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15部分阅读

    宣康帝在和贾赦谈话中得到了一个充盈国库的办法。顿时,看向贾赦的目光,就跟看一个吉祥物一般。可不就是个吉祥物吗?自己算不得昏庸,可经过了战争、天灾什么的,花的都是国库的银两。

    最近,国库的银两更是只出不进。他再不想办法的话,不用等他百年,国库就给掏空了!

    眼看着国库的银两那是一年比一年少,要是个个都跟贾家这般,主动还了借款。自己哪里需要担心国库被搬空了呢?

    他总觉得,留下贾赦再说说,指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了!所以,他留下了贾赦跟他一起用膳。

    看着一份份菜端上来,贾赦不由感叹:好久没看到只有两人吃饭,菜、却也摆满了一大桌。想想现在,他们一家人吃,也就八菜两汤。

    这个,是在父亲去世后改变的。母亲说摆那么一大桌,又吃不完,太浪费了!饭菜只要合口、搭配营养就好,不需要摆那么一大桌的只看着……

    宣康帝见贾赦盯着一桌子的菜,神色有些怪异,不由得问道:

    “贾爱卿,这菜、有什么不对劲吗?”

    对于圣上的问话,贾赦微愣后,便说:

    “啊?呃,没有,微臣只是想起家母。”

    宣康帝听了贾赦的话,不由想着:这贾赦,跟他聊了那么久,似乎什么话题都能牵涉到他的母亲。听他话里话外的母亲,那真是个睿智的女人。

    待到用膳时,贾赦再次感叹:皇帝真不是凡人可以当的!

    那么一大桌子的美食,圣上每样都尝那么两筷子,味道还没品出来,又换下一样菜了!难怪摆了那么多的菜上来,感情就是为了让圣人能吃饱的呀!毕竟,摆少了,又不能填饱肚子。

    反正,就他那么个凡夫俗子,就当不了皇帝!要真给他当了,指不定早就因为吃、而死了!

    就算如此,贾赦也能看得出圣上喜欢肉食躲过素食!母亲说了这样偏食的习惯,对身体不好的。有机会的话,他还是暗示几句,让圣上心里有个底儿……

    两人用了午膳,宣康帝一边喝着茶,一边跟贾赦说了国库只出不进的情况,并问贾赦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国库再一次能丰盈起来。

    贾赦的胆子本来就不大,之前他跟圣上说了自己的家事。这会儿圣上跟他说了国,也是圣上是一国之君,这国事,自然就成了圣上的家事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大才华,按平时母亲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圣上面前,他都需要斟酌一番的。只是之前他忘形了,张口就说了自己的家事。还好圣上一点责怪他的想法都没有。

    对于现在圣上跟他说的国事,贾赦一时没反击按他们家当年的想法,就是抄家!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

    当年,他们要是不抄那些刁奴的家,家里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资产的!所以,宣康帝这么一问,贾赦便想到了当年他们贾府的抄家。然后脱口就说了:

    “最快的揽钱方式、便是抄家……呃……”

    那几个字一吐出来,贾赦就隐隐感觉坏事了!赶紧住口。

    宣康帝却不会放过他,直接问:

    “这个、怎么说?”

    圣上问话,贾赦不可能不回答吧?不管怎么说,左右看了看,反正也没其他人,他就是说了,别人也不知道是他出的馊主意吧?

    这么一想,贾赦便把自己家里当初的事情说了出来。

    宣康帝脑子不糊涂,听到贾赦说完家事,立马意会他的意思。

    “抄家,钱是来得快,可这能抄到多少家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了,当初我们家能把欠的钱还完,就是从那些个刁奴家里给抄出来大半的钱财。不然,便是今天,我们家还不起国库的银两的。”

    “真、真有那么多?”

    “是啊,不过,这抄家什么,也就一时而已。只是应急而已……”

    两人就围着国库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从银钱方面说到温饱吃食,再说到行商……

    当然,如果是以前的贾赦,每天都宅在家里泡女人。那个时候,除了女人、漂亮的女人。其他的,跟他可没有关系,他又怎么会去关心呢?!

    别看老太太读的书不多,说起道理来却一板一板的,特能忽悠人!

    贾赦跟在老太太身边几年,多少也学到几分的。聊起天来也能言之有物。

    眼看时间不早了,贾赦才又一次告退:

    “圣上,微臣出来一天了,贾母看不到微臣,估计要为微臣担心了……”

    宣康帝也不为难他,毕竟刚才得到了那么多的消息,他也是要有时间去消化的。另外,还要着手去安排后继发展。虽然,他觉得这贾赦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离不开母亲的孩子似的,才出门那么一会儿,就惦记起自己的母亲来了。真没出息!

    宣康帝大手一挥,贾赦就捧着一堆的礼物,屁颠、屁颠回家去了!

    开始捧着礼物,让人很开心!奈何那些东西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拿得动的。好在宣康帝让两个太监送他出宫。

    待贾赦好不容易走出来,就看到自己的长随伸长了脖子正往宫门。

    这会儿,到看贾赦抱着一堆的东西出来,脸上的焦急立马变成了惊喜!想想他们在宫外守着,为的就是能看到自己的主子无恙的从宫里出来。本来想叫主子一声的,可看到主子身边跟着的两个太监,嘴巴张了张,到底还是没有大声的喊着自己的主子。

    “老爷——”

    “有话回家再说。”

    “是!”

    等他们把圣上赏的东西都放上马车,贾赦的长随也是个机灵的。马上给俩太监塞了荷包,恭恭敬敬的跟人告辞。

    转过身,主子已经上了马车,他们随后也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行向贾府前行……

    `p`wxc`p``p`wxc`p`

    作者有话要说:总是码出来了。。。。

    第56章担心的老太太

    贾家,老太太是知道贾赦这天进宫见皇帝的。

    头一天,贾赦就跟林如海商量好,要怎么去面圣。

    回来就跟她说了这件事,老太太当时还问:

    “你就这么拿几个玉米、一袋土豆去见圣上?”

    “是啊!”

    “你没有食谱,就这么拿去,圣上又没吃过这种东西,谁会相信你?”

    “这倒也是,可是,我们也不知道那什么食谱……”

    “行了、行了,琥珀,你去把笔墨给拿来。”

    “是。”

    “母亲,这是……”

    “我说,你写,把最简单的食谱给写下来,等到你去见圣上的时候带去。倒时候圣上让厨子去做。只有品尝过了,他才会相信这些真的是粮食、是真的可以食用。”

    “还是母亲想得周到!”

    当然,老太太也没说多复杂的做法,土豆也就一个红烧、一个醋溜。玉米的做法倒是稍多一些。

    毕竟,这些算是新物品。如果一下弄出一堆的食谱,别人就要问了:明明是刚种出来的粮食,别人还都不知道能不能吃,你就给弄出一堆的食谱,这食谱又是怎么来的?这不是把怀疑送到别人眼前,让人质疑吗?

    这天贾赦进宫时,是从老太太这里出发的。所以,在贾家,会知道这件事情的,除了贾赦跟老太太以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

    在老太太仅有的一点点印象里,这皇帝还是挺好的一个人。能有这印象,还是他们家在那么闹腾的时候,也没见他生气。至少,贾赦去还钱的时候,还拿到了奖赏。并且还帮他们家保密,没说出来。

    所以,这天贾赦进宫的事情,老太太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只是,过了午时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的心就悬了起来。

    想着:不就拿了几个玉米、几个马铃薯什么的去给皇帝看吗?有必要看那么久吗?就算要煮来吃,这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一个的煮,也该煮好吃完了吧?就算加上那什么马铃薯也不至于煮那么久啊!

    难不成,因为皇帝无聊,要把玉米一颗一颗的掰出来慢慢吃?要真是这样,也不知道、他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他要真那么奇葩的一颗一颗吃,也不嫌少、不够塞牙缝啊?

    再说,这大儿子不过是好心的想为国做一些事情而已,皇帝应该不会为难他的!说不定,那皇帝一个高兴,还会给大儿子奖赏呢!

    想想这玉米、马铃薯要是能普及,会有多少农民能吃饱。冬天能让多少人因为有吃的可以熬过去啊!这对一个皇帝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吧?是吧?

    这么久都没回来,是不是因为皇帝一个高兴,所以奖了她儿子御膳尝尝?老太太自我安慰的想。

    老太太没精打采的吃午膳,那饭量,都不到平时的一半。就放下筷子说:

    “你们慢慢吃,我饱了。”

    老太太一放筷子,本来低着头用餐的贾琏,顿时瞪大了眼睛问:

    “祖母身体不适吗?怎么吃那么少?”

    “祖母没事,就是一时没什么胃口而已。”

    “那,要不,祖母您再用一碗粥吧!”元春小心的说。

    “是啊,母亲,再吃一些吧!”另一边的张氏也跟着劝道。

    老太太看了大家期盼的眼神,硬着头皮又喝了一小碗的粥。就吃不下了,实在是有些担心贾赦会出事。

    转眼中午就过去了,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又不由得怀疑自己的想法。谁让这个年代皇权至上呢?皇帝高不高兴都在他的一念之间。或许前一刻他还是高兴的,但下一刻就心情不好了,心情不好就会找人撒气。

    贾赦也算是个比较圆滑的性子了!但有时候他也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

    他一旦得意忘形,就会变成话唠。

    老太太可是领教过他的话唠。当时,老太太跟他学怎么辨识古董的时候,他愣是能说上一整天都不嫌累。

    自己当时无聊,他想说就由着他说了,也没有阻止。这会儿没回来,是不是因为他把东西献给皇帝,皇帝一高兴就随口表扬他几句。

    然后,他一高兴就忘形,接着进化成了话唠。哇啦哇啦的没完没了的跟皇帝说起来吧?

    老太太可以无事听他唠叨,可那是皇帝啊!他怎么突然就变得那么不着调呢?在皇帝面前,是能变话唠的吗?他的胆子本来就不大,怎么就敢在皇帝面前进化呢?儿子喂!要不要那么吓人啊?

    老太太只能自己暗自着急,毕竟这事其他人都不知道,也担心不起来不是?

    看着另一边依然淡定的儿媳妇。暗叹:无知者真是幸福!

    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如何,所以,家里除了老太太外,贾赦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在贾赦的心里,已经习惯了跟母亲报备他去做的任何事情。他总觉得,跟母亲说过以后,做事情心比较定。

    如果哪天他忘了告诉母亲,那么他出去的一整天,都会心神不定。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母亲,可不就是他们家的宝嘛!

    所以,有什么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去跟母亲商量,而不是他二弟或者其他的人。

    就在老太太回到自己的院子,又交代了鸳鸯让人去大门口告诉守门的,让贾赦回来就先到她院子去一趟。

    那么久没等到人,老太太顿时焦躁不安的时不时看向门外、然后自行补脑想到了最坏的打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外边传来:

    “老爷回来了!”

    “老爷回来了!”

    老太太的那悬在嘴边的心,终于落回到了胸口!

    紧接着,就看到贾赦抱着什么东西进了她的院落。

    本来还在门口张望的老太太,难道的傲娇了一次,利索的回到椅子上、坐下,随手端起桌上的茶杯的时候才发现,里边已经没有茶水了!

    老太太暗自翻了个白眼,心想:

    “自己果然打心里还是个只有小农意识的老太太!就不是个享受的命。到了这里,明明就是个富贵老太太,结果愣是让自己给弄成一农家老太太了!”

    “母亲,儿子回来了!”贾赦一进门,就喊道。

    “回来就好!对了,事情怎么样了?”

    “圣上说,必需推广。好在咱们种的时候有把过程给记录下来,儿子已经把那些呈给圣上,圣上说会让管农耕的官员去推广。我给圣上推荐了那几个帮助咱们种玉米的农人,到时候,圣上可能会给那几个人个九品小官,让他们跟着去推广。他说不会把咱们家的事情给说出来的。”

    “那就好。你就那么点事情,怎么要说那么长的时间?”

    “呵呵……我只是跟圣上多聊了会儿天。后来,眼看着快到午膳的时间了,圣上就留我在宫里用午膳了。”贾赦傻笑着说。

    “哦?那,你们都聊什么呢?”

    贾赦想到自己跟圣上说了母亲的事,哪里好意思说啊?便吞吞吐吐的说:

    “也、也没什么……”

    老太太疑惑的问:

    “真的没什么?”

    贾赦想了想,总算找到一个可以说给母亲听、又能问问母亲的意见。说道:

    “圣上跟儿子说了国库入不敷出的事情。”

    老太太听了贾赦的话,嘴角抽了抽,额头掉下一滴汗,心想:这皇帝也是个不着调的,这样的事情,不是应该去找自己的心腹大臣之类的商量吧?怎么还问他的意见咧!真是的。

    也不知道这个化身话唠的儿子有没有唠叨出什么了不得的意见啊?

    “国库,跟你这么个空头将军有什么好说啊?难不成,圣上想听的意见,而你就胡乱给了圣上提意见了?”

    听到母亲那么一问,贾赦突然觉得背后一凉,回想了一下,才发现自己、似乎、好像、确实说了、得罪很多人的事情。连忙说:

    “母亲……”

    老太太听贾赦那么一说,脸都黑了!真恨不得使劲扑棱他那颗蠢脑袋,让你话唠、让你冲动。又想,这会儿,就是把他的脑袋拍扁了都没有用了!

    老祖宗果然没有说错‘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讲’——这事就是典型的‘祸从口出’啊!

    老太太黑着脸开口:

    “你现在后悔了?晚了吧?当时母亲跟你说过,在外边跟别人说话之前,要先在脑袋想想那些话能不能说。你倒好,嘴巴比脑袋转得还快。”

    “那,已经说了……”

    “是啊,已经说了。你说怎么办?”

    “儿子、儿子不知。”

    “行了,说都已经说了,下次开口前记得先想想再说!”

    “儿子记住了。”

    “圣上的反应,应该也不会把你说的事情说出来的,你还是把心装回去吧!下次不管去哪里,记得关好自己的嘴巴就行了!”

    “是。”贾赦弱弱的回了老太太一个字,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好在圣上没有生气,不然,他估计连家都回不了不说!或许还害了他们一家子,那他就成了家里的罪人了!

    老太太见贾赦耷拉着脑袋的样子,很是无语。安慰的说道:

    “有钱难买早知道,记住这一次教训就好。别想太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困啊。。。。俺睡觉去了。。。。

    妹子们也早点睡。。。。

    第57章回忆

    有了母亲的安慰,贾赦虽然心里还是有罪恶感,也已经不那么难过了。然后想到圣上给了自己不少的奖赏,有些奖赏还是专门给母亲的。

    现在,那些东西还堆在桌上呢!因为回来的时候,就给母亲说了在宫里发生的事情。哪里还记得什么奖赏啊!

    对于奖赏,他们一家人,其他人估计会觉得兴奋,或者还有荣耀感。毕竟,圣上不是什么人都给奖赏的。特别是他们家的人还不是那种很得圣宠的人家。如今突然就拿到了圣上的奖赏。还不是一两件,那些可是圣物呢!

    给母亲的金簪一对,估计母亲也用不着。

    家里不是没有这些东西,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头上用的不是银簪就玉簪。其他宝石、金饰的饰品就没在她的头上出现过。

    开始自己也以为母亲是不舍得戴,自己也不是没送过给她。结果依然没有看到她戴!自己不好直接问母亲,就问了给母亲梳头的珍珠。结果珍珠说:

    “老太太闲那些过于耀眼,她老人家戴着不合适。还说戴多了头重,不方便。”

    现在,就他和母亲知道他为什么能拿到奖赏,其他人还不明原因呢!他也不打算跟其他人说。这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他是打算把这些东西都给母亲收着。其他的人,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母亲能拿到奖赏!

    把金簪拿起来,对着老太太说:

    “母亲,你看,这些都是圣上给儿子的奖赏!这个、还有这个,是圣上给母亲的。”

    “给我?为什么会给我?”老太太疑惑的问道。

    “嘿嘿……那个,我就跟圣上说我有一个很好的母亲,然后……”贾赦含含糊糊的说着。就怕自己又无意把在圣上那说的话给说出来惹母亲生气就不好了。

    “哦。”老太太不甚在意的回了贾赦一个单音。

    老太太活了那么大年纪,金银财宝什么的,目前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就是没有这些圣物,她也能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

    当然,那些东西在某些人的面前,作用还是蛮大的。在平时,那就没有太多的作用了!戴在头上、头皮都给拉痛、所以,就没有必要戴了。最终,这些东西也还是给装到库房里。

    上辈子,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为了儿女努力赚钱。花在她自己身上的还真没多少。儿子结婚,她差不多连棺材本都给儿子买房了。等到女儿结婚,给的钱跟给儿子也差不多。

    可以说她当时身上的钱还不够一千块,好在那个时候也没病没痛的。不然,她连医院都不敢上。要是病了,最多就自己去药店买药回来自己吃就好。

    老太太对于生老病死,都看得很淡。钱财都是赚来花的,至于是自己花还是给自己的孩子花,区别都不是那么大的。

    儿女都成家后,她还在和土地相伴。

    儿子有了孩子后,她去带了几年,不过农忙的时候还是回去种地。她是个农民,离不开土地。一年不种地,心里就空落落的,难受。

    那时候,儿媳妇虽然不说什么,可眼里的那些意思,她又怎么看不懂呢?想她平时没少看新闻,即便她年年在种地,依然不会忘记百~万\小!说看报。

    别看老太太读书不是很多,所以为了不忘记那些字,她一直都有坚持百~万\小!说、看报的习惯。有不懂的字,就查字典。

    那些书慢慢的积少成多。到老年后,她的阅读的书,已经比儿子书柜里边的书还要多了!而且她还不挑书,逮着什么就看什么。什么种植、养殖、小说、养生、历史、法律什么的都看。

    儿子的书、老伴的书,老太太几乎都拿来看了!当然,有时候看是看了,并不了解其中的意思。就比如她老人家看那些律法之类的书,她就想不通,为什么要跟那些罪犯讲人性?

    那些个罪犯有人性的话,为什么要去做犯罪的事?而且还是罪大恶极的事情。因为他一个人犯罪,又有多少的家庭被他的一念之间破碎了?那么,谁又能为那些破碎的家庭讲人性呢?

    老太太不理解,也、没有人给她答案。

    老太太百~万\小!说的初始是为了多识字;后来百~万\小!说是为了多了解这个世界;要不然、要不然她也不会在知道什么是大棚、大棚又有什么作用的时候,就回家请人来帮忙做。沼气池什么的,村里她也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

    儿媳妇看不起她就算了,反正她又不需要儿媳妇看得起。她,只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这个农村的老太太,就可以了!

    说真的,老太太也并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可那是儿子自己选的。

    又想着,她又不会跟自己住、也不会跟她过一辈子,自然也不会去反对什么的。让儿子不高兴,人老了就讨人嫌了。她不想看到那种场面。

    对于这个儿媳妇,老太太觉得那儿媳妇的脑子不大好使。

    想想儿媳妇去考公务员,考了五六次都没有一次是考过了的!

    给她当个会计,写个发票什么的都搞不定,还拿回来让她女儿帮忙。连那证书什么的,好像也是儿子给买回来的。

    就那么个女人,也不知道她得瑟什么?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

    那儿媳妇没考上公务员,家里倒是堆了不少的资料书籍。

    老太太没事的时候就翻看了一些,觉得那些题目里边并没有太多的深度,而且,看了两三遍后,她老人家都能记住了。为什么那女人就考不上呢?老太太有时候是真的很想不通。

    在孙子出世后,除了吃奶,孩子几乎都跟在老太太身边。当然,也是因为儿媳妇不想带孩子。

    孩子出生后,儿媳妇就开始减肥,这减肥了,吃的东西就少,本来奶水就少。到五个多月后,就没有奶给孩子吃了!

    没母||乳|吃,孩子就开始喝牛奶。

    而带孩子的老太太,每天都在琢磨着有什么有营养的食物给小小的孙子吃。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还是跟老太太睡。老太太爱百~万\小!说,孩子也爱百~万\小!说。每天一老一小都有半个小时是在一起百~万\小!说的。

    一直到孩子上小学,搬去跟父母住,开始学习还是好的。后来经常被父母丢他一个人在家,偏儿媳妇又不让老太太去照顾。儿子又经常不在家,那孩子没学坏已经不错了。

    想想儿媳妇因为怕老公有外遇什么的,每天除了上班,就追着自己儿子的屁股后边跑。你说让她带自己的儿子?不用,不是有孩子他奶奶给带着吗?而且,就算她在家,孩子也不会跟着她的!

    唉!想想自己的那个孙子,可以说家里的所有孩子里、是最最最得老太太疼的!可惜、以后啊,可是再也见不到了!

    贾赦看到自己母亲,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看着圣上奖赏的宝物叹起气来了!?他靠近母亲好几年了!这,还是母亲第一次对着他叹气呢!这是为什么呢?

    一时间想不通,贾赦便误认为:是不是因为他让母亲太操心了,所以母亲才这样呢?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

    沉浸在回忆里的老太太,突然听到贾赦关心的问话,老太太愣了一下,才说道:

    “啊?哦,没什么,不过是感怀一下而已。”

    贾赦觉得母亲是在敷衍自己,觉得更对不起母亲了!小心的又问道:

    “您,真的没事吗?”

    “没事儿,我老人家好着呢!吃嘛嘛香、身体倍儿好!我看啊,不好的是你吧?你看看你,脸色比我老人家还菜……”

    老太太看到贾赦的脸色有些苍白,之前在庄子上那会儿晒得有些黑,但很健康的肤色已经不见了。回来后,估计很少晒太阳,肤色又白了回来了!

    这个年代的人似乎除了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晒得比较的黑之外,在街上看到的人多数肤色是偏白的。当然、那些经常在外做小生意的小贩什么的,经常被风吹雨淋的,肤色才偏黑一些。

    大男人太白了,在老太太看来就不是那么健康了!现在那些小白脸、奶油小生什么的,都不是老太太喜欢的。她老人家还是觉得健康才是美!

    那些过分白的,看着苍白的脸色,一丝血色都没有,只要有眼睛的都知道,那人的白是病态的白。

    这大概也跟她出生的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有关吧!

    这会儿看到贾赦有些苍白的脸,老太太忍不住就唠叨起来。

    如果是别人的话,在听到老太太唠叨,或许会嫌弃老太太太过啰嗦了!根本就不耐烦听她那么啰嗦下去。

    但对于贾赦来说,母亲的唠叨,那是母亲对他的爱。是之前他渴望,却得不到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老太太对他唠叨,他都坐在一旁认真的聆听,脸上半点不耐都没有!

    看到母亲唠叨久了,还会给她倒茶润嗓什么的。

    作者有话要说:

    好不容易码了一章。。。。

    第58章集体外出

    不仅贾赦拿到了奖赏,便是老太太也因为是个好母亲,得到了一件天家的奖赏。

    于是,老太太和贾赦便认为,献粮食给天家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毕竟,种子他们都提供给圣上,并且第二天圣上就已经让人到庄子上拉走了!不只是拿走了种子,那几个农人也让人给接走了。

    而且还是从郊外把东西和人给一起拉走的,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当然,这个不多,指的便是管理农耕的官员。即便是他们,也只知道种子来自一个庄子,就连庄子的主人是谁,他们也没有得空去打听过。

    他们可是接到通知,让他们到这里来领新种子,并带几个新上任的农耕专员。他们就马上赶了过来了!

    他们向来都只听圣上的命令,更不会去怀疑圣上的决定。

    正因为如此,当庄子上的管事来府里禀报事情经过后。母子俩便认为,接下来,他们的日子应该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了。

    老太太又可以悠闲的继续指挥婆子们收拾她农家院,再听听冷安八卦团带回来的八卦。

    而贾赦,继续他的非专业,当他的半个商人。还有就是被自己的母亲勒令跟儿子一起锻炼,说他的身体太差,不健康。所以如无特殊情况,他们每天都要锻炼一个小时。

    当然,要不是贾政要去衙门,老太太也要把他拉出来锻炼。

    谁让他们出门不是马车就是骑马的。骑马,相对还好些,至少也是一项运动吧!坐马车什么的,就跟现代人出门就坐私车,还是请了司机的那种。自己连方向盘都不摸一下的。

    有些还去健身房什么的去健身,有些直接养了个大肚子出来。那种皮肤松弛、身材走形,就是缺少锻炼的人群。还偏偏偏好肉食,对素菜厌之的人群

    老太太想:自己让他们锻炼,也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好。就当让他们去健身房每天锻炼一个时辰、呃、说错了、应该是一个小时。

    贾赦认为母亲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让自己把身体给锻炼健康了,那是母爱!于是,他痛并快乐的锻炼着自己的身体。

    贾政呢?你上班的时候就算了,不上班的时候,也得跟着去锻炼。他是属于定时的锻炼。每个休沐日都是在家锻炼。

    偶尔,贾政休沐的时候,兄弟俩就带着家人往庄子上逛一逛,美其名曰放松身心!

    有了好心情,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日子。

    一家人,当然不包括贾王氏在里边了!本来,老太太认为她多少都改了那不好的脾性的。哪知道,每次看到她的时候,她依然是那副死样子。而且每次她的出现,总会有让人不开心的事情发生。

    天气渐渐冷了。

    这天,他们一家人,再一次早早的集体外出,去交往的温泉庄子。

    老太太和大儿媳妇一辆马车,王夫人和女儿贾元春一辆马车。

    男人们都骑马在一旁跟着。当然是贾政和贾珠跟着女儿的马车旁,父子俩一边走,一边讨论那些文章。

    另一边,贾赦和贾琏父子俩跟着老太太的马车。贾赦不通文,父子俩没有谈文论据,而是和马车里的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赦儿,庄子上的大棚怎么样了?”

    “今年儿子让庄子上的管事扩大了大棚种植,蔬菜的品种也多了几样。现在我们家里的蔬菜和敏妹妹家里的蔬菜都是够用的。多的也有送到史家给几个表兄。”

    “那就好。人呐,一日不食青,就会变妖精。咱们还是多吃素食才是养身之道。”

    “母亲说的极是,儿媳就觉得这几年身体好多了。”

    本来在外边跟着自己父亲骑马的贾琏,他也想跟自己的祖母聊天。可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还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紧张的。所以就爬进了自己母亲和祖母的车里坐着了!

    “祖母,如果不是在热泉庄子,盖大棚能种蔬菜吗?”

    “咱们这是北方,冬天那么冷,不行的。就如、不让你穿棉衣,只着单衣,你敢出门吗?”

    “不敢,那要冻死人的。”

    “那些蔬菜也是一样的。在热泉庄子之所以盖上大棚就可以生长,是因为热泉的地方土地也没那么冷,那土壤的温度合适蔬菜的生长,才能种蔬菜的。”

    “哦!我还以为,只要盖上大棚,就都可以种菜了呢!”

    “也不是不可以,但那需要给蔬菜适当的加热什么的,很麻烦,那么做成本太高了、也不划算。”前辈子是有了高科技的产品才可以的,但这年代就不要肖想那些了。

    “祖母,那我们要怎么做才可以呢种?”

    “祖母老了,想不起了?琏儿还小,那些办法啊,得由着你们这些小辈来想咯!”

    “祖母不老,您还要看着琏儿成家立业呢!”

    “是啊,祖母还要看我的小曾孙呢!琏儿可要快快长大哦!?”

    “祖母~!”

    老太太难得的看到小贾琏的脸蛋有些红彤彤的,忍不住伸手掐了一把,暗叹:小孩子的皮肤真是嫩滑啊!嘴里还忍不住调戏到:

    “诶呀呀,我们家的小琏儿也知道害羞了呀!”

    “祖母,我长大了!”

    “嗯,祖母知道啊!”

    贾琏捂着脸,有些结巴的说道:

    “所以,不能、不能再掐我的脸了!”

    “好啊!”

    贾琏听到老太太答应了他的话,刚放开手,老太太趁机又掐了一把。才乐呵呵的说:

    “现在不掐,以后就更没有机会掐了呢!”

    两边脸蛋都老太太往外拉,一时间,他就是想讲话,也没人听得懂他说的是什么,冒出来的声音,都跟火星人的话语一般。

    “唔……&p;&p;”

    一旁的张氏,看到婆婆和自家儿子,在一旁幼稚的闹着玩,她也没有插嘴,就在一旁微笑的看着他们玩。

    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性格,竟然那么开朗、还有些幼稚。他在自己的面前可没有那么放得开。也就在琏儿小小时候,才跟自己撒娇。

    有时候,明明是自己坐在他的面前,自己还是跟说话来着,他就突然就来那么一句:

    “祖母……”

    现在看看,儿子跟婆婆的关系还真好!

    自己也是现在才发现,原来儿子在婆婆面前竟然那么放得开!她奇怪的是:为什么儿子对于农耕什么的,似乎很感兴趣!自从上了马车后,他就自发自动的跑到婆婆的身边坐。

    一路上问的,也都是农耕的问题。

    好好的一个大家公子,怎么突然就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呢?要不是哥哥说他的学识很好,她都怀疑自己儿子将来是准备去当农民种田的!

    几个人就那么聊着、聊着,很快就到了庄子上。这还是第一次张氏第一次来热泉庄子!

    之前在家的时候,每次琏儿回家的时候,嘴里说的都是这庄子怎么、怎么样的。如今,总算看到了!

    大家都下了马车,一股冷风迎面吹来,刚下马车的贾家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只有年纪最小的贾琏,高兴的跑了进去。刚刚听到父亲说大棚扩大了,他就想知道到底扩大了多少,去年他种的那块地、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众人中,也就张氏和贾王氏没有来过这个热泉庄子。

    一路走来,就看到在路的两边种有两排树。越过树,就是一排排的大棚,也可以称之为暖房吧!

    “不过是乡野山村的,说道这里,你竟然还总说这里怎么怎么好的。没有亭台楼阁、没有奇花异草,只有那种奇怪的大棚还颠颠儿的在心里惦记着,真是……”贾王氏是一边跟着往里走,一边在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

    而呆在贾王氏身边的贾元春,在听到自己母亲的暗自嘀咕之后,脸色变了变,到底没有说什么。谁让这个人是自己的母亲呢?

    贾元春是没说什么,可她也怕因为自己母亲的嘀咕给别人听到,会惹得大家不高兴,那就不好了。所以,她轻轻的拉了拉自己母亲的衣袖,希望她不要再说了。

    结果呢?人贾王氏并没有领女儿的情,依然一路嘀咕,直到进了他们的院子,她的嘴巴还没闲下来!

    进了分给他们的院子,贾王氏又不满了。她觉得贾赦偏心,把最小的院子分给了她。才进院子就嚷嚷:

    “这么小的院子,才那么几间屋子,怎么住人啊?早知道,我就不来了!”

    贾元春在看到自己父亲有些发黑的连,不由低呼到:

    “母亲别说了!”

    本来,贾王氏就对自己得到的这个院子有些不满了,这会儿看到女儿竟然还让自己别说了。这让她觉得很憋屈,不由得对贾元春说道:

    “我怎么不能说了,我说的都是事实吧?啊?明明就是你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