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宋韵风流

宋韵风流第7部分阅读

    轻在他胸膛上画着圈圈,“把那个若兮姑娘也娶过来给我当妹妹吧!”

    二十八花开堪折直须折(下)

    “嗯!”李烈还在回味刚才动人的感觉,漫不经心的回答着,“不!不是!”李烈突然反应过来,连忙解释,“婉儿你在说什么啊!我只当若兮是妹妹的,我只要你一个就心满意足了。”

    “当我看到若兮妹妹那眼神,我就什么都明白了,因为我知道那种感觉的!”崔婉并没有接李烈的话,自顾自的说,“没有希望,充满了绝望,再也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只能远远的看他一眼,却不能向他表白自己的思念,因为一切都身不由己。我知道的,那是思念的甜蜜夹杂着失落的苦涩,当我知道自己要嫁给一个纨绔子弟的时候,当你向我表白爱意我却不敢承诺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夫君,今天我看到若兮的眼神,充满爱恋却又满眼苦楚和绝望,那种感觉好让人难受!”崔婉伏在李烈怀中,静静的说着,“我看出来她喜欢你,可能她在咱们房前树下站了一夜,我看见她的衣服、头发都被露水打湿了,多痴情的女子啊!夫君,婉儿不是善妒的女人,如果你愿意,就娶了她吧!”

    李烈怔怔得看着怀中的女人,“这是怎样的女人啊!新婚第二天就劝丈夫去娶另外一个女人,她太善良了,善良到宁可伤害自己也不愿别人受伤!”李烈心中感动得无以复加,紧紧将她搂住,将自己的脸埋在她娇嫩的胸膛,“婉儿啊,你怎么那么善良呀,善良的让人心疼啊!”说着,一颗眼泪滴落在女人白腻的胸脯上。

    其实李烈不是不知道若兮喜欢自己,短短一个多月的接触,李烈也为若兮那活泼可爱的性格所吸引,如此美好的女孩儿又有谁能够不爱呢?“恨不相逢未嫁时”李烈的一颗心都系在崔婉身上,虽然看到若兮幽怨的眼神,可还是不敢接受,毕竟他自己来自男女平等的21世纪,一夫一妻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间怎么能转过弯来,哪像那些yy小说中的那些种马们,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上一个,太扯淡啦!如今听了崔婉的话,不禁又是感动又是难过,怕伤了崔婉的心,又觉得若兮可爱又可怜,当真百感交集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他多虑了,崔婉能提出这番话,一方面是因为她太善良,另方面也是当时的道德教育的结果。一直以来李烈都在有意无意的忽视这个问题,毕竟二十一世纪提倡的是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李烈。现在又有一个女孩儿爱上自己,李烈觉得难以抉择,其实回过头想想,这个问题很简单。在现在这个时代,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现在是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不,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姬妾在家庭内地位很低,甚至正妻可以用种种理由打杀地位低下的小妾,更别说是身为家主的男人了。达官贵人交换的礼物中常常有美女这样的事,至于人口的买卖奴役更是司空见惯。大学士苏轼风流痴情,纪念亡妻曾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名句,就是这样的人,在被贬离京时,都会把自己的姬妾送人,甚至怀有身孕的姬妾也不例外。苏轼有一个小妾,长的十分美貌,而且有才华,有人要用一匹骏马要跟他交换这个名叫春娘的小妾,苏轼认为很值得,于是答应了对方。春娘十分愤怒,自己爱的男人把自己看得连马驴都不如,作诗一首,然后撞槐而死,只能以这样方式来反抗加诸在身上的不公。可见当时妇女地位如何低下。

    古时妻妾最忌善妒,此乃七出之条,丈夫根据这一条就能写下修书,将其逐出家门,每个女子出嫁之前都会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所以崔婉有这样的话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能做到这样,已经太难得了,这全是出于一番深爱李烈的心啊!

    崔婉既然这样说,李烈完全可以高兴了,不过此时他却为难之极,说是一套,他也明白,但现代的爱情观念却让他难以下决心。李烈一个人披衣下床,走到后院,在树荫下苦苦思索,又练功吐纳,希望平复烦乱的心绪,却如何能平静的下来?

    “你的心已经乱了!”不知什么时候浮尘子站在李烈的身后,双眸平静如水,“玄元功最讲究顺其自然,你胡思乱想的就不要练功了,那样会走火入魔的,明白吗?”

    李烈点头,老道扭头走回房间,却听他竟吟了首诗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一阵爽朗的笑声。

    李烈喃喃自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浑身一震,一手拍在脑门上,“什么都不要管了,自己只要能尽自己的全力去爱就行了,全身心地去爱,爱自己爱的每个爱自己的女人。好绕口啊!但自己就是这样想的。”

    二十九壮志乃筹谋(上)

    匆匆几天就这样过去了,李烈打破了心里的枷锁终于找机会向若兮表白,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当李烈突然将若兮抱在怀里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个大跟斗,摔得李烈眼冒金星,那小丫头笑眯眯的问:“李烈哥哥,疼不疼啊?”

    李烈艰难的爬起来,手揉着屁股,哎呦哎呦呼痛时,若兮伸出小手拉住李烈的手,“李烈哥哥,你的痛其实不及若兮心里的痛呢!这些天我的心痛极了,你知道吗?”说着将李烈的手放在嘴里狠狠的咬了一口,李烈看着若兮明显消瘦的脸颊,默默的忍受这手上的疼痛,“咬吧!李大哥知道你的痛,对不起!”若兮抬起头时,李烈见到她满脸的泪光。

    若兮轻轻抚摸着李烈手上的牙印,一滴滴的泪珠儿落在那牙印上,“烈哥哥,你要记得若兮啊!”

    李烈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紧紧的抱着,“放心,好若兮,烈哥哥记得的,我一定会娶你的,不过要等上些时候,毕竟我和你婉儿姐姐刚刚成婚,好吗?”

    若兮羞涩的点点头,“烈哥哥,你放心,我会和婉儿姐姐和睦相处的!”

    ……

    李烈和崔婉那简直好得如蜜里调油一般,终日厮守在一起,火器营的事情都交给萧恒打理。萧恒因为武艺高强,待人又很和气,处处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在军营里很受士兵爱戴,他又没有架子,对大家从来都是和颜悦色,除了训练时严厉外,每天都笑呵呵的,士兵们都爱往他身边凑合,很容易就被他团结了很大一部分人。

    营中各都头也都很尊敬他,不光因为萧恒威信高,还因为萧恒的兄弟李烈。李烈在这些人眼中不再是一个公子哥,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位统领大人别看文质彬彬,那杀起人来可是毫不含糊,火器营中上下校官士卒没有不对他又敬又怕的。

    李烈在家尽享温柔,萧恒却在火器营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对火器的改造,通过各种渠道进来的火器原料被萧恒组织人秘密的进行火药的重新配比,当然,士兵们是不了解的,他们每个人都只负责一部分的工作,没人能窥见全貌。

    根据李烈的计划,火器营士兵日常训练所用的火器全部用旧式的火器。萧恒加大了训练量,加紧消耗仓库中以前的旧式火器,腾出地方堆放经过改良的火药和武器。李烈虽然在家与美妻相伴,却绝对没放弃过对火

    器营改革的遥控。他通过父亲工部侍郎的关系对禁军南大营进行了一次换装,将一千张新式弓弩装备到了火器营的每个士卒。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crossbow)”。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因为不需要在上弦的同时瞄准,所以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踏张弩和腰张弩等,还有能数箭齐射或连射的连弩和装有数把弩弓的床弩。这次李浩臣拨给自己儿子的便是八百张臂张弩和踏张弩,更有一百五十张连弩和五十张床弩,将李烈的火器营武装到了牙齿。看得别的营的将官直眼红,不过谁让人家李烈有个在工部任要职的父亲呢?这种事气是气不来的。不过李浩臣也不是光给李烈装备,给南大营禁军也换装了很多新式武器盔甲,喜得赵颉合不拢嘴,把李烈当成宝贝一样,凡是李烈的要求无不痛快答应,为萧恒训练士卒提供了很多帮助。

    此次分下的装备还有五百付铁甲,这种铁甲比普通皮甲和链子甲的防御功能强大很多,胸前都有一面护心镜,这在地方部队来说,是只有军队的将领才能穿戴的。李浩臣为了儿子可是下了大本钱,对于他来说,那是小小的开了一次后门。

    李烈在家中渡了一个圆满的蜜月,终于在六月中旬回到了火器营。全营官兵听说,自动在营门口列队欢迎他,每个人都知道,没有李烈,就没有现在朝气蓬勃的局面,每个人都以能在火器营而自豪。李烈来到大营,一千将士发出一阵欢呼,齐齐给这位年轻的副将统领行礼,眼中闪着喜悦的光芒。

    李烈心中高兴,有了这样一支士气旺盛的军队,何愁自己大事不成呢?

    三十壮志乃筹谋(下)

    李烈来到火器营仓库,见一个月以来已经大为改观,仓库中分门别类的堆放着大量新式火器,储量最多的就是炸药包。也就是用经过改良的火药加入铁钉铁蒺藜和铁珠,再用油纸或油布严密包裹,留出引线,类似于现代的手榴弹,最大的不同是由于黑火药就算配比再科学也没有黄火药、tnt威力大,所以相对于手榴弹体积要大一些。李烈想出一个办法,将火药包外绑一条二尺长的绳子,点燃引线后可以牵引绳索将火药包抡起后抛出,增加投出距离。李烈给这种火药包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霹雳弹”。

    现在李烈正研究用铸铁作壳的真正的手榴弹,不过由于条件不允许,还没真正制作,一旦时机成熟他将大量制造。现在营中就存放了整整一仓库的霹雳弹,足有三万颗之多。

    李烈吩咐王铁军都头,必须严密保护,没有许可,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甚至接近这个仓库,否则格杀勿论。

    再有就是弓弩和盔甲仓库,李烈看着库房内崭新的装备乐得合不拢嘴,心中暗暗感激父亲,李浩臣为了自己的儿子可是下了大本钱。这种装备就是皇帝的亲军御林军也没有全部换装,如今利用权利优先给李烈全员装备,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其他的仓库则堆放旧式火器,李烈兴趣缺缺,简单看了以后就回到校场。校场上千名士兵正热火朝天的操练着,见李烈站在高台上观看,更是打足精神,士气高昂,口号震天。

    李烈传令全体集合,全体官兵有条不紊的列队,只片刻工夫就集合完毕,众将士各个挺胸叠肚,整齐肃立,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看向李烈。李烈满意的点点头,此时的火器营与他刚来时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仅仅两个月功夫就能形成这种军容,李烈还是很自豪的。“将士们!”李烈忽然来了兴致,“今天我看到了大家的操练,很好,与两个月以前比,不用我说,大家自己就会有个比较,对吧!”

    下边士卒们发出低低的笑声。

    “我们要加紧训练,朝廷正在与金国交战,说不上那一天我们就会开赴前线,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刻苦训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要想在战场上少牺牲,少流血,你们一定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个战术动作,刻苦训练,我始终坚信一句话,那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只要大家加强训练,我李烈一定会带领大家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到时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都不在话下,大家有没有信心?”

    众兵将同时大呼:“有!”

    李烈高声呼喊:“两军相争勇者胜!火器营神勇,有我无敌!”

    一千个声音响彻云霄,“两军相争,有我无敌!”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李烈走下高台,将十几位都头、虞侯、教头,还有近百位伍长,百位精挑细选的亲卫都召集起来,在营中的会议大帐开会。说是开会,其实根本就是培训。李烈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军事知识都交给他们,毕竟李烈多了八百年的知识,平时他将自己想到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竟然也记录了厚厚的一本。李烈就是要将自己所掌握的现代军事战略战术都交给他们,希望将来这些人能够独挡一面,此时正是培养将领的最佳时期。李烈先进的战术听得所有人都两眼放光,连萧恒都在心里佩服不已。这些培训每隔两天就进行一次,李烈不但讲述兵法三十六计,将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李代桃僵、连环计、美人计、直到最后的走为上计都系统的讲授,并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战例详细讲解,听得众将目瞪口呆,大开眼界。

    李烈又将现代毛伟人的游击战术详细的进行了详细阐述,这种战术古代从来没有系统的记载,也没有形成战术,游击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模式,让众人大开眼界。这种战术《孙子》没有讲过,《吴子》没有说过,《尉缭子》没有言及,《三略》没有论及,《六韬》没有阐述,查遍“五经七书”,阅遍古今兵书战策都没有记载。众人十分惊讶,不知道李烈原来竟然有如此才学,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直把他当成孙子转世,战神复生一般。

    这是李烈的一种尝试,既然现在不能将像毕再遇这样的名将招至自己麾下,那么他就自己培养,有了先进的军事思想的武装,李烈相信,在未来的战争中,一定会有一批人脱颖而出,成为自己最坚实的后备力量。

    李烈知道,现在虽然南宋的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打了金国一个措手不及,那并不意味着南宋就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此时金国在金章宗的统治之下国势衰弱,尤其是北方蒙古的崛起,大大削弱了它的统治。可以说,这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只是,南宋自张浚北伐失败后,近四十年未开兵仗,缺乏得力的军事将领,内部又是,所以根本不会胜利。对于李烈这个从二十一世纪来到现在的人来说,南宋最终不会取得胜利,因为历史在那里明摆着,后世的每个人都知道,南宋从来就没有在针对金国的战争中取得过根本性的胜利,唯一的一次岳飞有翻盘的机会,却叫自己人给干沉了。

    李烈没有现在南宋朝廷和那些高层将领的那样乐观,他知道,真正严酷的战争在等待着他们,最后还是蒙古人灭掉金国,继而进攻南宋,终于在几十年后将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彻底的灭亡,一次次的失败始终伴随着这个多灾多难的腐朽王朝,直到最后滑向灭亡的深渊。想到蒙古人的铁蹄将要蹂躏华夏大地,李烈深感时间紧迫,他必须未雨绸缪,建立自己的势力,开辟一片朗朗乾坤。

    三十一直挂云帆济沧海(上)

    就在李烈大刀阔斧的在营中进行改革和训练时,赵颉正在帅帐中徘徊,帅案上的一封公文让他思绪万千,那是朝廷的调兵文书。由于刚刚开始的对金作战节节胜利,手掌大权的韩侘胄开始忘乎所以,盲目乐观起来,急匆匆的在还没把奏折呈给皇上之前就下达了这道命令,令禁军调遣五万人分赴各地支援前方的部队,其中南大营步军的任务是派遣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开赴镇江和江州。

    赵颉敏锐的觉察到其中的危机,大量的禁军开赴各地,战局如果顺利还好,如果一旦失利,金军大举进攻,作为南宋京城的临安将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兵员而陷入危机。不过赵颉知道自己的话没人会听,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头脑发热的韩侘胄既然决定北伐,那么自己也就只能听从军令,根本无从反驳,毕竟他只是一个武将,在朝廷内是没有发言权的。赵颉沉重的脚步在帐中徘徊,终于一咬牙,对门外亲兵道:“传令!各营指挥、统领到帅帐听令。”

    不多时,所有将领全部到齐,李烈也走在最后,伸手轻拉毕再遇,“毕将军,赵帅升帐可有什么事吗?”

    毕再遇见是李烈,微微一笑,满眼都洋溢着喜悦的光芒,“这次有大动作了,可能咱们禁军要出战啦!”

    李烈身体一震,终于有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赵颉见众将到齐,沉思一会儿道:“这次召集大家是有任务的,咱们禁军步军要派一万五千人开赴前线,在座各位有何意见都说出来听听。”

    众将闻听反应不一,有怕死的将身子不自觉的缩了缩,而大多数人则满面兴奋,终于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哪能放过?一员将领闪身出列,“赵帅,末将愿领兵出征。”李烈抬头一看,正是曾和自己交过手的那员马上猛将邱成。

    邱成话音刚落,老将也站出来,“末将也讨令出征。”

    一时间帐内气氛热烈,众将纷纷要求出战。

    赵颉看着帐下激动的众将,心中感慨,“不知这次出征,有多少人能安全回来,又有多少人战死疆场!”

    经过商议,决定由副将赵志邦统领一路八千禁军到江州,邱成作为先锋。另一路由毕再遇带领七千人到镇江,莫无伤为先锋。其余十几员将领各带本营跟随。

    分配完毕,赵颉刚要说话,李烈站了出来,“赵帅,小将也要统领全体火器营官兵随毕再遇将军到泗水去。”

    赵颉一愣,这次出兵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让李烈出战。一方面因为李烈年纪还小,没有领兵经验;另一方面,李烈的父亲李浩臣可是工部侍郎,禁军的装备可全靠工部呢,如果李烈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把李浩臣给得罪透了吗?

    “李烈,你年纪还小,缺乏领兵经验,这次还是不要去了吧!”

    李烈单膝跪倒,向赵颉施礼道:“赵帅,末将日日盼望能够战场杀敌,这次末将一定要去,如果赵帅觉得李烈领兵能力不够,末将愿意和在场的任何一位将军比试,双方各处各出一千人,胜者出征如何?”

    赵颉沉吟片刻道:“好!如果你火器营能战胜邱成将军的前锋营,本帅便准你所求!”赵颉知道火器营的战力,那是在整个禁军中排末位的,虽然听说李烈两个月以来将火器营打理得面貌一新,却绝对不能跟禁军各主力营比,所以故意让李烈对上邱成的前锋营,那可是禁军中战力最强的两个营之一,如果李烈败了,他便无话可说,也免得自己对李浩臣无法交代。

    邱成可是憋足了劲,上次和李烈比武,败得不明不白,自己这员马上猛将败给一个小白脸公子哥,已经觉得丢脸,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李烈好看,杀一杀他的气焰,当下两人各自回营,准备第二天进行比试。

    且说李烈回到火器营,将所有将士召集到校场,说明了情况,下边将士全部士气高涨,两个月的刻苦训练将要看到成绩,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希望一展身手。

    李烈将萧恒和十位都头叫到身边,商量这场仗怎么打。这次禁军内部比试,不比两军对垒,不能使用火器,所以李烈这次明显处于劣势,如果应对不好,便可能一败涂地,所以大家各抒己见,将以前从李烈那儿学到的战术挨个分析,选出最佳方案,让士兵按作战意图进行了演练,几次下来,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

    三十二直挂云帆济沧海(下)

    第二日清早,火器营将士早早起来准备,经过一夜的充分休息,个个精神奕奕,兴奋非常,只等今天之战一洗颓势,来个一鸣惊人。

    李烈下令,所有人都只能吃八分饱,不可吃得太多,那样对作战很不利。这是经过无数次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当时还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不过既然是李烈的命令,所有人都无条件执行,因为李烈的地位在士兵们的心目中是崇高的,将士们甚至坚信,只要李烈说的就一定会是对的。

    整队集合后,火器营全体官兵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大校场,邱成已经带领前锋营等在那里了。

    赵颉和众将也都来了,都坐在帅台上观看。校场两侧则站满禁军将士,都要看看这场比斗,所有人都对李烈的火器营不看好,毕竟火器营以前的名声太烂了,没人将他们看在眼里,甚至有些士兵在下面偷偷开赌,交战双方的赔率竟然是10:1,可见火器营在所有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如何不堪。

    因为是自己人比试,所以所有的长枪和弓箭都不安枪头和箭簇,只以白布包裹,上面沾上白灰,白灰击中要害者自动退出比赛,刀剑也用平时训练时用的未开刃的兵器。

    双方在校场东西两头相距六百步站定,李烈选择东边,邱成则选择了西边。高台上毕再遇不由点头,低声说道:“看来李统领还是懂得用兵之道的!”赵颉回头问道:“毕将军此话从何说起?”毕再遇一指校场上列队的火器营,“赵帅请看,火器营队列整齐,士气高昂,说明李烈很会练兵,短短两个月就将这支乌合之众的弱旅练成了强兵,此其一;火器营士卒个个精神旺盛,队列一丝不乱,鸦雀无声,没有一人说话或动作,显示出这支队伍纪律很强,军纪严明,此其二;李烈选择东方列队,背对太阳,而邱成的前锋营则面向骄阳,被太阳刺着双眼,冲锋时会视线不清,邱成已经将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李烈明显占据天时地利,此其三。李烈将这么微小的细节都考虑到了,看来这一战邱成不会占到便宜。”赵颉捻须不语,仔细打量校场双方,见火器营军容整齐,而前锋营则有许多士兵尤自有说有笑,很是骄狂,根本没把火器营看在眼里,心中也认为毕再遇的话有理。旁边的众将则有些不以为然,就算李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又能怎样?以火器营以往的表现,前锋营一个冲锋就会将他们打垮,队列整齐又有什么用?

    邱成见李烈的火器营列出一个雁翅阵,不过中军却很薄弱,两翼相对要厚重一些,不禁轻蔑一笑,从来都听说中军要厚重,这样才不会被敌人冲破,以致打乱阵脚,没想到李烈竟然反其道而用之,明显是个不会用兵的雏儿吗!心下打定注意,待会一定一鼓作气将对方中军冲破,叫李烈小儿看看邱爷爷的厉害。

    邱成等了片刻,就是不见李烈有动作,心下更是轻视,将手一挥,大吼一声当先向李烈中军冲去。邱成的前锋营如下山猛虎一般成锥形阵列向火器营中军冲锋。火器营突然爆发出一阵响彻云霄的呼喊,“两军相争,有我无敌!”脚下却丝毫不动,队列中口号不断,士卒们都紧紧盯着奔跑过来的前锋营,当前锋营距离中军三百步时,李烈举起手中小旗大喝,“弓箭手准备!”中军突然一变,站在前边的一百兵士向后撤,露出后面三百弓箭手,这三百弓箭手排成三列,第一列单膝跪地,第二第三列交错排列。

    “仰射!”李烈手中的令旗放下的同时所有弓箭手一齐放箭。邱成见对方射箭,连忙大喝,“举盾!”前排的士兵将盾牌举起,护住头部和胸肋要害继续前进,然而队列毕竟是在奔跑中,只听“噗噗”之声不断,三百支箭同时落下,前锋营虽有盾牌掩护,仍有三四十人中箭,在三百步与二百步之间,火器营进行了两次齐射,对方减员十人。此时的前锋营已经接近火器营两百步距离,李烈手中令旗再挥,这次弓箭手进行直射,并且分梯次射击,第一列射出箭支后,第二列齐射,等到第三列射击时,第一列又已经将箭搭上弦了,在队列的前方形成一张不间断的连续火力网。

    邱成本以为顶住对方几次齐射便能杀到对方阵前,不想火器营箭矢不断,根本就没有间隙,只听箭矢射在盾牌上“噗噗”的响声一直不停,身边不断有兵卒被射中要害退出战阵。这种三段击的方法让邱成吃透了苦头,短短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竟让前锋营减员二百四五十人。邱成也发觉不妙,不过此时已经箭在弦上,如何还能改变?只能咬牙大呼:“冲啊!兄弟们加把劲,到了近前火器营这些小子们就完了!”

    火器营士兵丝毫不乱,严格按照军令行事,不停快速放箭,短短一百五十步距离,每个人都射出了至少四支箭矢,每个人的双臂都开始发麻,不过仍然坚持着。前锋营终于冲到距火器营三十步的距离,三百弓箭手射出最后一支箭后转身就跑。邱成见对方退后,仿佛看到了希望,率领众兵卒奋力杀到。哪里想到三百弓箭身后竟然是一百长枪手,弓箭手在长枪手的队列空隙间穿过,长枪手成密集队形,人人斜举长枪静静等候敌人冲击。此时邱成虽然看见了对方密集的枪林,距离已经太近,根本就收不住脚步,只得咬牙扑上。长枪手只是重复一个动作,那就是刺击,收枪,再刺。前锋营仿佛海浪遇到了礁石,一的冲上又一的被击退。

    前锋营已经将长枪兵包围,近身搏斗长枪兵吃亏,短短一刻钟,一百长枪手已经损失殆尽,不过已经给对方造成了近二百人的伤亡。邱成在阵中勇猛无比,果然是一员猛将,不过当他将最后一名枪手砍翻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对方的包围之中。原来在前锋营全体冲锋时,火器营的两翼已经在缓缓的向中间压迫,等邱成消灭一百长枪手时,火器营已经完成了包围。

    此时前锋营已经减员五百三十人,只剩下四百六七十人,而火器营仅仅损失了区区一百人。三百弓箭手已经扔掉弓箭抽出腰刀加入战圈。不到五百对九百,又是被对方包围在圈内,队伍不能展开,只有外围的士兵与火器营士卒厮杀,每个人都要同时面对三个人以上的攻击,虽然前锋营将士十分善战,个体实力比火器营士兵要强一些,但每个人都要应付三个人以上的劈砍枪刺,都是手忙脚乱。包围圈不断压缩,前锋营士兵就不断被迫退出战斗。

    邱成勇猛非常,已经将火器营的十几个兵士砍翻,萧恒见状,一个跃身到了邱成面前,手中长刀疾砍,邱成听得风声,只得弃了对手,举刀招架,只听“当’的一声,手中长刀已经断为两截。萧恒的武功比之邱成高得不止一点半点,刀锋就势一抹,已经击中邱成颈项,如果是开刃兵刃的话,邱成已经人头落地了。邱成不甘心的扔掉手中断刀,退出战斗,回头看时,场中只剩百来人仍在顽抗,却早已无力回天了。

    邱成长叹一声,“停手吧!我……我输了!”

    此战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一向软弱的火器营竟然在双方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将禁军实力最强的前锋营全歼,自身损失不超过两百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连毕再遇这看好李烈的名将也是在战前估计李烈会惨胜,却没想到李烈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李烈拉住邱成的手,“邱将军,其实你是败在轻敌上的,希望将军不要介意,以后咱们还要在杀场上并肩杀敌呢!”说着手上紧了紧,态度十分诚恳。

    邱成惭愧之极,满面通红,“李老弟果然厉害,邱某两次败与你手,邱某……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李烈呵呵一笑,“邱将军要吸取教训,将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是真的呢!”

    邱成默默点头,向李烈一拱手,退到一边。

    李烈双手一摆,火器营众将士迅速在他身边列队,同时向赵颉行礼,“火器营全体将士请求赵帅准许上阵杀敌!”那声音雄壮有力,响彻禁军大营上空,久久不息。

    三十三直挂云帆济沧海(下)

    这次赵颉再无借口,只得同意了李烈的要求。作为一军统帅,赵颉很是大方,为火器营配备了十五匹战马,五十头骡子,因为南宋缺马,能够产良马的辽东和河套地区都相继陷落,马匹十分紧张,能给仅仅一千人的火器营六十五匹马骡,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李烈连忙谢过,赵颉嘱咐李烈回家和家人告别,在家呆几天,好陪陪家人,又一再暗示李烈,要他对李浩臣讲明,这次出征可是李烈自己要坚持去的,免得李浩臣心里不痛快,李烈笑着答应下来。

    李烈将火器营带回营房,放了三天假,让众将士都回家和家人告别,有什么事也好交代一下,自己则和萧恒回到李府。

    听说李烈要出征,柳氏心疼的不得了,一再恳求李浩臣阻止李烈,好让儿子留在临安,不受那刀兵之苦。李浩臣沉吟半晌,心下也十分不舍,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宝贝的很,自小就娇生惯养,以前也不大管教,简直就成了个纨绔子弟,自从那次摔伤醒过来后,好像换了个人,懂事多了,如今又主动要求上阵杀敌,心里为儿子的争气表现很是欣慰。又觉得战场危险,很是不舍,心中左右权衡,拿不定主意,“烈儿,你真的想好了吗?战场上刀剑无眼,可是很危险的!”

    李烈正容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万事加倍小心,您就等着孩儿的捷报吧!”

    李浩臣见李烈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说,“好吧!为父同意了,不过战场上可千万小心啊!”

    柳氏闻言,不由哭泣出声,拉过李烈搂在怀里“儿呀、儿呀”的不舍放手。李烈连忙安慰,好说歹说才将母亲劝住。

    回到房间,崔婉一下子扑入李烈怀里,娇躯微微颤抖,李烈觉得胸口处一片湿热,却是崔婉的泪水将他的衣衫都打湿了。想来崔婉也听到李烈要出征的消息,心中担心之极,见了李烈不禁哭了起来,李烈紧紧抱住她想要说些安慰的话,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小夫妻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这种离别如何让人承受?不由紧紧抱住她,捧起崔婉如花的娇颜,轻轻吻去她脸上的泪水,然后用双唇堵住她的小嘴,拼命痛吻起来,崔婉也迎合着,不多时两人都是情动,崔婉开始呼吸急促起来,发出细微的呻吟。她双目紧闭,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一颗晶莹的泪珠还挂在上面,李烈又疼又怜,心中柔情万端,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放在床上。两人宽衣解带,共赴巫山,当李烈进入的时候,崔婉发出一声诱人的娇啼,或许是面临离别,崔婉一反平常娇羞,动作大胆主动,娇媚无限,雪白的在李烈眼前晃动,李烈更是热血,下面坚硬如铁,将她压在身下抵死缠绵。

    两人放开怀抱,享受激|情,直直折腾到日头西斜才雨住云收。崔婉玉体横陈,身下一片狼藉,尤自将她那白嫩的酥胸压在李烈坚实的胸膛上,白藕般的手臂紧紧搂住他的脖子,虽然香汗淋漓,浑身绵软无力也不舍放手。

    李烈双手在崔婉身上游走,探索着圣峰幽谷,爱不释手,口中情话绵绵,心中柔情万种,看着她绝美的容颜真想开口说出留下来的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却当真难舍这份儿女情长,怪不得古今有那么多英雄豪杰过不了这美人一关!商纣王为了妲己丢了四百年江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八百年社稷毁于一旦;董卓权倾朝野,却被王允巧使美人计,只貂蝉一言就让吕布坏了他的性命;李隆基宠幸玉环才有了由盛唐转为衰败的安史之乱;顺治为了爱妃之死竟万念俱灰,丢下江山社稷去作了和尚;更有大汉j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不惜‘恸哭三军俱缟素’引清兵入关,断送了汉人大好江山。这美色当真是刮骨的钢刀,任他再硬的钢铁都化为绕指柔。

    两人柔情刻骨,情意绵绵,忍不住又做了一回。好像时间变得如此短暂,还未分离就已经开始思念起来,只盼这一刻永远停留才好!

    门外丫鬟轻轻扣门,却是用晚饭的时候了,两人这才穿衣起床。崔婉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拉李烈衣袖,“你还没去看若兮妹妹呢!”

    李烈闻言心中愧疚,光顾着和婉儿欢好,竟到现在都没去看若兮,想来她一定很焦急吧!连忙点头,轻轻一吻崔婉额头,转身去找若兮。

    来到萧若兮的房间,房门虚掩,李烈蹑手蹑脚的走进去,见若兮坐在桌前,双手托腮,一个人怔怔发呆。李烈悄悄走到她身后,一下子将她娇小的身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