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想吃了。紫鹃哪里肯依。哄着黛玉又吃了一些。
黛玉只得顺着紫鹃吃了一些,这才摇头坚决不吃了。紫鹃见已经吃的不错,也罢了,伺候黛玉洗了手后,扶着黛玉一起去给贾母请安。
黛玉到贾母院子后,屋里也只有探春和惜春还没有过来。王夫人自不好说黛玉,只问黛玉身体怎样。黛玉答道:“谢舅母记挂。近来到觉得身子好一些了。”
王夫人笑道:“那就好。老太太也能放心了。”贾母说道:“可不是。玉儿身体好些,我也放心了。”黛玉轻笑道:“玉儿这几年总连累外祖母担心,是玉儿的不是了。”
贾母说道:“玉儿不必自责,只要你身体好了,外祖母怎样都开心的。”黛玉点点头。凤姐见此话伤感,忙用别的话岔开。贾母说道:“正巧今天我让人去接了湘云过来,你们姐妹几个又能好好聚聚了。”
黛玉一听有些惊喜道:“云妹妹要过来了?”贾母点点头说道:“听说也有了人家,今儿过来住上两三天,也就该回去了。”
宝钗叹道:“可不是吗?众姐妹也都长大了。云妹妹都订了人家,还不知姐妹们再见面时,只怕也都有了人家了。”
黛玉红着脸说道:“宝二嫂子这一成亲,竟也像凤姐姐了。”宝钗一听愣在那里,可是很快也就回过神来笑道:“妹妹也害羞了。是我这个做嫂子的错了。我给妹妹赔个不是吧。”
黛玉还未说话,凤姐笑道:“这话原是我常说的。不想宝丫头也会说了。”宝钗没料到凤姐会叫她丫头。可是这却也不是发火的时候。宝钗只得笑着,却也不说话了。
王夫人可就不乐意了。宝钗是自己的儿媳妇。怎么能这么叫呢?王夫人说道:“以后呀,也都别丫头丫头的叫着了。让外人听了以为家里没有个规矩。”
凤姐一听王夫人如此护着宝钗,也只笑答了是,却不说别的。宝钗当然高兴了。可也答了是。贾母虽有不满,但这时也不说什么。
而这时却也听到外面传话道:“史姑娘来了。”只见门帘掀开,湘云慢慢地走了进来,先给贾母请了安,然后又给王夫人和邢夫人请安后。这才与众姐妹见礼。
众人从未见湘云如此温柔地举动一时竟无人说话。宝钗打起圆场说道:“云丫头定了亲,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宋妈妈,她在家也是这般吗?”宋妈妈笑道:“可不是吗?在家也像变了个人似的,让夫人都以为不是姑娘本人呢。”
这话一说,大家也都笑了出来。湘云不好意思了,扑到贾母怀里一直喊着不依。贾母搂着湘云只说去说宝钗。宝钗也笑着赔不是。湘云怎好再闹下去,也只得罢了。
贾母问道:“准备在哪里住?”湘云说道:“我还是跟林姐姐一起住。”贾母点头吩咐凤姐道:“那你去安排一下吧。”凤姐答应了。黛玉说道:“云妹妹每次来总在我这边住,倒不用安排什么,就让紫鹃带着她们一起去收拾云妹妹的衣服吧。”
紫鹃听了黛玉的吩咐答应后就带着宋妈妈一起回潇湘馆了。黛玉在贾母这里吃了午饭后,因为贾母要休息,所以众人也都散了。
黛玉带着湘云向潇湘馆走去,在路上,湘云挽着黛玉的胳膊,和黛玉说着话,走着走着也就来到了湖边。湘云怕黛玉有些累了,便说想在亭子里休息一会儿。
黛玉点点头笑道:“这定了亲,也长大了。”湘云不依道:“我就知道你有空就来打趣我。”黛玉说道:“哪里是打趣呀。不过你这样倒不错。只是还是不要失去自己的好。”
湘云有些不明白地看着黛玉。黛玉笑着用手点点湘云说道:“平日里见你做诗时,也不见你如此想不通。”湘云见黛玉不说,气得直扑上去挠黛玉。黛玉吓得到处乱躲。连连告饶。湘云这才做罢。
黛玉整整衣服,这才说道:“你呀,如何就想不通呢?平日里大家都赞扬你什么?虽说日后若是嫁人要收敛点好,可是若是一味的收敛,倒不像你了。”湘云叹道:“林姐姐,我真的有点害怕呀。就如当初我以为老太太能成全,可是没想到竟是这样。”
第四十一章做打算贾母断亲情
黛玉当然明白湘云说的事情,便说道:“这么长时间了,难到你真没看出什么吗?若是能成全,何苦会等到现在。”
湘云点点头,自己又何尝不明白呢?原先以为老太太接她过来是存了别的意思,以为老太太真心对自己好,可是如今看来,好虽有的。可是最多的还是对这个家权利的渴望。
湘云面色也有些沉沉地,黛玉上前搂住湘云说道:“何苦如此伤感。岂不是我之过。云妹妹一向开朗若是如此想不开,以后受累的只有你了。”湘云点点头说道:“我知道的。如今幸亏叔叔和婶婶对我很好,倒让我放下不少心来。”
黛玉看着湘云,至少还有叔叔婶婶护卫着。而自己却只孤身一人了。湘云问道:“林姐姐呢?难道没什么打算吗?”
黛玉摇摇头说道:“如今这情形只怕也不好说。总不能任由她们卖了我。”湘云点点头说道:“可不是。我还有叔叔婶婶能护着我,这府里倒不敢乱来,只是可怜姐姐,要在这里一直住着。”
黛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用别的话岔开。湘云也担心再说让黛玉难过,所以也只顺着黛玉说起别的来。
说话间,两人也就继续朝潇湘院走去。回到院子里后,宋妈妈和雪雁也都将东西收拾好了。湘云也有些累了,说是想睡一会儿,黛玉点点头。只说自己今儿不想睡午觉。
湘云也知黛玉经常这样,所以也不理会,自己就先休息了,黛玉坐在一旁看着书。倒也一片安宁。紫鹃这时也回来了,悄悄地进了屋子,看湘云已经睡了,黛玉虽在那里百~万\小!说,可这时也不是说话的时候。所以只退了出去。
黛玉也瞧见紫鹃回来。但知道这不是说话的时间,所以也不好去问。看了会儿书。湘云也起来了。见紫鹃在外面只顺口问道:“紫鹃刚才去哪儿了?这会子才回来?”
紫鹃答道:“才刚发现上次二奶奶送水果的盘子还在这里,害怕失了手,先去给二奶奶还了。”
湘云笑道:“哪里就这么小心了。怪道林姐姐总离不开你。”黛玉笑道:“亏得她每日总那么上心。雪雁要有紫鹃一半也就好了。”
湘云笑道:“不过雪雁倒合我的脾气。”黛玉笑着摇摇头。雪雁也说道:“姑娘总拿我和紫鹃姐姐比。若都象紫鹃姐姐那样,姑娘每日岂不闷得慌。”黛玉更是好笑道:“如此说来,我到是要谢谢雪雁姑娘了。”湘云也只在一旁笑着。雪雁不好意思地出去了。
湘云这才说道:“林姐姐,我想去三姐姐那儿瞧瞧去。你去吗?”黛玉摇摇头说道:“今儿有些累了,我就不去了。代我问三妹妹好。”湘云点点头答应后也就不说什么,带着翠缕走了。
等湘云走后,紫鹃悄悄地将父亲打听的院子都大概说了一下。黛玉一听共打听了两院房。各有不同。只有一处价格有些便宜,黛玉便问道:“这院房为何便宜?”紫鹃说道:“那院房的主人本不愿意卖房,只是急需用钱,所以只得贱卖了。”
黛玉想了想问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雪中送碳虽不做,但乘人之危却不为。”紫鹃说道:“我爹也担心,所以也就在周围打听了一下。结果四邻所说,与卖家无异。请姑娘放心。”黛玉听了听问道:“依你所说这两院房,我倒中意后一院,不知可对?”
紫鹃有些犹豫地说道:“我和姑娘一样都未看过房,就我爹的说法来看,后一院房倒不错。”黛玉想了想说道:“那就要这院房吧。等下我给你五万两银票。除了买房,剩下的就让你父亲给里面添置些东西。不至于咱们搬过去什么都没有。”
紫鹃一听有些吃惊地问道:“不用这么多吧?依我想最多三万两也尽够了。”黛玉想想说道:“先拿这么多吧,省得到时不凑手。倒耽搁了。”紫鹃一听黛玉说的也有理,就答应了。
黛玉将妆奁打开,那原先五十万两的银票早已让黛玉悄悄地让雪雁出去换了一张,共换了五万两一张的共十张放在那里备用。黛玉从里面拿了一张,递给紫鹃。
紫鹃接了过来,细心装好后,便说等晚上再回去给了。黛玉自是不管。这一切都弄好后。黛玉也觉得在屋里总有些气闷。便到院子里坐着。这时,湘云拉着探春一起过来看黛玉了。
探春和黛玉从来不亲。但面上却丝毫不表露出来,见着黛玉依然是亲亲热热地唤了声“林姐姐。”黛玉一见探春来了,便起身笑道:“原来是三妹妹来了。”将二人迎进屋里。
紫鹃也将茶端了上来。探春笑道:“听云妹妹说姐姐身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我过来看看?林姐姐现在怎么样了?用不用请太医?”
黛玉笑道:“那里就这么弱了呢?许是今儿走的有些多了,所以有些累,刚才休息了一会儿也好多了,多谢三妹妹挂心了。”
探春直说不敢,黛玉顺口问道:“四妹妹呢?今儿吃午饭时也没见她,”探春笑道:“她呀。现在只要每天念阿米托佛,就算是不吃饭也可以的。”黛玉笑道:“妙玉也算诲人不倦了。”
湘云说道:“可不是吗?刚才和三姐姐一起去找四妹妹,结果丫头们说四妹妹现在在拢翠庵和妙玉在一起呢。”
姐妹三人又说起别的话来,说了一阵,探春还是担心黛玉的身体受不了,所以只坐了一会儿也就回去了。这时,鸳鸯来请湘云和黛玉去老太太那儿吃晚饭。
两姐妹也就相携着一起过去了。吃罢晚饭,又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也就回去了。等她们走后,贾母一直望着姐妹俩的背影。心里有了一些决断。黛玉已不象以前那样好掌握了。
不能这样下去,要趁着黛玉还没有断这亲情的时候,替她选一门合适的亲事,好替贾府留个后路。忠顺王也就忠顺王吧。虽说忠顺王年纪大些,王妃又是好妒的,但黛玉的容貌才学,定然会让忠顺王保护她的,如此一来,贾府和皇室又有了一丝联系。
想到这里,贾母让鸳鸯去请王夫人过来。王夫人一听是贾母相招,心里有些担心,不知道贾母所为何事,可是脚上却也不敢慢。略略收拾了一下就扶着玉钏过来了。
贾母见王夫人过来也不说别的话,只让丫头都退下,王夫人更是不解便问道:“老太太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贾母点点头说道:“这几日你去看看你妹妹,将忠顺王府的事定了下来,虽说是纳妾,也不能委屈了玉儿。明白吗?”
第四十二章
王夫人听贾母答应了,反而有些犹豫问道:“老太太为何这么快就决定了?”贾母说道:“忠顺王是王爷,只怕不会受咱们的辖制,到时万一恼羞成怒,反而会害了咱们。而且忠顺王既纳了玉儿,只怕不会让咱们家受委屈的。”
王夫人见贾母做如此打算,自然心里是高兴的,便问道:“只要老太太决定,媳妇也无异议。只是如果将大姑娘给了忠顺王,那嫁妆却也少不了。可是这几年七七八八的事加起来,猛然间银子也不凑手,这样岂不是想晚一些才能办事吗?”
贾母想想说道:“这倒不妨事,咱们虽说不能委屈了玉儿,可是既然和皇室联姻,那规矩是少不了的。这嫁妆总不能太多让王妃没脸,这样吧,我出五千两银子,你拿去置办一下也就是了。这也算咱们尽了心了。想来玉儿也不会说些什么的。”
王夫人就等着贾母这话,便笑道:“如此,媳妇也就放心了,咱们养了大姑娘这么长时间,总不忍她净身出嫁。有些嫁妆傍身还是好些。”贾母点点头说道:“可不是。省得王府有人瞧不起她,让她委屈了。你也去办吧。办好些才是。”
王夫人答应后,也就退了出去,回到家里后想想贾母这话,心里自然得意不已。等王夫人走后,贾母还是有些不放心。王夫人只一味的恨敏儿,对黛玉从来没有真情,哪一天不指桑骂槐。若是自己走了,就算是黛玉有了帮衬家里的能力,也是不愿帮的,如今还得想个办法让玉儿一辈子都得念着府里的情才好。
这一边的贾母一夜未眠想着如何让黛玉永远地帮衬自家,而那边的王夫人更是得了贾母的准意,回到家里,想着何时去说才是好的。可是却不想因着她的盘算,让贾母后来得知时,后悔不已。
王夫人回到家里,想想贾母的服软,心里也暗自得意。贾母毕竟是老了,也知以后是要靠他们的。如今既然答应了。那么这边也不必急,还是让薛姨妈问好后,再来商谈这婚事罢了。
薛姨妈这边却因着自家的生意,一直急的不行。但王夫人这边总说贾母不同意,自己也没有法子,只得让宝钗找个机会再出去一趟。
宝钗答应后,说道:“妈妈先别急,依我看老太太这几日也有些心动了。只怕不用咱们去说,老太太就会答应的。”薛姨妈哪里愿意等。户部一直在催。哪里等得了的。
宝钗见薛姨妈不放心。想想如果能为宝玉谋个好差事,只怕这家也是自己当了,宝玉那里也能说上话了。况且为林妹妹找这么好的人家。宝玉哪能不感谢自己呢?
宝钗盘算了一下就说道:“既这样,那我明日就去吧。妈妈还是要将衣服准备好才是。”薛姨妈见宝钗答应了,也一口应了下来。
到了第二日,宝钗悄悄地来到薛姨妈的院子。带着莺儿和薛蟠又一次来到了忠顺王的府上。
忠顺王早对门房说过,只有是薛家二公子来了,便直接带进来不用回了,所以这一次宝钗并没有多等,就来到了大厅。
忠顺王听说宝钗来了,更是有些难耐。便快步来到大厅。见薛蟠也在,忠顺王整了整脸色。只慢慢踱了进去。宝钗和薛蟠急忙见礼,忠顺王让他们起来,问道:“今儿来又有何事?”薛蟠刚要答话,就被宝钗用眼色止住。
宝钗开门见山地说道:“草民今日来王府,只是为了贾府二公子之事。”忠顺王抬眼一瞧问道:“干他何事?”宝钗说道:“贾府老太君最疼地就是二公子了。如今听说王爷愿意为他操心,只是不知王爷是何打算,所以让草民前来问问。”
忠顺王听后有些恼了。说道:“贾府打得好算盘呀。只是本王却从不爱受人辖制。你回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想想才是,本王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吗?”
说完后,忠顺王起身说道:“送客。“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宝钗没料到忠顺王竟会变脸,一时之间竟无对策,见管家已走到自己跟前,也只得和哥哥带着莺儿走了。
出了王府,薛蟠气道:“早知道这不行,你和妈妈偏不信,现在如何?我看你还能怎么办?”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宝钗无法只得自己带着莺儿回到了薛姨妈那里,薛姨妈一见是宝钗一人回来,便问道:“你哥哥呢?”宝钗摇摇头不说,薛姨妈看向莺儿,莺儿就将刚才的事简单地说了一下。
薛姨妈顾不得骂薛蟠,忙问宝钗:“怎么会这样?这可怎么办呀,要是真惹恼了王爷,咱们家的事也不好说了。”
宝钗一时竟没有任何主意,只得说道:“王爷本就不同于咱们,多少美女没有见过,今日这事看样子真有点不好说了,妈妈不如想想办法,让太太去说服老太太才是。”
薛姨妈一听知道也只能这样了。便说道:“你也快些回去吧。这事我知道,明日我就去她那儿。看能不能劝劝。”宝钗又叮嘱道:“妈妈说话要小心些,别让太太听出些什么来。”薛姨妈点点头将宝钗送出去后,也就回来好好想对策了。
而紫鹃这边也传过话来,说是房子已经买好了,里面的东西现在正在添置。大概要不了十天就能弄好了。黛玉一听问了问雪雁,雪雁说那几日史姑娘在这里住,不好收拾,这几日抓紧点也就好了。
黛玉听后也就放了心。十日的时间也够准备了。雪雁又说道:“姑娘,东西虽能收拾好,可是出去时该如何呢?想来老太太和二太太都不会放过咱们这一处的。”
黛玉点点头说道:“我知道,若是出去,只怕她们会说让周瑞家的帮着咱们收拾,趁机看看我这里还有没有值钱的东西。”雪雁说道:“正是这样呀?那该怎么办?”黛玉问道:“这几日你收拾下来,还有些什么东西能让她们看上眼的?”
雪雁说道:“别的东西倒没有了,就是姑娘从家里带的首饰还有一些摆设。”黛玉想了想说道:“她们既存了小人之心,咱们也不用行君子之风了。明日我将紫玉诀交给你,你该知道给谁了?”
雪雁一听大乐,说道:“姑娘倒还记得紫玉诀,那这就好办了。”黛玉笑着点点头。紫鹃抿着嘴笑道:“你呀,也安生一些就罢了,别让外人听见了,有了提防倒不好了。”
雪雁伸伸舌头,黛玉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再说什么。将这一切都安排好后,黛玉让她们也早些睡了。
第四十三章
到了第二日,黛玉将紫玉诀交给了雪雁。雪雁装好后,趁人不注意直接从角门出去。一溜烟到了西角门。那西角门的人正好是林如海当初为了黛玉进京而预先安排人先行进荣府的,所以见雪雁出门并不拦阻。只说让她小心些。
雪雁来到了东平王府,将紫玉诀给门房看了一眼,而门房早得吩咐,只要是拿紫玉诀的姑娘上门,不用通传,直接带进去。所以雪雁并未遭到阻拦,就随着门房的人进了大厅,
水涵也早已得到通报说是有人持紫玉诀来了。水涵知道这人定是雪雁。所以当下人通禀时,也来到了大厅。
雪雁进了大厅后,看到主位上坐着人,便直接行礼说道:“雪雁拜见东平王。”水涵让雪雁起来后,不说别的直接进入话题问道:“是你们姑娘叫你来的?”
雪雁点头说道:“回王爷,是我们姑娘叫我来的。只是她还不太清楚紫玉诀的主人是谁。”水涵听了这话沉思了一下才苦笑道:“原来她真的把我忘了。”
雪雁不敢应话,水涵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回过神来。问道:“那你们姑娘叫你过来可是想通了,要离开那里?”
雪雁点点头说道:“回王爷,姑娘已经买好院子了。而且里面也都差不多,再有几天的功夫就可以过去了。只是姑娘知道那府里不会轻易让姑娘出去的。而且姑娘从苏州带过来的东西,也不愿让他们拿走半毫,所以想请王爷帮忙。”
水涵听后不禁笑道:“这玉儿倒还有这脾气。那她想让本王如何去做?”雪雁说道:“王爷,我们姑娘是想等那天请王爷到荣府做客。”水涵听到这里也就明白黛玉的意思了。
想想便说道:“这也罢了,这几日你们抓紧时间收拾,等定好日子后再来给我说,那天,我一定会去的。”雪雁得了准信后,也就不多呆了,便说回去给姑娘说。
水涵让管家将雪雁送了出去后,自己也换了衣服进宫见皇上。水泽正在书房批阅奏章,听说水涵进来,便让太监宣他进来。
水涵先行了君臣之礼后,水泽问道:“今儿进宫是有什么事?”水涵说道:“皇上,玉儿的丫头雪雁今儿来找微臣了,说是玉儿已有了出府之意。等日子定下来后,请臣去荣府做客。”
水泽听了这话,问道:“出了那府,可有落脚的地方?还有那府里能放她出来?”水涵答道:“地方已经选好了。玉儿手上还有皇上的圣旨,想来她们也知道在玉儿身上是落不下好的。”
水泽一听黛玉手上有他的圣旨,还愣在那里,问道:“是什么旨?”水涵无奈地说道:“就是当时林大人在世时所求玉儿婚嫁一切由她自己定的圣旨。皇上可是忘了。”
水泽强撑着说道:“朕没有忘。只是这旨意只关乎玉儿的婚嫁。那府里只怕想谋些别的好处。”水涵也是一脸地气愤道:“那府里也太贪心了,上次将琉璃瓶拿走了。这次要出府,只怕她们还想多拿一些,所以玉儿想让我那天过去。”
水泽点头说道:“那你去吧,顺便带些人。帮她们搬东西。不过你也不要多出头,有些事还得让玉儿自己来办才事。”水涵也说道:“微臣明白,那天微臣只护着玉儿安全就是了。”
水泽听了水涵这话也放心许多,便问起别的。水涵也知忠顺王这事不解决,以后定是大患。但现在来说,薛家已经找上忠顺王。现看用这个机会能不能敲一敲。
水涵便说道:“皇上,现在薛家已找到忠顺王府上。想请他帮忙。而忠顺王也答应,只要将玉儿许给他,就可以办,而且还可能替贾府宝玉谋个差事。所以贾府也想攀上忠顺王府。这样一来,倒也能拿住一些。只是不知道忠顺王爷后面可有高人指点。”
水泽说道:“指点的人肯定会有,只是不知道他听不听。这也无妨,拿这个敲打一下也就是了。你先回去安排一下吧。”水涵答应后。也就行礼退了下去。
等水涵走后,水泽却也无心再批奏章了,只得摆驾去了皇后的坤仪宫。皇后见水泽这么早过来,而且眉宇间带着一丝愁绪。也不好再开玩笑,只让云霜上茶。水泽喝了几口后也就放了下来。
皇后轻声问道:“可是朝堂上有人与皇上为难?”水泽摇摇头说道:“不是。”皇后见水泽如此简短对答,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便问道:“那是怎么回事?皇上因何不开心?”
水泽将水涵进宫所说的简略了说了一遍。皇后听完,便知是为了林姑娘的事。便劝道:“皇上,有水涵护着,想来林姑娘不会有什么事,若是皇上还是觉得林姑娘受了委屈,不如等她出来后,咱们好好疼疼她,让她不再难过。皇上以为如何呢?”水泽听了这话,心里虽还难过,但也能好些了。
缓了缓语气说道:“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还好朕吩咐了水涵让他那天只支保护,不许生事。他也答应了。”皇后也放下了心。问道:“那林姑娘出来后,住在哪里?用不用将她接进宫中?”
水泽说道:“听水涵那小子的意思,应该替她找好地方了,当初如海就嫌宫里的规矩太多。不愿让玉儿入宫,依朕的意思,可以接她进宫逛逛。然后再看她的意思,如果愿意留在宫里。就由皇后你来照顾着些,只不许让她再受任何委屈。”
皇后听了急忙答应道:“臣妾明白,请皇上放心,如果林姑娘不愿意住进来,那依臣妾的意思,也要让她多进宫来陪陪臣妾才是。”皇上点头答应后,皇后问道:“那皇上可曾用膳?”水泽摇摇头。
皇后连忙叫云霜传膳。并且让轻云去请几位皇子过来一起陪皇上用膳。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小皇子也都过来了。水泽问了几句功课后,发现都对答如流。心里不免也开心了些。
用过膳后,皇后问水泽在哪里安歇。水泽自是不答,可是却也不走。皇后也只得任由他留在坤仪宫了。可是一想到明天又该有些妃子来惹人厌时,皇后不愿让水泽好过。水泽知道皇后的委屈,只得忍着。
到了第二日,众妃嫔来坤仪宫拜见皇后时,却还真有几个不合时宜的妃子,在那里捻酸吃醋。皇后只笑而不答。让她们无从发泄。、
正暗自生气的时候,偏偏元妃因为昨晚不舒服,早上竟起晚了。来坤仪宫后发现众人都来了,元妃忙躬身致歉。可是却有人不肯放过。
第四十四章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礼部赵大人的女儿现在封为如妃的赵如意。只因皇上久不到她那里,如妃早已是嫉恨不已。昨晚听说皇上在坤仪宫休息,她也不敢多说什么。但今天却看到平日里一直安份守已的元妃来晚,自然是不肯放过。
便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本宫道是谁来晚了,原来是元妃姐姐呀。”元妃自知理亏,而且在宫中一向与人为善,听了这话,也不生气只面带愧色地说道:“请皇后娘娘见谅。臣妾昨晚有些不舒服,所以竟起晚了。是臣妾失礼了。”
皇后还未说话,那如妃又接上话:“元妃姐姐一直是皇上心坎上的人,就算不来,也没人敢怪的。”这话一说,不说别人,就是皇后都皱起眉头来。说道:“如妃这话是何意?”
如妃没有听明白皇后的意思,说道:“皇后娘娘,刚进宫时,太后就曾说过,让我们一定要尊重皇后娘娘,可是元妃却自以为得了皇上的宠幸,竟不将皇后娘娘放在眼里,臣妾实在是看不惯,这才说了那几句的,还请皇后娘娘见谅。”
皇后听了这话,不怒反笑道:“如妃如此振振有词,本宫还应该奖赏如妃了?”如妃心里自是高兴,忙说道:“臣妾不管,臣妾只想为皇后分忧罢了。”说完后,斜睨了元妃一眼,眼中竟是不屑。
而元妃本就为今日晚到而自责,所以也不争辩。只听凭皇后发落。皇后先让元妃起来后,问道:“元妃,现在觉得如何了?用不用让御医来瞧瞧?”元妃摇摇头轻笑道:“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只是还有些头疼。就不用麻烦御医了。我那里还有些膏药,贴上一幅也就好了。”皇后点点头,让元妃先坐下后,这才看向如妃。
而如妃也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看着皇后如此对元妃,心中早有千万个不服。只是不敢再说出来。
皇后看在眼里,也不发落如妃。只让如妃尴尴尬尬地站在那里,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可是皇后依旧是什么话也不说。顿时,这殿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而如妃更是羞愤交加,可还强撑着站在那里。
皇后见时机也差不多了,这才喝了口茶丝条慢理地说道:“如妃妹妹,既然刚才你说到进宫时太后所讲的话,就该记得,当初太后要咱们后宫和睦。可如今,元妃既是有病晚来,你不但不关心,反而在这里横加指责。是何道理?”
如妃听到这里张了张嘴,却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皇后也不等她说话,就继续说道:“皇上愿意宠哪个嫔妃,那都是随皇上的意,如妃连这也想替皇上安排吗?”
如妃一听这话,忙称不敢。皇后笑道:“既然知道错了,这次也不多做惩戒了。就罚如妃在宫里抄写佛经两卷吧,没有抄完前,绿头牌就不用承给皇上了。免得耽误了如妃。这会子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说完后,众嫔妃也不敢多做久留,都行礼退下了。
那如妃就是有在多的不满也不敢说了。也只跟着行礼退下。出了宫门后,如妃本来还想冲元妃发火,可是元妃依旧是温温柔柔地笑着,丝毫不理会如妃。而如妃也不敢太多纠缠,只得带着宫女回到自己宫里乱发脾气。但也不敢违皇后的懿旨,抄起佛经来。
元妃回到宫里后,抱琴忙将膏药先贴在元妃的太阳|岤上,然后才说道:“今儿如妃为何如此针对娘娘?还好有皇后娘娘帮着。”
元妃淡笑道:“这又有何难以解释的。还不是因为皇上留宿坤仪宫之故。这如妃早已难见皇上的面。自然心里有怨气。”
抱琴说道:“她也太胆大了,皇后娘娘如此惩罚也算轻的了。”元妃点点头叹道:“皇上最忌讳地就是后宫争斗。如妃算是彻底走到头了。”抱琴有些不相信。看向元妃。
元妃依然淡笑道:“皇上心里只有皇后,后宫这么多嫔妃,除了端妃娘娘和华妃娘娘有两个小公主外,你看还有哪个能怀上身孕的?如妃今儿如此抢白皇后,而皇后也是动了真怒的。你想皇上今后还会宠幸如妃吗?”
抱琴暗自一想,果然如元妃所说,五位小皇子均是皇后所出。只有小公主是端妃和华妃所出。这后宫之中竟无别的娘娘再有孩子。
抱琴问道:“难道就是因为娘娘看到这些,所以才一直不争宠吗?”元妃苦笑地点点头,自己何尝想入宫,可是祖母和母亲跪在地上求着自己。没有办法,只得随了他们的意思入了宫。
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世,毫无悬念的能顺利留在宫里当女史。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但没想到祖母竟用秦可卿的身世做为筹码,使自己当上了贤德妃。一条人命竟这样为了荣府的荣华没了。而祖母还有些嫌自己的封号太低。
元妃也清楚,这条人命迟早是要她或者整个贾府来还的。以后的日子都是自己借来的。还有什么资格争宠呢?
元妃越想越伤心。抱琴看着也有些心疼,忙用别的话岔开。元妃这才好过些。但是头却越来越疼。抱琴有些担心,忙让宫女去请御医来,等御医来后,诊过脉,也无非是说元妃着了风寒,便开了药就走了。抱琴唤人去取药,细细煎了,伺候着元妃吃了后,就扶着元妃躺下来休息了。
而皇上也听说了早上皇后宫里发生的事,便吩咐太监将如妃的绿头牌悄悄地毁了。太监遵照执行,原先收过如妃贿赂的人,也因为如妃的失势,竟翻脸不认了。
而如妃并不知道这一些,等她写完佛经出来后,也没有察觉到,整日都打发宫女去找皇上身边的太监,但那些人总是以各种理由不去见她。而她日日夜夜盼着皇上的宠幸,时日长了,竟有些魔征。而她宫里的人看情况不妙,这才禀报皇后。可为时已晚,御医都束手无策,
皇上得知情况后,也不撤了她的封号,但却下旨让她搬宫。虽说一切都照妃配给,但太监克扣下来也没有多少了。而如妃直到去世时也没有明白,为何自己落到如此田地。而这一些已是后话,却与本文无关,就暂且不提了。
到了晚上皇上依旧是在坤仪宫休息。皇后劝道:“皇上,今儿元妃来时,臣妾也发现她没有精神。皇上,还是抽空去看看吧。”
皇上有些吃味地问道:“皇后为何对元妃如此上心?”皇后听后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依臣妾看来,元妃却是可怜人。背负着家族的重任,却依旧保持平常之心。”皇上听了这袭话,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改天再去。
第四十五章
水涵这边等着雪雁传消息。而黛玉这边却也不停,等紫鹃的父亲传进话来,说屋子已经全部收拾好了。随时能住进时。黛玉也放了心。让雪雁去说一下,就定在后日出府。
雪雁答应后,趁旁人不注意,依旧从西角门出去了。到了东平王府。见到水涵,说了出府的日子。水涵点点头说道:“回去给你们姑娘说,请她放心,到时我定会去的。”
雪雁回到府里给黛玉说了后。黛玉问道:“那东平王爷可是叫水涵?”雪雁点点头。黛玉让雪雁下去休息后,自己却在想着这个东平王可是自己认识的默予哥哥呢?
记得当时家里是住了一位小哥哥。那个小哥哥对自己极好。总是千依百顺的。那时的自己也总是高高兴兴的,而小哥哥只住了有几个月便回家了。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让自己忘了他。
但很快的因为母亲病世,自己便来到了荣府。进了荣府,当时自己谨小慎微,生怕多走一步让人笑话,只有宝玉对自己如同当日的小哥哥一般。对自己很好。但黛玉也总觉得宝玉缺了点什么。
后来想想,应该是小哥哥那有担当的气质吧。宝玉也比小哥哥多了许多脂粉气。虽说能做小伏低。可是却没有小哥哥让她感到信任的一面。所以几年来,为这不知何宝玉呕了多少气。
现在想来,原来是自己误了。黛玉自嘲地笑了笑。看天色也不早了,明日还要去贾母那里,所以黛玉也就早早地睡了。也许是心放开了,所以黛玉睡得也比往日沉了些。
但是贾母这边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她已经让王夫人给薛姨妈说了,可是为何忠顺王那边迟迟不见回应呢?贾母有些担心事情有变,便打算明日一早就让王夫人过来问一下情况。
到了第二天,贾母一大早就起来了,让鸳鸯去请王夫人过来。等鸳鸯过去后,才知道王夫人已经进宫去见元妃了。
鸳鸯回来禀明贾母后,贾母这才想起,今日可不是要进宫见元妃的日子。也只得放下,等王夫人回来后再说吧。
黛玉这时也带着紫鹃来给贾母请安。贾母见了黛玉,一如往昔露出和蔼的笑容问道:“可吃了早饭?”黛玉轻声答道:“已经吃过了。”贾母说道:“这就好,若是空着走这么多路,只怕身体也受不了的。”
黛玉轻笑道:“谢外祖母关心了。”贾母叹道:“我统共就你母亲一个女儿,如今也只有你一个外孙女,不疼你又疼谁呢?”
黛玉听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