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重生之妙尼

红楼重生之妙尼第18部分阅读

    ”

    妙玉想起一事,便问入画:“俗话说,侯门一入深似海。进了这府里,果然是没有了行动的自由。入画,若是你们小姐想出门买东西,可怎么是好呢?”

    入画笑道:“哪里用得着她亲自出门去买?不过就是派府里的媳妇们出去买回来便是了。我们这些丫头,想要出门,也是不能的呢。”

    “你们老是关在这府里,也不出去看看?可不把人闷坏了?”

    “若是别的府里有什么事情,请了府里的老太太和太太们,有时也会带了小姐们一起去,也还能出门的。”

    “入画,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呢?一年到头也不见他们吗?”

    “我是家生奴才,爹妈都是府里的老家人了,留在金陵老宅里看管房屋。我还有一个亲哥哥,现下跟着珍大爷做事。”

    “你跟你哥哥时常见面吗?”

    “也不大能见的。在这里我们就兄妹两个,虽然有叔叔和婶子也跟在这东府里,但他们只管自己吃酒耍钱,从不管我们兄妹两个。还时常问我们要钱。我哥哥还算积家,有时珍大爷赏了东西,怕叔叔和婶子谋了去,就悄悄地托老妈妈带进来给我收着,想着将来娶媳妇用呢。”

    妙玉不免有些微微地失望:“原来你们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时常见的。”

    “这府里规矩大。我们是跟小姐的丫头,身份地位又自不同,行动只略比小姐自在一些,但也不能离了这内院,到不了前面去。”

    说了几句话,妙玉让凌霜陪了入画在一旁喝茶吃点心。自己便领了清和等人到大殿去上了香。念了平安咒。

    入画也不敢多呆,说了几句话,也便告辞。

    待入画走了。妙玉回到自己屋内,凌霜奉上茶来。

    凌霜见妙玉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问:“小姐,你刚才问入画那些话,可是有什么打算?”

    妙玉叹一口气。道:“我只是有些想傲雪了。还想着能不能借着入画她们能出去走走,帮着打听一下呢。谁知道竟也是不能的。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跟祥贵成亲了没有?喜事办得热闹不热闹?”

    凌霜一听,脸色也暗了下来,半晌才道:“我也想傲雪姐姐了。还是小姐心好,给了她恩典,让她嫁人。做她自在的老板娘子。可不像我们如今这样,天天呆在这庵里,哪里也去不了。跟坐牢也差不多。”

    “我早说过,这就是锦绣的笼子。当初你来还高兴得不得了,要在这里呆一辈子呢。如今怎么倒有些厌烦了?”

    “当初是当初。当初我也是看这里住所真的很好,景物也美,自然就喜欢了。只是没想到。进了这里,便没有了行动的自由。天天关在这里,连园子里也不能去。都快闷出病来了。”

    妙玉淡淡一笑道:“你这丫头,还是心不静的缘故。天天跟着我,耳濡目染,多少也该修一些清静心,可你还是这样。这些天府里都在装饰修缮,为的就是迎接贵妃娘娘。园子里也不仅住着我们这些人,还有天女庙的道姑,另还有玉皇庙的小道士,达摩庵的小沙弥,园子里也有栽种花草的匠人们走动,咱们自然不能随意走动了。林大娘也早交待过,让我们小心行事,不能让府里的人捉了我们的把柄,不然借机胡编乱造些事情,我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凌霜眼里一喜,道:“是不是我们生了事,这贾府容不下我们,把我们退回牟尼院就成了?那不是更好了吗?”

    妙玉暗自叹一口气,摇一摇头,道:“你想得也太简单了。若我们真生了什么事,贾府的人会放过我们?他们弄死一个人,就跟摁死一只蚂蚁一般,你想,这府里哪能容忍出错的人呢?他们要的就是面子和名声,便是自己的亲人出错,还都不留情面,更何况我们这样的人呢。所以,我们切不可出错。我早说过了,我们只管关上门来,本本份份做人就是了。”

    凌霜灰了脸,怏怏地道:“哎,看来这牢笼一样的日子是过定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哇。”

    妙玉微微一笑,道:“既来之,则安之。来到这里,就安安心心过自己的日子。其实,在哪里都一样的过。当初我们在牟尼院,也没见过你出什么门啊?那时候倒也没见你发这么些牢马蚤。”

    “小姐,你不知道,当初没有人约束我们时,我倒不想出门了。可如今想出门也出不了门,想行动行动也行动不了,反倒更想做点子什么。”

    妙玉便笑:“你这种心理倒也可以理解。只是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就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心静气地接受这一切,然后才能安心过好眼下的日子。在这里过日子,也挺好的,只要我们安份守己,就有安乐日子过。当初我答应到这里来,其实也早想到情况是这样的了。所以才把傲雪留在外面。当然,若你真想跟傲雪一样,以后有机会,我也会放你出去的。”

    凌霜想了想,才道:“若是真有这样的机会,我就跟小姐一起离开。我可不想离开小姐。”

    妙玉淡淡地道:“不用。我如今是出家之人,可不像你心里有那么多想法。出家之人,心如止水,四大皆空。若是让我选择牟尼院和栊翠庵,我仍是愿意选择留在这里。”

    凌霜不免叹了一口气。

    妙玉笑道:“好好的,你又叹什么气了?”

    凌霜再叹一口气,才道:“我只是为小姐感到可惜。小姐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就是个出家的命呢?为什么老天爷要安排小姐这样孤苦伶仃地过一辈子呢?二公子那样好的人,小姐跟他为什么就没有缘份呢?也不知道,如今二公子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跟别的小姐成亲了。”

    妙玉听了这话,心里一痛,手上的茶杯竟洒出水来。

    凌霜本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忽地看到妙玉脸色变了,方知自己唐突了。这件事本就是小姐心里最痛的痛点,她不该不假思索,随口就说了出来,又勾起小姐痛苦的记忆。忙道:“小姐,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小姐,茶凉了,我去换一杯来。”便接过妙玉手上的茶杯,用丝帕将妙玉手上擦干净,收拾了一下,把茶具端了出去。

    妙玉心里虽然疼痛,却强自压抑着。她闭上眼睛,手握佛珠,默念了一遍心经,内心终于慢慢平静了下来。

    凌霜轻脚轻手进来,将一杯新沏的茶悄悄放在妙玉身旁的小几上,然后又悄然退了出去,不敢惊动。

    此后凌霜说话便万分小心,不敢再提起甄玉焱的任何事情。

    天气也渐冷了,园中的修缮也近尾声,各处匠人也都退出园去了,只偶尔有一些后期点缀的事项。

    在妙玉的教导和清和的督促下,十来个小尼姑也能诵得几本经书了。林之孝家的也来查看过几次,也甚觉满意,回去回复了凤姐和王夫人,也都放心。

    过了几天,林之孝家的便又来传话,说老爷请了老太太等人进园子里来查看斟酌,要栊翠庵预备着,等贾母等人来查验。

    妙玉知道贾母进来,一定还会有贾政等人陪着,自己又会面临一次考验。她吩咐清和率师弟们将栊翠庵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菩萨面前鲜花鲜果供奉,院中草木也重新修剪了一遍。

    第二天一早,庵中众人都早早起来,重新把庵内又洒扫了一遍。吃过早点,清和便让众尼姑聚集在殿内,打坐诵经。

    妙玉道:“这大清早的,大家也都辛苦了。先回房休息去吧,一个时辰后再来殿内集中。”

    清和担心道:“师父,要是老太太她们来了,我们这样只怕来不及吧。”

    妙玉道:“老太太她们只怕这时候也才用膳,用过膳消消停停进园子,园子广阔,景致繁多,他们单是观赏,也要大半天的时光,何况还要斟酌细查呢。我们这里最偏远,等他们来时,只怕也该到午时了。”

    清和想了想,点头道:“师父说的是。那我们就先回房去,过一会儿再来吧。”

    妙玉道:“待会儿他们来时,你只管带了师弟们认真诵经。有什么事,我自会应对,你们听我吩咐就是了。”

    ps:贾母游园,到栊翠庵来,妙玉又该如何应对呢?

    99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99)正文,敬请欣赏!“是,师父。”清和应着,带了众尼姑一起回静室休息去了。

    到了时巳时,妙玉重将众弟子召集到殿内,焚香敲磬,诵起经来。不一会,便有一个婆子来,通报道:“宝二爷让我来跟妙师父说一声,老太太刚离了暖香坞,要到栊翠庵看看。”

    妙玉笑道:“你们宝二爷倒也有心。你回去替我多谢他了。你也看到了,我们早准备好了——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不过就是摆个法阵,诵诵经罢了。”

    那婆子道:“妙师父准备好了便罢了。我只是管园子花草的,宝二爷陪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一起逛园子,见了我,就央了我来给妙师父报个信。我们宝二爷是最会关照女孩子的。”

    妙玉淡淡地道:“我可不是什么女孩子,不过是个出家修行之人罢了。宝二爷小孩子心性,以后你们也不用当真,巴巴地跑来送信,倒似所有的人都跟他不懂事的一般。”

    那婆子笑道:“人家宝二爷好心让我来送信,倒被妙师父一场排揎。妙师父可真让人不容易亲近。”

    妙玉听了并不答言,冷了脸,转身便走了。那婆子嘴里咕咕哝哝,自个儿出去了。

    过了一盏茶的光景,林之孝家的便先来了,道:“老太太来了。大家出去迎接吧。”

    妙玉这才带了众人出了大殿,来到门前,立等贾母前来。

    远远地便见一大群人,锦衣华服,珠环翠绕,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几乘板舆而来。

    妙玉忙率众尼合十躬身,迎接贾母等人。

    王熙凤先下了舆,忙上前扶了贾母下来。王夫人、邢夫人及贾赦、贾政也都下了板舆。贾珍、贾琏和贾宝宝也只围随步行。

    大家见了妙玉虽是素服缁衣,但脸容却如春花秋月。具有绝代风姿,那贾政倒也罢了,只奇怪这样绝色的女子竟出家为尼。但贾赦却不禁看了又看,眼神发直。邢夫人见贾赦的丑态,暗中扯了扯他的衣服,低声道;“老爷,老太太还在跟前呢。况且还有小辈在面前,可别失态才好。”

    贾赦鼻子里哼一声,低声斥道:“就你知道这些!多嘴多舌的老虔婆!”话虽如此,面上却不能不收敛一些。只趁人不注意把眼多偷看妙玉几眼。

    贾珍和贾琏见了妙玉这等风姿容貌,身子早酥了半边。相互打个眼色,心里不禁都生出不良之意来。

    贾宝玉早听林黛玉说过妙玉。心中也早仰慕不已,只是不敢唐突,不敢冒失来见。及至亲眼见了妙玉,心头一震,不禁疑惑:这妙尼好似在哪里见过一般?原来他也在梦中见过妙玉。只是当初年纪还小,事隔几年,记忆早已模糊,只还有一丝似曾相似的感觉罢了。不禁又感叹:我只当林妹妹便已是天下绝色了,谁知竟还有与她不相上下的女子。她们均是姑苏女子,难道姑苏便是钟灵毓秀之地。集天下最聪明智慧、最风流灵巧的女子的风水宝地吗?只可惜这样品貌,这样才学的女子,竟出家为尼了。与我们所有人竟是无缘的。

    不提贾宝玉胡思乱想,且说贾母见妙玉一众人等齐刷刷地给她行礼,一色的青衣素服,倒也新鲜,便笑道:“你们这地方倒真是修行的好地方。我刚才在山下便隐隐听见念经声。配了木鱼金磬声,也还真有飘然出世之感。只可惜我这儿孙一大群拖累着。不然也愿意到这里来清静修行呢。”

    妙玉微微一笑,正想答话,却被王熙凤抢了话头去。王熙凤笑道:“竟是老太太这样大福的人,才有这儿子孙子一大群跟着。若是老太太要出家修行,我们这些人可不都得陪了老太太来这里吗?别的倒没什么,只怕这庙里的菩萨竟被我们这些人吵得不安生,自己从殿里跑出来,腾出屋子来给我们住呢。”

    这话惹得大家都哄一声笑起来。

    贾母笑道:“凤丫头这张嘴呀,怕不得要下拔舌地狱。连菩萨的玩笑也敢开,也不怕有因果报应。”

    王熙凤笑道:“我是不信这些的。只要能让老太太笑一笑,去一去这身上的乏,便是让我下几十几百遍地狱,那也是值当的。”

    邢夫人在一旁暗自撇嘴。贾母却很高兴,笑道:“你这猴儿,单会哄人高兴。只别得罪了菩萨,真降罪给你,那倒是我的不是了。”

    妙玉在旁道:“老太太福大,庇佑子孙,便是小辈有什么,也会化于无形。况且菩萨是不会怪罪有孝心的人的。”

    贾母呵呵笑道:“既然妙师父这样说,那便更好。这里面有菩萨,我们当进去上柱香,给菩萨叩一个头。只是尼庵是清静之地,男子进去不便。你们都留在外面等我们吧。宝玉还小,进去无妨。”说完便在妙玉和王熙凤的搀扶下进到庵内。

    王夫人和邢夫人等也都陪同进去。

    贾宝玉自然高兴,耐着性子等王夫人和邢夫人进了门,才跟着进门。一进门,便抢在王夫人和邢夫人前面往里跑。金钏儿扯他一下,悄声笑道:“这是佛门净地,不是胡闹的地方,你这么猴急,可是干什么?”

    贾宝玉进了门,离了贾政跟前,身子便如卸了重枷一般,一时便轻了许多,也悄声笑道;“我只求菩萨,能将你弄到我屋里去,天天陪我说笑便好了。”

    金钏儿心里一喜,笑道:“这件事求菩萨可不成。得求现成的活菩萨才行呢。”

    贾宝玉急急往前蹿,回头笑道:“先求了这里的菩萨再说。”跑到大殿前,挤开跟在贾母后面的鸳鸯和琥珀,往里便钻。

    妙玉亲自取了黑檀线香,奉与贾母。贾母先在供桌上的红烛焰上点着了香,插在香炉里,然后倒身在蒲团上,虔诚地拜了几拜。妙玉在旁击了金磬。贾母起身对王熙凤道:“你也叩几个头。别让菩萨怪罪你失言得罪的地方。”

    王熙凤笑道:“俗话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菩萨的地盘,我自然要守这里的规矩,不能不叩头的。”

    待王夫人和邢夫人也都上了香,叩了头,王熙凤才上前上香叩头。

    妙玉请贾母等人到偏殿奉茶。贾母道:“茶就不吃了。这时辰也不早了。我们出来这半天也乏了,不如早些回去,吃过饭好各自歇息。”

    妙玉也不强留,便送了贾母等人出来。

    贾宝玉在院子里东看看,西摸摸。见了妙玉带来的老梅树,便道:“这是什么树,倒挺别致好看。我竟不知道,这里不但人是清雅出尘的,连东西也都是别致不凡的。”

    王熙凤拉了他的手,笑道:“你看别人的东西什么都是好的,这不过是一株梅树罢了。你自己屋里的东西,也不知道是怎样的稀奇珍贵,却只当平常,往往胡乱糟蹋了。”

    鸳鸯笑道:“上次太太赏我们每人一支钗子,还是赖家特意孝敬的,也是很难得的东西,袭人也得了一支,却只为一句玩笑话,就跌坏了。”

    王夫人便道:“也亏得袭人是个好性子的,不然该怎么样委屈生气了呢。”

    贾母道:“咱们这样的人家,东西倒也罢了。难得的是有一个忠心的人。袭人是不错,可不能委屈了人家,跌坏了的东西,太太可得想着给人家赔上。”

    王熙凤忙笑道:“那本就是太太赏的,坏了也就罢了,哪里用得着赔呢。只是平儿新近刚得了一支钗子,她只嫌样子太华丽了些,还没用呢,不如就给了袭人了吧。”

    贾母笑道:“难得你能这样大方。你们能这样互敬互让,一家子一团和气,这才是我们大家子的样子。宝玉,你以后可得小心着一些。虽然咱们这样的人家,东西是不缺的,可也不能养成骄奢的毛病。惜东西是好的。”

    王夫人也道:“老太太的教导,你可听仔细了。”

    宝玉答应着,却早又跑到一边,观赏院中景物去了。

    贾母一行人出来,贾赦等人早等得不耐烦了。贾母上了板舆,一行人仍围随着去了。

    宝玉故意落在后面,对妙玉道:“妙师父,你院里那梅树是红梅还是白梅?”

    妙玉此时才认真地打量了贾宝玉一番,果然便是梦中见过的人,只是现在长大了一些,已是十三四岁的样子了。既然是故人,心中自然生出亲近之意,也不再像对待别人一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霜态度,微微一笑道:“是红梅。”

    贾宝玉见妙玉一笑,如春花绽放,如霁月初开,如洛妃临水,不禁神魂飘荡,一时竟愣了神。

    妙玉见贾宝玉的情形,便收了笑容,道:“老太太都走远了,你还不快去。呆会找起人来,可不得兴师动众,人人不得安宁!”

    贾宝玉见妙玉收了笑容,又是冰霜态度,不知道自己如何得罪了她,心中有些惴惴,却也只得道:“我这就去。妙师父,你那红梅若是开了,能给我一枝赏鉴吗?”

    ps:妙玉和贾宝玉梦中见过一次,如今终于真正见面了,以后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继续关注哦

    100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100)正文,敬请欣赏!妙玉见贾宝玉也不过是讨一枝梅花,况且还不知道冬日里是什么情形,答应下来也无妨,便点头道:“若是开了,你尽管来取。冰火!中文不过,你可得注意,不许跟别人说,也不许让别人来替你取,只能你自己来。若是让那些浊臭的小厮到这里来,我又得让人抬水来洗地了。”

    贾宝玉忙道:“原来姐姐是洁之人。今日这山门前可是被荼毒了,我让几个粗使仆妇抬水来把这里洗了。姐姐不用烦心。”

    妙玉暗叹:这贾宝玉果然是对女子殷勤体贴之人,难怪林黛玉和府里别的女子也都喜欢他。幸得自己是出家人,心中又早有了意中之人,不然即便自己比他大了几岁,只怕也会对他动心的。嘴里道:“你有这心便罢了。还是快些去吧,别让人找。”

    贾宝玉这才告辞离开。

    (三十二)林大娘传话说辛苦千金女谈心发感叹

    下午时,果然有几个仆妇抬了水来,把院前冲洗了一遍。

    妙玉并不出门,却让凌霜拿了几百钱出去,给那几个妇人打酒吃。那几个妇人自是满心欢喜,接过钱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道:“宝二爷已经给了赏钱,哪里还好意思收你们的钱。你们也是清水衙门,也挺不容易的。”

    凌霜笑道:“这是我们妙师父看大嫂们辛苦,才让我给大嫂们送几个酒钱。这都是平日里省吃俭用下来的。既是宝二爷已经赏了的,这钱就还给我吧。”

    那妇人忙把钱揣进怀里,笑道:“既是妙师父的心意,我们哪里敢不领呢。凌霜姑娘,您请吩咐,这院里还有什么要做的,一并让我们做了吧。”

    凌霜想了想。道:“你们谁有懂得移栽草木的?我们这院里的红梅需得再分枝移栽。若有人做,另给赏钱。”

    其中一个妇人道:“这些人我们倒是不大懂。这府里有专管花草的人,她们可是内行。并且,这个月份并不是适宜移栽的季节。往常都春节过后才栽树的。”

    凌霜笑道:“我知道这得春节之后弄。不过先问问,到时好找人来伺弄。”

    一个妇人道:“到时候姑娘只需找老太太房里的老苏妈就成了。”

    凌霜道:“老太太院里的人,我可不敢找。怕说啰嗦,自找晦气。”

    “那不打紧的。你只管跟宝二爷说一声,让他指派老苏妈来,不敢不来的。也不用惊动老太太。”

    凌霜点头:“这倒不错。多谢大嫂提点。”

    “姑娘也不用客气。在这府里,有本事会做事的人多得很。姑娘住久了,自然就知道了。”

    凌霜趁机又打听了贾府里不少的事情。不多时,妇人们把地冲洗干净。便仍拿了桶走了。

    凌霜回到院里,对正在督促众小尼姑诵经的妙玉道:“小姐,听她们说,这园子里的景致可是越来越好了。水池里也放了许多全国各地买来的珍禽飞鸟,林子里还有梅花鹿。好看得很。园子里另又栽种了一些奇花异草,便是冬天也开花的。听说花房里专用炭火烘烤那些花草,要它们按心意盛开。小姐,我们什么时候也到园子里去看看吧。”

    妙玉领了凌霜出来,到了外面才道:“你还是这样玩的心性。园子的景致虽好,却不是给我们看的。我们是清静修行之人。怎么能轻易为这些动心呢?再者,眼下园子里正有许多物事在置办,人来人往。我们只怕还没出门,就被人看在眼里了。还是本份些吧。忙过这一段,等园子里冷清下来了,我们再找机会逛一逛倒也使得。”

    凌霜起初听妙玉那样说,以为无望。便有些失望,及至后来听到有机会。才又高兴起来。笑道:“小姐,这些我也是明白的。只是听那些大嫂们说起来,倒似比王母娘娘的瑶池还好看一般。我想着我们身在其中,竟没看到这些,不免觉得有些不生受。”

    “你呀。早跟你说过,我们只是客居这里,可不能把自己当了主子,凡事还得看府里那些正主子的眼色。老太太本就不喜欢我们这样的人张扬,抛头露面的,若时常在园中走动,被人看见,在老太太面前说些是非,总是不好的。”

    “嗯。”凌霜低了头,答应着,然后道;“小姐,你前次说着,带来的梅树在牟尼院中就发了新枝,早该分枝移栽了。我想着春节过后便让人来移栽。刚才那些大嫂说,最好是让宝二爷出面吩咐老太太屋里的老苏妈来。”

    妙玉点点头,道:“便是请宝二爷出面,也不能由你出面,只让入画带信便罢了。还是避一避嫌才好。”

    凌霜不禁也点头:“我们这样身份的人,自然不能直接跟宝二爷打交道的。小心一些是必要的。小姐,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此话揭过不提。过了两天,便有林之孝家的亲到栊翠庵来传话,说老爷上书请旨,皇帝已经准了,定于正月十五让贵妃娘娘回家省亲,让妙玉务要加紧督促众尼姑将几本经书背下,操演纯熟。顺便又将庵中众人的月例银子也带了来。

    妙玉让王妈妈把银子先收好,吩咐凌霜奉茶。

    林之孝家的也不客气,坐下喝了一口茶道:“我这半天腿儿也跑细了,连口水还没喝着呢。”

    妙玉道:“何用大娘亲自劳动?有什么事,吩咐小丫头来办就成了。”

    林之孝家的叹一口气,道:“你哪里知道,在这府里当差,我也不过是略比别的人有体面一些。但主子面前的差事,却也不能推脱让别人去做的。这两天琏二奶奶累着了,身子有些不好,平儿姑娘在面前服侍着,也不得闲。这放月例银子,琏二奶奶吩咐下来,让我给各房派送。我哪敢偷懒,不能不各房里亲自送去。到了太太屋里,太太和老爷正谈论降旨省亲的事。便又让我到园中各处通知,勤勉练习,以备正月十五迎接贵妃娘娘。这样的事,我也不能让小丫头子带信的,还得亲自跑一趟,不然谁也不会当一回事的,以后说起来,倒又是我的不是了。”

    “大娘辛苦了!先歇歇气,消消乏吧。凌霜,把昨儿个厨房里新做的素油卷酥拣一盘来,给林大娘尝尝。”

    凌霜答应着,忙端去了。

    林之孝家的忙摆手道:“算了,别瞎忙了。我也不过略坐一坐,还得往那边天女庙去传话呢。传过话,还得回去回话交差,可不能停留了。多谢你的好茶了,好歹也润润喉咙。”说着,便站起身来,抬脚便走。

    妙玉无法,只得送出门来。

    回到屋里,凌霜刚把点心端来,见客人已走,便道:“小姐,这林大娘在外面倒也风光体面,谁知道在这府里仍是这样辛苦。”

    妙玉淡淡地道:“那也不算什么。谁让她是一个奴才呢。这个世道,无论你能干与否,只要是奴才,便得听主子的话,不然生死也都是主子的一句话。她也还算好的了,主子待她还不错,也给了她不少体面。可好些人在这府里可是不当人看的。你以后且看吧,这府里的丫头小厮们不知不觉就会被主子折磨死的,可不在少数。”

    凌霜心里不免有些气馁,道:“小姐,我们并不是这府里的人,他们只怕也不能随意处置了我们。”

    妙玉看她一眼,道:“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这里还算是安生的。只要我们不惹是非,就没有人能把我们怎么样。但若是惹了这府里的正主子不高兴了,我可不是吓你,哪怕我们只是这里请来客居的,也一样会被他们收拾掉,不留一丝痕迹。这里不是咱们家,由得我们自己的性子来说话行事。一个不小心,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还有啊,你这个性子也是当初被我惯坏了,也没怎么约束你,我只担心,以后会不会因为这个吃亏呢。”

    凌霜有些胆寒,低声道:“是,小姐,以后我再也不敢胡乱说话行事了。我知道小姐是为我好,我一定小心一些,不给小姐生事,也不给自己惹祸。”

    妙玉略一点头:“你知道就好。保全了你自己,也就是保全我。当然,以后有机会,我会把你也如傲雪一样打发出去,免得惹祸上身,到时悔之无及。”

    自此以后,妙玉只安心带领众尼姑诵,演练法事。偶尔也有惜春前来喝茶聊天,妙玉从中也能了解贾府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凌霜和缨儿平日里呆在庵内,服侍妙玉,跟着王嬷嬷打理妙玉的饮食起居,有时也会到惜春的住所去,传递妙玉和惜春间的一些相互赠与的茶叶点心什么的。

    这日午后,由于天气冷了,妙玉也不想睡午觉,便让凌霜拿出棋来,摆出来自己跟自己下。

    正苦思冥想着,忽听一个声音道:“原来妙玉姐姐不仅是茶道高手,还是棋道高手呢。”

    妙玉扭头一看,正是惜春来了,便笑道:“高手谈不上,不过是闲来无事,打发日子而已。”

    ps:惜春是侯门千金,却跟妙玉交往,这以后还有什么出奇的事情发生呢?

    101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兰歌101)正文,敬请欣赏!惜春道:“我在棋艺上有限得很。倒是三姐姐的棋艺在这府里还算是出类拔萃的。当初老太太一般地请了老先生来教我们读书,也教一些杂艺,三姐姐聪明,书读得也好,下棋也最是在行,到后来连老先生也常常败在她的手下呢。”

    妙玉便笑道:“想不到探春姑娘也是同道中人。她这样好本事,老太太定是另眼相看吧。”

    “只可惜三姐姐是姨娘养的,不是太太亲生的,不然在府里的地位更要得意几分。老太太对三姐姐倒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府里的人都是势利眼,见她是庶出,便不大将她放在眼里,多少事情也都是阳奉阴违,暗地里践踏。三姐姐暗地里受了多少气,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有时我也看在眼里呢。”

    “你是宁国府的人,这边的人难道就不作践你?”

    “谁敢!贾珍是我的亲哥哥,他又是贾姓一族的族长,别人也都只有奉承的份,哪里还有作践的道理!再者,我身边的丫头婆子也都是从那边带过来的,我的日常开销用度虽是在这边,但我哥哥时常也打发了人给这边送东西,相当于是我自家供应的,跟这边的人根本就犯不着什么。这边老太太和太太喜欢,有什么赏赐打发的东西,那是她们的大方。其实平时我哥哥孝敬她们的东西只有更丰厚的。所以呀,这边的人也都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我客气着呢。我平日里说话做事,也不大有人狠管我的,我才能这样在府里自在来去。便是到你这里来,也凭我的高兴,谁也说不了什么。当初我还跟水月庵的智能儿玩得可好了,只是后来智能儿却跑了。她师父四处找寻也不见了。大家都猜想可能是被拐子骗到别处去了吧。”

    妙玉想了想,才隐约忆起来,玉妙妙看的书上提到的智能儿,便是跟秦可卿的兄弟秦钟有私情的那个小尼姑,后来跑到秦府找秦钟,被秦父发觉,气死了,秦钟自己也一病死了。智能儿就不知下落了。现在想来,智能儿可能也跟着殉情死了。要不然,也可能因为气死了秦父。害死了秦钟,被贾珍等人捉住,也不知道怎么样发落了。大约也是九死一生吧。再不然,就是被卖入青楼,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当然,不管智能儿的下场如何,这些事情也都不可能传到体面的贾府女眷的耳朵里的。更不可能传到这些未出闺阁的千金小姐耳朵里的。

    想到这里,妙玉便道:“听说你们宁国府的蓉大奶奶人品相貌是一等一的,她的兄弟也不差,你倒说说看,是不是别人说的那样啊。”

    惜春一听,便有些迟疑。然后才道:“论说,蓉大奶奶是我的侄儿媳妇,是我的晚辈。我说她什么也无妨的。只是她和她兄弟也都死了,我倒也不能说什么了。要说他们姐弟俩,的确是长得好,不然也不会惹来那么多人的眼睛看了。我不愿意回那边去,也有这些原因在里面。”

    妙玉见惜春吞吞吐吐的样子。知道是事关风月不雅之事,惜春不愿意提起。也是情理之中,便不再提起此事,只道:“你林姐姐只是亲戚,并不是这府里的正主子,这府里的人就不欺负她?”

    惜春便笑:“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去惹林姐姐不痛快?林姐姐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人物。因为林姐姐的娘是老太太最的小女儿,她娘死了,老太太心疼得不得了,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物都给了林姐姐,好让她高兴高兴。还有啊,便是没有老太太喜欢,还有宝玉哥哥呢。林姐姐的事,就是宝玉哥哥的事,她想要什么,宝玉哥哥没有不替她办到的。她便是想要天上的星星,宝玉哥哥只怕也要搬上梯子,亲自去摘呢。这样两个人护着林姐姐,她还有什么委屈可言。”

    妙玉听了,脸上露出微笑,想了想,又道:“听说还有一个薛宝钗住在你们府里,也很得老太太喜欢呢。”

    “你说宝姐姐呀,那当真是没说的。在所有人眼里,宝姐姐最大的好处便是性子宽厚,从不说人坏话,也不揭短,行事又大方。见过她的,没有不说她好的。老太太自然是喜欢她的。再者,她是太太的姨侄女,看在太太的份上,府里的人也都不能不奉承的。其实,她跟我一样,虽说是住在这府里,但吃穿用度也都是自家里出的,跟这府里并不沾边。宝姐姐待下人也极好,凡是有什么好东西,除了给府里的主子们送了,还能想着给下人一份。这是最难得的。这府里的人倒不是喜欢不喜欢,而是敬重她。”

    妙玉听惜春虽然对薛宝钗一片赞扬之声,但语气中却并不以为然的样子,便微笑道:“我看你这样子,并不是真心佩服她呢。”

    惜春不禁也笑起来,道:“这你都能看出来?”想了想,才又道:“我不是不佩服她,只是她那种行事,在我看来,有些做作和收买人心的意思。明明自己心里并不是很喜欢的,却要装着喜欢,去讨别人的好。我就做不来这样。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何必委屈自己呢。”

    妙玉不禁道:“其实她这样自有她的好处,不然这府里又到哪里找一个这样现成贤德的管家奶奶呢。”

    “什么,宝姐姐会跟这府里的人结亲?”惜春甚是惊讶,“妙玉姐姐,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呢?也从未听老太太和太太她们提起过。那你说,宝姐姐会跟哪一个成亲呢?”

    妙玉这才知道自己失言了,宝钗嫁给贾宝玉,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自己这样说出来,当然会引起惜春的震惊了,可如何解释这件事呢?妙玉想了想,才道:“我只是这样胡乱猜测罢了。你想啊,宝钗这样贤德,可不是老太太和太太喜欢的类型吗?要是我是老太太,便要想方设法的将这样的人儿长久留在自己府里,协助管家,可不好吗?”

    惜春听了这话,点点头,道:“这倒也是。可是这府里也并没有别的还没娶亲的公子爷们呀。若有,也只有宝玉哥哥,和贾环,再不然就是兰小子。兰小子还小,辈份也不对,定然不会是他。贾环年纪也小了些,并且是姨娘养的,又不成器,宝姐姐和她娘定然也是不会同意的。只有宝玉哥哥了。可是宝玉哥哥跟林姐姐两个最要好,他心里只有林姐姐一个人,便是宝姐姐愿意,只怕宝玉哥哥也不愿意的。我看哪,这件事,只怕难成。”

    妙玉此时也再不能说破,只能道:“这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