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重生之妙尼

红楼重生之妙尼第17部分阅读

    躁了。幸而自己常年在佛寺中静养,养成了波澜不惊的态度,才不致举止失措。

    凌霜、王嬷嬷和缨儿等却一路看得张口结舌。此时见眼前无人,凌霜咋舌道:“我的娘啊,这府里果然不凡,这一路看得我气都喘不过来了,比那画上的仙境还好看。这些屋子里的东西,处处都透着讲究。”

    妙玉淡然一笑道:“这些都跟我们无干。我们也只是在栊翠庵修行而已。”

    凌霜笑道:“这个我知道。只是不能不感叹这府里的富贵奢侈。”

    王嬷嬷道:“还是少说话吧。被别人听去了,只当我们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了。”

    凌霜道:“这京城里的人都欺生。只要是从别处来的,也都只当是乡巴佬了。好像自己才是这京城里的主子一般。”

    妙玉道:“好了,都别说了。静静候着吧。”

    话音刚落。林之孝家的便匆匆进来了,道:“老太太、太太们吃完了。我们过去吧。”

    妙玉起身,整整衣服,搭了凌霜的手,抬步跟了林之孝家的便走。缨儿却有些紧张,脸色都变了,紧紧跟着。

    进了后房门,里面黑压压一屋子的人。妙玉低头垂目,只管随了林之孝家的上前。

    林之孝家的悄声对妙玉道:“当中的便是老太太,左手是太太,右手是二奶奶。底下坐的是二小姐、三小姐和四小姐。”说完便上前一步,禀道:“老太太,我把府里新聘的妙玉师父带来让您见见。”

    妙玉也只双手合十。稽首道:“阿弥陀佛,贫尼妙玉给老太太请安了。”

    王嬷嬷和凌霜、缨儿一齐跪下,行了跪礼。然后便退下。

    “哦?”贾母正半躺在榻上,听王熙凤说笑。此时忽听得娇声呖呖,温柔婉转的佛音。便饶有兴趣地坐直了身子,道:“鸳鸯,把我的水晶眼镜递过来,我看看。”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道:“你们还不快给妙玉师父让座。”

    早有小丫头搬了一把椅子在贾惜春的下手放了,妙玉便又向王夫人和王熙凤行礼。道:“贫尼给太太,二奶奶请安了。”又向迎春、探春和惜春行礼。只见三人一样的服饰,穿着富丽。头饰烂然。迎春十五六岁的样子,肤色白腻,低眉顺目;探春十二三岁的样子,柳眉杏眼,唇红齿白。神采飞扬,很是美丽;惜春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长得也很秀气。

    惜春满脸笑容,见妙玉过来,便让小丫头把椅子挪得近些,笑道:“原来姑子也可以长得这样好看。原来我还说要出家,她们说没有这样年纪小的就出家的。我说咱们家不是还有几个聘买的小尼姑吗?她们又说长得好的不能出家。我看她们净都是哄我呢。”

    妙玉也微笑点头,道:“四小姐这样的千金贵体,自然是不能出家的。”

    惜春还要说什么,却被后面的丫头拉住了。

    贾母又问了一些妙玉的出身和年龄等,妙玉也都站起身来一一地答应了。

    贾母转头笑向王熙凤道:“你看妙玉师父的品貌气度,倒像是我们府里的一个人,只可惜她今儿个病着,没有来,不然也可以比比看。”

    王熙凤也笑道:“我看也像。妙玉师父的年龄大了几岁,只是穿着素衣罢了,不然站在一处,还真以为是一家子的呢。幸好宝兄弟到林妹妹那里去了,不然此时见了,不知道还会说出些什么出格的话来,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来呢。”

    贾母听了,心有所动,便对妙玉道:“妙玉师父,咱们这府里人多眼杂,你是修行之人,以后还是少在府里走动为好。栊翠庵是个好地方,很适合清修。只是也刚修建好,有什么缺的,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派人来跟二奶奶说。咱们府里想要什么,大约也都能有的。好了,你手下也要管十来个人,庵里事情也多,我这里就不留你了。你去吧。”

    妙玉明白贾母所虑之事,也不多说,站起身来,双手合十,行过礼,便出去了。

    林之孝的仍带了妙玉一行人出去。刚出了后院门,惜春赶了上来,道:“妙玉师父等等,我也想到园子里逛逛,顺便跟妙玉师父说说话。林大娘,你先回去吧。我陪妙玉师父回去。”

    林之孝的笑道:“那敢情好。四小姐平日里便喜欢说些佛理,如今可算是遇到了真佛。你们自己玩吧,我就先回去了。只是园子里还有些地方在整修,可不能靠近了,免得让人冲撞了。”

    旁边一个丫头道:“林大娘放心。园子里我哥哥在帮着管,不会让人冲撞着的。有我看着姑娘,也不会让她乱走的。”

    惜春对妙玉道:“这是我的丫头入画。”

    入画对妙玉蹲蹲身子,叫一声“妙玉师父”。

    ps:惜春与妙玉一见如故,她们的交情也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95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95)正文,敬请欣赏!林之孝的走了。惜春便带了妙玉回到园中。

    此时已见过了老太太和太太们,妙玉等人的心里便轻松了许多,见了园中景物,这才有了欣赏的心情。早先已粗略见识过,还未领略其中妙处,此时细细观赏,竟又发现诸多奇妙之处。由于有的房舍还有装裱之事,并不敢走近去看,也只远远地观赏罢了。

    到一处亭子坐了,妙玉见那亭上有一匾额,题着“沁芳”二字,知道是贾宝玉的手笔,却也道:“我看过来,怎么有的地方题了字,可有的地方却没字呢?”

    惜春道:“这是宝玉哥哥题的。还有的地方留着等大姐姐回来亲题呢。”

    妙玉便奇道:“你们家老爷怎么不题?倒把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题的刻上去,可不是有些不合府上的规矩吗?”

    惜春道:“你可不知道,大姐姐原来在府上的时候,宝玉哥哥是由她亲自教导的,一笔一画都是大姐姐教出来的。如今大姐姐作了贵妃,要回来省亲,这园子里的名字便都由宝玉哥哥来题,才显得大姐姐教有所成啊。其实,这些字号,有的是宝玉哥哥题的,还有一些是林姐姐替他想的。”

    妙玉便道:“你林姐姐很会文字吗?”

    “依我看,在这府里也只有林姐姐的诗文最好了。只是她人长得好,文字又好,心气高,脾气难免古怪些。”

    妙玉笑道:“她这样脾气,你宝玉哥哥还喜欢到她那里去?”

    “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的事情,谁也说不得的。”

    “你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还能这样不分彼此呢?”

    “也不过是老太太纵容的。我看这样子,老太太只怕是有心撮合他们两个呢。府里好多人也都议论这事。他们两个也不避嫌疑。因为府里来了宝姐姐,林姐姐便有些不放心,成日里找宝玉哥哥拌嘴。”

    两人说着话,王嬷嬷在旁道:“姑娘们可别在这里说话,日头上来了,中了暑可是不好。还是早些回屋去吧。”

    惜春道:“你那栊翠庵倒也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又清静,又雅致,我想到那里去,竟是不能够呢。”

    妙玉笑道:“若你喜欢,平日里无事。便可到我那里来坐坐,我给你沏茶喝。”

    凌霜在旁道:“四小姐,我们小姐的茶道工夫可是精道得很呢。等闲人是喝不到我们小姐的茶的。”

    惜春又惊又喜。道:“原来妙玉师父还有这等妙技,看来我还是有福之人,能得妙玉师父的垂青,赏得一杯茶喝。正好我出来这半日了,口渴得紧。不如这就到你那里去喝一口去。”

    妙玉却道:“四小姐到我那里去,自然是蓬荜生辉,荣幸之至。只是这天气炎热,到我那里去仅喝一口茶,回来可是日头毒得很呢,晒坏了我可当不起。再者我那里又偏僻。待会儿府里找人,一时找不见,可不是又是一场乱子?四小姐若是有心。改日再来吧。”

    惜春想想也是实情,也只得道:“那你可记好了,还欠我一杯茶呢。那就这样吧,我这也该回去了。”说完便带了两个丫头走了。

    凌霜见惜春走远,道:“这四小姐可真怪。小小年纪,却只喜欢跟我们一起玩。府里那么多的人。她却一个人在一旁不说话。”

    妙玉叹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情。在这府里,要想安心过日子,就得有自己的一套行事之道。四小姐虽然年纪还小,却也看清了她自己的位置。你看,我不过才见了老太太这一面,老太太对我便多了一些防备之心。老太太的心思我明白,不过是担心我的相貌会引了府里的公子哥儿们来缠扰,坏了他家的名声。所以呀,以后我会尽量不出门。你们也跟府里的人少结交才好。”

    几个人回到栊翠庵,清和等人忙接入。

    妙玉便吩咐道:“你们以后便只在庵中清修,我也一样。每日里的饮食自有厨房的大娘们送来。庵门每日里关着,除了送饭送物的,其余的一概不放入。若是府里的老太太和太太小姐们也便罢了,别的人要求见主持,你们也只说我生性不喜结交外人,由你们打发了便是。”

    清和和其余小尼姑也都恭恭敬敬地答应着,妙玉再教导了几句,便让她们自行去了。

    (三十)栊翠庵品茶赏珍盏林黛玉亲身拜旧故

    吃过晚饭,妙玉吩咐庵门落锁,自己只在屋内百~万\小!说写字。

    忽听得门外有人敲门,妙玉便让王嬷嬷出去看看。不一会便听见王嬷嬷领了人进来。

    妙玉心里正奇怪,王嬷嬷老成,不应该随便放人进来的,就听见王嬷嬷在院内叫道:“四小姐来了。”

    妙玉忙带了凌霜刚要迎出去,就见了贾惜春带了两个小丫头摇摇摆摆地进来了。

    两人厮见过,妙玉道:“这个时候,你还到处乱走,也不怕你们府里找人?”

    贾惜春笑道:“你这里也奇怪,大白天的,天还早呢,你就把门锁了。是不是存心不想让我们来?”

    “四小姐来我们这里,那是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我哪里敢不让四小姐来呢?只是四小姐也是明白人,我们这里本是清修之地,在你们这繁华奢糜之地,不能不小心谨慎一些。”

    贾惜春笑道:“我知道。我早上听见老太太说的话了。我也知道,你这样不过就是要躲开我们府里的那些是非罢了。不过,我到你这里来,也不过是要讨一杯茶喝而已,也不会扯了你惹是非。”

    妙玉便道:“四小姐说哪里话。你也不过是一个弱质闺秀,大家同是女儿身,我倒不怕你来。我初来乍到,也没一个可说话的人,你来得正好。”

    入画道:“我们小姐自上午跟妙玉师父分手,回去便念叨着要来喝茶。这才陪老太太吃过晚饭,还没等地上热气消呢,就忙忙地过来了。”

    惜春也道:“我看这府里的人也都无趣,想着你说过要请我喝茶的,想来你这里应是有好茶,便过来了。”

    说着话,凌霜和缨儿已经把小茶炉及茶具等准备好拿过来了。

    妙玉道:“凌霜,你把那点犀盂拿出来,给四小姐用。我仍用我的绿玉斗。”

    凌霜依言拿过来。

    妙玉将茶具洗过,再将茶叶泡好,给两个杯子斟上茶。

    碧绿的茶水在翠绿的玉斗中,相互映衬,十分好看。

    妙玉将那点犀盂奉与惜春,惜春接过来,先闻了闻茶香,然后小口品尝,赞道:“果然是好茶。清香满颊,余味无穷。”又细细地看那手中的杯子,道:“这茶杯也别致,亏你竟能找得出这么好的东西来斟茶。色、香、味俱全,喝这样的茶,真是平生一大快事。只可惜我这件虽然已是很好,却也比不上你那件。”

    妙玉微笑道:“还请四小姐恕我无礼。这绿玉斗是我平日里自己喝的,只怕拿给四小姐用不敬,才巴巴地另用了这点犀盂。”

    惜春笑道:“那也罢了。我只当你舍不得那样好东西给别人用呢。”

    凌霜在旁道:“四小姐可把我们小姐说差了。我们小姐从前的家世也是很好的。我们老爷几乎把所有的宝贝都给了我们小姐了。这种茶杯,我们小姐还有好几个呢,都是世上难寻的。这点犀盂也是小姐很喜欢的。”

    惜春道:“看妙玉姐姐的风度气质,我就知道妙玉姐姐的出身定然不凡,只是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样的,不好冒昧问。如今提起来,妙玉姐姐能否说说,你这样出色的人品,却为何要出家呀?同为千金贵体,放着好好的福不享,为何遁入空门?”

    这话碰到了妙玉的痛处,她噎了一下,一时并没说出话来。

    凌霜看了看妙玉,也不敢再说话。

    惜春看妙玉沉吟不说话,忙笑道:“是我冒失了。妙玉姐姐不愿说就算了,当我没问。”

    妙玉定了定神,才道:“也没什么,说说也无妨。我的出身也没什么好瞒的,若让别人胡乱猜测,倒不好了。可能你们大致也知道,我爹爹也是苏州的一个小官吏,祖上也在朝中做过大官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家虽说败落了,但祖业倒还丰厚,我爹也能常常收集一些古董宝贝玩玩。我父亲知道我喜欢茶道,所以我这几个茶杯也是他替我收集的,都是世上难得的珍品。至于为什么出家,其实缘由说来更简单,我从小体弱多病,有师父说需得出家才能免。可我父母舍不得,买了几个替身替我出了家,可不中用,最终仍得我亲自出了家才好了。师父们也只让我带发修行,并不落发。”

    惜春年纪尚小,阅历也浅,这些说辞对她来说也足够了,便笑道:“幸得没落发。妙玉姐姐这样美丽出众的人物若是头上光秃秃的,岂不难看?这样一头乌黑的头发若是剪掉了,岂不是罪过?”然而心中仍有疑问:“你这样雪为肌肤,花为容貌的人怎么能离乡背井,吃这样的苦呢?听说姑苏也是个好地方,风景可比我们这里强多了,你干嘛还往这里来呢?”

    ps:妙玉见过了贾母,但贾母却担心她的容貌会引来自己的子孙的觊觎,坏了自家的名声以后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96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96)正文,敬请欣赏!妙玉道:“只不过是我师父要来这里,说要来看看京城牟尼院的贝叶真经,便还了我来。我想着反正父母也不在了,留下家乡也无益,便前来京城瞻仰瞻仰。谁知师父也圆寂了。机缘巧合,便到了你们这里。”

    惜春笑道:“看来我们也都是有缘人呢。天南地北的,千里迢迢,竟也能聚在一处。哦,对了,林姐姐也是姑苏人,你们也该见一见的。”

    妙玉顿一下,忽地想起林黛玉见自己时,自己还没出家,若是以后说起来穿帮了,可是不好,便笑道:“当初我和你林姐姐可是见过的,那时她还小,我们也就见过一面,倒也还投缘。那时我年纪也小,师父还没给我入佛籍,还没取法号呢。”

    惜春又惊又笑,道:“原来你们两个早见过了。我就说呢,你们都是那样绝色的人品,都是姑苏女子,怎么能不见呢?哎呀,你到了我们这里来,林姐姐知道不知道?她来看你没有?”

    凌霜在旁道:“四小姐,我们这几个昨天才来这里,除了今天上午见了府里的老太太和太太奶奶,就再没出过门,哪里能见别的人呢。若不是您能来这里,只怕府里也没人会来这里了。林小姐自然也不会知道我们小姐到这里来的事情了。”

    “哦,是这样啊。”惜春想了想,道:“等我见着林姐姐就告诉她一声,说姐姐来了。她听说了,不定会多高兴呢。其实我知道,她在我们府里过得也并不自在。虽然有老太太宠着,可她自己心里总觉得在别人家里,除了跟宝玉哥哥说说话,闹闹小性子,对别人也不能随便多说话。也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倒是三姐姐,虽然是庶出的,却豪爽洒脱多了。就因为这样,林姐姐自己放不开心胸,生闷气,才常常生病。我看她的病根就在这里。妙玉姐姐来了,好歹是故人,是从家乡来的姐妹,大约她也还能放得开,往后常跟你聊聊天。说说话呢。加之妙玉姐姐佛理精深,也能开导开导林姐姐,只怕她的病也就好了。”

    妙玉忙道:“我和你林姐姐认得的事。望四小姐不要跟别的人说,本来也没什么,但传到别人耳朵里,指不定就会说出什么来。大约老太太和太太们也不喜欢我们这样的人跟府里小姐们私下里有什么来往的吧。”

    惜春想了想,道:“我只相机跟林姐姐提一提。她愿意来看你便好,不愿意也就罢了。不过,你顾虑府里的人不愿意跟这里的人有私交关系,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我却是不怕的。我平日里就说过我要出家做姑子,如今家里就有姑子庙什么的,我来看看也无不可。别的人惟恐避之不及。我却是要来的。不但要来,以后还要常来。妙玉姐姐,你不会不欢迎我吧?”

    妙玉笑道:“你要来便来。我哪里敢得罪你呢?你可是这府里的主子小姐,我还得看你们的脸色吃饭呢。”

    惜春顿足道:“妙玉姐姐也来奚落我。刚才你的丫头还说你带的财物宝贝竟是我们府里也难寻的,哪里就得看别人的脸色吃饭呢。你这样说,就是不喜欢我来了,是不是啊?”

    妙玉忙道:“你看你看。我不过说笑两句,你就禁不起了。你以后还要常来。还不知要听多少这样的玩笑话呢。”

    凌霜也忙笑道:“我们小姐本是不说笑的,今儿个见四小姐可亲可,便不禁开起玩笑了。四小姐可别当真才好。”

    惜春这才笑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妙玉姐姐开这样玩笑,也不怕下拔舌地狱啊。”

    妙玉笑道:“出家人自是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我不过是说出一些实话罢了。你们府里还有别的尼姑道姑,她们可不是要看府里人的脸色行事吗?我便是有一些身家,但毕竟寄身在你们府里,一切都不能自主,你说,是不是得看府里人的脸色?”

    凌霜道:“四小姐,你自己在这府里,想来也是明白的。你是主子,尚且还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行事,更别说我们这些人了。”

    惜春不知如何回答这话,扭头对凌霜道:“你这个丫头倒很会说话。我身边就缺这么一个人。”

    妙玉微笑道:“你们入画就不错,温顺听话。可不像凌霜,叽叽喳喳,该说的不该说都抢着说。都快让人笑话我不会调教人儿了。”

    惜春道:“她这样就很好。入画的好处是温顺,可坏处也是温顺。当初老太太也是看她听话懂事,才指给我的。可这府里并不缺听话的人,随便找一个丫头来,脾性也都差不多。能跟在我们身边的丫头也都是被调教好的,从来也都不会说别的有主见的话。我不喜欢她们这样,可也没法子。三姐姐的侍书倒也有些脾性,宝玉哥哥的晴雯也有些脾性,我倒是喜欢这种人,可府里的太太们却是不喜欢的。要不是她们各自的主子护着,纵容着,只怕也早被撵出府去了。”

    妙玉听了,心里倒也不禁暗中叹息,惜春所说的晴雯,在以后果真是被撵出府去,枉死了。她还没有看到晴雯,还不知道晴雯如何的风流灵巧。但她知道,她早晚都会看到这贾府里所有的知名的人物。

    惜春喝完了茶,妙玉再为她斟上杯,道:“这茶得出三四遍才好,你先品品。”

    惜春继续品茶,道:“以前府里给我们派茶叶,我也不大懂得好坏,胡乱将就喝着。今儿喝了你这茶,才明白喝茶真正的味道所在。倒不仅仅是茶叶好坏,还得有好的茶具,有好的茶友,有好的情致。这以后在别的地方喝茶呀,也只当是牛饮解渴而已。要喝茶,得到你这里来才成的。”

    妙玉笑道:“若你喜欢,便常来也可。只是我这烹茶的花瓣上的露水却有限,在牟尼院里,我让丫头收集了半罐子,一直舍不得用,今儿个见你来了,才用了一些。但余下的也只够两三回的了。若用雨水,味道自又打了折扣。你可别怪我舍不得好的水来招待你。”

    惜春笑道:“这园子里的鲜花四季常有,要花瓣上的露水可不容易。”

    “你说得轻巧,园子里便是有花,只怕也不能随便让人闲逛取露,更何况我们这庵里都是出家人,在园子里做这样的事只怕也让人非议了。”

    惜春想了想,道:“也罢。这露水的事就交给我了。我屋里也有几个闲人,不让她们干点子事,倒成天地在我耳朵边絮叨。这以后就让她们去收露水,集上一些我就让人送来。”

    妙玉笑道:“那敢情好。四小姐以后想来喝茶,便有了好水。只是让四小姐自己费神,倒让我过意不去。”

    惜春不以为然:“那有什么。我自己要喝茶,自然该出力。况且你们这里出入不便,我倒便宜行事,就该我来做。还有啊,以后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跟我说,只要我做得到的,我就尽力帮你做。跑跑腿,动动嘴,倒也是可以的。”

    妙玉忙道:“阿弥陀佛,那我先多谢四小姐了。”

    正说着话,惜春的奶娘金嬷嬷来了,道:“哎呀,四小姐出门,也不说一声,害我四处乱找,各位姑娘那里都找了一遍,只差没惊动老太太。还是园门上的人说,看见四小姐进了园子,我才找了来。”

    惜春扭头道:“我不过来跟妙玉师父说说话,喝一口茶,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金嬷嬷笑道:“只是这时辰不早了,四小姐也该回去睡了。这夜深了露重,地上也滑,我只担心四小姐贪玩,不小心摔着了可不是我们这些下人的罪过吗?”

    惜春叹一声:“罢了。你来了,这茶就喝不成了。算了,妙玉姐姐,我就此别过了。你也别送,这才是长久相处的道理。叨扰了你这么久,你也该歇息了。”说完,便起身,让金嬷嬷披了带来的杭缎披风,向妙玉点点头,便出门走了。

    妙玉果然没送,只起了身,目送惜春出门。回头便让凌霜把茶具洗净了收好。一夕无话。

    第二日一早,妙玉便起来,召集了十个小尼姑到大殿,拿出本事,把以前记诵过的《法华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等,教与她们念诵练习。让清和督促,早晚做功课。

    此后妙玉也就安心教习,偶尔也跟惜春喝喝茶,日子过得倒也安闲自在。

    这一日,妙玉做完早课下来吃过早饭,便在屋里让凌霜铺了纸,自顾画起梅花图来。一边叹道:“蟠香寺的梅花当真是天下少有,这以后也不知还能不能见了。”

    凌霜道:“幸得祥贵哥记得把梅花老树根也带了些来,带到这里种在院内。不用两年,只怕也能分枝散叶,开得不凡了。”

    妙玉低头专心画画,鼻端忽闻得梅花香气,不禁疑惑:难不成我画的梅花成了精,竟能散发香气?

    ps:妙玉画梅,却闻梅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97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97)正文,敬请欣赏!背后竟传来一个娇滴滴软绵绵的声音:“梅姐姐画的这梅花可真精神!”

    妙玉身形一震,知道是林黛玉来了,也只有她才会称她“梅姐姐”,那香气,便应是林黛玉身上薰出的香气。一回身,果然是长大了的黛玉。

    此时的黛玉,身量高了不少,但身形仍是纤弱,如弱柳扶风一般,一双淡淡的远山眉,微微蹙着,眼若秋水,似有无穷愁绪蕴结。脸色尚好,淡淡地搽了一层胭脂,倒也如春花一般美丽动人,唇上也点了朱,看不出是体弱之人。身上的穿着却也华贵不凡,想是贾母赏赐之物。整个人看起来楚楚可怜,让人怜惜。

    妙玉忙上前携了林黛玉的手,道:“林妹妹怎么来了?”一边携了黛玉到椅上坐了,一边让凌霜奉茶。

    林黛玉道:“前儿听四妹妹说你在这里,我早就想来了。只是这入秋我的身子就不好,天天吃着药,也不敢出门。这两天才算好了一些,趁着今儿天气好,人也精神,我才来拜访梅姐姐。还望姐姐不要怪我怠慢才好。”

    妙玉忙道:“妹妹说哪里话。我应聘进这府里,有一半原因就是为着妹妹在这里。到这里以后,也一直想着妹妹,只是碍着身份,也不敢随便去看你。今儿一早树上就有喜鹊在叫,我正疑惑呢,不想就是你来了。我这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见跟进来的丫头,穿着不凡,面目姣好,便道:“这是妹妹的贴身丫头?”

    林黛玉忙道:“紫鹃,你还不见过梅小姐?”

    紫鹃上前给妙玉叩头,妙玉忙扶住,道:“这里已经没有了梅小姐。我已经出家了,法名妙玉。”

    紫鹃忙呼:“妙玉师父好。”

    林黛玉道:“我竟不知道你出家了。梅姐姐这样好品貌,就这样出家了,可真是可惜了。梅姐姐,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非得出家不可?”

    妙玉道:“妹妹,这‘梅姐姐’的称呼以后可再也不能有了。那是我俗家的姓,我也不想这府里别的人知道我俗家的事情,以免生出是非。若你愿意,叫我‘妙玉’就行。”

    林黛玉低了头。想了想,才道:“我知道,你也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你若愿意告诉我就说。不愿意说也就算了,我也不会再问你。我就叫你妙姐姐吧。”

    “这姐姐妹妹的只怕于你的身份有碍。当着外人,可不能这么叫的。”

    “当别人面就叫‘妙师父’,我可不是傻子。”

    妙玉不禁笑起来:“我可知道,你是这府里最聪明最有才气最受老太太喜欢的表小姐呢。惜春当着我的面夸了你不少。”

    林黛玉有些意外。道:“她竟会说我的好话。我只知道,这府里因为老太太多喜欢了我一些,便让好些人心里不舒服了。我只当她也跟那些人一样,处处要看我的笑话呢。”

    妙玉知道林黛玉寄人篱下,多疑多虑,便劝道:“你可得把心放宽一些才好。这府里虽然有一些人不好。可也有一些真心对你好的人。别的人我不知道,但我看惜春就是一个心思单纯的小姑娘而已。她脾气是古怪一些,其实那也是跟你一样。感觉自己并不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些防备罢了。”

    林黛玉喝了一口茶,笑道:“你才来这府里不久,倒也知道不少。你比我大几岁,我一直在心里把你当亲姐姐一样。当初在蟠香寺。你对我的照顾真比亲姐姐还周到亲切,我虽然离开了。却一直念念不忘,也不知道你怎么样了,还想着你大约嫁了一个如意郎君,过着夫唱妇随的平安日子了呢。谁知道竟在这里见着了你,你还是这样的身份。真真是想不到!”

    妙玉叹一口气,道:“你离开后,在我身上就相继发生了好些事……”说着便又停下,欲言又止。

    林黛玉知道有隐情,便让紫鹃出去看看自己奶娘找来了没有。紫鹃答应着出去了。

    妙玉这才道:“你大约也知道,我们姑苏城里有一个定远侯黄勇的吧。”

    林黛玉道:“知道,那个人听说是一个无赖恶棍,当地人都不敢招惹他。怎么,妙姐姐竟惹上了他?”2

    “我哪里敢惹他!是他惹我。也怪我梅家家门不幸,偏生有那样一个后娘,还有那样的恶仆,他们设计让黄勇来提亲,要娶我作妾。我当然不愿意,我父亲为了保护我也一口拒绝了,才惹出祸事来。那姓黄的自然也不罢休,我只有出了家才躲过眼下一劫。谁知道他竟迁怒于我父亲,指使人把我父亲打了一顿,又把我妹妹也抢了去,不久把我妹妹折磨死了,把我父亲也气死了。还不放过我,我才随着师父逃到这京城来。刚巧听说荣国府里修省亲园子,要聘尼庵的主持,我这才来了。”

    林黛玉点头道:“我正寻思着你刚才说到这里来只有一半原因是来看我,还有一半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就是为了躲避那定远侯的追寻,有一个安身之所。我想不到一别之后,妙姐姐竟受了这么多的苦楚。我一直只当我是最命苦的了,谁知道姐姐比我的命还苦。”说完不禁滴下泪来。

    妙玉心里早已没有了软弱哭泣的感觉,却也只得陪着滴了几滴泪。

    林黛玉拭过泪,才又道:“姐姐这样的事,最好也不要让别的人知道。若是老太太知道你这样的身世,只怕也容不得你了。她倒不是怕姐姐你给她添麻烦,再大的事情这府里也扛得起,只是她肯定不愿意府里容留跟朝廷官员有是非牵扯的人。”

    妙玉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道。我是把妹妹当作亲人了,才把实情告诉了妹妹。其实这府里也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连惜春在我这里喝了几次茶,我也没告诉她这些事情。跟我来的这两个丫头,还有奶娘,都是十分靠得住的,不会乱说。”

    林黛玉道:“这府里人多嘴杂,个个如狼似虎,我这些年在这里都是如履薄冰,小心做人,尚且不能如意。你才来这里,不知深浅,可得当心一些。论说,你比我大,原来是你关照我,但在这里,我先来,情况比你熟,我就得多提醒你一些。”

    妙玉道:“这些我都知道。惜春也跟我说了一些。以我这些年的阅历,见过的事情也不少了,大风大浪也经历过,该怎么做我是知道的。妹妹,便是你,也不能常到我这里来的。让府里其他人看见,不知道又会说些什么,让老太太听见,倒让你日子不好过。我们的姐妹感情,我们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了,不用摆在明面上。”

    林黛玉点头:“姐姐说得是。我们在外人面前,非但不能表现得太过亲热,反倒要冷淡一些才好。”

    妙玉忽地想起一事,道:“听说这府里的宝玉公子跟你很好,是真的吗?”

    林黛玉脸上一红,嗔道:“姐姐哪里听到这些胡话来?”

    妙玉微微一笑,道:“这并不是胡话。在我面前,你也不用害羞。其实宝玉我早见过了,是个风流倜傥的潇洒公子呢。”

    林黛玉此时倒来不及害羞,惊奇道:“你见过他了?什么时候见的?在哪里见的?”

    妙玉看林黛玉一眼,促狭道:“他?他是谁?我并不明白呢。”

    林黛玉一扭头,顿足道:“姐姐就会欺负我!你说就说,不说我就走了。”说着站起身便要走。

    妙玉忙拦住,笑道:“好好好,你别生气。坐下再吃一口茶。我跟你说就是了。”待黛玉坐下,才又道:“说来可能你不信,我是在梦里见过他的。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还在你我见面之前。我还知道你和他有极深的渊源,前世就有一些情孽宿债。不但我见过贾宝玉,我还见过甄宝玉。不过见甄宝玉,那就不是在梦里,而是实实在在的真人。”

    黛玉更是惊奇:“什么,还有真宝玉?怎么回事?”

    “金陵的钦差甄应嘉老爷家里的三公子甄宝玉,跟这府里的宝玉是同年的,相貌也同。虽然我并没见过你的宝玉公子,但我见那甄宝玉跟我梦里的贾宝玉可是一模一样的呢。我也疑惑,这大千的世界,佛祖究竟是如何安排的呢?世上竟有这样相像的人!”

    黛玉又是惊异,又是迷惑,沉吟道:“这上天的安排自有他的讲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哪里悟得这里面的玄机。”

    妙玉也点头赞同道:“有些事情我也不是很明了,但我只感觉那甄宝玉和贾宝玉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你跟他们只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一时我们不能明白罢了。以后再看吧。”

    林黛玉听了这些,心里更是迷惑,脑子里也不断地思索着这其中的奥妙,只是一时不得其法,不能想通,但心里却已存疑。

    两人说话间,黛玉的奶娘找来了。黛玉不好再呆,只得告辞走了。

    ps: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本是一对,但甄宝玉又为何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98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98)正文,敬请欣赏!(三十一)四姑娘殷勤送露水老太君游园赏栊翠

    这日入画来了,让小丫头捧了一个白瓷罐子,对妙玉道:“这是我们小姐让我们这两天来收集的花瓣上的露水。小姐让我给送来了。”

    妙玉道:“多谢你们小姐还想着这件事。四小姐这几天没见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拖住了?”

    “这几天老太太身子不舒服,我们府上几位小姐也都在面前侍疾,不敢乱走的。”

    “哦,是这样啊。原来是老太太病了,我这早晚就在菩萨面前上香,替老太太祈福吧。”

    “妙师父有心了。这些话,我也会带给我们小姐,让她在老太太面前也说一声,让老太太也欢喜宽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