不是双生子都有感应,在哥哥扁嘴巴的时候,一旁的妹妹紧跟着皱了皱眉头。

    大家有些好笑的看着贾琏对着两个才出生几天的婴儿说了那么一大版的话。再看两个婴儿的反应,挺喜感的。

    大家还没来得及笑话贾琏,徐嬷嬷就进来说:

    “老太太,夫人,吉时到了。”

    贾敏不能出去,但有自己的母亲在,还有婆婆也是个疼孩子的,所以,她很放心的让她们把孩子给抱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昨天去玩回来都半夜了。。。。汗。。。。

    第53章

    因为来的人不多,还都是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

    众位女眷们:一是为贾敏高兴。想想贾敏被说闲话那么多年。如今,她终于能如愿以偿了!二是沾点喜气。龙凤胎,多吉祥啊!她们自己就是来沾点喜气,回去就是不能生双胞胎,便是再生一个孩子也是好的。

    两个孩子被抱出来都没有哭,但在响盆的时候却很给面子,那声音哭得非常的响亮!大家在随着吉祥话,满含笑脸的看着俩孩子。

    除了依然木着脸的贾王氏。她和大家比起来:别人是来添喜气的;那么她就跟来添丧气似的!

    好在,这会儿大家都忙着看孩子,没有人去注意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

    呃,这么说也不大对,至少,元春就有注意着自己母亲脸上的表情。

    自小就养在祖母身边的元春,在祖父去世、祖母生病后才回到了母亲的身边。祖母对自己的态度又逐渐的冷淡,她也很难过的。虽然,祖母依然把自己带在身边,却也已经不一样了。

    自己的母亲呢?她也想亲近的,但有时候母亲所做的事情,又让她觉得很不舒服。

    不说其他的时间,就现在,大家都打自内心的为姑姑高兴。只有母亲,自从踏进林府,母亲的表情就不怎么好过。

    在元春想来,不管平时你再怎么不喜欢姑姑,可在别人家里你也不能用这样的表情对着大家啊!母亲这样的表现,真的让她觉得难过。她也想不通为什么母亲不喜欢姑姑?在母亲的嘴里,她听不到一句好话!

    在元春看来,姑姑是个极好的女人。虽然她们不过是在庄子上相处了几个月,也能感觉到姑姑是个挺豁达的人,就跟祖母一样。根本就不象平日里母亲嘴里说的那个样子!

    但她又不能说母亲的不是,每次不等她开口,母亲就能在她面前低声咒骂起姑姑来……

    元春不是很理解她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在那么多的人面前,她也不知道怎么提醒自己的母亲。只能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在母亲看向自己的时候,她摇了摇头,希望母亲能看得懂。

    可让元春伤心的是,母亲不过是白了自己一眼,根本就不理会她!这个认知让元春觉得很无力。

    贾老太太算是亲眼第一次看到洗三这种大礼。她是睁大了眼睛,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给外孙洗的时候她还觉得挺新奇的,那些吉祥话也很逗。

    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之类的。就跟听顺口溜似的!

    用一棵大葱往孩子的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以上来自度娘)。

    总之那些举动,让老太太越看越乐。要真能拿棵大葱拍打一下就让人变得聪明,那世上就没有傻子、弱智什么的存在了!

    老人疼孩子是天性,别人怎么样她老人家不知道。但她是很疼孩子的。当然了,她虽然也心疼孩子,却从不溺爱孩子。就如忽悠贾琏他们去种地一样。

    但看到才出生三天的外孙女扎耳洞那一瞬间,她老人家觉得就跟拿针扎了她自己的心似的!她是真的为孩子痛啊!

    便是前世的她,也是八岁的时候才扎的耳洞。那个时候她还痛得眼泪都出来了!当时她们虽然也拿针在火上烤着消毒,后来跟她一起扎耳洞的一个孩子耳朵还发炎了!

    看看外孙女才那么丁点大,扎什么耳洞啊,真是的!这不是明着让人心疼、让她都不忍心看了。

    老太太一边看、一边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这就跟虐待孩子的似的,实在是不妥。要是孩子的耳朵发炎了怎么办?不行,等会儿要跟敏儿说说……

    于是,在结束离开前,老太太又去了贾敏的屋里,细细的跟她说了小外孙女的事情,然后才带着一些忧心的离开林家。

    自洗三那天后,老太太还是让人去林家打听了几日,都说没事,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了。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古代不象现代,亲戚间也好天天往来。特别是嫁出去的女儿,老太太就是想见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也不过是久久去见一次。

    只是年节的热闹一过,闲下来的老太太,又开始怀念她的土地。

    旧年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大棚种植很成功,冬玉米种出来了,摘回来煮着吃味道还不错。在玉米鲜嫩的时候采摘,在老太太的指挥下,水煮玉米能吃饱又美味。

    只是种的不是很多,但分一些给林家、史家什么的亲戚还是可以的。按老太太说的,还留了好几颗长得特别好的做种子。

    老太太可是想过了,来年在自己的庄子上多种一些。玉米可不挑好田、好地长的,便是黄泥土、也是可以种植的。想想在现代那玉米饼、玉米面的,可都是饭食。如今,粮食的产量本就不高,有些农民连温饱都做不到呢!要是玉米能普及,其实也不错。至少农民能多一份存粮。

    别看贾赦之前不靠谱,这不,玉米分了亲戚家。他就想着:自己什么都没做,还拿到了父亲传下来的爵位。而圣上对自己家也算是有恩泽的。

    这有好的东西,他还是想让圣上分享的。

    有了想法的贾赦,马上去找了自己的母亲,他想与母亲商量,看怎么把这新鲜的玩意儿给送给圣上品尝。

    听完贾赦的想法,老太太想了想,说道:

    “赦儿,你能想到把好的物品与圣上分享是好事。可你也知道,最近京城都不太平。母亲怕啊,你冒然的把东西给呈上去后,会惹上麻烦就不好了!要不,你找如海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或许、他能有办法也不一定。”

    贾赦一想,也是,妹夫学问大,目光肯定比他看得长远、犀利。

    看看时辰,也快到了下衙的时间,便吩咐自己的小厮,让他去衙门等妹夫下衙。然后把人请到自己酒楼去谈事情。

    林如海下衙的时候,突然看到贾赦的小厮在外边守着,还挺惊讶的。他知道最近家里的那什么玉米,就是岳母上次在庄子上种出来的。在吃到玉米的时候,他还感叹:看不出来,岳母对农事竟然那么了解!

    现在,大舅兄突然来找自己,又是为了什么呢?

    带着疑问,林如海如约的跟着贾赦的小厮来到了酒楼……

    贾赦在见林如海带着疑问的目光,待他坐好,上了茶后,这才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母亲的劝说都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很是惊讶这大舅兄会想到那么长远的问题。

    “大舅兄,你能那么想是不错的。可这东西还真不好送进宫,先不说如今的局势如何。你就是献上去了,圣上要是再问你要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少呢?”

    “呃……”

    “不如这样,今年咱们种多一些,等收获的时候,作物多一些,我们也比较好说话不是?”

    “我听妹夫的,而且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在酒楼里用了膳后,这才各回各家。

    回家后,贾赦又一次去找自己的老母亲,把林如海和他说的事情给母亲说了一遍。

    “既然如海这么说了,咱们就听他的吧!咱们地里,今年都种上玉米、土豆、红薯、大豆,还是套种,能节约土地。田里该种什么还种什么。”

    “那金陵那边?”

    “也一样吧!要跟佃农好好说,不是什么精贵的吃食,对他们来说,那可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又易于种植。”

    “可大家都没有种过……”

    “在庄子的时候,你不是让有经验的农人来种的吗?就让他们去传授。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这些人,将来还有用着呢!记得多找一些种子回来。”

    “儿子记住了。”

    因为贾赦很忙,也不放心老太太一个人去庄子上住。所以,他找来人帮老太太,把老太太院子里的花草给移走了。再让人按老太太的说的:种上几株葡萄,搭一个大大的葡萄架,夏天葡萄藤搭满了架子,就可以在葡萄架下乘凉了!

    前世,老太太就在自己的院子搭了那么一个葡萄架,还在下面弄了张石桌、石凳摆着。夏天在葡萄架下边吃饭、乘凉,很是凉爽。葡萄成熟的时候,随手就能把葡萄摘下来吃,很是惬意。

    偌大的院子,老太太让人种上了北方能种的果树。还剩下的地,她让人给搭了瓜架子,种上了黄瓜、苦瓜等。还专门让几个婆子帮她管理那些瓜啊、菜啊的作物。

    贾老太太看着自己的菜园子,心里很高兴。这要比看到满院子的花花草草心情好多了!

    反正,她也不愿意去串门,一是她怕去串了认错人更让人尴尬。所以,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她才会带着大儿媳一起去。能让大儿媳妇顶替的,她都让大儿媳顶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给俺扔地雷的妹子!

    冰枫怪盗扔了一颗地雷

    ☆夜游吟殇♀扔了一颗地雷

    也感谢支持正版的所有妹子!!

    渣作者也在这里向亲们求个文和专栏的收藏!

    第54章好母亲

    贾赦、贾政兄弟俩对贾老太太的新兴趣,都不会反对。在他们兄弟看来,只要母亲高兴就好!管她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还是种菜。

    种花草不过是附和风雅,除了敏妹妹和贾政爱读书,附庸风雅也就罢了。对于贾赦来说,种什么都无所谓了!而种菜、种果什么的是为了母亲的好心情。哪有什么不好的?!

    贾琏、贾珠、甚至贾元春则是在庄子上就知道,祖母热爱土地。就算现在祖母把自己的院子给弄得跟个农家大院似的,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为了让祖母开心,去陪着她一起玩。

    贾琏对那些瓜啊、菜啊什么的最有爱!甚至有空就往祖母的院子里去,为的不过是看看那些种子是怎么发芽,那些婆子又怎么在祖母的指导下把那些蔬菜护理好来。

    整个大房里,也就贾琏的母亲、张氏,在看了婆婆院子里的成了农家院落。她就觉得脑仁抽!她来自书香门第,对于婆婆的这种田园梦,有些不解。

    她想:以后啊,还真不能随便把什么人给带到婆婆这院里,一些个眼皮子浅的,说不定……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跟贾赦躺在床上,便对贾赦说出了她的忧心。

    “你啊,真的是想太多了,母亲不会在意那些的。再说,那些人来只要不是专门来见母亲的,干什么要带人去母亲的院子打扰母亲呢?”

    “夫君说的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不爱应酬。”

    “母亲不爱应酬,我们就多辛苦一些,别打扰了母亲的清静。”

    “嗯。”

    “你啊,是脑袋闲得胡思乱想,给你找点事……”

    贾赦说着,一翻身子把自己张氏给压在下边,一时间,房里春意无边……

    外间守夜的丫鬟,听到里边的动静,相视一笑:将军和夫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她们的日子啊,也越来越好过了!两人悄悄的退到外边,吩咐人去小厨房烧热水,通常这样的晚上,都需要用到……

    老太太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放了手,家里的事情,似乎跟她都没有关系了。她觉得,自己、需要管的就是自己院子,还有就是打理自己的那些嫁妆。剩下的时间做什么?

    不是有菜园子吗?虽然那些婆子不让她动手,不让她动手,她就继续在旁边当指挥。

    打理菜园子,继续听冷安说八卦,偶尔听听戏,那些戏还是老太太记忆里的电视剧说出来,然后人家整理再让戏班子排出来的戏。

    通常戏班子排好戏,都是老太太第一个看,发现哪里不妥了,老太太还能指点一二……

    就怎么悠闲的过着,很快、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到了!玉米、土豆的套种,得到了大丰收。这个套种,正是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农人跟老太太学会的。他们误以为:这新种子,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这个美丽的误会,他们去指导别人种的时候,连解释都不需要!谁问到了,他们便说:

    “这新品种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收获,便能把东西送给圣上了!

    贾赦跟林如海商量后,按老太太说的要低调,最好除了圣上,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事。毕竟民生问题要是让他、贾赦做出来了,那么,那些个皇子什么的搞不好就来找他了!

    如果,他把成就什么的都套到圣人的身上,而他,只是为圣人办事。那么,贾赦就不会引人注目了。

    这天,宣康帝下了早朝,就听到自己的太监来禀报:

    “圣上,贾将军求见。”

    “贾?谁啊?”

    “回圣上,是原荣国公、贾代善的长子贾赦。”

    “他?能有什么事?”

    “回圣上,贾将军提了礼物,说是来感谢圣上的。”

    “哦?是什么东西?”

    “奴才不知。”

    “让他进来吧!”

    侯在殿外的贾赦,本来胆子就不大,在外边侯了半天都没能进殿。他就开始想:是不是因为他冒然的要拜见圣上。圣上是不是生气了?圣上一生气,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是一紧张,再加上有秋老虎,他额上那豆大的汗珠就开始往下滴,他举起袖子、还没来得及擦汗,就听到传话太监的声音传到耳边:

    “宣,贾将军觐见!”

    这一下,贾赦也顾不得抹汗,抬脚就跟着进殿,跪拜。

    “起吧!”

    “谢圣上。”

    “刚才,小李子说你来谢恩的,你、谢什么嗯啊?”

    “回禀圣上,去年微臣的母亲说想知道西洋人都吃些什么。微臣找了好久,找到了植物,就是这个玉米和土豆。”贾赦边说边打开包裹,把里边的玉米个和洗干净的土豆给拿了出来。

    “这是两样吃食……”接着贾赦把母亲跟他说的什么玉米容易种植,不挑地,和土豆套种还能节约土地什么的给说了一通。

    宣康帝听了贾赦的解说,很是心动,忙问:

    “这两种东西,什么地都能种?”

    “回圣上,正是,而且,这两种粮食还比较耐旱。”

    “你也说是粮食了,怎么个吃法?”

    “圣上,今天微臣给您带来的玉米有鲜嫩的,只要用水煮熟就可以食用了。这个成熟的玉米,可以磨成粉,做煎饼、锅贴什么的,管饱、味道又好……微臣的母亲还让微臣给您写了食物的做法。”

    贾赦说着拿出了事先写好的食谱双手呈上,小李子接过食谱,呈给宣康帝。

    宣康帝只扫了一眼食谱,便说道:

    “小李子,你让人把食谱和这两种粮食去给御膳房的人做出来。”

    “是。”

    毕竟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宣康帝肯定要看看,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再有贾赦说的那么好。

    在小李子让人把东西给拿走后,宣康帝就和贾赦讨论起玉米、土豆的种植、产量什么的时候。

    听贾赦说玉米可以种两季,而且两种东西还能,套、呃那个套种什么的,还节约土地,并且产量高什么的,宣康帝的眼里精光闪过。这可真真是个宝贝啊!

    要是这两种粮食真有贾赦说的那么好,那么到冬天的时候,农民就不会那么缺粮食了!军粮……

    “圣上,这个水煮玉米、红烧土豆已经做好……”

    “快,呈上来!”

    食物是上来了,可这什么玉米怎么还包得那么好、怎么吃?

    贾赦正好偷瞧了宣康帝一眼,看出了圣上的疑惑,这表情、和当初的自己一样。连忙开口道:

    “圣上,这个玉米棒子……”

    宣康帝接过贾赦剥好的玉米棒子,刚想张口咬,那试吃的太监一着急就把玉米给夺了过去。

    对于试吃太监来说,还没有试吃过的食物,是不能先进圣上的口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嗯,这、这玉米什么的,还真好吃!

    宣康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恼火过,这快要到嘴的美食,愣是让个太监给夺走了!如果是以前的,他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那奴才也是为了他的安全才这么做的。

    等他抬眼看到那些个太监一脸满足的样子,他就有些不满起来。

    好在,很快的,就有人给他再剥好一个玉米,呈上了。宣康帝接过玉米,咬了一口,细细嚼着,软软的玉米粒,糯糯、甜甜的,味道极好……

    当贾赦看到宣康帝再一次出手还要吃一个的时候,连忙阻止到:

    “圣上,这玉米不易消化,您再尝尝这土豆的味道如何吧?”

    或许是第一次吃到不一样的食物,觉得新鲜。但确实吃完那些食物,就跟吃了饭食差不多,很有饱胀感!看来,这贾赦说的还真是没有错,给他找到了两样宝物呢!

    贾家,是个好的!贾代善为了救自己,受伤,早早的去了。他儿子发现了好东西,首先想到了自己。要不,给他升升爵位?

    “好!贾爱卿这是为了国做了件大好事啊!”

    “圣上过奖了,微臣不过是孝顺母亲,无意得到的。微臣的母亲说生为臣子,不能为国出力是憾事。如今能为出一点力,值不得夸奖。”

    “你、母亲果真如此说?”

    “回圣上话,微臣母亲确是如此教导微臣的。”

    “你有个好母亲啊!”

    贾赦听到圣上称赞自己的母亲,心里比自己得到称赞更加高兴!再看到圣上如慈父的面孔,一时忘形的把宣康帝当成了长辈,随口便把贾老太太教育他的话给说了出来:

    “微臣也这么觉得,母亲常常说……”

    宣康帝没有打断他的话,就那么静静的听贾赦口若悬河的说着自己母亲的好。那,确实是个好母亲!让一个空头将军去管理生意有些不妥,可正如她说的:

    “每天无所事事的在家呆着,做一些纨绔子弟做的事情,还不如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什么叫有意义,就像让贾赦给她找稀奇的种子,管理好自己的私产等等事情。什么比逗鸟遛狗什么的好,做了实事、就是有意义的。

    无所事事,又有钱花,容易让人堕落,所以把欠国库的银钱还完了,家里还剩的也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中。。。。

    第55章吉祥物

    `p`wxc`p``p`wxc`p`  宣康帝一边听贾赦乐滋滋的说着家里的事,一边想着:

    是啊,现在国库吃紧,可那些借钱的人却过上了奢靡的日子。赶明儿都让人去查查,那些没还钱的,是不是都过着困苦的日子呢?如果不是,那么是不是该让他们及时的把钱给还了呢??

    宣康帝一边听着贾赦唠叨,一边放开了心思去想……

    而贾赦还乐滋滋的说着自己那伟大的母亲,他不曾想,因为他那么一次无意的唠叨,有多少人准备被放血啊!而要是让别人知道,他们之所以得还钱,全因为贾赦的无心唠叨牵起来的。不知道贾赦还敢不敢天天出门呢?

    要知道,那么多的人因为他的无意,被圣上逼着还钱。别人要是知道是他害的,非拿麻袋套头痛打他一顿不可!

    一旁的太监那是一个惊讶,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有毛病了?他们跟在圣上身边那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圣上那么和蔼的对待过一个人!即便是平日里别人看着很得圣宠的皇子,也没能让圣上那么轻松的对待过!

    一时间,同时感叹:这个贾将军真的很讨圣上的欢心!

    要不然圣上怎么可能连奏折都没批,就在这里听贾将军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实际上、这是大雾,他们没看出来?他们圣上,是因为贾赦的话,得到了提示,正想着怎么充盈国库。让空闲的国库能快些装满金银……)

    这个美丽的误会,让他们之后在看到贾赦的时候,不自觉的带上了恭谨和讨好。

    贾赦是一边说,一边看着圣上的脸色。结果,他都说了老半天了!圣上还是面带微笑的看着他!?圣上真是个慈父!

    宣康帝听得正认真,只见滔滔不绝的贾赦突然就停了下来,忙问道:

    “怎么不说了?”

    “那个、那个,微臣冒犯……”

    “没事,朕也想体验一下百姓的父慈子孝的场景。”

    贾赦听了,很想问:您不是有好几个孩子吗?然后想到天家和他们平常人家的家庭又怎么可能一样呢?便是他自己的家,父亲还在的时候虽然对自己还过得去,但对二弟就和对自己不一样了!那差别,只能自己体会。

    直到父亲去世,母亲大病一场,突然醒悟过来似的,他们家也是在那个时候,才有所改变的。

    更何况天家的人本就复杂的很。估计诸位皇子都窥觑圣上屁股下边的位子吧!圣上只要对谁好上那么一点,那谁的麻烦就来了!哪里由得了圣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呢?!

    一位一国之君、一个空有虚职的将军;一个快点到知天命的年纪、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就这样的两个人,平素没有什么关联,这会儿便如逢到了知己。

    酣畅的聊着,不知不觉的,他们就聊到了中午,要到午膳的时间了!

    贾赦是个识趣的,眼看着要午膳了,他便起身要告退。宣康帝大手一挥:

    “贾爱卿留下,让御膳房多准备一分饭食。”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