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色豪门

红色豪门第3部分阅读

    菜市场周边,许光明才哼着歌儿慢悠悠的朝家里走去。

    第9章田秀玉(求收藏推荐)

    许光明晃悠悠的回家时,早过了六点半了,不用说,家里的饭菜肯定弄好了,他手上那块五花肉大约也只能弄来做宵夜了,甚至过两日再吃了。

    虽是八月天,倒也不怕留坏了,红星厂做什么的啊,主产冰箱,虽然块大难看质次价高,但最起的冷冻功能没问题,做为红星厂的第一家庭,家里备一台冰箱那是绝无问题。

    当然,许大少去菜市本就不是为了买肉。这肉什么时候吃根本不放在他心上。

    当他提着那块肉晃进家门口时,饭菜香味已扑面而来,一个面容姣好,系着围裙身材略显瘦弱的中年女子正背着他在桌上摆放碗块。

    平常这时候,大约也正是许红旗书记回家就饭口的时候。

    不过此刻进门的就只有许光明了。

    许光明只看到这个背影,便冲前两步喊道:“妈妈”。

    这个中年女子自然就是许光明的母亲田秀玉同志了。

    田秀玉听到许光明的喊声,速度转身,不过可没看到笑容,冲口就骂道:“你这孩子跑哪去了,怎么这么不听话,让你别去打球你不听,受了伤吧,又不好好在家休息,是不是要让妈妈急死才成。”

    田秀玉同志这一声骂,许大少当场缩了脖子。

    果然不愧是老妈,前世这种场面可没少见,调皮捣蛋一向不怎么听话的许光明挨骂是常事。特别是前世老爸出事后,许光明好长一段时间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书不读了,也不找事做,怎天浑浑噩噩,田秀玉是急在心里,气在口上,三天两头就会忍不住开骂。

    不过在前世老妈因为身心都是极为疲累,也去世的早,比老爸仅仅晚了六年而已。好在那时杨国中和李文前已在一前年倒台,老爸恢复名誉,老妈支持老许家十一年,最后却能含笑而去。

    不过毕竟去得早,所以便是这骂声许光明现在也是颇为享受了。

    缩着脖子让老妈骂够了,自然消气。

    果然见许光明一声不吭,田秀玉便骂不下去了。

    完了看到许光明手上提着一块肉,愣了一下。

    许光明见景马上反应过来,笑嘻嘻的把那块肥肥的五花肉往田秀玉手上一塞,道:“不是看妈你这段时间太操劳了嘛,儿子去菜市场给你买肉补身子。”

    儿子这话说的漂亮,不管真假,总让田秀玉心里顿时温暖开心起来。

    自调来建江,许红旗肩挑数职,成天忙得脚不沾地,田秀玉又要上班,又要操持一家五口人的家务,也着实累得够呛,这不也瘦了一大截。

    只是儿子这一番话,田秀玉心里顿时什么怨气也没了,累了也值得。

    不过她嘴里却是说道:“油嘴滑舌就会说,你哪来的钱,定是自己想吃肉,磨你爸付的钱吧。”

    知我者老妈也。

    许光明嘻嘻一笑:“没法子,老妈你又从不多给我零花钱,不找爸找谁啊。等我以后能赚钱了,加倍还给爸,这块肉就当是我先借钱买来孝敬老妈你了。”

    田秀玉乐了起来,心下又不免有些疑惑,平日里儿子可没般懂事孝顺,不把她气的冒烟算好了,今儿个怎么这么会说话,十足一个体贴孝顺懂事的好儿子。

    “你不会又犯了什么事,想提前堵住我的嘴吧。”田秀玉说着把肉往饭桌上一放,扳过她的头看了看后脑边念叨道:“脑袋还疼啵。”

    田秀玉还记得许大少脑袋受了伤。

    许光明使劲摇头,笑嘻嘻的道:“没事,早没事了,妈你怎么尽不信我,我真是特地拖着老爸去买肉给你补身子的。”

    “怎么没看你爸回来。”田秀玉这时想起许大书记了。

    “临时有事,要加班,爸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让我们不用等他吃饭了。”为免老妈担心,许光明没说是什么事。

    田秀玉听到丈夫有事加班,也没多说什么,这段时间许大书记三天两头就加班,已是常事,田秀玉同志也就不以为忤,吃饭的问题倒也不用担心,县委有食堂呢,再说工作人员还能饿着许大书记不成。

    看到许光明的脑袋好像没什么事了,田秀玉起身提起那块肉放进厨房,一边道:“虽然饭菜做好了,这肉倒正合适,待会弄成宵夜等你爸回来吃,这段时间他可是瘦得太多了。”

    夫妻间的关爱不经意间就表现出来了。许大书记一加班通常都是深夜才回,而且经常不记得吃东西,做点宵夜正合适。

    许光明却是张望了一下,便问道:“妈,怎么没有看到二姐,还有大姐呢?”

    一听许光明问起大姐,刚从厨房出来的田秀玉便又瞪了他一眼道:“还不是你,老半天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打你爸办公室电话又没人接。我让你大姐去找你了。”

    接着又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担心的道:“你二姐啊,唉,也不知道那学校怎么回事,最多个把月就开学了,也没见等到录取通知书,我让她直接去邮局问问。她那性子,你还不知道吗,悠得很,什么事都没见性急过。”

    二姐性情恬淡,相信若不是老妈推着她去邮局,她铁定就是静静的坐在家里等。就算最终等不到,估计也不会太激动,最多是略带失望的说声:“明年继续考就是。”

    不过前世也正因为许家乐性格恬淡,许多事比旁人看得开,在许红旗出事许家没落后反而比家里其他人更快的走出了阴影。

    反像许光明在许红旗一出事后,便连书也不读了,最后数十年奔波毫无成就。

    而性急的大姐更是在许红旗出事半个月后就因为跑去京城想找爷爷以前的关系,结果在路上被车撞了,再没有回来。

    最后没落的许家反而只有性格最为娇憨的许家乐因为坚持读完了大学,有了相对不错的工作,家庭、事业状况都要好于许光明,前世许光明在父母、大姐都早亡后,还多亏了二姐时常照顾。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并非全无道理。

    许家三姐弟,大姐许家宁学习成绩向来一般,最多中等偏上,所以初中毕业就直接考了中专,在省供销学校毕业,出来工作都两年了。

    许光明虽然打小有些调皮,不过这是大多数男孩子的天性,事实上他的学习成绩向来不错,前世若不是许红旗出事,许光明考上大学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当然仅指考上,不一定是那些最好的大学。

    相比之下,三姐弟当中,最会读书的就是向来娇憨的二姐许家乐,别看她好像什么事都不上心,偏偏就有读书的天份。

    照许光明的话来说就是二姐的心思全用在读书上头了,所以对其他的事自然不上心了。这不过是许光明嘴巴上有些不服气罢了,事实上打从上小学起,许家乐平日里也没见特别用功,但每次一考试她保准属于年级前三以内,落出前三都算失常。

    许家乐就是在今年六月参加的高考,这时候是考试前填报志愿的,填志愿是很重要的一关,如果填的学校录取分数太高,而自己又没有考好,那即便你还是超过了其他许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很有可能就此名落孙山。

    不过考虑到许家乐向来成绩超好,许家乐自己似乎也不担心发挥失常,所以最后报考了著名的京华大学。

    还别说,从填了这个志愿起,老爸许红旗和老妈田秀玉就开始担心,毕竟赤山县的整体教育质量很难说(五月许红旗刚调到建江,相差只有一个月,许家乐当然不可能转学),许家乐成绩再好,也只是在赤山的学校比,真要参加高考跟其他地方的考生比就没多少底了。

    京华大学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录取分数不是一般的高。

    还好,成绩出来,许家乐当之无愧的成了赤山县高考女状元,比县里第二名高出一大截,在全市也高居第三。

    不过京华大华录取名额有限,这个分数也并不一定就有十成把握。

    这不,过了一个多月了,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二姐不急,老妈却差不多急得要冒烟了。

    对此,许光明却是毫不担心,前世二姐是顺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的。毕竟这年头投递信件,晚时晚点很正常,只要通知书没丢就好。

    第10章重生第一夜

    说话间,却见大姐挽着比她略高半个头,留着齐肩短发,长相甜美,神情淡然的二姐许家乐笑呵呵的进了门。

    当然是大姐许家宁笑得大声,二姐许家乐仅仅在嘴角能看到一丝笑容,但这就已经表示许家乐也很开心了。

    “咦,小弟回来了,我刚才正到处找你呢。”

    许家宁撂下这句话便不理许光明了,似乎并不怎么担心许光明的安危,转头兴奋的扬了扬手上的一封信对着田秀玉道:“妈,家乐被京华大学录取了。”

    “真的,啊哟,这可好了,可担心死我了。快,拿过来,让我看看。”田秀玉几乎一蹦而起,一把抢过那封通知书迫不及及待的打开了,一边看一边乐呵,却是没管许大少了。

    许大少很受伤,怎么说我也算是伤员,为了买块肉表孝心刚刚还“走失了”小半天。结果二姐通知书一到,便没人再理他了。

    这年头别人家多半重男轻女,老许家却有重女轻男的潜质了。

    不过许光明这醋还没法吃,毕竟许家乐被京华大学录取是大事,这年头,高考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便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学也非易事,何况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京华大学,整个建州也不一定有几个人考得上。这面子可光鲜了,田秀玉同志和许家宁小姐乐呵起来把许大少撂在一边情有可原。

    “小弟,你没事了吧!”还好二姐许家乐还记得这个弟弟的存在,走过来问候了一声,让许光明大感安慰。

    “没事了,姐,恭喜你啊,正经是名牌大学生了。”许光明呵呵笑道。

    许家乐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了,许光明见怪不怪,二姐能过来问侯一下已经很能表示她的关心了。

    何况许光明心里可记得二姐的情,前世若不是二姐不时在生活上照顾一下,许光明还不知道混成什么样,心底里着实感激。二姐顺利收到通知书,虽然此事许光明前世便知,但仍然替她高兴。

    不过田秀玉和许家宁母女两人却是拿着那封不过短短百字的通知书翻来覆去的看,乐呵的紧,把吃饭的大事都快忘记了。

    许光明终不免有些吃味了,摸着肚子叫道:“妈,我饿了,咱还吃饭啵,那通知书你跟大姐怕是能倒背如流了,还看啊。”

    田秀玉正乐呵着呢,许光明这一说,便扭过头来道:“你开学就上高三,明年也要参加高考了,你要是也能跟你二姐这样争气考上京华大华,妈妈一样高兴。要是连个普通大学都考不上,哼哼……”

    老妈后面的哼哼声,满是威胁,许光明立马便耷拉下脑袋了。

    许光明有自知之明,以他这时候的学习成绩,普通大学多少有些把握,京华大学嘛悬得远。就算重生了努力一年,但能否够上京华大学的水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吃饭,吃饭!”好在田秀玉没再纠缠这件事,把通知书收好,招呼大家吃饭。

    上了饭桌,许家宁没发现老爸,便道:“爸呢?又加班?小弟,你不是去找爸爸了吗?”

    饭菜很普通,只有三个菜,还有一碗酸菜汤,毕竟这年头,就算是许家的生活也不见得宽裕到哪里,许家五口人,花费不小。

    不过有半条鱼,许光明吃饭也不挑剔,夹了块鱼肉吃得津津有味,听到大姐问起老爸,便连忙道:“咱爸临时有事,半路上又回去了。”

    有句话就成,反正这段时间都成习惯了。

    这年头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饭后大家也不过是一起到外面草坪上乘乘凉,扯些闲话,厂里最近效益不太好,一谈起话题多半要扯到某某领导,这样的话题许光明一家自然会有些尴尬,所以这个活动,许家现在也是尽量避免。

    好在许家毕竟是副厅干部家庭,客厅里还是有台电视机的,不过只是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年头彩色电视机可是稀罕货。

    虽然电视节目在许光明看来实是单调乏味,老妈和两个姐姐却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老妈听段戏曲还摇头晃脑,颇为自得其乐。

    只有许光明闲得有些蛋疼,不过刚刚重生回来,许光明却有些享受这种家庭气氛,硬着头皮陪着她们看着电视里哼啊呀的。间或跟老妈姐姐扯些闲淡。

    这时候的电视节目不多,十点就出现了谢谢观赏的画面,大姐二姐自去睡了。田秀玉同志则起身去做宵夜等着许书记回来。

    许光明难得的陪着田秀玉,一边打打下手,一边说话,还尽捡些好听的说,把田秀玉哄得眉眼都挤一块了。心里直叹儿子突然间开窍懂事了,也不知是否摔的,若真是这样,这跤摔得好。

    若许光明知道老妈的想法,必定哭笑不得。

    可惜等宵夜做好,快十一点了,许书记也没回来。又等了一会,还没见回,许光明在田秀玉的催促下也不得不先去睡了。

    许家住的这个平房虽然小,但除了正中的客厅兼饭厅和客厅后面的厨房,却也有四个房间分别在客厅两旁。

    当然房间面积都很小,特别是许光明这间,摆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书桌,基本上就剩下一人出入的过道了。

    睡在那张宽只一米五宽,的木床上,扯过被子,闻着被子淡淡的汗味,许光明脑海中却是思绪万千。

    菜市场的问题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了,李文前估计是做不了多久的秘书了,吴胖子肯定逃不了牢狱之灾,接下来就只剩下杨国中这个最大的威胁,可惜前世许光明对这个总喜欢藏在背后耍阴谋诡计的人实在缺乏了解,不知如何下手帮老爸解决这个家伙。

    还有建江县,还有红星厂,现在的情况其实都不是很乐观。许光明总想着要如何帮帮老爸才行。

    不管如何,做出成绩才是在仕途上越走越远的保证,许光明不想再过前世那样的生活,想过有人在头上遮风挡雨的无敌衙内大少的风光滋润日子,推着老爸不断上前就是必须要做的。

    只要老爸许红旗够强,他许大少以后做什么不事倍功半,就算他以后也要入仕途,上头有大人物给他撑着,也能少很多麻烦,官场上明枪暗箭,稍不小心可能粉身碎骨,有强人撑着就等于多了一面坚固的盾牌。

    嗯哼,当然最紧要想过衙内大少的生活,就不可能光做米虫,起码首先得赚点钱,那样以后不管是家人还是他自己就不太可能在金钱上犯下错误。

    赚钱,这年头做什么最容易赚钱呢?

    古董文物?自己不懂!二姐可能懂,她考上的可是京华大华历史系,但历史等于考古吗?明天得问问二姐!不过这时候古玩文物市场并不兴盛,自己也没有门路,而且二姐就是真懂估计也不是现在,她现在还只是刚录取呢,等二姐真正成为专家,黄花菜都凉了!

    炒股?华夏的交易所还不知在哪呢。去国外炒?现在只能想想!

    开工厂,办公司?首先还得要本钱啊!有本钱老子还用在这发愁?看现在家里的条件,估计也是拮据的很,而且就算有点余钱,老爸老妈会信他,然后把钱拿出来?

    许光明越想越郁闷!这年头还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后世富豪榜的牛人都还不知道窝在哪个角落画圈圈,想快速发家,很伤脑筋!

    重生回来的第一个晚上许光明辗转难眠,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

    求收藏,推荐,还差一点可以挤上分类新人榜了,求各位大大支持。

    第11章厂子大了包袱也大了

    收藏滴,推荐滴,貌似少了点,继续求支持!

    ………………………………………………

    因为很晚才睡着,第二天起来,真正太阳都晒屁股了,这时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加上田秀玉知道儿子昨天睡得晚,倒是没有提前把他吵醒。

    也不知道昨晚许大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的,许光明刚刚走出房间,便看到老爸匆匆忙忙的夹着公文包往外走,估计昨晚回来的很晚,否则许书记不可能这时候还在家里,这时候老妈和大姐早上班去了。

    至于二姐如果没去同学家,有本书就多半可以在自己房里呆一天,什么书都行。按照许光明说的话就是,二姐的好成绩就是这么来的。

    “爸!”许光明叫了一声。

    许红旗回头看到许光明便停下脚步,脸上出现一些笑容道:“昨晚睡得很晚吧,这时候才起来,饭菜都在锅里放着呢,你自个热一下,爸得去上班了。”

    许光明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按耐不住好奇道:“爸,昨晚还顺利吧。”

    许光明是清楚这件事的,许红旗也没必要隐瞒什么,点了点头:“昨天这菜市场去得好,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主要是吴家村工程队的责任,问题相当严重,吴相成已经被正式逮捕了。”

    的确是去得好,从菜市场的情况来看,若不是早发现这个问题,想想后果,许红旗都要打个寒颤。

    许光明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学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爸,我听很多人都说李秘书跟吴胖子有些亲戚关系。”

    许光明话里的意思许红旗当然很清楚,不过显然没打算和许光明多说这些事,只是点了点头便要出门。

    只是他这门却没出得去,还没跨出门,便见一人走到了门前叫了一声许书记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清瘦,还略显憔悴,身上却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服。不过许光明知道这人并非现役军官,他认识这个人,总厂副厂长刘建勋,早几年转业的团级干部。原来是红星电冰箱厂的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合并后却没了党委的职务,仅仅是副厂长,而且还比较靠后,不过还是正处级干部,只是实权反而大不如前了。

    原因许光明也知道一点,这在厂里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电冰箱厂的时候,他和杨国中两人就有矛盾,红星刚开始搞合并时,许红旗还没调来,基本都是以杨国中为主,他顺势以要安排大量其他合并过来的干部为由,把刘建勋的党委职务拿下没有上报,最后上头照着批下来了,这也说明刘建勋在市里怕是没什么关系。

    不过这个刘建勋许光明不只现在认识,前世知道的更多一点。

    因为后来杨国中彻底跳出企业领域,刘建勋便在红星厂慢慢上位,后来担任了一把手,在他手上红星一度非常红火,红星电器在全国都有不小的名气,只是刘建勋也因此升官去了省经委,后来好像调到外省一直干到常务副省长才退休,是建江县出的另一个高级干部。

    只是红星厂在刘建勋离开后没几年就没落了,虽然后来的没落跟当时大量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崛起,国营企业因为体制僵化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但从眼下红星的情况来看,能把红星弄得一度红火,那就至少能说明刘建勋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许红旗看到刘建勋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建勋厂长啊,有事吗?”

    刘建勋实权不多,许红旗也是刚调厂里不到三个月,又不经常在红星办公,跟刘建勋的交往不算太多。

    许红旗身兼厂、县两职,上班的地点无法完全固定,有时在厂里,有时在县委,不过这段时间两边都事情多,为了方便别人找到他,许红旗多半时候都在县委,毕竟一个厂总没有一个县的事务那么繁琐,这样一来,厂里如果谁有事要找他,基本上都会掐准时间到许红旗家里来。家里没找到,才会打电话到县委去。

    看到刘建勋点了点头表示有些事要商量,许红旗便道:“那就在我家里谈吧,来,里面坐。”

    刘建勋事实上现在实权不多,兼着工会主席,基本上也就钉在这块了。在许红旗想来,刘建勋多半也是为了工会的事情而来,这种事就在家里谈也没有太多忌讳,没办要再跑去厂办公室了。出了菜市场的事,现在许红旗的时间也挺紧张的。

    刘建勋也没有拒绝,走进屋里,与许红旗双双坐到椅子上,许光明在一旁倒是挺机灵的,紧着泡了两杯茶放到桌上。

    刘建勋谢谢了一声,然后关切的问道:“听说光明你昨天受了点伤,没事了吧。”

    “谢谢刘叔叔关心,没什么大碍。”许光明不管前世今生跟刘建勋的交集都很少,刘建勋这声问候也就算表示关心了。毕竟在旁人眼里他也不过是半大的孩子。

    不过刘建勋要跟许红旗在家里谈事,正合许光明的意,要去了办公室,他反而不好特意跑去听了。

    为免许红旗把他赶走,许光明泡好茶没有多说话,而是搬了张椅子还到自己房里掏出本子坐到了门口装作做暑假作业,这样既能听到里说话,又能看着门口。

    毕竟刘建勋和杨国中有宿怨,说起话来难免扯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有人守着门口总要好些。

    刘建勋看到许光明的动作,眼里似乎闪出一丝精光,只是一闪而逝。不过他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许光明是否故意的。如果这点都能想到,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就很不简单。

    许红旗掏出口袋里的烟给刘建勋递了一支,点了烟吸了两口见刘建勋还没开口,许红旗主动问道:“建勋厂长,工会的工作还顺利吧。”

    刘建勋现在就钉这一块,问也只好问这方面的工作了。

    刘建勋却只是点了点头,用力吸了一口烟才看着许红旗道:“许书记,工会的事情没什么麻烦,只是我有些担心厂里的生产啊,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冰箱销路不好,厂里这么多职工,只能轮着上岗,家家生活都有困难,而且现在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再这样下去,我担心撑不了多久。”

    刘建勋这样一说,许红旗的脸上立马变得严肃了许多,工厂现在包括生产方面的具体业务目前几乎全由杨国中把持,便是许红旗都难以插手,毕竟红星厂的基干就是原来的红星电冰箱厂,职工近万人,合并后仍占三分之二以上,一些主要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杨国中的嫡系亲信。许红旗刚来不过三个月,想插手进去很难。

    特别是刘建勋跟杨国中有宿怨,现在他提起不属他分管的生产方面的事,许红旗自然慎重。

    不过刘建勋提的问题许红旗却不能不关心,事实上刘建勋说的没错,厂子大了包袱更大,市里直接拍脑袋决定合并七个厂并不能起到催化作用,看眼下的情况,莫说产生利润,不巨亏就算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只红星厂撑不下去,怎个建江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上万职工家属生活困难,建江县能好得了?

    做为厂党委书记和建江县委书记,这个问题许红旗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来应对。

    许红旗考虑了一下,才说道:“说实话,建勋厂长,你也知道我以前是搞冶金的,搞电器有些赶鸭子上架了,这方面你比我熟悉,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若是可行,我想国中厂长也会支持的。”

    刘建勋点了点头,边沉吟边道:“那我直说了,现在造成我们厂效益不高的最大原因无非就是产品销路不好。而销路不好的根底就在于产品质量不过关,价格又高,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这方面有工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也有原材料方面的问题,我们厂原来都是做化工设备的,搞冰箱也不过一两年,工人技术上有缺陷是肯定的,而最核心的占整个冰箱成本40以上份额的压缩机我们根本无法自产,便连国内也没有好的,现在全用国外进口的压缩机,也是造成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何况现在外汇紧张,我们自己又没有多少出口创汇能力,进口压缩机受到很多限制。有时候便是有市场也因无法搞到足够多的压缩机而无法扩大产能。市场的拓展也因此会受到局限。”

    “这个问题应该很普遍,据我所知,目前各大冰箱生产厂家都有这些问题,很多厂也都是跟我们一样这两年才开始转产冰箱的,也大多是用的进口压缩机。为什么他们能够转型成功?”许红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道,显然这些分析结果许红旗来到红星厂后也多少有些了解。

    刘建勋苦笑一声道:“正是因为多数厂家都是如此,所以现在都只能守着自己周边的市场,当然算是成功转型赚了钱的也有不少,但是许书记,你认为有可能凭借着一小块市场撑起一个万人大厂吗?”

    这就是关键,红星厂规模太大,以现在的民众消费能力来计算,莫说两三个市的市场,再加两三个市也撑不住一个万人大厂。若是一个千人几百人的工厂就不同了,两三个条件较好的市的销量也许就够了,所以有些厂转产冰箱是能够赚到钱的,甚至赚得还不少。但对于红星厂来说却远远不够。

    何况人太多,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多少有点生活性,只能进行轮岗,这反而进一步影响了冰箱质量的提高。想想就能明白,一个工作,今天你上,明天他上,工人技术水准无法保持一致,责任也无法明晰,质量能好才怪。

    “本来市里把七个厂合并,是想达到规模化的目的,以此扩大市场,但事实上,这只是让我们的包袱进一步加大,我们的产品并不能因此而提高质量,也降低不了成本,甚至可能造成隐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所以合并后,厂大了,效益反而还越来越差了……”

    刘建勋的分析逐步深入,许红旗听得不住点头,许光明也听得颇为入神,刘建勋的许光明基本上认为是颇为符合红星厂现状的,也让许光明真正了解了现在的红星厂到底是个什么局面。

    第12章拍脑袋决策

    红星电器制造总厂是由七个厂合并起来的,许光明是清楚,但具体每个厂的情况如何,前世他根本不会去关心。

    现在随着刘建勋的分析,整个合并情况就清楚的很了。

    七个厂,基干是红星电冰箱厂,是合并中最大的一个厂,原来生产化工设备,两年前才转产。

    另外一个较大的就是位于新郊镇的建州制冷设备总厂,原本其实是一家轻工机械厂,正处级架子,去年转产的冰箱,职工有一千余人。因为厂规模相对也不算小,又靠近市区,搬迁不合算,所以继续留在新郊镇,成了第一分厂。

    还有一个副处级架子的工厂,原来叫山南日用电机厂,先前却是归属省轻工业厅的,专门生产一些小型电机,日用电动工具之类的。

    本来合并是建州市主导,没打算合并这个厂,但轻工业厅也在甩包袱,抓住这次机会从省层面下手,由省里划拨了管理权到建州,建州方面最后只能把这个也正在打算转产电冰箱的电机厂并入红星。

    不过这个厂虽然是副处架子,规模却还略略超过建州制冷设备总厂,有职工1100多人,位于建江县西南部靠莲城市区的丰原镇,规模不小,交通条件也不错,又靠近莲城市区,自然也没必要搬迁,合并后便成了第二分厂。

    剩下的四个厂都是原来建州市轻工业局、科技局等部门或区县所属的小工厂,行政级别很低,规模相对也小了许多,加起来也不过千人,生产条件也不怎么样,这四个厂就全部直接迁并到了建阳镇,归入总厂。

    看上去,七厂合并,规模的确大了不少,论规模在建州市也是绝对能稳进前十的大厂。在表面上也消除了市内的同行业恶性竞争,但仔细算算,许光明也只能摇头。

    七个厂中,其实只有红星电器厂和建州制冷设备总厂已经真正转产冰箱,而剩下的五个厂包括规模较大的第二分厂其实都只是刚刚打了转产的报告,根本还没动手,也就是说都没有电器行业的生产营销经验可言,更没有现成的市场渠道。甚至其相关生产设备都还没影。这样的厂并入红星厂能起什么作用?真正只是多了上千张吃饭的嘴和一堆对红星来说似乎根本没帮助的旧设备。

    何况合并所谓的规模效应,不是把几个同类型的厂简单的并在一起能产生的。这样的合并,只是增加了表面上的规模,事实上对成本,对生产质量肯定不会有多少帮助,因为这些厂本来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就一个比一个差,并入红星反而是拖累。

    如果这七个厂是冰箱的各个原料甚至配件生产商,并在一起反而有用,这可以减少原料、配件环节的成本,以此拉低整个冰箱的造价,可惜不是。只是七个完全同质化,并不能形成互补的亏损工厂在行政上捏合在一起。人不还是那些人,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会有什么用?

    相信只要知道这几个厂基本情况的,都不会对这样的合并产生什么信心。当初合并时没有人反对,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合并是市委书记周连军拍板决定的。

    在许光明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不过也难怪,这时候,真正懂经济建设,懂市场规律的领导干部其实并不多。拍脑袋决策的情况到处都有,不只周连军一个。周连军也许当初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太想当然了而已。

    “红星厂光靠冰箱生产肯定不行,最紧要是要另外开辟一些业务渠道,把目前拥挤人员分散下去。让红星厂多一条腿走路。”许光明刚刚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想法,里面刘建勋几乎在同时对着刘建勋说了这么一番话。

    许红旗却沉吟着道:“开辟新的业务是个好想法,但是建勋厂长,只怕这也并不容易吧?什么业务能让红星厂走出困境,我知道现在有些厂家打算生产空调,但在我看来,这于冰箱的情况类似,别人也许可以,对红星厂不对有多少帮助,空调的压缩机来源同样是个大问题。而且这个市场目前比冰箱的市场容量还小。”

    刘建勋深以为然,不过他自然是有备而来。微笑着道:“我们是电器厂,但电器不仅仅就只冰箱和空调。我想我们开辟的新业务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技术门槛越低的越好,最好能利用现有设备,这样投入相对较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会较低,就能尽可能的消化大量的待岗人员,也容易保证质量,更不会像生产冰箱总是因为压缩机的问题处处受制。第二当然是要市场容易越大越好,最好是普通人员都有能力消费的,只有这样,这个新业务才有可能做大。毕竟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价格不会太高,利润空间也会缩小,必须靠市场容量来弥补这个缺陷。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的规模大厂犹为有利。”

    “那有什么产品符合这两个条件?”许红旗问道。

    “电风扇!”许光明一边听得入神,间或用铅笔在本子上画着什么,听到这句话完全下意识的冲口而出。几乎于刘建勋异口同声。

    刘建勋转头看向许光明,然后对着许红旗道笑道:“书记,看来光明与我的想法一致嘛。”

    看到许红旗瞪了自己一眼,许光明缩了缩脖子,这正经是谈公事,自己掺合好像不太好,要说什么最好跟老爸单独说。

    许红旗没在注意许光明,而是看了一眼自家的墙角茶水桌上,有半边茶水桌摆放着一台座式电风扇,不过今天天气较为凉快,并没有开启。

    “想法很好,不过,建勋啊,现在是八月,这可是比冰箱更具时节性的电器,现在开始准备,也得到明年才可能投放市场,却是无法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了。”许红旗笑道。

    虽然这个想法不能马上用,许红旗似乎还是很高兴,也很满意刘建勋的态度,说话语气变得更温和了,便连称呼也自然的省去了厂长这个称呼,显得更为亲官。

    刘建勋点了点头:“毕竟是要做准备的,生产线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我的想法就是利用这下半年做好这些准备,明年上半年生产就正当时了。说实话目前我们的产品时节性都太强了,只怕过了这个月,厂里的效益会进一步下降,待岗的人会更多。事实上我此前考虑过建议厂里开辟洗衣机生产业务的,没有什么时节性,不过这个业务技术门槛等各方面都远高于电风扇,以红星厂目前的情况投资这项业务会很吃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完全时节性的东西,若真是这样,每一个生产冰箱、空调或电风扇的厂家岂非到了冬天就得饿肚子。”许光明忍不住说道。

    许红旗和刘建勋一听,都看向许光明。

    “那你说,到了冬天,会有人买电风扇吗?”许红旗皱着眉头问话了。

    许光明冲口而出,说了就有些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