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了,现在许书记皱着眉头问起来了,许光明讪讪一笑。
不过想到在红星厂的问题上,自己是必须帮助老爸的,反正开口了,今天便真正露一回锋芒吧。
前世许家没落后,许光明虽然没去读书了,但后来为生活所迫着实干过不少行当,修单车,修电器,当过修路工人开过店,后来去南方打工,在电子厂和塑胶厂做过工人,直到后来才发展到维修电脑,年纪渐大后在一家电脑公司转做行政人事直到重生为止。
可以说许光明在前世也许在表面上的文凭已经远不如其他人,但论社会经验,论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却是极为丰富,这些东西有时比书本上的东西更有用,毕竟这是他几十年坎坷人生中不断看来的,听来的,自己实践来的,别人总结过的。
真要说,许光明也不怵头,放在前世跟别人比,他这种水平也许就是大路货,但在这个时代,他却有资格卖弄一番。
许光明拍了拍脑袋,赶紧整理了一下思路,最后站了起来,把手上的本子和笔放在了桌上,然后走到茶水桌那边,拿起电风扇的插头插好,开启电风扇。
这台电风扇在许光明眼里看业,真是土的掉渣,下面的基座就是个四四方方黑乎乎的大铁块,扇叶也是长条形的棱角分明,跟个小船浆似的。没办法这时候的东西都有一个特点,简单说就是厚实,似乎只有这样才耐用。
不过风扇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东西,外表虽然难看,质量却的确能保证,这台黑乎乎的台扇还是在赤山的第三冶金厂时分配的,都几年了,却没出过问题,风力也是十足,即便是开启最小的一档,那清凉的风也扑面而来。
今天天气不算热,清凉的风吹在身上,甚至微有冷意。
“爸,刘叔叔,你们觉得这台风扇质量好不好。”
许红旗神色威严只是鼻子里哼了一下。
刘建勋也不知道许光明想干什么,呵呵笑道:“好,风扇算是低技术含量的产器,质量方面基本上都没话说。考验的是价格。规模大厂相对就有一定优势了。”
许红旗也点了点头。
许光明却笑道:“好是好,就是太难看了。”
“风扇不都是这样吗?”刘建勋笑道。
…………………………
怎么也要推上分类新书榜吧!急求各位大大支持,您只需按几下鼠标,对于作者来说却会是无限的动力!
第13章化身老师
“风扇不都是这样吗?”
这句话道尽了这时候人们的观念。
许光明当然大摇其头。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像这个基座一定要弄个这样方方正正的黑铁块吗?这个扇叶就一定要弄成个直边直角的船浆似的吗?”许光明反问了一句。
一句话反问,刘建勋和许红旗都愣住了。
这时候刘建勋挪了挪屁股,双手不自然的曲起撑在桌边,正好看到许光明刚刚放在他面前不远的本子,上面用铅笔画了几幅图,虽然只是一些线条式的草图,但轮廓已经完全清楚了。
拿起这个本子,刘建勋先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只是这一看却再没挪开眼睛。
“咦,光明,你这画的是什么,有点像风扇。”刘建勋抬起头来问道。
许光明笑道:“我刚才只是想起风扇,就觉现在的风扇太难看了,如果风扇基座是圆的,哪怕是方的也可以在边角上圆个弧度,扇叶也可以变化形状的,总之不要那么死板都会让人觉得更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设计两只小灯做指示灯,外观颜色完全可以丰富一些,当然最紧要是轻便,并不是铁家伙才耐用好看,有些完全可以使用更轻便的合成材料,比如现在有不少地方采用的朔胶外壳,这样不但可以使风扇轻便许多,也更显人性化。”
“人性化?”刘建勋听得入神,最后听到人性化这个词时,显然很受触动。
许红旗这时拿过了刘建勋手上的本子,看着上面的草图,半晌道:“如果风扇做成你说的那样,的触能够提高不少人的够买。
说着看向刘建勋道:“建勋,这样的设计,我们能满足生产条件吗?”
刘建勋大点其头:“我觉得不会有问题,只是塑胶材料方面有些麻烦。不过应该也能解决。”
许红旗又看着许光明道:“这并不能让人在冬天跑来买风扇。”
许光明微笑道:“那他明年要不要用风扇,这个设计不只在设计趋向人性化,最紧要使用更轻便更廉价的材料,缩小体积拉低成本,只要成本低,定价便宜,我们宣传在冬天搞低价促销,不可能没人动心,毕竟这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买回去放着不用担心烂掉。关键是便宜,设计美观,能引起人的够买。还有,风扇一定要用来纳凉吗,工厂用的散热风扇呢,机器用的散热风扇呢,这样的风扇不会到冬天就不用了吧,还有为什么不可以反转扇叶,反吹风做成换气扇,看家里的厨房一炒菜油烟弥漫,如果有一台反转的风扇装在窗口把油烟抽排出去的风扇,我想动心的人也不会少吧。”
许光明说着说着停不下嘴了,又转头看向刘建勋道:“刘叔叔,你刚才说的话我不完全赞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短期内对我们红星这样的大厂有规模优势,但要知道技术含量越低越容易被人跟风,就说这风扇吧,我们推出新风扇,也许不用两个月人家就能跟着设计成这样,那我们呢,怎么办?这种产品就是数十人小厂都完全能生产,到时跟风者不知道会有多少,蚁多咬死象,到时市场一定会一步步的被跟风厂家不断挤占。”
许光明这样一说,刘建勋和许红旗脸色都变了,这不难想像,因为风扇的技术含量实在是低,最多在外形等个别细节上做些改进,但这同样不难,只要思路打开,人家跟风者说不定比你更先想到。
如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资这项业务没两年就被无数跟风小厂打败,损失不可谓不大。
“是我思虑不周了,看来,杨厂长的坚持并非没有道理,我们这样的大厂,还是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有可能保持优势。”刘建勋突然间变得很失落似的。
这句话显示刘建勋并非没有找过杨国中,而是杨国中没有支持刘建勋的想法罢了。
做为对手,刘建勋的想法被杨国中否决,最后却证明的确是他刘建勋想得太简单了。这不能不让刘建勋失意,这不证明他刘建勋的确不如杨国中了么。
倒是许红旗和许光明对刘建勋还高看了一眼,刘建勋可以放下仇怨,为了工厂的大局去找杨国中已经很难得了,现在还能直面自己的失误,更是难能可贵。
许光明马上说道:“其实并非低技术含量产品就完全不能上马,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就一定能撑起一个规模大厂,现在的红星厂的情况不就能说明一切吗?冰箱根本卖不动。在我看来,什么产品也好,各有各的优缺点,而想要畅销,首要做到三点:一是质量高,二是设计好,三是渠道畅,反而低价格不是绝对,只要保证质量好设计好的情况下,同类型中能尽量做至平价就不愁产品卖不过人家。一味的靠价格取胜是做企业的下下之策。不管是冰箱,还是风扇,同类型产品你价格低并不意味着买得人就多。反而有时候价格低会让人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而不敢来买。而我们红星厂目前效益不好,我认为就是要做的三点一样都没做到,却只一味的想在价格上取胜,结果受制于压缩机等原材料的价格影响和本身的技术水准造成大量次品和浪费等原因价格并不比别人低,质量反而不如别人。”
许光明说的口沫横飞,浑没察觉许红旗和刘建勋看外星人似的越来越惊异的目光,许红旗甚至就着手上的作业本子拿着那支铅笔飞快的把许光明说的话写了下来。
“质量高,设计好,我能明白,渠道畅又怎么说,什么意思?”许红旗写着写着,忽然抬头问道。刘建勋也看了过来,显然不太明白。
许光明被打了岔,咽了口口水,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表现不是小露锋芒,好像已经严重出格,刚才这些话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随便说出来吗。
顿了顿,许大少豁出去了,反正已经出格了,便把存货全掏了吧。不然也够许大书记和刘建勋琢磨的。像渠道的说法这时只怕能明白的很少。
许光明干脆也坐了下来,又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渠道畅,说直白一点就是销售网的开拓是否通畅,虽然现在的供销社因为网点分布广阔密集,在这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但不要忘了,供销社也有衙门的潜质了,不说服务态度这些细节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个地域的供销社在当地领导的压力下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手段,就说我们省的湖山,武陵,衡州这几个大市,虽然挨着建州不算远,但我们的产品在这三个市一直卖不动吧?”
刘建勋马上点头:“这三市原本还有一些销量,进入今年他们也有工厂转产冰箱厂,便再卖不动了。”
许光明微微一笑:“我听说这三个市转产冰箱的工厂技术水准和规模都远不如我们呢,他们的冰箱比我们好吗?我看不见得,如果你们去当地的供销商场看看,也许就会发现,我们的冰箱不知道摆在哪个角落呢,又怎么可能卖得动。”
许红旗和刘建勋面面相觑,好半天刘建勋才道:“可是除了供销社,还能有什么办法,不可能我们自己拖着冰箱沿街叫卖吧。除了开几个门市部也没有其他什么办法了,这还只是就近的做法,远了,这门市部就行不通了,难以管理,也会增加成本。”
“为什么不考虑与其他人合作?现在已经在改革开放,已经有一些集体甚至个人私营的商店或商贸公司,完全可以搞代理商制度把网点逐渐向周边铺开……”
“代理商?”刘建勋的疑问又来了。
于是许大少彻底化身教师,对两位年龄比他大了两轮的书记厂长进行市场经济的初期普及教育,可两位学生问题却是越来越多。最后不只是营销渠道的问题了,质量,设计,红星厂的现状慢慢延伸开去,直说得许光明口舌发干。
“……风扇完全可以上马,毕竟投入低见效快,哪怕畅销一两年也可以产生巨大利润,而且这个产品最适合发展目前规模还偏小,资金实力相对弱小的集体甚至私营商贸企业做为我们的下层代理商,当然紧要的就是像刘叔刚才说的这种产品适应我们红星厂的现状,能迅速消化大量待岗人员。不过为了红星厂的长远未来,这只能做为辅助业务,主要的资源还是要投放在更容易稳住市场份额的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生产上。一分厂的空调,二分厂的洗衣机研发都应该支持……不管什么产品,设计上紧记一点,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设计要人性化……原材料和配件方面,比如塑胶,省内解决不了还有外省啊,比如鹏海特区、海门特区有大量港台商人投资了,这类企业在鹏海一定不少,他们的产品相对来说质量要好,而且服务质量高,能做到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虽然特区工厂偏向出口销售,但内地十亿人的大市场我不相信这些商人不眼红,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入运输更不用担心,我们建州别的可能要担心,唯独交通在整个南方都是数一数二的,东进西出,南下北上往哪都畅通……”
说到这里,许光明真是口里都要干得冒烟了,端起许红旗面前的茶杯,咕通一声全喝下去了。
这时许红旗和刘建勋两人似乎才从教学氛中清醒过来,许红旗看了眼手上的手表,才发现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今天这次真是让我受益良多,许书记,光明这孩子不得了啊,现在就这么能耐了,以后一定是个能翻天的人物。”刘建勋轻吁了一口气,对许光明大为赞扬。
许红旗看了自家儿子一眼,虽有些疑惑,但儿子如此能干,他自然也是高兴得很。刘建勋一番称赞,许红旗心里受用,嘴里却道:“调皮捣蛋,不知从哪听来这些东西,建勋你再夸他,他现在就能在家里翻天了。”
许光明听了老爸的话,郁闷的不行,好像他说的是抄袭别人似的。
这时许红旗又道:“给你布置个家庭作业,结合红星厂的现状,把你刚才说的话整理一下,弄出个你说的那什么计划书出来。”
许光明越发郁闷,这作业可不好做,好在这时刘建勋说了句:“红星厂的情况,光明你若有什么疑问就来找我。”让许光明松了一口气。
许红旗和刘建勋都还有事,双双离开,扔下许光明开始抓耳挠腮想着怎么整出这份计划书来了。有时候说总比做容易,说的时候天南地北想到哪说到哪,想要完整的写出来却非易事。
哎,谁叫许书记是咱爸呢,红星厂好坏与否也是可能影响老爸前进的关键问题,这作业必须得做,还要尽一切可能做好。
……………………
不容易啊,总算熬上分类新书榜了,不过挺危险的,继续求支持,作者不想后退,只想前进,需要更多的收藏,更多的推荐,更多的会员点击,你轻轻几下,就能助作者达成心愿,先谢谢各位鼎力支持的大大!
第14章怎样才能一夜暴富
许红旗布置的家庭作业许光明一做就做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毕竟严格来说许光明也就是个半桶水,只是有些超前的见识,根据前世的一些成功经验嘴里说的顺溜,真写起来涉及到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面不免就要卡壳。
最后只得跑去查资料,好在红星厂是大厂,有个小图书馆,县里文化局也刚刚建了一个图书馆,虽然里面的藏书实在少得可怜,但多多少少也能找到些资料。
这一番弄下来,许光明自觉累是累了点,不过便是他自己也觉得学到了许多东西。可惜现在文化事业很不发达,而且图书馆里的藏书中尤其是经济类的,许多内容在许光明看来是不合未来发展的,对他没什么大用。否则他觉得还能学到更多东西。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了这番经历,以后许光明表现太过出色时,大可以在图书馆的书上看来为由蒙混过去,不会表现的像先前那样天外来客般的让人惊异。
虽然事实上他真是天外来客,但这只能做为他个人的秘密。
一个计划书弄半个月,许红旗自然催过几次,期间刘建勋更是来过好多次,有时候还带些厂里的资料来,有时候明说是来继续取经,听听许神童的高论,事实上也只为催促来的,只是他不好像许红旗那样直接开口罢了。
半个月做出来的计划书当然内容不少,足足十几页,许红旗看过都难得的当面狠狠表扬了一番,刘建勋更是奉如宝典,当着许红旗和田秀玉的面把许光明夸得跟天上神仙下凡似的。
田秀玉原本不太清楚,后来知道自家儿子这么本事,成天乐得跟什么似的,若不是许红旗交代她不要到处去说,估计田秀玉同志真会乐得到处宣传,她家出了个神童,那许光明可就真有得烦了。
许光明的计划书的确很好,不过他的思想相对现在来说太过超前,比如里面有些计划受限于如今的政策绝对不可能办到,有些太过超前的计划以红星厂现在的情况也难以办到,这些许红旗又不是傻子,自会取舍。
后面许红旗把此事交给刘建勋另行整理,就不关许光明的事情了。如果照着这样的计划都不能把红星厂搞手,那只参证明许书记和刘建勋同志的能力有问题了。
不过经过此次,刘建勋常来许家,与许红旗的关系密切了许多,许光明也很高兴,老爸在厂里又有了一个足够强大的班底成员,帮助肯定不小,别看刘建勋现在没什么实权,但级别在那里,他本人也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许红旗毕竟是厂里的一把手,逐渐给刘建勋增加权力并非做不到。
完成了堪称超级任务的计划书,许光明一时间不免有些空虚,闲得蛋疼了。只好四处晃荡,看看有什么发财的好路子,田秀玉倒是经常叫许光明去同学家走走,别没事老在街上闲逛,可是许光明怎么也难跟那些现在在他眼里跟小屁孩差不多的同学成天玩在一起。
他们玩的,对许光明来说都过时了,就算可以玩,心理年龄的差距也总让许光明觉得跟这些同学有天大的代沟。
倒是这段时间在街上到处闲逛,认识了街上不少人,许多人都知道许书记的儿子喜欢逛街,这一来,人认识多了,一上街,到处都是跟他打招呼的人,许光明也从不摆衙内大少的名声,有时候碰到什么事能帮忙的还会主动帮忙,这样反倒让他许大少的好名气传开了。
现在建阳街上甚至整个建江县谁不知道许光明许大少年纪不大,但懂得东西多,人和气,爱交朋友,对谁都笑脸迎人。有时说的话还特有水平,能不有水平么,许大少有时说的东西根本超出了这个时代的人的想像,但听过后回味却总会恍然觉得大有道理。
就连堂堂的大毛哥周大毛经过几天的接触,现在都快成许大少的跟屁虫了,没事就老转悠在许大少身边。在大毛哥眼里,许大少真是学究天人,有时冲口而出说的话,说的东西,说的事情他周大毛愣是半天都转不过神来。
有时许大少实是闲极无聊讲个故事,身边刷的就围了一大堆的人,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无比入神,能不入神么,这时候文化娱乐如此贫乏,普通人连本像样的小人书都难买到,何况是许大少总是无耻的抄袭前世网络小说上的“名著”。
网络“名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爽!
大毛哥就最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听到某某三妻四妾他兴趣倒不是很大,可是听到某某扮猪吃虎,最后揍得某个不开眼的牛逼人物鼻青脸肿时他一准就瞪大了那双铜铃眼连声叫爽。哥们就得这么干,不开眼的,便要狠狠的踩,狠狠的揍……
大毛哥事实上就是被许大少这些装逼揍人的故事给吸引的。要不是这些故事,大毛哥倒不见得愿意老跟在许大少身边,因为许大少有时很啰索,得闲就会跟他说:“大毛哥,小心啊,叫你那些朋友小弟什么的赶紧的别没事再在街上瞎混了,找点正经事干。”
这让大毛哥很头疼。
这日下午许大少闲得无事又逛到了街上,周大毛穿着那身联防队的虎皮正走在红星路西段,远远的就跑过来了。
“许少,今天讲不讲故事。”
许光明一听脸都绿了,故事都当饭吃么?事实上讲故事只是他穷极无聊打发时间罢了。真让他天天讲,他能乐意?你当这是好差事么。
如果故事能换钱就另当别论了,可他堂堂许书记家的少爷难道为了讲两个故事当说书的收点茶水钱吗?
可惜这个时候可没有出版社会出版这么离经叛道的故事,就是武侠小说也不行。只有那些文艺作品才吃香,可惜许大少脑子里这方面的存货实在找不出来,不然就可以凭这个赚钱了。
“大毛哥,你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一夜暴富?”许光明望着那比后世的乡村大道也热闹不到哪里去的红星路悠悠的问道。
人气代表着商业的发达程度,代表着更多的商机存在,看这红星路的情况就知道这年代想快速赚大钱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就得找准路子。
不过问大毛哥也是白问。
果然周大毛一听许光明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愣了好半晌,才抓了抓头皮道:“抢……”
话还没出说完,许大少已经一脚侧踢过来。
周大毛闪过许光明的偷袭,也不由讪讪一笑,开玩笑,要许大少靠抢劫一夜暴富,这什么馊主意。便是他周大毛也不会干这种事。
“许少现在要去哪。”
一说起这个,许光明就要叹气,家里的电视不好看,红星厂倒是有电影院,可惜那种电影许少实在提不起劲,红星厂和县里的图书馆藏书又实在太少了。
这年代生活娱乐真是贫乏。
“我去修车行。”许光明也忍不住抓了抓脑袋,半晌才道。
一听去修车行,周大毛的神色便有些不对头:“你又要去帮那莫老倌修车?许少,你老干这活不嫌丢份吗?”
莫老倌,大名莫华,都五十好几了,本来一直在镇里的农机修理厂工作。
不过华夏的农机类小厂多如牛皮,往往一个街道,一个乡镇就有一家农机厂、修理厂什么的,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效益可想而知。
前几年起莫老倌所在的修理厂便已经入不敷出了,三年前更是完全陷入了半停产的困境,于是年纪偏大、年轻时就瘸了一条左腿的莫老倌自然成了长期待岗人员,最后为了生活开了一家修车行,当然是修自行车,开了两年多了,生意勉强还算过得去。
算起来,莫老倌是整个建阳镇最早一批做老板的人了,在那时政策还多少有些模糊,谁也不知道哪天是否又会反复的时候,敢这样做的都有些胆魄。
当然五十好几岁了还有如此胆魄,生活压力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红星这样的万人大厂的存在,这建阳镇拥有自行车倒是也有不少,修车的生意自然是有的,特别是如今自行车渐渐成为年青人结婚的必备大件,自行车渐渐增多,莫华的修车行生意最近一年来也更好了一些。
不过莫华都五十几了,年青的时候又瘸过一条腿,身体不是很灵便,生意好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太好的事。请个人嘛,又不能保证每天都有那么多活,毕竟多个人多份开支。
许光明前几天逛街看到五十几便半头白发的莫华瘸着一条腿忙得上气不接下气,有些可怜,顺手帮着搬抬了一阵,后来一时手痒正经帮忙修了几辆车子。
许少前世生活落魄时干过的不少行当中,最早一个行当就是在一个修单车的小店做学徒,虽然没做多久,在他所干的行当中,这是干得最短的一个。
不过修单车也足以应付了,毕竟修单车的技术含量实在不高,现在的单车比他前世修的还要简单,自然不成问题。
莫老倌人挺好的,要塞些钱给许光明,不过那点钱许光明真没看在眼里,自是不会接的。
而莫老倌也有原则,许光明不收钱,他就不再让许光明帮忙,情愿自己一瘸一拐累得气喘吁吁。
许光明实在看不下去了,最后答应按件计费,每帮他修一辆车莫华分一半的修理人工费给许光明,不过搬搬抬抬不算,莫华这才答应。这样下来,许光明有了些意外收入,当然莫华也绝没有吃亏。因为多一个人,修车的速度快了,人家着急的,自然都更愿意把车放这来修。
结果让许光明都有些意外,这几天生意居然越来越好,结算下来许光明一天也能拿个块把钱,在这年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红星厂这时的平均工资一个月不过几十块。而且许光明并非全天上班,只是最忙的时候帮一帮。
按这样算,一个月下来如果每天生意都这么好,许光明的工资说不定能顶得上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大姐许家宁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这几天实在没事干许光明就会晃到那里去,一来帮忙,二来可以打发时间,三来能赚些钱花,钱是许光明现在最急需的。许光明自己也没有想到,前世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修单车,重生后第一份赚钱的工作居然还是修单车。
看来有时候历史也会在偏离中不断的纠正航向。
第15章修车行(求收藏推荐)
不过周大毛的话许光明听了有些不乐意了,什么叫丢份,修单车很丢人吗,其实这行当在这年代来说也算是真正的技术活。
没看现在建阳街上那些个修理收音机和修鞋做衣服的小铺子一两年已经冒出好几个,修单车的却还是只有两个,除了莫华的修车行,另一个还是属于镇供销社办的维修站。证明这单车懂得修的人并不多。
许光明撇了撇嘴道:“靠双手劳动赚钱很可耻吗?总好过你那些所谓的兄弟,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干,就会在街上瞎混。你看看莫老倌都五十好几了瘸着一条腿都还在修车,你那些兄弟看了不惭愧吗?”
一说兄弟,周大毛立马不吭声了。
建江县没建县之前,每个镇的治安都很差,跟现在华夏大多数地方一样,社会风气极坏,一些流氓混混连警察都不怕。
周大毛也是这时纠合了一班兄弟,其实一没立字号,二没犯下什么杀人抢劫、流氓滋事的刑事大案,就是一伙兄弟时常聚在一起,大多都是红星厂的子弟,并非无业人员,只是碰到有外来人欺负红星厂子弟时出头打过很多架才被视为一体的团伙。
不过红星厂子弟人多势众,又能齐心,虽然不会下狠手犯血案,但即便县里甚至市里其他角头老大在周大毛这帮人面前也得掂量一下,大毛哥的名声就是如此而来的。
建江县成立后头一个月也没什么变化,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杨国华不够气魄,建江县的警察在周大毛这些大哥级人物面前仍然得装孙子。
直到两个月前甘秀才调来当常务副局长强硬出手,很是慑服了这些大哥,一些犯了大事的毫不客气被扔进了监狱,一些只是犯些打架等普通事件的大哥也老实了许多,有些则干脆转去了其他县市继续当大哥,有些差不多就散了。
建江县的街面为之一清。
周大毛的团体也是甘秀才强硬威压开始瓦解,该上班的上班,周大毛等好几个人领头的刺头最后作为红星厂的派出人员进入了建阳镇派出所联防队,这个小集体事实上就散了。
只剩下少数十几个并非红星厂的子弟最后无事可做,还在镇上瞎混。许光明说的自然是这些人。
半晌周大毛才抓了抓头皮道:“这不是找不到活干吗,我说过他们很多次了,放心吧,我一定多给他们说说,实在不行,让他们也跟莫老倌一样开个修车行算了。总有个地方安身。”
许光明不由好笑:“他们会修车吗,开修车店还不得饿死。”
“这不有你吗,许少,帮谁不是帮。”周大毛脸皮倒是厚,刚说干这活丢份,紧着就打起主意来了,不过大毛哥为了兄弟的活路能厚下脸皮求人也足见仗义。
许光明脸色稍霁,想了想道:“不一定非得开修车行,他们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才能干得好。”
说完挥了挥手道:“这事我考虑下看能不能帮上忙,给他们找个好活干,你该干嘛干嘛去吧,我走了。”
“正好也有些口渴了,去莫老倌那讨杯水喝,反正所里也没什么事。”周大毛倒没有就此而去,跟在了许光明屁股后头。
莫华的修行车就在红星路东头,一间小瓦房,虽小小,不过前后有两间,以前这里是个小庙,破四旧的时候废弃了,不过事实上房子损坏不多,莫华开修车行的时候打点了关系,才从镇里借到这间小瓦房。
虽然老旧,不算什么好房子,但修自行车有这样的地方很不错了,前世不少修单车的不过就是搭个简易棚子,有的甚至就是拿着工具和配件坐在路边也能开张。
沿着红星路往东走,走近路口,便能看到悬挂着老莫修车行木牌匾的小瓦房,虽然位于红星路东面尽头了,算起来有点偏,不过现在全镇也只有两个修车行,镇供销社开的维修点,服务态度自然不如莫老倌自个的修车行,所以生意反而比规模更大条件更好的供销社的修车行好。
走到小瓦房前,就能看到一个半头白发,一脸皱纹,瘸着一条左腿一拐拐的老人家正在吃力的搬一辆自行车。这个老人家就是莫华莫老倌了。
莫老倌虽有五十多岁,但许多不知情的人光看面相都会以为莫华足有六十好几甚至七十了。
这时候的自行车又大又笨重,一个老人家搬起来还真累人。
“莫爷爷,今天事情多吗?”许光明上前搭了一把手,一边问道。
莫华看到许光明,满是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这可是他的运财童子,虽然他坚持给许光明分钱,但他自己也赚得多了,比原来要多得多。算是真正能赚钱了,以前生意好时,他一个老人家根本忙不过来,别人赶得急的就只能跑供销社维修站去,他也没办法留住客源。一个月下来也只能勉强糊口
许光明不过是这几天来帮忙的,结果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仅仅几天时间收入顶得上以前半个月有多。而且许光明不干事不收钱,干活了也只收一半人工费,比单请一个人划算太多了。
“事情多,有几辆问题比较大的,答应明天来拿,我放在里间了。”
修车行并非只修车,打气换轮胎换个把现成的小零件的小活其实更多,只是这种活一般都是人家现修现走,不会留下来。这种活也用不着许光明帮忙。
再说这种活一般在外头就完成了,不用搬到里面去,难道真让许大少的站在外头给人打气换轮胎?
许光明无所谓,但老许家只怕不能丢这个脸。
所以许光明每天来了,其实都是在里间工作的,一些有大问题的车子都会搬到里间,许光明就是修这些车子。
走进里间,许光明愣了一下,只怕不是事情多,而是很多。里间这时居然摆了七八辆车,加上一些配件放在那里,已经挤了半个房间了。
“莫爷爷,怎么这么多车。”许光明伸出脑袋朝外面问道。
莫华正在给一辆自行车充气,闻言特地站起身来,走过来笑道:“得亏你,修车又快又好,而且什么牌子的都能修,便是刚出的新牌子你也会修,现在我老莫修车行的名声怕是要传开了,今天生意比昨天还好得多,我上午忙到现在都还没吃饭呢。不然你看到的车更多。”
虽然累,但累得有成果,那就累也高兴,看到莫华那老脸上洋溢的笑容,许光明也觉得有成就。
“都快两点了还没吃饭?要不你先回家做饭去吧,我帮你看着,这正当午的,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人来。”许光明连忙说道。
周大毛以前成天在街上逛荡,自然认识莫华,这时自个找到开水瓶沏了一壶茶,正在一旁喝着茶滋滋有味呢。听到莫华还没吃饭,便站起来道:“这样好了,我到街口给你买个饭来。”
改革开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中央为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正名后,建阳镇也渐渐的多了一些搞个体经营的店子,其中尤以投资小见效快容易上手的饭店为多,几个月便又冒出好几家,红星厂上万人,像周大毛这样的人不少,自己不做饭,常到外面吃,这些就是饭店的主要客源。
加上建江正当建州与莲城两市来往的大道上,过往人员也不少,偶尔也能有些外来的客人。所以这些饭店生意也都不错。
不过再多开几家就难说了,事情往往都是这样,胆子大的吃螃蟹,胆子一般大的在后面一味跟风,结果恶性竞争,最后大家都没得混,前世好多行业就是这样做垮的。
老莫显然犹豫,毕竟对他们这老一辈的人来说,能省的就省,自己做饭自然不要多花钱,只是周大毛这人向有凶名,老莫不好意思拒绝,便要从口袋里掏钱。
这时周大毛连忙道“别,老莫,一顿饭而己,我请你,你也算是许少的朋友,我能接你的钱吗?”
许光明却微微一笑,他知道周大毛不过是看这地方隐蔽,正好顺便可以买瓶酒来躲这过过瘾。不过一顿饭要不了几个钱,周大毛虽然工资也不高,但这点大方还是有的。
老莫还要说话,许光明已经说道:“莫爷爷,让他去吧,他不过是酒虫犯了,买酒顺便给你买个饭。”
许光明这样一说,莫华年纪虽然大,也是个放得开的人,没有再推拒,周大毛便兴冲冲的出去了。
“喂,有人吗,补轮胎!”周大毛刚刚出去,外面紧接着就传来喊声。
“来了!”生意上门,莫华转身的速度风一样,瘸着腿似乎都不比刚走的周大毛慢。
许光明自顾推了一辆单车出来,一辆凤凰牌,仅仅是刹车线有问题,这种毛病不复杂。其实修自行车说起来真的不难,只要工具配件齐全,修一辆要不了多久,对许光明这种年青人来说也用不了多少力,这份来去自由也不算累的工作许光明也是满意的。
一夜暴富很难,那就踏踏实实从低做起!
正换着刹车线,却听到外边刚叫修车的人似乎下意识的在问莫华:“老人家,这镇上有会修电视机的吗?彩色的!”
彩色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