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超级时光会所

超级时光会所第1部分阅读

    《超级时光会所》

    第一章楔子

    时光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来都不去回答,因为会所的成员们从没给过我一个确切的说法。然而,我必须在此重申,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这就是我每年花三百万美元来维持这个会所的根本原因。

    ―――杨飘逸

    楔子

    2009年12月17日,傍晚,英国曼彻斯特。

    整个城市里热闹非凡,作为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在每一年里最热闹繁华的时节,莫过于圣诞节前一个礼拜了。从特拉福德到斯托克波特,每个城区的街道上,商店里到处张灯结彩,大购物中心里的无伴奏合唱随处可闻,苏格兰舞和风笛声四处飘扬。货架上全是漂亮的圣诞礼物,从精巧的巧克力,到装在漂亮瓶子里的食用橄榄油,你所能想到的圣诞礼物都能在这个时候看到。

    而维多利亚火车站前的邮局,或许是这热闹城市里此时最繁忙的场所。因为英格兰人出了名的喜爱鲜花,每年的圣诞佳节当然是送花的好时候,近年来由于邮政服务越来越迅捷方便,各种通过邮局送花的业务也就无比火爆!一束束包装得美轮美奂的鲜花,配上订花人亲笔书写的卡片,被进进出出的邮差们带往全国各地,用节日的祝福温暖着寒冷冬季里的每一个人。

    “先生,您是要订购邮售鲜花吗?”笑容可掬的女邮政服务员拿起了介绍册,册子上展示着大英邮政最新的圣诞服务套餐。

    “不!”格伦把手伸进了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用手轻轻的抚平,凝视片刻,然后交到了服务员的手里:“我想把这封信寄给我的教授威尔逊爵士,但是我希望爵士不要太快得到它。邮局有这项服务吧?唔…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不想打扰爵士的好心情。”

    “当然没有问题!圣诞假期之后送到。”女邮政服务员的职业笑容掩盖了她的惊讶,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年代,邮寄手写信件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圣诞节期间,除了那些像雪花一样飞来飞去的贺卡,好像这还是本周第一封信。而且从这位顾客的语言里可以听出,这封信里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可为何顾客本人的脸上却是那样一副眉飞色舞的幸福模样呢?

    “没有人会知道原因!除了我自己!”格伦站在邮局前的街道边上,用力拉拉了脖子上的围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再缓缓的吐出来,凝结成白色水雾的气息迅速消散在他年轻的脸庞周围。盛大的游行队伍从他面前经过,鼓点声、乐器声、还有圣诞老人装扮者的歌舞声,无数的欢声笑语飘扬在漫天绚丽的焰火里,而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像他这样默然站立在街边的年轻人,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内心里究竟洋溢着怎样的喜悦!再过半年,或许再过几个月,他的名字就会响遍全世界,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下周,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我应该能得到想要的第一个结果了!”格伦快速穿过人群,瘦削的声形淹没在了人群里……

    第二章有朋远来

    中国新年已经过去了,热闹的气氛虽然还未完全消退,但是对于孤身一人的杨飘逸来说,过不过年其实没什么区别。此处是香港太平山,从杨飘逸所站立之处望出去,香港的夜景真的很美,无数璀璨的灯光从维多利亚湾两侧向天边蔓延,仿佛两颗巨大的夜明珠镶嵌在静谧的罗带之上。更远处的青马大桥,即便已是深夜也依旧被快速往来的车灯映衬得像条火龙,毫不畏惧地熏烤着远比它更强大浩瀚的太平洋。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杨飘逸还有一个父亲相伴,不过他父亲就在过完那年的中国春节后去世了,除了留下他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外,当然也还留下了一大笔可观的家产。

    杨父生前是做古董生意的,一辈子辛苦忙碌,累积了许多财富。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假如顺利继承了大笔财富的杨飘逸是个勤奋上进的人,那么他就应该把这些财富发扬光大,或者继承祖业或者开拓新事业;又假如杨飘逸是个懒惰虚荣的豪阔子弟二世祖,那么他应该开着法拉利或者阿斯顿马丁出入名流汇聚之处,泡明星玩游艇,在澳门赌场和香港马会把钱挥霍一空。

    只可惜,杨飘逸却出乎了所有熟悉杨家父子的人的意料,他不属于上述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很多人都说杨飘逸是个怪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否认。在继承了父亲的财富后,孤身一人的他就消失在了香港所谓的上流社会。除了在旺角保留了一间很小的古董铺以示怀念之外,他关闭了父亲名下的所有连锁店铺、拍卖行、展览馆,辞散了所有员工,甚至连他父亲生前在马会注册拥有的那匹价值三百万港币的纯血马“红翼”,也被他给卖掉了。

    他根本无心事业,但更无心败家挥霍。他从来不去那些销金窟,赌场、夜店、明星派对、名牌名车,那些地方你不大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可以这样说,杨飘逸从所有人们认为他应该去的地方消失了,他要过他想过的生活,即便那些曾经是他玩伴的纨绔子弟们当面嘲笑他是个怪人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的承认。

    “怪人又如何呢?大概,我想知道的事情在那些人眼里是如此无聊吧!”杨飘逸从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中转过身来,现在他面前的这座三层半高的位于太平山上的花园式小楼,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梦想与生活,就是他所命名的“时光会所”。是的,在富豪云集的太平山上,这样的建筑并不起眼,可要是你知道香港的地价有多么昂贵,要是你知道太平山的宅地价钱又是香港地产均价的多少倍,你就会明白杨飘逸究竟为建起这幢不起眼的小楼花了多少钱,更别提他买下了楼前这条通往上山大道的小路,并命名为“时光旅程”。

    杨飘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想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他想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他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未消减!小时候老师告诉他宇宙无边无界,长大后卢卡斯教授霍金用莎士比亚的话告诉他说“纵然生活在果壳之中,我依旧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所以,杨飘逸建起了这座时光会所!准确的说它是一个俱乐部!一个属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旅行家、宗教人士、所有领域的杰出学者和探险者的俱乐部。或许你会很好奇杨飘逸用什么东西来吸引这些人,而杨飘逸可以告诉你的答案是,他向俱乐部会员提供免费的公务舱往返机票,免费的食宿,酒水音乐游泳池、俱乐部内的一切设施都免费!他向那些探险家们提供一部分旅行资助,向那些发明家们供应一些小器材,为科学实验提供力所能及的经费支援,他还每月编发一期仅供会员浏览的会所杂志,虽然这每年大约要花掉他三百万美元。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俱乐部这伙人最好的粘合剂。每个周末,俱乐部里都会举办一期时光沙龙,这个沙龙就是让那些知名或不知名学者们愿意加入俱乐部的最大原因。

    想想看吧,当你在试验室或者研究基地里被某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所困扰,郁闷到无法自拔的时候,难道你不会想放松一下心情,找个地方聊一聊吗?在优雅的钢琴声中喝杯1975年的红酒,听一听旅行者和探险者带来的最新奇闻,介绍一下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联络一下科学杂志主编的感情以便发表论文,又或者共同分享前沿科学带来的激动,结识下一站行程的战友,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并且自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交通发达的年代也不会花上太多宝贵的时间,为什么不呢?

    当然,正如可以预料的那样,时光会所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在圈子里有了很大的名气,有许多人向杨飘逸发出过申请,只不过能够通过申请的人实在寥寥无几。

    时光会所不欢迎那些徒有其名的家伙,更拒绝那些所谓的社会名流,完全鄙视那些只是为了在学界里升迁而并不是真心搞研究的人。所以五年来,到目前为止,俱乐部里的会员连杨飘逸这个会长在内只有一百七十八人。而这一百七十八人大多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忙累得像条拉雪橇的狗,每个周末的沙龙通常也就人参加罢了,甚至有些周末一个人也没有。

    然而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杨飘逸的生活,他的全部。

    他经常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雪崩时的真实录影,听到量子物理前沿的最新发现,笑话那些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陋习,辨认波斯古墓里的壁刻拓本,以及关于流星雨的预告,看到那些学者们在一起争吵、碰杯,最后曲终人散。

    “杨先生。”会所经理唐雄兴奋的声音打断了杨飘逸的回忆:“今晚的客人们已经到了,您一定猜不到来的人是谁!”

    “是谁?总而言之是你喜欢的人,要不然你怎么如此兴奋?”杨飘逸太了解唐雄了。这位身材壮硕的中年会所经理学历不高,曾经在香港警界里有点名气,几年前因为与上司闹矛盾而辞去了警员的职务,然后被杨飘逸看在朋友推荐的份上聘用进了时光会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雄在尽职尽责的同时,居然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尤其是那些旅行探险者来的时候,唐雄总会带着现在这副兴奋的表情,因为他喜欢听那些天涯海角发生的奇闻逸事,有时候还摩拳擦掌地想跟着别人一块去。当然,这只是唐雄自己的想法,杨飘逸从来都不允许他擅离职守,想带薪休假?除非唐雄还是公务员,否则想都别想。而假如来时光会所的人是那些专家学者,唐雄则肯定兴奋不起来,因为他永远也搞不清那些自然科学家嘴里说的东西。

    “哈!您好像只说对了三分之二!”唐雄眉开眼笑道:“今晚来了三个人,有两个人我喜欢,但另外一个人就实在令我郁闷。”

    “少卖关子!”杨飘逸皱眉道:“究竟谁来了?令你郁闷的人总不会是上周才来过的威尔逊爵士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杨先生有进入警界的潜质!猜得挺准,威尔逊爵士真的又来了,大概他爱极了我们会所的咖啡。”唐雄一副神秘兮兮的表情:“另外那俩,嘿嘿就真是活宝了,维京兄弟哟,我可有好一阵没见过它们哟!”

    “那俩维京人?”杨飘逸大笑道:“难怪你这么开心,真是有朋自远方来啊!

    [id=1447991,n=《我的代号叫蛔虫》]

    第三章身份特殊

    也难怪杨飘逸和唐雄一样感到开心!因为这俩“维京”人实在是活宝得可以!

    这个世界上,除了乔汉森和斯特拉诺之外,大概没有哪个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国家的人还用这个代表着野蛮和血腥的中世纪名词来称呼他们自己了,更何况他们的专业跟航海抢劫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乔汉森和斯特拉诺是瑞典人,以前几乎不为人所知,据说只是瑞典历史社会研究所的普通研究员,专门研究海洋航行史。可天知道他们的脑子发生了什么问题,从七年前开始,两人突然疯狂爱上了古埃及学,于是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跑到埃及刨人祖坟(这是唐雄的说法)。结果还真让他俩蒙着了,也许是天赋也许是确实有点本事,反正他们运气不错,一刨一个准,年年都出成绩,转眼间竟成为古埃及学的顶尖学者,论文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多次获得瑞典科学院的各种奖项,真正是此领域炙手可热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两年前当他们申请成为会所成员的时候,久闻其名的杨飘逸没有丝毫犹豫就签了字。

    虽然俩维京人不常来,大约每年也就来个一两回吧,可唐雄却非常喜欢他们的刨坟风格。因为乔汉森和斯特拉诺是出了名的快枪手,一旦让他们觉得哪个地方有挖掘价值,他们会立即如饿了七天的野狗一样窜过去,甚至不管埃及政府的审议文书是否下达,反正先挖了再说。而且他们的挖掘方法实在很黄很暴力。

    需要举例吗?上次乔汉森和斯特拉诺发现了一座据说很有价值的第7王朝的遗迹,立即不管不顾的动用了铲车、压路机(杨飘逸一直没想明白不知道这玩意对考古有什么用)、大型水炮和大型挖掘机,甚至――请你注意一下――由于那遗迹旁边的一座小型奈芙蒂斯神庙有点碍事,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使用了陶式反坦克弹,千万别问他们是怎么搞到那玩意的,因为听说过这事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反正遗迹出土之后神庙踪影全无,哦!纠正一下,起码杨飘逸听说美丽可爱的奈芙蒂斯还剩下半边身子。“那破庙又小又没价值还碍事,留着干嘛?直接炸一干净!”这句话是乔汉森在上次来香港时说的,正对唐雄的胃口。

    他们的做法当然会引来很多麻烦,至少他们被埃及警察逮捕的次数足有一打以上,还先后数次被埃及驱逐出境,甚至引起过两次政府级外交争执。若非他们确实在考古领域建树极多,且确实为古埃及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埃及政府绝不会允许他们踏入尼罗河三角洲!从这个角度上讲,乔汉森和斯特拉诺完全对得起“维京人”这个恐怖的称号。

    而威尔逊爵士亦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若非学界里的顶尖人物也进不得时光会所的大门。准确的说,威尔逊爵士是剑桥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对于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和成就数不胜数。特别是去年,威尔逊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方程里求出了一个两个个奇怪的解,从而成为了今年诺贝尔奖的最热门人选。

    是的,很多人都曾经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方程里求出过解,并且这些解五花八门,以致于物理学界对整个宇宙的描述也多种多样,但是从没有人会因为一个解而获奖。

    可威尔逊求出的解实在太特别了。假如他是正确的,那么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许多部分将会被大幅修改。只因为威尔逊爵士的解,能够解释“量子纠缠”这种奇怪的现象。

    当前的理论物理学认为:基本粒子总是成对产生,然后就相互影响,当这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状态上的改变,那么另一个粒子在相同的瞬间也会发生变化,不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即便一个粒子在宇宙的这一头,另一个粒子在宇宙的那一头,变化也总是同时发生。对于这样的现象,描述宏观宇宙的以光速为宇宙上限的相对论无法解释,而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物理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而威尔逊那个原本用来描述宏观世界的解,却竟然出人意料地联系上了微观世界中的“量子纠缠”。在这个解的描述中,有一根开放的弦,两个粒子是弦的两端,当一个粒子――也就是弦的一端――发生变化的时候,实际上整根弦都在同时振动,致使我们看到的另外一个粒子也在同时发生变化。只是由于这根弦除了两端在四维时空中让我们看见之外,其余部分卷曲在额外的维度之中,所以在其他维度的快速能量传递让我们无法看到,所以在四维时空中就会出现“量子纠缠”的现象。

    这个理论并不影响四维时空中相对论的成立,避免了在四维时空中违背相对论光速上限的原则,同时又很好的结合了量子理论与弦理论,以致于此理论一经发表,就让整个物理学界看到了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相统一的曙光。关于这件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性,或许可以用近来的一个传闻来佐证,据说大名鼎鼎的霍金教授在看了威尔逊的论文后,一度打算把“卢卡斯教席”这个崇高的位置让给他……

    “杨先生。”唐雄很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您知道我听不懂这些,爵士如果真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我会阅读您在会所杂志上所撰写的报告的。但是现在,为什么我们还不快点进到会所里去呢?”

    是的!让我们进去吧!因为杨飘逸也很想搞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上周才来过一趟的威尔逊爵士又来了呢?从英国飞到香港要十几个小时,对于威尔逊这样的大科学家来说,难道不是太奢侈了吗?虽然会所里的咖啡确实很好喝,但也不至于让威尔逊如此来回折腾吧……

    第四章激流勇退

    (注一)希格斯玻色子:基本粒子模型中尚未证实的重要一环,由物理学家希格斯首先提出,能够赋予其他自旋为1/2的基本粒子以质量,当前欧洲启动强子对撞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和证实该玻色子的存在,从而找出物质质量的起源。

    (注二)美尼斯:被《埃及史》作者曼内托认为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创始人,后世历史学家众说纷纭未能证实。

    会所的一楼占地600多平方,被设计成三个模块,其中一间近两百平方的屋子就是专门为了沙龙而设计的,装修、装饰还有家具全都是欧洲中世纪的风格,新来的乐师正在提琴的伴奏下自我陶醉般演奏着会所成员最爱听的钢琴曲,塞内维尔和图森共同创作的《星空》,红酒的气息与咖啡的香味缓慢萦绕,幽暗的灯光正等待着客人们叙说又一个不同的故事。

    确实有些不同!自打走杨飘逸进屋子后就发现了这一点。不!杨飘逸所察觉到的不同之处并不是指那个新聘请的乐师,新乐师的钢琴弹得很好,至少不像前次请来的乐师那样能把《秋日的私语》弹出摇滚风格。

    不同之处在于,此时正在会所里的客人们,实在奇怪到了极点。乔汉森满脸沮丧,坐在沙发上看着面前的酒杯发呆。斯特拉诺更是坐在了地上,半边身子靠着沙发,脸色彤红,手里还拿着半支伏特加,很显然在这之前他已经喝了不少。

    最奇怪的是,乔汉森和斯特拉诺的身上竟然西装革履!

    “我有幻觉吗?他们穿着正式的西装?”杨飘逸愕然中望了望唐雄,因为这实在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要知道这俩维京人可都是大忙人,以往来到香港时身上都从没有过整齐干净的装束,甚至有一次杨飘逸还开过他俩的玩笑,说即使在满屋子咖啡的浓香中都能分辨出他俩身上带着的木乃伊气息。

    “我猜他们是遇到麻烦了!”面对杨飘逸的疑惑,唐雄摊开了双手:“不过刚才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什么也没说。”

    “这可不是好兆头!”杨飘逸疑惑道:“我认识的乔汉森和斯特拉诺先生难道不应该是一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模样吗?”

    除了俩维京人之外,威尔逊爵士也与以往的表现大相径庭。

    爵士虽然端坐在沙发上,但却显得心事重重。皱着眉头不停吸雪茄倒也罢了,最要命的是,正摆放在爵士面前的咖啡,看上去并没有被喝过的样子。要知道威尔逊爵士乃是会所里出了名的咖啡狂,而他面前的这种咖啡则是蓝山极品中的极品,是杨飘逸专门请人从牙买加蓝山上海拔2100米采集并精选的小圆豆制成,以往威尔逊来的时候不但狂饮,甚至还要打包。为这事杨飘逸还没少与爵士发生争执,倒不是杨飘逸没钱,而是因为2100米海拔线的咖啡产量实在不高。

    “嗨!先生们!”杨飘逸坐在服务生搬过来的靠垫上,尽可能放松自己的声音和神色:“今晚看上去有点不对劲,有谁能告诉我原因呢?”

    “一切都很好!”乔汉森咧嘴朝杨飘逸笑了笑,他似乎对于穿西装这事还不太习惯,用力拽了拽领带,然后喝了一口酒:“我们回归了正常生活,这才发现世界还是挺美好的,看看山对面的灯火辉煌,或许我们早该想到,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1世纪,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待在法老的坟墓里,闻着那些腐烂了几千年的裹尸布的味道呢?”

    “如果你想让我赞美你们为科学奉献的精神,那么就来错地方了。”杨飘逸无奈的耸了耸肩:“会所是人们放松和交流的场所,不是炫耀和发牢马蚤之处,说吧,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决定退休了。”斯特拉诺一打开嘴就让酒气弥漫到了整间屋子里:“亲爱的杨,我们…呃…事实上我们决定退出古埃及考古学界,不会再有新的挖掘,不会再有关于法老的论文,我们不再是…呃…古埃及学的顶尖学者。杨,趁着现在你还没做出让我们退会的决定…呃…再拿支75年的酒来吧…”

    “不是玩真的吧?”杨飘逸实在很惊讶。很明显斯特拉诺疯了,人在酒醉的状态下什么话都说得出来!退休?上帝可以证明他们正处在出成绩的黄金年龄。于是杨飘逸把头转向了看上去应该比斯特拉诺正常一点的乔汉森。

    “没错!”乔汉森的表情带着一丝自嘲:“我们真的打算不再继续下去了。这次来香港放松几天,然后就回瑞典,恢复我们海洋航行史研究员的身份,从此古埃及学界再不会出现我们的名字。”

    杨飘逸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如果乔汉森不是在开玩笑的话,那么事情一定严重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音乐声恰在此时停了,好一会杨飘逸才在寂静中回过了神:“噢!让我来猜猜看,上帝!莫非你们真的在埃及使用了航空炸弹?这回炸掉的是狮身人面像又或大金字塔?”

    “不是!”乔汉森仰头喝了口酒,很肯定的说:“埃及政府没找我们麻烦,没有任何人强制我们这样做。”

    “那么你们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杨飘逸忽然觉得有些兴奋:“难道你们挖出了一个类似编年史的石碑,上面记载了所有的历史,古埃及学到头了?这可是个天大的发现啊!”

    “没有!”乔汉森颓废的表情一览无遗,他用手撑着沙发,然后学斯特拉诺的样子一屁股坐到了地面上,然后反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杨,难道你没看最近几期《考古》杂志吗?”

    “没看!”杨飘逸能感觉自己的好奇心从心底某处不可遏制般生长起来,但是还耐着性子回答:“最近欧洲的强子对撞机重新启动,我的注意力都在‘希格斯玻色子’(注一)那边,杂志怎么了?”

    “如果你看了就明白了!”乔汉森叹了口气,脸上又出现了茫然颓废的神情:“有个家伙,实在太厉害了,连续三个月事事都抢在我们的前面,所有的重要遗迹都被他抢走了,而且他的论文是如此的精辟,所有考古学家想不明白的问题,似乎他都能圆满的解答。”

    莫非,看上去让这俩维京人尽显颓废的原因,竟是出了一个比他俩更厉害的人?杨飘逸似乎有那么一些明白了!可话得说回来,所谓学无止境,科学的道路如此宽广,你能走我也能走,学界出了好的竞争对手,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吗?更何况埃及那见鬼的地方几乎每寸土地下面都有数不清的历史,用得着如此气量狭小轻易言退吗?

    “他还是不明白。”斯特拉诺忽然对着乔汉森大叫,然后气喘吁吁对杨飘逸道:“那个家伙把我们能做的一切都做了!你恐怕不清楚,我们先前有着什么样的发现!我们在埃及这些年,沿着尼罗河一路寻觅,从万千线索…呃…从无数蛛丝马迹里找寻着美尼斯(注二)的下落!”

    “美尼斯!伟大的美尼斯!”斯特拉诺猛然从地上跳起,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酒瓶,大声咆哮道:“我以大神荷鲁斯和赛特的名义发誓,美尼斯才是真正的第一王朝的创始人!至于纳尔迈,他只是一个阴险的篡位者!我们在埃及阿拜多斯地区找了一个石碑,上面记载了一切线索!我们本可以按图索骥,把所有的真相告诉世人,可是…可是…那个家伙的出现毁了一切!毁掉了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说到激动处,斯特拉诺声嘶力竭之余竟然留出了眼泪。

    第五章风马牛不相及

    尽管关于“美尼斯”的传说流传在距离香港很远的埃及,但长期在会所里听各路学者讲“故事”的杨飘逸,对于这个传说也还是有所耳闻的,甚至他非常清楚这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发现!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古文明来说,搞清楚早期创始阶段的历史是最重要和关键之所在,然而古埃及学发展到今天,历史学界却仍在为5千年前古埃及王朝的创立者是谁而争论不休!

    大约两千年前,一个名叫曼内托的学者写下了《埃及史》一书,书中记载了公元前3100年来古埃及31个王朝的历史,其中第一王朝的创始人就是美尼斯!可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在埃及的土地上刨来挖去,却始终没有刨出关于“美尼斯”的任何证据,反而很多文物都证明,第一王朝的创始人是个叫“纳尔迈”的家伙!

    纳尔迈以鹰神荷鲁斯的名义统治着下埃及,然后统帅大军一举征服了在蛇神赛特保护下的上埃及,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市孟菲斯,从此成为了上下埃及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于是问题来了,究竟美尼斯和纳尔迈,哪个才是真的呢?哪个才是真正的上下埃及之王呢?这个问题让史学界争论了无数年代,如果有人能够给出决定性的证据,将毫无疑问地震撼全球史学界,甚至重新改写整个古埃及史!

    所以杨飘逸此时完全能理解斯特拉诺的激动,假如俩维京人真的找到了关于“美尼斯”的证据,那将是可以终身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啊!

    “但是,那个家伙比我们更快更准!”乔汉森接过斯特拉诺的话,极其无奈和萧索地说道:“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已经在了那里!我们每次想挖出来的东西,都被他抢先挖到!看看最近几期《考古》杂志吧!他找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东西,整个历史学界此时都在屏住呼吸,无比激动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一个我们从所未知的崭新王朝即将全部浮出水面了!我们不是没有做出努力,然而我们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甚至有一次我们终于抢到他前面去挖掘一个荷鲁斯神庙,但是他竟然…竟然还是先于我们准确的判断了神庙的具体位置!精确!精确到完全不可思议,他就在那个位置向下挖掘,一挖即中!那里记载有纳尔迈篡位的全过程!纳尔迈毒死了美尼斯,然后修改了所有历史,让后人误以为他才是第一王朝的主人啊!”

    “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调查了那个家伙的背景!”乔汉森苦笑道:“那家伙以前竟然是个天体物理学家,从来跟考古风马牛不相及!我实在无法理解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现在,他大概在挖掘美尼斯的最后葬身之处,一挖出来,古埃及学就真的差不多到头了!我们命苦啊!这么多年的心血,这么多年来我们以为自己才是古埃及学的王者,却做梦都想不到,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比我们所有人知道的还要多得多!我们有什么用?退休吧!就当过去做了一场大梦罢了!斯特拉诺说得对,听说你藏了不少75年的酒,趁我们还是会所成员的时候,你不会那么吝啬吧?”

    听完这一切,杨飘逸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考古学界此时风涌云动,一个巨大的成就即将产生,而正在关注对撞机的他居然毫无所知!更要命的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竟然拥有如此强悍到极致的能力,真的是匪夷所思!怪不得这俩一向心高气傲的维京人今天会有如此的表现,原来他们是大发现的前夜,败在了一个古埃及学的“门外汉”手里。那句俗话怎么说来着?真正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那个人是谁?”杨飘逸思来想去好半晌,才从嗓子里迸出这个问题。

    “格伦!”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格伦劳恩!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我的学生。”

    杨飘逸骇然回头,说话的竟然是一直沉默无声的威尔逊爵士!哈,今天晚上真太有趣了,怪事都堆一块去了!

    威尔逊的眼睛一直没离开面前那杯咖啡,他的语气低沉且让人捉摸不透:“看来我倒是来对地方了!格伦是我最好的学生,可是两个多月前的圣诞节,他突然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要离开几个月,然后就消失了!我真的很失望,他正在负担我试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不希望他为了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分心,以他一直以来的勤奋表现,我以为他离开可能是他的家里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可上周我从香港回伦敦时,飞机上碰到了纽约历史博物馆的馆长,他居然向我表示祝贺!我这才知道格伦去了埃及!”威尔逊继续道:“我回到伦敦立即翻看《考古》杂志,结果当然你们已经明白,实在是匪夷所思!据我所知格伦从来没有表现出对考古的爱好甚至一丁点了解!我倒不是怪格伦背叛了物理事业,事实上他取得任何成就都是我乐意见到的,我只是实在很想搞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那么你到这儿来有什么用呢?”杨飘逸奇怪道:“会所是学者俱乐部,可不是侦探事务所!”

    “格伦这几个月一直跟那个《考古》杂志的主编在一起,或者说由于他的缘故,主编一直跟在他身边时刻追踪报道最新发现。”威尔逊终于抬起了头,满脸疑惑:“我猜那个主编应该清楚事情的过程。但是我用了很多方法,包括向杂志社联系,都没法找到他们!他俩在埃及到处跑,连通讯设备都不打开,只有在发现了重要遗迹的时候,那个主编才会邮件通知杂志。我觉得,他们为了保证发掘过程的顺利和学术报道的独一无二,所以要让行动变得机密一些,免受考古同行和媒体的干扰。”

    “你的意思是,你没法联系格伦和道格拉斯主编?”杨飘逸问道。

    “是的,我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具体位置,甚至埃及警察也说他们行动实在太过迅速,今天在这明天在那,而且都是野外地区甚至沙漠,要不然我早去埃及了。”威尔逊看着杨飘逸:“但我知道你或许有办法!你跟那主编很熟是吗?他是会所的重要会员,经常到会所来打听最新的考古消息,好像你还跟他一起去过伊朗旅游,也许你有办法联系到道格拉斯?”

    此时杨飘逸终于明白维京人和威尔逊不约而同来到这里的原因了!维京人是由于颓废而找个地方放纵并且发牢马蚤,而威尔逊是关心他的学生。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到来都是因为发生了一件无比奇怪的事:一个从来不懂考古的天体物理学家,突然有一天莫明其妙跑到了埃及,而且出了震动世界的成果,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id=1447991,n=《我的代号叫蛔虫》]

    第六章前因后果

    (注一)天鹅座x-16:宇宙学中,以x射线为主要表征的天体,皆以字母x及其方向星座上以发现顺序4来命名

    (注二)中微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子衰变后的分离部分,接近光速运动,是否具有质量仍未能断定,或有可能是暗物质的重要部分,对中微子的研究是当前物理学的热门。

    尽管时光会所并不是侦探事务所,但杨飘逸在搞清楚事情缘由之后,却终于还是动了彻底查证一番的心思。虽然他在学问上远不如会所的其他成员,可在人际关系上,比如跟学界圈子的交情上,杨飘逸就自信要比其他人要强上许多,最好的证明就是,他跟道格拉斯这家伙真的很熟。

    况且,既然作为会所资深成员的威尔逊爵士已经开口相求,从道义上讲,杨飘逸也有必要帮老朋友一把,更何况此时杨飘逸能感觉到自己的好奇心似乎已无法遏制,天体物理学?考古?上帝可以作证,哪和哪啊?你千万不要告诉我跨学科并且短时间内成为天才是件普通事,难道你没听说过“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吗?

    “调查一件事的真相,通常应该从哪里开始?”杨飘逸这句话是对唐雄说的,这位会所经理以前是个出类拔萃的警察,在这种让科学家不知所措的事情上,警察或许更有发言权。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格伦在发生这种突然变化之前,到底在干什么,或者接触过什么人或事。”唐雄在一边听得早俩眼放光,假如杨先生动了心思真要去帮爵士查一查这事的话,那么一个外出旅游的机会就似在眼前了:“然后我们才能判断应该从哪里开始,比如我们该订好去哪儿的机票。”说罢又看了看乔汉森和斯特拉诺:“其实爵士到这儿来还真是对头,如果只是要找到你学生根本不难,两位维京大学者作为美什么斯的专家,当然知道你的学生大致会去了哪里。”

    “天鹅座x-16(注一)和x-17。”威尔逊的心情好了一些,语调也变得稍微轻快起来:“半年前,我和我的研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