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16部分阅读

    贾政听了贾王氏的话,心里就一阵不舒服。这女人,把自己当成什么了?不管大哥怎么分院子,在贾政看来都是应该的。结果一路就听到这个女人说东说西的,全都是不满。

    不满你可以不来啊?这不是你自己跟着赶过来吗?结果到了这里,你就各种不满起来。还真当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啊?

    冷冷的朝她扫了一眼,贾王氏接收到贾政的冷眼,马上就闭上嘴巴……

    作者有话要说:

    第59章被屏蔽的贾王氏

    贾政自从经历了清客门人风波后,对很多的事情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特别是去了衙门之后,得到了母亲的提点,他才能那么顺利的工作、跟同事也能好好的相处了。

    想他宅了那么多年,极少跟外边的人交流。便是去了衙门,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现在,他跟同僚的关系也算是很和谐的。也不会有人故意刁难他。

    对于他的夫人,以前,他还是敬重的。

    可发生了那件事情后,母亲把她关佛堂里反醒。本来以为过后她能改了就好。

    都两年多,他也想相信她已经能改好的。哪知道,才从佛堂出来,自己安排的人就告诉自己。夫人让人去王家了。

    当时自己还想:可能是太久没有王家联系了,所以……

    但是,当去王家的人回来后,自己让人截住了问话。得到的结果,让他真得很失望!这才慢慢的疏远了她。

    在家的时候,家里人已经习惯了陪着母亲用餐。即便分了家,这习惯依然没有改。大家还是在一起吃饭。

    可他的夫人呢?经常性的缺席。开始母亲还让人去叫,后来是大哥说的:

    “母亲,别等她了!让长辈等用餐本就不孝。还每天要让人请,不吃拉到。咱们开餐。”

    大哥说的并没有错,她没病没痛的,竟然还找借口请大夫来给她看,真的是太不孝了!她做错了,她们让她反省她还不服气。现在出来了,竟然还敢给母亲摆架子了。

    想到这些,贾政的心里就对自己的夫人更加不满了。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宁愿睡书房,也不进她的房里。

    原来的很多次外出,她都很少跟着出来的。每次只要她跟着出来,就要闹些事情出来。这样的女人……

    罢了,贾政扫了她一眼,见她闭了嘴。冷冷的说了一句:

    “你要是每次都有那么多不满,以后都不用再跟着我们出来了。”

    说完,就离开了。

    一旁的贾元春,看了母亲的面目那么多年。她有些不能理解母亲这么做的原因。

    母亲对于家里所有的人都是不满的!不说别人,就是自己的哥哥。每次母亲看到哥哥都没有关心过哥哥一句,一见人,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

    “珠儿,你要好好跟着先生学,一定要考上举人、考试进士……”

    贾元春知道,母亲给了哥哥有多大的压力。要不是哥哥跟着大伯住在将军府,哥哥会被母亲逼得承受不了的。

    现在好了,哥哥极少跟母亲接触。跟着大伯家的琏儿一起,心性开朗了不少。特别是现在每天跟着祖母一起,平时话不多的哥哥,偶尔也会跟大家聊聊天的。

    这些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都发生了。对于哥哥来说,离母亲远一些,反而是好事。

    如今看来,母亲说的很多话,都是不值得相信的。

    唉!她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了。总归是自己的母亲,再怎么错,自己也不能说什么。这是孝道。

    贾政离开院子后,心里憋闷,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自己的夫人了,现在一见问题就出来了。还真是不如不见呢!免得心里不好受。唉!

    心里不愉,他便朝外边走去,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母亲的院落。

    “二老爷,来看老太太啊!”

    “诶。”

    “老太太,二老爷来了。”

    “进来吧!”

    “母亲。”

    老太太一抬头,就看到贾政一脸郁色的进来,之前明明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开心了呢?关心的问道:

    “政儿,你、这是怎么了?”

    贾政听到母亲关心的话语,哪里好意思跟母亲说自己是为了不想看到自己的夫人而心情不好呢?便吞吞吐吐的说:

    “没、没什么。”

    “真的没事?”

    “没事……”

    老太太不管活了几辈子,那急性子还是还是改不了,撇了贾政一眼,说:

    “我是你母亲,你有事没事、你娘我还能不知道?说吧,为什么不开心了?”

    “是、是因为我夫人……”

    “又是你媳妇的事情啊!这会儿,她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就是、她就是……”贾政想了想,最后还是把贾王氏的表现、和自己心里的想法给说出来了。

    老太太听了贾政的话,她还是能理解的。她知道那个儿媳妇啊,在仇恨着所有的人呢!

    可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王家要把自己的女儿,彻底的按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标准来养呢?无才能有德、但不一定明理。有才不一定有德、也不一定明理。折中,所以他们家便彻底的实行“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贾王氏无才,德行也没见她好到哪里!按政儿的话说的,这贾王氏可以说是——无才、无德的人了!

    虽然政儿的官职不大,可多多少少也是个官吧!结果呢?你贾王氏想当家作主,不也给你当家作主了吗?

    可你年纪轻轻的,那么啰嗦是要干什么呢?难不成,古代的更年期综合症也是提早发生的?

    话说,前辈子活了七十多,她都没有发现自己有那种感觉。就算到了这里,她也没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啊!

    会想到更年期综合症,是因为孙女经常在自己的面前说:

    “奶奶,我跟你说,我妈这是提早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了!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

    如今看贾王氏这样,无缘无故的,就唠唠叨叨,应该就是孙女说的更年期综合症了!

    话说,她到这里那么多年,跟贾王氏的接触还真的不多。

    她刚来没多久,就把贾王氏给弄进了佛堂。那是一关就关了她两年多。出来后没多久,又分家了。

    而且贾王氏还动不动就请大夫,具体是不是真的给她看病,老太太也不知道。反正,她没经常在自己的面前露面。她也就让元春多多去陪自己的母亲。

    老太太关心儿媳妇,也是去看过她一次。

    在老太太看来,这个儿媳妇纯属无病呻吟!因为,老太太有问过大夫的,给贾王氏看过病的大夫可是说了:

    “郁结于心,那是心病……”

    当时老太太还想:是不是自己把她关佛堂关出抑郁症来了?还让她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多注意她的言行举止。就怕她万一有个什么不妥的举动。

    结果,一年多的时间,她依然只是无痛呻吟。就是唠叨的次数多了起来。

    现在坏事了,儿子也不满了。老太太本来说要给儿子找个和他心意的姨娘的。可现在呢?姨娘没音信,儿子却有些厌了儿媳妇。这可怎么办呢?老太太想了想,问道:

    “那,你想怎么办呢?”

    “儿子、儿子……”

    “好好的说,在母亲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吧。”

    “儿子,就是暂时不想见到她……”

    “你别告诉我,你最近有进过她的房里。”

    “没有。”

    “这不就结了!这一次到庄子上,也没想过她要跟着来的。。为了元春和珠儿,你忍忍吧!”

    “儿子知道,只是有些不开心罢了。”

    “你啊,别想那么多。这人那,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相由心生,你不开心了,你的脸啊,就跟着不开心……”

    老太太有一句、没一句的跟贾政聊着天……

    “老太太,用餐的时间到了。”

    “咦?怎么那么早啊?赦儿他们一家呢?”

    “回老太太,大老爷已经往这赶了!”

    “那行,等赦儿一家过来,我们就用餐。”

    “是。老太太。”

    很快的,贾赦一家三口就到了老太太的院子。

    老太太看着一家三个都面色红润,心里很是安慰。看看,让赦儿每天都锻炼是正确的吧?!想想以前的张氏身体也也不好,现在脸色红润,可以说是调理得很好了!

    说不定继续调理下去,还能生出一个也不一定呢!敏儿的身体不就这样的吗?现在那俩外孙多可爱啊!诶,又好久没去看他们了呢!这次回去后,休息几天,再去看看两个小可爱吧!

    “母亲。”

    “祖母。”

    老太太看着人都到齐了,便说:

    “诶,大家都饿了吧?我们这就开始用膳吧!”

    “是!”

    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上桌,除了贾王氏之外,她依然阴郁着脸。让大家看得膈应!

    都是一家人,总不能不让她上桌吧?于是,大家有意无意的忽视她,一边聊天一边吃。

    来到庄子上,最高兴的要数贾琏了!

    进庄子那么短的时间里,他已经拉着贾珠去逛了一圈扩大的大棚那边转一圈回来。看到自己原来种菜的地,依然种着绿油油的青菜,那些菜的长势特别的好。

    让贾琏有一种幻觉,那些菜,似乎正是自己种的一般!

    于是,在吃饭的时候,贾琏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之前看到的、听说过的、猜想的一些事情。

    老太太笑眯了眼的听贾琏说他看到的事情。种地什么的、正好都是老太太喜欢的事!

    “琏儿喜欢自己看到的吗?”

    “喜欢。”

    贾王氏觉得憋闷,这贾家的人,怎么越来越不着调了?她有些看不起这些原本看着都是富贵人家的贾家人。如今竟然在饭桌说起了种地的事情!太掉身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自己的专栏多了俩个收藏,心里很高兴。。。。

    晚安,妹子们!

    第60章引人注目?

    贾王氏见大家聊得火热,就是张氏那大家闺秀出身的女人,也能跟大家搭得上几句。

    他们这么一边吃一边聊,吃得慢条斯理的,但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食不言的安静的气氛。整桌让人看起来就跟那种粗俗的农家人一样,小声的聊着农事什么的。

    就那么些破事,有什么好说的?竟然还能说得很高兴,真不知道他们这样的人家,老说那些有什么意思?

    不管是他们王家也好、以前的贾家也好。在餐桌上,都是食不言的。有什么事情,都要等他们吃饱了,餐后再说。

    可现在呢?看看他们,这是饭桌呢!却热闹的跟菜市场一样!说的还都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太丢人了!

    吃着、吃着,贾王氏是越吃越不是滋味!太憋屈了,这一大桌子的人,大房的人和那个老虔婆也就算了。为什么,自己的儿女眼神都没瞟向自己一下!

    素日里,她什么时候被人忽视得那么彻底过?一时间,她看向贾元春的眼神也有些凌厉起来。老贾家的孩子,果真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别人也就罢了,为什么从自己肚皮里边出来也这样对自己?

    突然心里就升起一股恨意,不自觉的一声冷哼、那么突然的就冒了出来了!

    “哼!”

    坐在贾王氏身边的贾元春,本来正听祖母跟琏儿说着大棚这么建,有什么用。她也有去看过大棚的,她也奇怪为什么种菜的大棚盖成这个样子。为什么盖的和人住的不一样呢?

    突然就听到母亲的冷哼,莫名其妙的转过头看向自己的母亲,眼里带着疑惑的开口叫道:

    “母亲?”

    贾王氏瞥了自己女儿一眼,并没有说话。

    贾元春愣了,母亲这是怎么了?那是什么眼神啊?在那么多的人面前,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她就是有不满也不能在大家面前发作啊?难道,她不知道家里的人对她已经很不满了吗?她这是想大家更讨厌她?还是怎么的?

    元春伸手轻轻拉了拉母亲在桌子下的衣袖,她希望母亲就算心里有不满,也不要在饭桌上发作。结果,母亲并不理会她,只是把自己的手给拉开了。

    坐在元春另一边的贾珠,也发现了妹妹的异状,扭头看了她一眼,眼里带着疑惑的问道:

    “元丫头,怎么了?”

    “不是我怎么了,有事的是母亲。”

    “母亲?她怎么了?”

    “不知道。”

    “不知道?那……”

    “你没见她的脸色不好吗?”

    贾珠因为在侧面,要看自己的母亲,要站起来才能看得清楚。但那么看的话,就太失礼了。所以,给了妹妹一个大大的问号。

    “?”

    元春看到哥哥一脸的问号,也发现了。在心里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可看了看大家,欲言又止,最终也只是说两个字:

    “算了……”

    就停下来了,那个时候,当着大家的面,她也不能说什么。毕竟那是自己的母亲,真要说,她也会私下跟哥哥好好说说。

    老太太正好坐在他们一家对面,虽然她什么都不想看到。就是不想抬头,要吃东西还是得太太的,所以,她老人家这是属于——被迫看贾王氏那一脸幽怨的。

    话说,要不是只老大一家人,老太太觉得家里人太少、太冷清。

    人老了就喜欢热闹!

    家里就老大一家,老大本来就只有琏儿一个孩子。问题是,一家就四个主子,可住的地方,跟一个小公园似的!要见个面还要坐轿子,多累啊!又不是现代的套房,在家里喊一声所有人都能听到了!

    所以她才想着:总共也就那么两个儿子,一起吃饭也才能、勉强的凑够一桌客人。想要坐满十个人一桌子,还差俩个呢!

    正因为这样,老太太做什么都喜欢把家里的人都叫到一起来。可这二媳妇怎么回事儿啊?她只要在场,木着一张脸也就罢了。反正都看习惯了,也没所谓。虽然有些膈应,到底也是一家人不是?

    现在大家都开心的吃饭,她又想闹什么幺蛾子啊?

    老太太一停下来,其他人顺着老太太的目光,一起看向老太太对面的贾王氏。

    “?”大家的额门头同时闪现了一个大问号。

    这贾王氏(婶婶、女人)又怎么了?好好的吃个饭怎么也有问题了吗?

    坐在贾王氏身边的元春,接到大家的目光后,心里一阵苦涩。自己的母亲,到底想闹哪样呢?

    她硬着头皮对着老太太说:

    “因为祖母想到建这个大棚,冬天也能迟到那么多的青菜,真好!”

    一旁的贾珠,马上接口说:

    “是啊,咱们都是沾了祖母的光,不用在冬天的时候除了萝卜、白菜,就只能吃肉食。现在多好,有了那么多青菜可以选择。”

    其他人也不想因为一个贾王氏,而少了吃饭的兴致。跟着转了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而贾政,对贾王氏打岔了大家吃饭的事。心里一暗。

    因为这个妻是母亲给挑选的,前段时间,母亲曾经跟自己聊过。母亲觉得对不起自己,还问过自己要不要再挑一个平妻?

    当时,自己就算也是对这个妻有不满。就是对那俩个妾的房间,他都很少进了。对于自己的女人,以前没觉得怎么样。但在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后,她就不那么好女色了。

    在守孝的时候,他可是三年都没碰过女人的,对于女色,就那个时候慢慢的淡了。再一个,他的大舅哥王子腾也找过自己,跟自己道了歉。说是只要不休了她,什么都好说。

    自己也想,在一起那么多年,还给自己生了两个孩子。她是有错,但休妻什么的,也太过了。所以,自己就算不进她的房间,他也没想过休妻的事情。

    再加上他已经淡了女色,好好的上衙门办公,回家陪陪老母亲、跟儿子好好交流交流。

    这样的生活过了那么长的时间,他觉得很充足。

    对于相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妻子,他还是有些感情的。只是每每看到她惹自己的母亲不开心,他又觉得懊恼。这女人,看着也不笨啊,怎么做事情越来越不着调呢?

    以前每天都要服侍母亲,她都只是木着一张脸。现在母亲都让她们坐下吃饭,再没让她们服侍着用膳了。她怎么反而每时每刻都想着让人不开心呢?

    难道,这王氏、也有些想母亲说的,那个什么属性?人家好好的待她、她反而不乐意了。非得让人压迫着心里才舒坦!?

    这种人,心里没毛病吧?

    看来,以后还是让元春离她远一些,别也跟她学了那样的性子。不然,过两年怎么找婆家啊?

    儿女都是债,自己都是老大年纪还要母亲操心。如今想想自己的孩子,他才能体会父母的心情。

    再想到大哥大嫂如今的日子,过得多好了。夫妻的感情好了,大哥也远离了以前的那些女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父慈子孝。

    别看大哥不学无术,如今在母亲的指引下,已经改邪归正了。外出做生意也妥妥当当的,没再出过大错。

    他的一家之主也做得很好,夫妻俩把家里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即便母亲有些任性的把自己的院落改成了农家小院,大嫂也没有说什么。反而处处都帮着母亲完成她的心愿。

    但大嫂从来都没有因为这样而小看母亲什么。

    这点,王氏可就差得太多了!王氏对于母亲的种地,眼里的不屑,是那么的明显。不用问就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实在是让人没法对她有更多的不屑。

    唉~!!

    大家虽然当成没看到贾王氏,依然开开心心的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饭后歇了一会儿,就开始了每次的饭后惯例——去散步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这天刚到,大家也没走多远。就散了,各自回自己的屋里。老太太也一样,眼看着天渐渐黑了。

    洗漱过后,老太太坐在桌子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鸳鸯聊着天:

    “鸳鸯,你说,我那二媳妇,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二夫人啊?估计是看到大家都不理会她,才这样吧?”

    “理她?怎么理?我们那么多的人难道要去将就她一个人?这什么道理啊?不知所谓的女人!”

    “那奴婢也猜不出了,她见天都木着一张脸,谁知道她在想什么。”

    “看看,我们那么多的人,而且我还是一位长辈。也没见她的表情好一些。还给我摆脸色,这像话吗?”

    “估计,那二夫人的是想引人注目吧!?”

    “噗~!年纪都不小了,还要搞这种幼稚的事情,至于吗?”

    “这只是奴婢的猜测,不能作数的了!”

    “这人呐,儿女都有了,孩子还都不小了,这做人母亲的,怎么就不能好好的给儿女做个好榜样呢?好在元丫头也是个聪明的。不然,过两年……”

    “……”

    作者有话要说:

    又晚了。。。。多了两个收藏还是让偶很高兴的。。。。。

    第61章离开之前

    经过那么一次,贾政觉得,在不必要的时候,还是不要让王氏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好!免得又弄得跟今天这般,让人少兴。

    虽然大家都没说什么,可他有眼睛。他看到大家瞬间的疑惑不解,和之后的对王氏莫名其妙表现的无视。

    这中间,贾政也知道,他的女儿目前不得不和他夫人王氏在一起。最为难的,只怕就是元春那个丫头了!还是别让她跟着王氏的好,一会儿回去就让去伺候自己的老母亲去。免得那王氏一会儿又在元丫头面前说些有的没的东西。

    在回到他们的院子后,贾政便对扶着王氏的元春说道:

    “元丫头,你、去你祖母那边伺候你祖母去。”

    “母亲那边不是有大嫂了吗?”

    “大嫂是大嫂,元丫头去是代表我们二房的。”

    “不行,元丫头要留下来服侍我。”

    贾政一听,气乐了,这女人的脑子没坏吧?

    干脆不理她,直接对元春说:

    “你拿着东西,去你祖母那边,赶紧过去。”

    元春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最后还是决定提着东西去祖母那边的院子。她知道,现在父亲在,母亲没发火;要是父亲走了,自己不只是耳朵遭罪,估计还会发生什么。

    所以,她还是去祖母那边比较安全!这可是父亲让她去的呢!

    虽然贾王氏让人觉得膈应了一些,但大家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晚上,老太太大家说要去泡热泉水。

    张氏一脸羞涩,不好意思的、吞吞吐吐的对老太太说:

    “母亲,我、我就不去泡热泉水了。”

    老太太一看就知道,她这儿媳妇啊,是害羞了!想到前世儿子也带她去泡过温泉。

    当时老太太也是第一次去,虽然年纪一大把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谁让地方是男女混合的汤池呢!男男女女的,一眼望过去都是白花花的皮肤。

    老太太僵了僵,想到儿子都给钱了,不去就浪费了!最后还是换上了儿子给准备的泳衣、包上大大的浴巾。

    也许是白天,来泡温泉的人算不上很多。儿子可是说了,要是晚上来,只怕连找个下池子的地儿没有。就那么少的人,她老人家还不好意思来着。儿媳妇的脸皮本就薄,就算只有她们三个,她也会不好意思的。

    她也有让人去叫了贾王氏的,只是贾王氏没来。

    当然,贾王氏没来,她们打心里是高兴的。

    本来来玩,就是想高高兴兴的,结果老有个膈应人出现在你面前,心情还能好吗?

    现在她一想到那个二儿媳妇都不来;大儿媳要是也不去,那不是只有她和元春两个人去吗?这么一想,老太太就劝慰到:

    “你呀,有什么不好意思,汤池里也就我们几个。再说了,经常泡泡热泉水,对你的身体好不说,对人的皮肤也好。”

    “是、是吗?”

    “当然了,敏儿当时跟我们住庄子上,我们可是每天都去泡一会儿的。你也看到了,她那个时候还怀着两个宝贝呢!皮肤还那么好……”老太太吧啦、吧啦的说了许多的好处。

    张氏才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的跟着老太太和贾元春一起去泡了热泉。

    三人舒舒服服的泡了温泉……

    起来后,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张氏还真的觉得自己的皮肤似乎嫩滑了好多呢!现在的她心里是感谢老太太的。

    曾经的老太太,让她心里怀恨。如今的老太太是让让心怀感激的。

    这几年张氏心宽了,有得到好好的调理,脸色红润。整个人的精神都好多了,人眼看着也年轻了很多。

    温泉一泡,或许是换了地方,张氏整个人变得敏感了好多。这一晚上,在床上,夫妻俩特别的和谐。

    难得的是张氏抛开了少许的矜持,贾赦自然也就更起劲,努力的在张氏的身上耕耘……

    另一边的贾王氏,孤枕难眠。

    她以为,贾存周跟着老太婆到了庄子、又不带其他的狐狸精来了。那自己跟着来的话,关系能和缓一些。

    结果一下车,就发现,这个庄子和别人的庄子,有太多的差别!

    进院子,看到的是一排排的大棚,而不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实在是令人失望!

    最让她无法忍受的是,不管是自己的儿女还是大房的人,都跟老太婆在说什么种菜、种菜!什么的事情!他们富贵人家,又不是那卑贱的农人,开口闭口就说种菜什么的。

    真是掉价、太掉价了!

    让她更怨念的是:吃饭的时候竟然还在说这种菜、种地什么的。不是贱农是什么?

    想想这老太婆真的很过分,家里住的院子,本来是很漂亮的,结果愣是让她把院子给弄成了菜园子不说。还亲自动手种上了!也不怕人笑话。

    早知道是这样的地方,她就不……算了,来都来了,她总不能为了这个,自己一个人回去吧?!自己独自一个人回去,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她哪里有胆子敢自己回去啊!

    不敢还能怎么办?只能忍吧!

    怨念的吃了晚餐,本来想跟元丫头说说自己心里的不舒服的。可是,贾存周那个孬男人,竟然让元丫头去陪那个死老太婆!实在是太过分了!

    自己阻拦了,他还都不管、不顾自己的感受,硬要元丫头去陪那死老太婆……

    贾王氏独自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怨恨了几乎整个晚上,在天微微亮的时候才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起来了。

    即便是张氏,累了一个晚上,也扶着腰爬了起来。在张氏的心里,早上要是比婆婆起晚了那就是不孝。

    王氏也顶着一对黑眼圈起来了,本来在大家面前,脸就已经够黑了,这会儿再加上那对黑眼圈。

    老太太在第一眼看到王氏的那张脸的时候,就算她也打厚厚的粉遮掩了一些。可是,那厚厚的粉也无法掩饰她变得粗糙的皮肤和那对熊猫眼!看着她的那张脸这会儿真的很有喜感!

    老太太看了心里直乐,却不好笑出来,虽然她很想笑。

    这天的早膳就在大家的憋笑中度过了,原来计划住上几天的两房人。因为时刻都看到贾王氏的黑脸,在这住的、实在是有些难受,还要天天都看到她的那张脸。然后老太太一拍板:

    “先回去吧,家里不能一个主子都没有。万一有个什么事情怎么办?”

    “那,这次就回去吧!我们下次再来,反正也不远。”贾赦附和到。

    他可不管母亲怎么想,反正只要母亲不想呆在这,那么,她想要回去就回去吧!

    然后一家人,就只在庄子上住了一个晚上便回去了。

    毕竟回到家后,老太太可以说因为儿媳妇身体不适,让她好好休息。这样,他们就不用再去看那个女人的脸了!

    春去秋来,老太太那花园一般的院子,已是硕果累累。

    老太太时不时的去林家看看的外孙、外孙女。

    因为离得不是很远,偶尔贾敏也会带着儿女回来看看在的老母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贾敏便极少没看到二嫂出现在自己面前。母亲面前伺候的,都是大嫂和元春那丫头。

    以前跟大嫂很不合拍的母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俩人似乎很合得来,至少,在她看来就是这样的。

    这天,贾敏夫妻俩又带着俩个孩子到了贾府。

    “老太太,姑太太和姑爷带着孩子来看您了!”

    “快让他们进来!我正想着那两个宝贝呢!”

    “给外祖母请安!”随着两声奶声奶气的请安声起。

    老太太的心啊、就化成水了!一手搂一个孩子,“心肝肉”的叫了一通。然后才抬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女婿那张有些不舍的脸,才对着自己的女儿、女婿问:

    “你们俩这是?”

    “母亲,如海准备要去扬州任职了。”

    “什么时候去?”

    “一个月后。”

    “一个月后?”

    “是的。”

    “两个孩子还那么小,就要走那么远的路。你们去的路上,最好带着一个大夫跟着。让大夫给你们准备一些平常要用的药物。特别是孩子的,孩子突然从北到南,估计一时也难以适应。要让大夫准备一些水土不服的药品……”

    贾敏听着自己的老母亲,因为他们要离开京城,关心的唠叨。这就是母爱,为了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孩子有多大,在母亲的心里,依然是她疼爱的孩子。

    不过她感性,母亲浓浓的母爱,让她是一边听,一边感动。眼睛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对着老太太喊道:

    “母亲——”

    老太太突然看到贾敏眼眶红红的喊自己,还以为她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问道:

    “诶,你这孩子,怎么了?怎么了?”

    “女儿只是想着,扬州那么远,这次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你看看你,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怎么还撒起娇来了?你羞不羞啊?”

    “母亲可是说过的,即便女儿成了奶奶,也依然是母亲的小女儿。”

    “是、是、是,即便敏儿成了老太太,也是母亲的小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向亲们求文和专栏收藏。。。。。

    第62章张氏吐了

    贾敏在贾家跟老太太粘粘糊糊的,就跟生离死别似的,让老太太哭笑不得。

    老太太知道,电视里一开始就是黛玉进贾府。那个时候贾敏刚去世,那老太太抱着黛玉痛哭。

    然后出场的就是穿红戴绿的、移动的、首饰展示台的王熙凤。那林黛玉本来就小心翼翼的。这会儿再看王熙凤,在自己的母亲尸骨未寒,才到外祖母的家里,就看到王熙凤穿红挂绿的,嘴里不提,心里却觉得很难受。

    而现在,贾敏的身体好好的。还儿女双全、心性开朗、面色红润。怎么看都不是短命的样子!

    家里还住着一位大夫,就在贾敏怀孕的时候就养了。相当于现代的家庭医生,

    这样,家里边有个什么病痛的,也能及时就医。

    本来,贾敏的意思是府里养一个大夫,但老太太反对了。

    老太太觉得,大夫的医术跟他的经验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医术才会越来越好。

    所以,贾敏听从了老太太的话,自己开了一家医馆,那李大夫平时就在医馆坐馆。只有家里有事的时候,他才会第一时间来到主子的身边,给怎么主子看病。

    而林家和贾家,收集了不少的医书。给那大夫看,让他增加经验的。

    那大夫也可以说是林家和贾家的专职大夫。平时除了给他们两家人看病、在医馆坐馆之外,有时候也会带着徒弟去山上采药,或是给周郊的百姓看病。

    慢慢的,那大夫的名声倒是越来越响亮了。

    因为这样,没少有人来挖墙角。那大夫也是个脾气古怪的,当然最主要的是他喜欢自由。而这样的环境,其他富贵人家不可能给的。更何况林家和贾家为了提高他的医术,还给他找了那么多的医书。

    对于李大夫而言,贾家和林家就跟他的知己一般。他哪里会舍得离开呢?

    于是老太太才建议:

    “敏儿,要去扬州,你就把李大夫和他的徒弟带着一起去扬州吧!”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你把他们师徒俩都带着,母亲也能放心了。毕竟那么远的地方,想见一面也不容易。母亲能不为你们担心吗?”

    “是,女儿知道。可是,女儿也担心母亲的身体……”

    “你母亲我在京城有什么好担心的,京城好大夫多了去。再说了,母亲原来请的那个张大夫,不是还给咱们家看病吗?”

    “那、那张大夫,母亲不是说不可信吗?”

    “母亲不过是说气话,那小伙子好着呢!”

    “……”

    一旁的林如海,看到贾敏和老太太母女俩都唧唧歪歪了老半天。还有完没完啊?连忙说道:

    “岳母放心,如海去扬州任职,不过是几年的时间,以后还是会回京城的。”

    “我知道你们会回来啊,但是,你这一去,指不定还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呢!一会儿,我把赦儿叫来。让他给你们找十个人跟着你们一起去扬州吧!”

    “岳母,这个,不用了吧?”

    “怎么可能不用?你不知道,你这一去,是去阻别人发财的。再说了,那些人,都是原来跟着老太爷的,你把人带去,就当给他们一份工作吧!还能让他们护着你们一家的安全。”

    林如海听了老太太的话,想想,只是养十来个人,还能护着家人。自己这一去,确实有些危险。最近京城也是有些不太平,不然,他还真不想带着敏儿和孩子一起去的。

    他和贾家,现在,可以说都是圣上的人。

    自从大舅哥给圣上献上了那些粮食之后,开始他也只是听说大舅哥拿到了不少的奖赏回来。

    之后的一个月,也没见圣上有其他的表示。

    一个多月后,圣上已经宣大舅哥进宫好几次。别人可能不知道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也问了大舅哥,圣上宣他进宫都有什么事情?

    大舅哥可是说了:

    “没什么啊?每次我都给圣上带一张菜谱给他。然后就是陪圣上聊聊天什么的,圣上高兴了,就把我留在宫里用膳。就这样,也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啊?”

    虽然,林如海不知道圣上对大舅哥有什么看法,可也知道圣上是很喜欢大舅哥的。不喜欢的话,不可能有事、没事的十天半个月的就把人给叫过去聊聊天、吃吃饭?

    而林家和贾家是亲家,自己原来当兰台寺大夫,那么几年下来,也还行。如今突然就被钦点为巡盐御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