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团时采取的绝食请命一样,宣布开始绝食,直至批准。
一波三折(2)(图)
此时,刘倩已打退堂鼓,除了进展不顺外,男朋友也力阻她去广州。
歌舞团方面经过协商,同意了金星的要求,但提出一年之后必须归队。
会拼才会赢。这一次绝食,并没有完全不进食,他是有备而‘绝’,准备了巧克力,饿了就偷偷吃一小块,谁也发现不了。只是对关心他的金老师,和盘托出说了实话。
歌舞团就是自己的家。想一想一个9岁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歌舞团,在这里学习、训练、生活、成长,这里不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吗?跟自己的家自然不用客气,他这样做了,觉得很正常。歌舞团方面也从没把他当外人,自家的孩子想出去见见世面,倒也无不可。
在广州现代舞实验班中,金星依然是出类拔萃的。金星怀着去美国留学的梦想,方方面面表现得格外优秀。美国方面的老师已流露出如果选派留学生,非金星莫属的意向。
一年的学习结束了。金星面临着归队的问题。广州舞蹈学校的校长也曾向歌舞团方面承诺过,保证督促金星在学业结束时返回军队。所以建议美国方面另选他人。但是,美国方面的老师只向金星发出邀请,并表示宁可空缺也不换人。
拿到邀请函,金星既高兴又沮丧。1988年的中国,出国留学没有单位签批意见,是绝对办不来护照的。怎么办?只有硬着头皮返回沈阳前进歌舞团,向团长请求:“团长,我要去美国学习现代舞,美国方面出资,只一年,您批准了吧!”
“不可以!去了就不想回来了!去广州学习已是破例,你就别再异想天开啦!”团长的态度很明确,没有批准的可能。
看来这一次是不可能通融了。
七月份就该报到,现在已是九月份。怎么办?金星心急如焚,他实在不想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啊!趁着休息日,他坐上了沈阳——北京的列车,他想散散烦闷的心绪,心想也许有奇迹发生呢。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只来北京一天,广州舞蹈学校的朋友就打来电话,说办理护照的有关资料已经备齐,是广州市公证处的一个金星的舞迷帮的忙。天助我也!金星当即从北京飞广州,拿到资料后马上到公安局办理了护照,接着是到美国领事馆申领了签证。
一切手续顺而又顺,转瞬间一切办妥,等待成行。
两天后,金星在广州的两位朋友护送下登上了广州——香港的飞机。一路上心情即兴奋又不安,惟恐在香港会遇到截住他的警察或歌舞团方面的人。
飞机平安抵达香港,他要从这里转机去美国。来到机场大厅左顾右盼,别说歌舞团方面的什么人没有,连找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难。到什么地方办理转机手续呢?正当他有些晕头转向时,传来“金星”的广播声,在一个白人妇女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转机的候机厅。
那时的金星只会汉语、韩语和浅显的日语,至于即将需要使用的英语,一句也不会。
安检之后,他乘上了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往纽约,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与他临座的是一对韩国夫妇。他们是到纽约看正在读书的儿子的,知道金星也是朝鲜族人,是去纽约读书的,一路关照着他,直到飞机落地。
走出米德敦机场的候机大厅,只见一部加长型高级轿车停在那里,是来接金星的,司机是个黑人。韩国夫妇对司机说:“这位先生不会英语,请您多多关照。”
金星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对夫妻多么和善,就像自己的亲人!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金星想,虽然一波三折,从立项到完成,还是顺利的。锁定目标,一往无前,就会胜利。
从机场到纽约的中心区曼哈顿,一路观看着美国的街景,到麦迪逊大道(linue)f饭店入住时,已是凌晨3点。
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有连日来的紧绷的神经和劳顿的身体,一旦心身放松,本该好好睡上一觉的。可是,金星一丝困意都没有。
一波三折(3)
他走出房间,来到饭店前台,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声平安,甚至也想给歌舞团团长或是金老师打个电话,讲讲自己感恩的心情。毕竟歌舞团也是自己第二个家啊!而那里的老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但是,给母亲打电话没问题,而且是必须的;给歌舞团打,显然还为时过早,现在他们是不会原谅他的。想一想,自己还无法与前台的服务生交流,这个想法也就作罢了。
他的心难以安宁,索性跑到饭店外面。
雨,已经停了。寂静的街道上只有漂亮的建筑物在闪耀的街灯的陪衬下,静静矗立。夜空笼罩上了一层灰紫色,神秘而静谧,就像无边的帷幕环绕着这个城市。今夜,麦迪逊大道两侧的静物就是观众,宽阔洁净的街道就是舞台,灰紫色的天色就是帷幕。金星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觉得灵魂在颤动。他不由自主地旋转了起来,从街的这头到那头;又从那头开始向上跳跃,跳跃,一直跳到天明,他在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说现代舞的内核是人性,那么,这夜之舞就是灵魂的颤动,人性的欢呼。
“颤”的感动(1)
21岁的金星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就意识到不懂英语就会像盲人摸象,即使是舞蹈艺术,只靠肢体语言去理解也是不够的。所以,在他敲响纽约一个又一个舞蹈团大门的同时,开始了英语学习。只有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与从小在美国生活的当地人毫无两样。教授他英语课的美国老师惊叹他的能力,说金星是他教授过的语言天才,简直不可思议。
1988年7月至1989年7月,是他学习现代舞的既定时间。算算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在余下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是不能只在一个舞蹈团一步一步地学起了。于是,他叩响了纽约一个又一个舞蹈团的大门。他先后在玛莎·葛兰姆(rthgrh,1894~1991)、荷西·李蒙(joselion,1908~1992)、尔宾·爱丽斯、摩斯·康宁汉(rcengh,1919~)和尼克·玛瑞·路易斯等舞蹈团学习和出演。
最初遇到的最大的麻烦是原有的舞蹈贯性难以扭转。在中国习舞,重视的是技巧,跳得好不好的标准,几乎是以自己体能的极限为标准。越是超出人的极限,越令人惊讶,甚至能让人提起心来,才越好。那时,由于自己的挺、直、美,跳跃得高,旋转得快,令多少人为之倾倒啊!甚至有人说:“台上跳跃的那个是人吗?”那时的舞蹈含混着体操式的标准和杂技式的险峻,确实很让人震惊和担心。
敲开了美国这些舞蹈团的大门,才发现自己的舞几乎把心灵封闭起来,技巧是高超的,而心与身却是隔离的。美国同行微笑着接纳他,却一再对他讲:“金星,我感觉,与心对话才是最重要的。”
啊,“感觉”、“与心对话”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记得小时候无论是听音乐或是看童话书,只要听到或看到感动之处,就自由舞动,以抒发内心的感触。那种感觉确实美妙,尽管那时年龄尚小,感觉尚浅,至今想起仍然感动。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灵魂之舞,就像希腊神话中代表妩媚、优雅和美丽的美惠三女神(chrites),舞动的是欢乐、花朵和灿烂。那是人性的舞蹈,是人类真正的舞蹈!
美国亚细亚文化基金会每月提供给他1800美元生活费,并提供观赏表演的费用。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他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他所居住的麦迪逊大道f饭店,与汇集了剧院、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的百老汇大道毗连。他一家一家一场一场地观看现代舞等文艺演出,3个月竟观赏了一千多场。
除了观赏文艺演出,还和美国同行学习跳舞,和老师学习英语。在居所,他无论做什么,比如洗漱,或做早餐,或小憩……都将录音机打开。听着一首首英文歌曲,他就会手舞足蹈如痴如醉地舞动起来。他知道,此时的他绝不止是肢体在舞动,心灵也在颤动。这是一种信马由缰的生存状态,是感觉复苏后的生活力量,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交融。他知道,生命的感觉被找回来了。
同行们开始认可他的表演,许多舞蹈团主动找上门来。感觉、自由、想象、浪漫等现代舞的元素已被开拓出来,而此时的技巧也赋予了新的含义。他的艺术灵性闪闪发光,他的敏感,在灵与肉中,化为人性之舞,与自然与人对谈。
玛瑞·路易斯,是“尼克·玛瑞·路易斯舞蹈团”的团长兼艺术总监。有一天,他递给金星一盘录影带。金星看了,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倒觉得那支舞太过简单。
“老师,这支舞太欠缺技巧了。”金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金星,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感觉与形式。你还需要多体会。”老师严肃地说。
本以为已经没有问题了,甚至还有些飘飘然,没有想到玛瑞·路易斯仍向他提出了“感觉与形式”的问题。这说明,现代舞的要领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他把录影带带回住所,反复看,细致琢磨,一遍一遍地跟着跳,一点一点地领悟,越跳越觉得妙意的深远。这里,他想起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让人研习不尽,其中的哲理看似简单,实则是高深莫测,受用无限。老师让他看的录影带是一支名为《颤》(treolo)的舞蹈。初看时,舞动的人像风中的桔叶在瑟瑟发抖,细致观赏才发现这是一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蕴意无穷的舞蹈。它是由心灵的颤动而引至的肢体颤动。而心灵的颤动,就是千万种的颤动之源了。幸福至极,悲伤至极,喜悦至极等等情感的极致,灵魂都会颤动;甚至初恋、初吻、初夜等等,心灵也是颤动的。至于宽泛到自然界,带露的叶,含苞欲开的花、风中的雨滴……都是颤动的。表演者有表演者的心境,观赏者有观赏者的心境。只要表演者传达的是人内心的感觉,展示的是真诚的人性之美,观赏者就会因自己的心境与之产生共鸣。而这才是现代舞所要舞出的真义。
“颤”的感动(2)
金星跳啊跳啊,只觉得舞蹈有了灵魂,并与自己的灵魂成了挚友。甚至是舞之魂进入自己的体内,与他的灵魂耳鬓厮磨。此时,他变成了舞之精灵,魂灵出壳般地舞动着。
感觉就在手指间,脚趾间,呼吸间流动。暖暖的、柔柔的、软软的、热热的,说不清的美妙。啊!这就是感觉——深层的感觉找到了。
那么,老师为什么对这支舞那么情有独钟呢?原来这支舞是她8年前最后一次表演的作品。她格外珍视它,许多舞者都想学跳这支舞,玛瑞·路易斯都没同意。这是一意义非凡的舞。它一定与老师的某次或某些次颤动了的灵魂有关。在人生的历程中,颤动的感觉太昂贵了。喜也好,悲也好;恋爱好,失恋也好;只要心灵颤动了,生命就有了色彩。老师的《颤》是生命之舞,灵魂之舞,其中很可能包藏着一段缠绵悱恻之情呢。而现在,老师把珍藏的录影带交给了自己,这是怎样的信任和期冀啊!当金星交还录影带,并在练功厅按自己的理解演绎这支舞蹈时,玛瑞·路易斯老师竟然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正在练功的同行们也静下来观看,然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尼克·玛瑞·路易斯舞蹈团结业典礼上,金星表演了《颤》。玛瑞·路易斯亲自在后台为他的舞配乐,并在后台与前台的金星同跳这支舞。可见这支舞对于玛瑞·路易斯,是何等的珍爱。
场面是热烈的,观众站立起来长时间地鼓掌,《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也在不停地忙碌,或拍照,或现场采访。面对记者和观众,玛瑞·路易斯感慨地说:“我非常感动。一个年轻人能把这样一支蕴含深义的舞蹈演绎得这样完美,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我敢说,不超过40岁的人是很难理解其中含义的。这支舞是人生经历的表白,是经验之后的体悟。而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能这么轻松地超越了我,这让我高兴,更让我感动。”
第二天,《纽约时报》等报刊发表了文字配照片,称金星为“来自东方的天才舞蹈家”。而玛瑞·路易斯竟然慷慨地把这支舞的演出权无偿让给了他。从此,《颤》成了他公演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颤》也是他众多的作品之一,韩国的媒体称金星是朝鲜族的骄傲,《颤》是使人的灵魂震撼的舞蹈。1989年,他在韩国举办个人舞蹈作品公演。
玛瑞·路易斯是真正的老师。他真诚地对人对己,绝不以师唯尊,当发现学生超越自己时,是喜悦、是感动、是慷慨、是肯定……,与这样的老师相识相知,是金星来美国留学的更大收获。
让金星幸运的是还遇见了玛莎·葛兰姆老师。
玛莎·葛兰姆已有90岁了。但她的舞,她的精神却光彩照人,撼人心肺,让人难以忘怀。金星认为,存在就是意义。而她的舞的内涵,所表现的热情和爆发力,正映衬了她内心的丰富和浩瀚。
无论是玛瑞·路易斯,还是玛莎·葛兰姆,金星从他们的身上都看到了现代舞的光芒。那是自由之光,人性之光,真诚之光!晚上,他来到自由岛,茫茫的黑夜里自由女神高高举起的火炬发出橙黄|色的光芒。他觉得他的玛瑞·路易斯老师和玛莎·葛兰姆老师也是自由之神,他们正用手中的火炬照耀着他前行的方向。
初恋(1)(图)
那一年,在美国随舞蹈团到得克萨斯州达拉斯(testtedlles)演出,刚刚21岁的金星已有国际编舞家的身份。当时的他虽然有着如女孩般温柔细腻的情感,外貌却还是个男孩。他曾固执地认为“我是女孩”。可是没有用,人们仍然认定他是男孩。在纽约,因为他成功地表达了《颤》这一作品的内涵,并因为他自编自导并主舞《哭龙》这一作品,而名声大噪。这时,他想要成为女孩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并因为这一愿望的不能实现,而使他无法真正高兴起来。
正在这时,他认识了可雷,一个帅气的牛仔!是可雷认定他是女孩,是可雷给了他有一天终归会成为女人的信心。而且,这是他自16岁以来,压抑了心中那次单恋之后的一次真正恋爱,是他的初恋。
在得克萨斯州公演之后,晚上,金星和他的朋友们来到一家夜总会蹦迪。一个身高足有1?9米的牛仔吸引了他,这就是可雷。他是那种让人过目难忘的美男子。他的面容酷似影星克里斯多夫·李维,虽然身着普通的牛仔装,仍然盖过了所有的人。
无论是舞姿,还是气质、相貌,金星都是出众的。
如电光石火,金星和可雷的目光一次次地撞击。
是不期而至的爱情。16岁那场单恋已变成雾水遮住了金星的心。而此时,爱情之火将他那颗沉寂5年的心点燃。
可雷走过来,像旧识那样和金星聊天喝酒,他炽热的眼神明白无误地昭示着:我爱你。但他们没有谈情说爱。而是在夜总会混杂着的音乐声、蹦迪声和说笑声中谈着很多小小的话题。其实,两个想把爱意传递出去的人,谈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呢?
很晚了,他们都有些醉意。可雷说:“金星你知道你很美吗?你的美不只在外貌,更在那个‘态’。”
这个可雷竟然懂得“态”。这可是中国古时候对美人的赞誉。在今天,就是指气质和风度。
他们仿佛相互找寻了亿万斯年,现在刚刚相逢却要分开,是难以接受的。可雷表示要送金星回饭店,并表示想和金星一起过夜。金星害怕放走了可雷,可雷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但自己是与别人同居一室的,因此不便把可雷带过去。
可雷的家住在普利茅斯,距达拉斯还有40公里。当晚,金星随可雷去了他的家。
所谓过夜,其实只有两三个小时。他们离开夜总会时已是午夜,开车走了40公里的路程,到可雷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也不知都说了些什么,总之那一晚并没发生什么过分的亲密,他们只是有说不完的话,快到4点了,金星才合了一会儿眼。是可雷命令他必须睡一会儿,因为6点金星必须乘机去旧金山公演。5点,金星醒来,可雷已备好了早餐。
在可雷默默的注视下,金星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这顿早餐虽然简单,只有咖啡、面包片、果酱和煎蛋,但金星觉得自己在品尝生命的盛宴。屋子中弥漫着爱情的香气,层层的喜悦包围着他。
去机场的路显得这样短。下了可雷的车,金星已是泪眼模糊。
“金星,我们还会再见面的。下一周我去墨西哥,回来后我联络你。”可雷送走了金星,又掉转了车头。
分别的时日虽然只有一周,金星却觉得走过了一个世纪。不知是怎样参加的公演,公演后的那些天也不知是怎样过的。金星守在电话旁,除了公演,免去了所有的外出活动。
可雷如约打来了电话。“金星,我爱你。”可雷的声音透着爱的柔情和执拗。
“可是,我不是同性恋者。”金星也爱可雷,但他明白自己是以女儿心爱他的,自己正为这一点烦恼着。
“金星,你听着,我也不是同性恋者。你是女孩,我感到的你是纯粹的女孩。现在你的错位,完全是上帝的错。我爱的是你——一个独特的人。你知道吗?”可雷急切地说。
金星喜极而泣。
可雷是上帝派来的爱神吧?他确认了金星的性别。刹那间,金星呼吸到了全新的自由气息,世界仿佛也披上了彩衣。他在心中唱起了生命的赞歌。是爱,使他觉得他的生命是这样的美。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生命。
初恋(2)(图)
他记起了6岁那年的那场大雨。雨夹着雷鸣电闪轰轰烈烈地下着。他竟一个人站到大雨之中,心中默默地念道:“闪电啊,快把我变成女孩吧!”
夜里他发起高烧,躺在床上,被子里的“丑小鸟”仍然固执地与他同在。他苦恼极了。妈妈埋怨他莫名其妙地淋雨,他却没有把他的心思告诉妈妈。
他记起自己总是喜欢和女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姐姐总是数落他,说他没出息。
他记起了16岁那年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时,对班长萌生的爱情,并遭到拒绝的难堪。班长说:“我不是同性恋者,你找错人了。”金星急急分辩道:“我也不是同性恋者,但我喜欢你。”班长也是个少年,自然承担不了这样的爱恋,虽然他也喜欢金星,但绝不是爱,只是友谊。
像所有的爱情一样。当炽烈的情感被确认后,就男不耕女不织了。金星抛弃了舞蹈团,随可雷去了得克萨斯州拉达斯。
正是仲夏时节,沿路两旁是看不透的绿。到了可雷的家乡,金星只感到空气、麦浪、花丛、大海、星空……处处是可雷。
可雷是金星的全部,可雷无处不在!
可雷呢,更是浑身的细胞被爱涨得满满的,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在金星之前,他有个女孩,是个绝顶美丽的女孩。他和她相处了一段时间,却从没有体会到像和金星在一起的这种爱。
阳光下的白岩湖(whiterockke)的湖水泛着五彩波光。湖岸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松软的沙滩上,金星躺在阳伞下观望着可雷表演轻航机。远处有几个女孩身着泳装躺在沙滩的阳伞下,水中有人正在游泳。可雷使出浑身解数,表演着他的技艺,幸福的金星呼叫着,为他喝采。
每到周末,可雷和金星就去白岩湖跳水或潜水。有时他们还会乘着游艇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飞翔。美国乡村的宁静和浪漫,是这对情侣的天堂花园,而可雷的农场就是他们的伊甸园。
时间是从未有过的亮丽,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乐的。每天都是金星准备早餐,无论厨艺怎样,可雷都吃得津津有味。可雷说:“你做的饭菜都好吃。”金星知道自己还处于实习状态的厨艺好不到哪儿去,是可雷把爱做为调料,才觉得无论他做了什么,都是美味佳肴。
这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到处是表现着青春生命力的绿草,间或有一簇簇的小黄花、小白花和红艳艳的玫瑰,果树的枝头已挂着累累的果实,有梨,有苹果,还有又青又紫的葡萄。栀子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浓浓的绿色里覆盖着或白或粉或黄的农舍,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可雷的农场。时间成了这对情侣的宠儿,他们分分秒秒都想待在一块,即使是可雷不得不去农场做活,金星也会跟在左右,还学习干那些他从未做过的活儿。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夏天啊!幸福的光阴是这样的匆匆,转瞬3个月过去了,8月13日,是金星22岁的生日。
一大清早,可雷就忙开了。
当金星醒来时,透过窗帘缝隙那道晨光,看见小桌上的那个湖蓝色花瓶里已有一束红玫瑰正朝自己微笑。他坐起身来,又看到花瓶前面有张卡片,上面写道:“ilouyou!”
“生日快乐!”可雷走了进来。“洗澡水已放好,亲爱的小星星快去洗个澡,然后来用早餐!”
平时,都是可雷洗浴时,金星准备早餐。而今天却不同。金星走进浴室,看见镜子下的大理石台架上放着一件紫罗兰色的浴衣,旁边又有一张卡片,仍写着:“ilouyou!”
是什么时候买的这件浴衣呢?多么心细的可雷呀!他竟然记住了金星喜欢紫颜色。
早餐是金星爱吃的意大利面,红红的番茄酱、碎碎的牛肉末、白白的粗面条,怎么还有两个荷包蛋。
“金星,妈妈不在身边,我替她给你做了荷包蛋。”可雷说。
金星也听说过,一个好的爱人同时又是你的朋友、师长、兄弟(或姐妹),甚至是父母,现在,他对此颇有感触。
初恋(3)
金星是爱自由的,而此时他愿意折断翅膀,永远栖息在这里。这里就是他浪迹天涯之后的归宿,他哪儿都不想去了。
这一天他们去滑水。在水中追逐着、嬉戏着,湖水也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爱情。
八月的乡村姹紫嫣红。麦浪、湖水、五颜六色的植物,像在参加一场生命比赛,尽情地燃烧着它们的热情。他们跳上岸来,准备稍做休息后再去潜水,忽见头顶已是乌云密布。
“金星快穿好衣服,我们离开这里。”说完,可雷大步走向停车场。
当金星坐到可雷的车里时,雨已经哗哗地落了下来。
“我已在‘月光餐厅’订了晚餐,看来得提前用餐了。”可雷说。
亲爱的可雷啊,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节日,何必这样费心张罗呢?即使他这样想着,心中仍涌动着幸福的暖流。
餐厅里已经有人在用餐。他们选定靠窗的一处隔桌而坐。雨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悦耳的声音。餐厅的乐池里几个吉他手正在弹奏一首西班牙乐曲。金星的心在颤抖,他按捺不住地激动了,他想跳舞。是的,那支已成为他每次公演必跳的treolo,已有很长时间被搁置了。此刻,他只想为可雷一个人跳,随着乐曲的节奏,金星的发丝飘了起来,他舞动着。他感到此时的treolo表达的不是风中的枯叶,而是燃烧的红烛,是绽放的玫瑰,是爱情幻化成的舞步。今晚,他是快乐的舞者,更是幸福的被爱着的人。
可雷的眼睛湿润了。
“许个愿吧,金星。”桌上已摆放着插着22支小蜡烛的心形蛋糕,可雷深情地望着金星。
“亲爱的可雷,我获得了你的爱,我的生命再不想去流浪,我已满足。如果还有什么愿望的话,就是请求上帝让我与你永远相爱!”金星真诚地说。
“金星,回纽约去,你不能放弃舞蹈。”可雷握住金星的手。
“啊,不!你厌倦我了吗,可雷!”金星被可雷的话弄糊涂了。
“我爱你,金星。你不要怀疑我的爱。正因为爱你,我才不能禁锢你。你是个天才舞蹈家,我更爱看跳舞的你!”可雷的眼泪已悄悄爬出了他的眼眶。
一夜无眠。
金星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说他喜欢现在的生活。至于舞蹈,也不会完全荒废,他会办个舞蹈培训班,教一些孩子跳舞。
但是,可雷不同意。
第二天,可雷送走了金星。
回到纽约的日子是焦灼的,尽管舞蹈团仍是张开双臂拥抱他的回归,但他的一颗心却留在了那个有着可雷的小镇。
每天都有可雷的电话,金星一有空闲也去小镇与可雷小聚。可雷生日时,金星因有公演,不能分身,就用小布片和51颗星星做了张卡片,22颗星做成一个心形,29颗星做成“生日快乐”的字样。可雷接到这个特别的礼物,马上打电话给金星,说他喜欢这个礼物,并说:“金星,我爱你!”
尽管可雷仍旧爱着金星,金星也爱着可雷,他们还是在遭遇了这场爱情的眩惑后,开始清醒。那是在金星离开小镇一年后,可雷来到了纽约,他目睹了作为一个舞蹈家的生活全貌。舞台、灯光、鲜花、音乐,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金星更有令人眩目的媚和魅。从此,他认定金星会跳得更高更远,认定了金星是属于舞蹈的。他已经习惯了乡间牛仔的生活,他不想成为金星的羁绊,他要成为金星的守望者。他说,如果金星愿意,自己的家将永远是金星的家。
在离开可雷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金星神志恍惚,打不起精神来。每当看到一个像可雷的身影,必追随而去,直到看清不是可雷,才悻悻地回过神来。甚至闻到可雷用过的香水味,也会追风随影。当一切都成泡影时,他竟然蹲在街角痛哭失声。
“爱情是分开的思念。”如果命运注定让相爱的人分离,爱就会无处不在。然而,这种思念是痛苦的。所谓人生之苦莫过于“爱别离”。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那是怎样的痛啊!
初恋(4)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金星又遭遇了一次次的爱情。金星说:“爱情是我生命的旅游。好山好水好景色,谁不喜欢光顾?可舞蹈才是我永恒的恋人。舞蹈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据说那个隐居于得克萨斯州小镇的可雷,如今已是别的女人的丈夫,但他依然是他曾爱过的舞神的守望者。
是不是也可以说,可雷的爱情已化为空气、水和蛋白质融入了金星的生命,才使得他后来的舞蹈艺术更加光艳照人?艺术是离不开自由、美和爱的,以可雷那高贵的爱作为金星舞蹈的底色,舞蹈就有了爱的翅膀。“至今,可雷仍是我心底的最爱和最疼”,每当金星在舞台舞动时,就开始了与心灵的对话。而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
性向的试问(1)(图)
美国纽约有许多大公园,那是游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比如曼哈顿岛中央设置的中央公园,东西从第5大道到第8大道,南北从第59街到第110街,长4000米,宽800米,占地面积平方千米。内有人工湖、喷泉、溜冰场、网球场、林地、动物园、露天剧场等,可谓大矣!此外,还有麦迪逊广场公园、联合广场公园、华盛顿广场公园和汤普金斯广场公园。休息时,金星常辗转于这些公园百~万\小!说。就像童话故事所描述的那样,那个人就像是个长有翅膀的仙人,总是在金星对面的椅子上坐着,并凝神望着他。
金星抬起头来,发现这是个很帅气很有魅力的中年男人,长着一头银发,一双眼睛温柔而多情。那时金星到美国不久,正在学习英语。除了跟老师练习听、说、写外,空闲时他还自学,或百~万\小!说,或听录音,而与人聊天是他熟练掌握英语的捷径。他不排斥与陌生人交谈,而且眼前这个人显然对自己已感兴趣,于是,他们开始了交谈。
这个叫g,已有一个比金星大一岁的儿子。他在百老汇某剧院做演员。金星发现,他们的性情很相似,对艺术的感觉也很一致,甚至喜欢的东西都一样。他们熟悉了,常一起逛街,一起购物,一起吃东西,一起观赏演出。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彼此欣赏并有心灵感应。
有一天,金星坐在中央公园林地边的长椅上专心地背记英文单词,g就静静地坐在对面看着他,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了,金星才发现了g。
“什么时候到的?”金星问g。
g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捋了捋银发,漫不经心地说:“半小时前到的。”
“为什么不叫我呢?”每次金星都是这样问。
g每次都只是以笑代答。g是个温和的人,他从不高声说话,从不渲染自己的情绪。也许是因为年龄长出金星许多,金星觉得g像个老大哥或是一个忘年交。在g的面前,金星特别放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论怎样,g都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甚至时时有灿烂的笑容溢出。
“金星,休息一下,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地方离这里很近。”g起身邀请金星。
“什么地方?很神秘吗?”金星隐隐觉得有点儿什么,却又很想跟他去那个地方看看。
金星收拾好书包,跟着g离开了坐椅。
那地方就在纽约高级公寓集中的地带——第5大道中央公园附近,是个高级公寓。
g笑着打开了门,请金星进去。
“金星,这儿,从今天起就属于你了。这个公寓及公寓中的一切都属于你了。”g柔情似水,却没有夸张的意味。
金星惊呆了:这里的所有物件摆设都与金星兴味相同,仿佛出自己手。大到家具、地毯,小到杯子、汤匙,都是他俩逛街时,金星顺口说出喜欢的物品。
g是个有心人。g对金星的喜爱是明摆着的了。金星虽然喜欢和g待在一起,但不是爱,也不可能爱。他知道自己喜欢的是男人,可对方呢?即使他喜欢g,也只能把他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而且自己是以完全女人的心态去喜欢男人的。那么g呢?很显然,g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好看男孩子来喜欢的。来美国留学学习现代舞,是金星的使命;而潜意识里,他还想验证一下自己有没有同性恋的倾向,能否与同性恋者恋爱。如果能,就说明像现在这样男貌女心的活着也未尝不可;如果不能,就可以认定将来必须来一场“革命”,把男貌变为女貌,使灵与肉统一起来。而现在,显然自己难以接受g的安排。
“噢,对不起。我不能接受你的馈赠。”金星说完,马上离开了公寓。
是不是我的外貌有问题?g以为我是同性恋呢?金星直接跑到美容院,请理发师剪去了他的披肩长发。回到公寓,他照着镜子找问题,发觉自己的着装太艺术化而缺阳刚之气,紫色的衣裤也太女性化。虽然自己内心是女性,且喜欢紫色,但这一装束却使同性恋者误以为自己是倾向于女性的同性恋者了。他又换掉了紫色的上衣和裤子,并发誓在没有变成完整的女性之前绝不再穿它们。
性向的试问(2)
这件事之后,g还曾跟随过他,并说:“金星,你知道你有多漂亮吗?”
金星郑重地对g说:“我不是同性恋者。g,请你以后不要再有那样的想法。”
“我只是想和你生活在那里啊,哪怕每天都能看见你也好。”g忧郁地说。
“g,你并不真的了解我。忘了我吧。”金星想,浸着苦涩的内心不是向谁都可以倾诉的。
他开始翻阅医学书,想在那里找到答案。甚至脱光了衣服站在镜子前揣摸:“如果我有高大魁梧的身材,也可能就因错就错了;而事实上我只有的个子,骨架也纤细,样子又娇柔,大概上帝一时疏忽弄错了吧?”
那是怎样的矛盾啊!一方面是走过青春期,爱的情感逐渐在内心丰盈起来;一方面是矛盾的灵与肉,使他无法抉择。即使自己抉择了,在茫茫人海中又有哪一个是他的知音呢?这种苦楚,带给他的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孤寂,就连最亲的父母亲,自己也无法向他们倾诉。
然而,金星确实是不凡的。他把这个只属于一个人的秘密,深深地藏了起来,继续他的舞蹈生涯。
到了1989年7月,按计划是该回国了。但是,他选择了留在美国。决定留在美国的原因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是为了现代舞的深入学习和探索。他觉得自己肩负着采撷这一舞坛奇葩的使命,他要学有所成再回国,那时他将是擎有现代舞火炬的拓荒者。“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马蚤·屈原》)金星此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