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在天鹅座方向上发现了两个新的相互缠绕的射线源。位置在赤经20h3525s赤纬44°16′33″,距离地球约2500光年,经过天文学联合会确认,命名为天鹅座x-16和x-17。基本上,对它们的初步观测表明,它们是两个新生黑洞。”
“爵士,打断一下。”唐雄举起了手:“能不能简单点?这好像跟我们要搞明白的事情无关。”
“但是事情大约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威尔逊皱着眉头说道:“当时经我提议,英国政府和剑桥大学出资,利用曼彻斯特郊外一个废弃煤矿井设置了一套重水阵列以及相应系统,用于捕捉这两个射线源所传递的中微子与重水氘元素反应后衰变所产生的闪光,看看能否在2500光年距离上检测出同批中微子的速度差,从而计算中微子的质量。当然,这套设备远不如加拿大的契伦科夫中微子观测站精密,但是仅作为速度差观测,却是足够了。我让我的学生,也就是格伦,负责这个项目。”
唐雄这次把两支手都举了起来:“您真的觉得有必要说得如此详细吗?”
“当然有必要!”杨飘逸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瞪了唐雄一眼,示意爵士继续说下去。
“格伦真是个很专注的人。”威尔逊爵士带着赞赏的神色叹道:“曼彻斯特的那个矿井从19世纪末就开始挖掘,到二次大战期间就被废弃了,深度极深,环境很恶劣。但是你们该知道,只有在这样深的矿井里设置重水阵列,才有可能捕捉到穿透力无与伦比的中微子。而格伦为了这次观测,在井下一待就是两个月,吃饭饮水都靠人送下去,这样的精神在我的学生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确实!要在上千米深黑暗的井下待两个月之久,每天盯着电脑屏幕和重水阵列,何其枯燥和压抑,若换作我,那是绝对做不到的,非得需要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和顽强的毅力不可。只不过从这个角度上说,格伦忽然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跑去埃及刨坟,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杨飘逸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么,在井下的这段时间,他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当然有!”威尔逊的神情明显兴奋起来:“仅仅在一周之内,他就向我报告说看到了闪光。”
“见鬼的闪光!你究竟在说什么玩意?”唐雄在杨飘逸的白眼中无奈的打起了呵欠……
无论如何,威尔逊爵士那充斥着艰涩无比的科学术语的讲述终于在花费了一个小时之后结束了。
而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作为理论物理学的权威,威尔逊爵士在发现两个新生黑洞后,打起了研究中微子质量的主意。至于黑洞与中微子有什么关联,就必须从黑洞辐射开始解释。
一般人都知道黑洞会吸引一切东西,却不知道黑洞也会产生辐射,当然这也难怪,在一般人想象中既然连光线都无法从黑洞中逃逸,那么黑洞又怎会产生射线呢?比如天鹅座的这俩玩意又怎会是射线源呢?
事实上,黑洞当然会辐射。宇宙中充斥了瞬间产生的“虚的粒子反粒子对”,请注意这是“虚”的,跟实粒子恰恰相反,这些虚粒子反粒子对通常一产生,就会相互湮灭。然而在黑洞视界边缘,虚粒子对中的一个粒子被黑洞捕获,另一个粒子则由于刚好在视界范围的外边而得以侥幸逃脱。大量被捕获的粒子由于带有负能量所以会中和黑洞的质量,使黑洞蒸发缩小。而大量逃脱的粒子具有正能量,于是从远处看上去,这些逃脱的粒子便形成了黑洞辐射。
这些粒子当然包括了全宇宙穿透能力最强的中微子。中微子可以穿透一切物体,所以历来难以捕捉,更难以检测它的质量。通常以光速运动的粒子,如光子,质量为零,而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率运行,说明它也许具有微小的质量。要检测这种质量的大小,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测量它的速度差。
同批来自天鹅星座两个新生黑洞的中微子,由于相互之间携带能量的微小差异,所以质量有微小不同,所以速度不同,所以其跨越2500光年距离抵达地球的时间就会有所不同。当中微子穿越千米厚的地层抵达重水阵列,与重水中的氘元素相遇后引发氘元素中子衰变,释放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通过光电倍增器就能捕捉到蓝色闪光。只要分析闪光时间上的差异,就能计算出中微子之间的速度差,最终得出中微子的质量大小。
格伦在头一周就观察到了闪光,在第一个月内就得出了初步计算成果,威尔逊为之振奋不已,毕竟关于中微子的研究实在是科学界的一大热点。
然而,当时间推进到三个月前的时候,格伦却忽然打了个电话给威尔逊,说重水阵列里的闪光好像有点不对劲。
“这些闪光的先后次序还有数量,好像很…诡异?”格伦在电话里心事重重欲言又止:“我不知道究竟这是怎么回事,总之……我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哦不,亲爱的格伦!你用不着管这些!你需要做的就是记录和计算!我们正处在大突破的前夜,让加拿大的契伦科夫实验室见鬼去吧!我们用他们百分之一的投资和简陋设备就做出了他们做不到的事,加油干我的宝贝,我们就要成功了!”正处在兴奋状态中的威尔逊完全没发觉异状,据说他当时的嚎叫声让整个剑桥大学都能听见。什么“诡异”什么“不对劲”,在当时的威尔逊看来不过是因为格伦在井下待久了,脑子多少有点短路造成的。
又过了大约一周时间,格伦忽然从井下出来了,然后在曼彻斯特城里发了一封邮件给威尔逊,没说任何原因,反正就是离开一段时间。接着格伦找到了《考古》杂志主编,再接着俩人溜达到了埃及刨坟,最后,当然就是历史考古界发了疯,第一王朝的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格伦一夜之间成了全世界历史学界的风云人物,其导致的间接影响,就是让乔汉森和斯特拉诺像丧家犬一样的屁股尿流一直流到香港来。
上述这段话是杨飘逸在听完威尔逊爵士的讲述后所做的重新简要演绎,可即便是这样的简要复述也几乎要了唐雄与俩维京人的命。
“上帝!”在杨飘逸总结完毕后,唐雄一副几乎因精神崩溃而自杀的模样:“虽然你是我的老板,但是不能这样做,你说很简单?你一讲就又是一个小时!以后您能学一下如何总结概括么?否则我一定会向劳工部门投诉你对员工施加精神虐待!我向上帝保证!”
至于斯特拉诺和乔汉森,则从威尔逊开始讲述的时候就一直保持着目瞪口呆的白痴状态,待到唐雄的吼声响起,他们才反应过来!“我们得查查!一定要查查!”斯特拉诺的叫声让旁边昏昏欲睡的服务生都揉着眼睛站了起来:“真是活见鬼了,我要是早知道这个该死的格伦先前只在矿井下待着并且突然勾搭上了主编,我就决不会说退休!这看上去像个阴谋,格伦和那个主编一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何以见得?”杨飘逸不满道:“我看未必,你可是个科学家,这么轻易下结论恐怕不符合科学精神吧?”
“我绝不相信一只待在矿井下的老鼠会知道考古!”斯特拉诺涨红着脸大声怒道:“这些研究虚无缥缈宇宙学的垃圾们只会欺世盗名,荷鲁斯神会惩罚他们的!”
威尔逊既然贵为英女王册封的爵士,其涵养也就相当不错,虽然斯特拉诺侮辱了整个天体物理学界,他却没有丝毫恼怒,只是看着杨飘逸摊开双手,显然意思是下一步该怎么办?
杨飘逸是个不愿意吃亏的人,既然威尔逊爵士看他,当然他也得找个人看看,所以他看了看唐雄。
前警察前神探唐雄无人可看,于是说道:“我们接下来订去埃及的机票吧,维京兄弟带咱们先找到格伦,问问情况,如果他愿意说,一切就都明白了。”
杨飘逸当然对这个提议没意见,一来他也想用这周时间出去走走,二来若能在现场见证第一王朝最终遗迹的出土,必将是他终身美好的回忆。只是,威尔逊却有疑问。
“如果,你是说如果?”威尔逊对唐雄道:“格伦是我的学生,诚实的人,难道他的老师去问他,他也不会说出原因吗?你本不相信他会说出来是不是?”
“如果他想说,写信的时候就会告诉你了。”唐雄冷笑着回答:“一个人突然间有了重大发现,却不把原因告诉老师,若让我多年的经验来分析,理由只有一个,他要独享这次发现的成果。而且这次发现肯定跟您那啥微子有关,那就更不能对您说了!”
“那我们还去埃及干嘛?”杨飘逸笑着问唐雄。
“老板的心思转得比我还快嘛!”唐雄咧开嘴恭维道:“您一早就知道去埃及没结果但却不反对,是因为要照顾爵士的情绪,不去埃及跑一趟,终究爵士不会死心啊!至于接下来,我们会从埃及前往英国,答案或许在那矿井里。”
杨飘逸不知道英国矿井跟古埃及会有什么关系,但直觉告诉他,或许事情真会像唐雄的预计那样发展。这事太好玩了,为什么咱们还不赶快去订机票呢?
第七章开罗纪事
飞机是第二天晚上起飞的,而香港政府的效率相当令人满意,一切手续都顺利办了下来。因为前往埃及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毕竟杨飘逸和唐雄来自香港这个举世闻名的自由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允许中国香港公民的落地签证,至于威尔逊等人,作为著名学者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不会有人怀疑他们有移民倾向。
从东亚飞往北非的旅程实在漫长,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杨飘逸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百~万\小!说看电影,又比如睡觉,但这趟旅程似乎远不如想象中美好,恶劣的天气状况让飞机一路颠簸,书看不好,觉也没睡踏实。
第三天一大早,历经12个小时飞行后,开罗国际机场便在眼前了……
国际机场位于开罗中心市区东北部15公里左右,作为北非重要的航空枢纽颇具规模,以致于他们花了不少时间才办完手续拿好行李。走出航站大楼的时候,开罗早晨的风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航站大楼门口处,有几个阿拉伯人举着中英文电子显示牌子,牌子上竟然写着杨飘逸等人的名字。
“有人来迎接当然是一件好事!”杨飘逸笑咪咪地对唐雄说道:“好像会所在埃及的成员仅有一人而已,而且那人还只是研究红海的海洋学家,根本没空费心找人来接咱们。我可从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能耐,这几个迎接者你是怎么找到的呢?”
对于杨飘逸提出的问题,唐雄一脸不屑:“难道这两天你没有做好关于埃及的功课吗?这些举牌子的家伙根本谁都不认识,他们不过是旅行社的兜客仔而已。他们通常会贿赂入境处的官员,当外国客人下机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得到客人的姓名,然后输入电子显示牌,再然后就是装作前来迎接的样子,把旅客骗到自己的酒店。话说回来,据说这算是开罗机场的一大特色,怎么样?要不要找这几位举着牌子合个影留念?”
原来是这么回事!杨飘逸大为尴尬,要说还是人唐雄经验老到啊!好在自己跟唐雄说的是中文,否则被爵士与维京人听到,岂非很没面子?当下顾不得唐雄的鄙视,最重要的是先找到车子离开并落脚。
应该说,开罗国际机场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大机场,还是有一定特色的,最好的证据就是开罗机场有车可租!请注意,租车并不是指计程车,而是说有许多中介汽车公司在机场里开设了办事处,只要交了押金,旅客就可以利用国际照在签证许可的时间期限内,以合适的价格自行使用车辆。由于维京人长期在埃及刨坟,对这地方当然是熟门熟路,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就办理好了租车事宜。至于租到的车子,乃是悍马的民用版,虽然这需要花很高的价钱,但杨飘逸愿意,因为他觉得美军既然在阿拉伯世界打了这么多年仗,想必悍马的性能非常适合在北非的环境中驾驶。
于是唐雄载着维京哥俩在前面带路,杨飘逸驾车载着爵士,浩浩荡荡从机场一路奔向中心市区。期间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的风景给第一次到达埃及的杨飘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这里就是开罗!现代化和古老文明的交汇之都!在各式车辆的身影旁,时不时能看到宽袍大袖的古老装扮,甚至是骑着毛驴贩卖香烟的村姑,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据来过埃及一次的威尔逊介绍说,开罗娱乐设施非常发达,比如赌场,比如斯芬蒂司像前广场的声光表演,绝对都是不能错过的地方,这让杨飘逸在开车的时候难免有些心潮澎湃,他实在很想现在就去位于城郊的吉萨金字塔看看,当骆驼载着阿拉伯人在朝阳的光影下通过金字塔边缘的时候,一定美不胜收。
“当然,杨,您的想法我能理解!”威尔逊在杨翼抒发了一番感叹后大为后悔,他可不希望杨飘逸为了看风景而耽误正事:“但是您开车的时候能否注意一下路面状况呢?不!哦上帝,我们刚才好像飞越了一个水坑……”
半个小时后,首个落脚点到了。维京哥俩选择了舍菲尔德宾馆。从外面看上去这个宾馆毫不出奇,虽然很有阿拉伯风格,但整个建筑群相当矮小。以至于唐雄大惑不解,这次旅程所有费用均由杨飘逸负担,俩维京人用得着这么节省么?咱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出来游玩一圈,怎么也得住个五星级嘛!
“这个宾馆在全埃及久负盛名,大约于19世纪就已经营业,历史悠久啊!”斯特拉诺是这样回答的。
必须承认,斯特拉诺虽然行事作风粗野,但其品位格调还是很高的,宾馆内的一切设施都令一行人觉得非常舒适!特别是由于宾馆的高级套房都在一楼,正对着中心花园,当阳光透过百叶门在套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时,庭院中鲜花的香味简直沁人心肺。至少,杨飘逸喜欢这个地方。
现在还是上午,当其他人都在各自的房间里做短暂休息时,杨飘逸却依旧没有丝毫倦意。他靠在套房门口对着花园吸烟,烟雾在面前萦绕成奇怪的形状。还在机场的时候他就听唐雄说起过,埃及是极少数已经进入现代化却又可以随地乱扔烟头的国家,有许多游客来到埃及后都喜欢随意乱扔烟头的快感,甚至还形成了时尚,只是不知在舍菲尔德这样的五星级宾馆里能不能这样做。
“如果您想做什么,我都能满足您。”一名穿着整洁的服务员在花园走廊的那一头冲杨飘逸点头微笑:“不少客人都想尝试在本宾馆随地扔烟头,您当然也可以这样做,或许您会奇怪为什么花园的地面如此干净,那是因为当您一扔烟头,我就会立即将它捡起。”
“是么?”杨飘逸还真有扔烟头的冲动,毕竟这在香港是法律禁止的,只不过慢着!好像这名服务生的语音有些特别!
说起来,杨飘逸当了几年时光会所的会长,最大的好处就是听多了各式各样的语言,他除了会说英语、法语、葡萄牙语之外,甚至还懂得简单的阿拉伯语。是的,他从来没来过埃及,可他去过沙特、伊拉克还有圣城耶路撒冷,虽然这名服务生说的不是阿拉伯语而是英语,但他能从这服务生的英语口音里发现,服务生在每句话最后一个词的发音末尾有些向后拖,唔…应该说好像有希腊语的痕迹,跟阿拉伯人说英语似乎有些不同。
一个带希腊口音的阿拉伯人?杨飘逸兴趣顿起,向服务生招手道:“你是哪人?”
“埃及人!”服务生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我叫阿斯特,对,就是辅币的意思,我们埃及人喜欢用各种东西来命名,准确说,我来自南方的拜勒耶纳。先生有什么需要吗?”
“拜勒耶纳?”杨飘逸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那地方,可我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了希腊的味道。”
“先生的听觉真好。”阿斯特笑起来,露出了健康状况良好的洁白牙齿:“我的家乡在拜勒耶纳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摩巴耶村。在很久的年代以前希腊人进入埃及,并在村里驻扎,所以我的祖先来自阿拉伯世界与希腊世界的混合,语言的味道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都未曾改变。先生,您需要扔烟头吗?”
好吧好吧!杨飘逸无奈的笑了起来,他可清楚得很,阿斯特不停询问是否要扔烟头的原因无非想索取一些小费,直接给一美元就是了。
在给完他小费后杨飘逸转身回了房间,因为他再没兴趣聊下去。当然,此时的杨飘逸并没有想到,他们的故事会与摩巴耶村发生关联……
“萨卡拉!”
“不!阿拜多斯!”
中午的时候,休息完毕的五人在宾馆里共用午餐,席间维京哥俩爆发了激烈的争执,至于争执的内容则是应该前往哪里去找寻格伦和道格拉斯,斯特拉诺认为应该去萨卡拉,而乔汉森认为应该去阿拜多斯。
“听我说朋友们。”杨飘逸打断了他们愚蠢的谩骂:“你们不是有块石碑作为遗迹的线索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论?”
“石碑前面部分讲述的是美尼斯的功绩,所以我们依据他的事迹与当时埃及的大事件做对比,这才找寻到了部分遗迹。”乔汉森说:“可后来美尼斯被纳尔迈干掉了,埋葬美尼斯的人是纳尔迈,而不是同情美尼斯的石碑作者,所以关于葬身之地的事情石碑并没有任何暗示。”
“那你们如何判断那地方在阿拜多斯又或者萨卡拉呢?”杨飘逸问道。
“通常来说,第一王朝的贵族普遍把墓地设在萨卡拉和阿拜多斯这两个地方。”乔汉森解释道:“但是我认为,阿拜多斯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毕竟那里受到墓地之神肯塔美翘的保护,甚至连冥府主神奥西里斯也埋葬在那里。作为第一王朝的统治者,美尼斯可不是普通贵族,他不会放弃阿拜多斯而选择萨卡拉。”
“不!你简直就是个白痴,我不知道怎么会选择你做搭档!”斯特拉诺大骂:“你也知道美尼斯被纳尔迈干掉了!难道你竟会愚蠢地认为,纳尔迈会善待美尼斯的尸体吗?会让美尼斯受到奥西里斯的保护吗?只有萨卡拉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不要再吵了!”杨飘逸已经开始厌烦这两个精力旺盛的家伙了,说实话他现在更喜欢前几天这哥俩萎靡不振的模样:“我们好像不缺时间,难道不能两个地方都去吗?”
“哦!白痴又多了一个!”斯特拉诺夸张的叫起来,继续发挥他那喜欢侮辱别人的个性:“你这个无所事事的家伙当然有时间!可你知道格伦那垃圾的动作有多快吗?当我们还在开罗吃午餐的时候说不定格伦已经掀开美尼斯的裹尸布了!他就是个阴谋家,罪犯,我们必须抢在他前面把他彻底揭穿!我们没时间浪费!两个地方都去,你知道开罗距离阿拜多斯有多远吗?将近450公里!以埃及的公路状况说不定我们要花上一白天的时间!更别提我们要在阿拜多斯为中心方圆上百里的地方四处搜索!嗨!我们想这些干嘛?萨卡拉就在开罗城外30公里,为什么我们不去那儿呢?”
“去萨卡拉才是浪费时间!”乔汉森说话声音不大但语气很坚决:“你这个笨猪自己都说需要在方圆百里内搜索,萨卡拉如此靠近开罗,附近的各种设施都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如果找不到的话我们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萨卡拉!”斯特拉诺大叫!
“阿拜多斯!”乔汉森毫不示弱的回击!
“萨卡拉!!!!!!”
“阿拜多斯!!!!!”……
上帝啊!杨飘逸实在很无奈,他开始觉得他犯了个错误,就是不该带这俩野人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就让这俩野人回瑞典继续做他们的海洋史研究员去了。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瑞典政府竭力与埃及政府周旋让野人们重回埃及,其原因是害怕这俩野人因争吵而摧毁瑞典科学院。
[id=1447991,n=《我的代号叫蛔虫》]
第八章阿拜多斯的上半夜
无奈归无奈,杨飘逸终究不能让这俩维京人,哦不!野人!继续往下折腾。这里可是舍菲尔德宾馆,全开罗最负盛名的一处地方,没瞧见在餐厅里用餐的客人们都在拿眼盯着咱们么?所谓闷声发大财,咱们这支队伍要想查清事实真相,就千万不能太过张扬,万一要是被一心想掩盖事实真相的格伦发现有人前来调查,似乎咱们这事就有失败的可能。
只不过,杨飘逸毕竟是这支队伍里最不熟悉埃及的人,在决定究竟应该去哪里寻找格伦这个问题上,他并没有足够的底气来下决断。
“要不,咱们先就近在萨卡拉找找?”杨飘逸说这话的时候看着乔汉森。
“不行!我说过了这是在浪费时间!”乔汉森对杨飘逸的建议一脸鄙夷。
“那就先去阿拜……”杨飘逸这话本是想对斯特拉诺说的,可才开了头就被斯特拉诺那一脸狰狞给堵了回去。斯特拉诺的眼神分明在说,你不懂古埃及史就别在这瞎掺合。
“那就兵分两路!”逼急了的杨飘逸最后是拍着桌子做出决断的:“别以为你俩是什么古埃及权威就在这里摆谱,这次行动谁出的钱?谁出的钱谁说话声音就大!”
天大地大,谁有钱谁就大爷!对于这个道理,俩维京人倒没有异议。既然杨飘逸提到了钱,关于“兵分两路”的建议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通过。再商量了十几分钟,最后由唐雄跟斯塔拉诺去萨卡拉,杨飘逸则与威尔逊爵士跟随乔汉森去阿拜多斯。
事不宜迟,立即出发。阿拜多斯并不在尼罗河三角洲,而是在开罗的南面尼罗河的上游,杨飘逸开着车,一行三人沿着尼罗河岸边的公路向南行进。
不能不说,尼罗河的风光确实壮美到了极限!这条发源于布隆迪高地的世界第二大河,是非洲古代文化的摇篮,孕育着令世界惊叹的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文化,它蜿蜒奔腾浩浩荡荡,两岸遍布城市、镇集、村庄,越向南走,古代文明的气息也就愈加浓厚,尤其是当你的目光越过那些现代化城镇的边缘望向更远处时,总能看到一些不知出于何年月的远古遗迹,散落在天边那些白云的边缘,令人徒生沧海桑田之感……
虽然这段450公里的旅程似乎有些漫长,但杨飘逸并不觉得枯燥,他不但看尽了尼罗河两岸的风光,还从不甘寂寞的乔汉森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阿拜多斯的传说。
按照乔汉森的说法,阿拜多斯乃是埃及真正的圣地。正如现代的穆斯林都愿意在一生中至少到麦加去朝圣一次,古代的埃及人也同样把俄赛里斯神的祀奉中心阿拜多斯当作自己日夜向往的目的地。如果生前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死后他们的遗体也会千里迢迢运到这里来埋葬,因为古埃及人相信进入阴间的门户就在该阿拜多斯的沙丘里。以至于连传说中的阴间之神奥西里斯,死了之后也要葬在阿拜多斯。
当然,上述这些故事都是后世考古和历史学家们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因为埃及的7000年历史实在漫长,阿拜多斯像其他文明遗迹那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掩埋在了黄沙里,直到
1857年法国考古学者马里埃特对阿拜多斯进行发掘,才让阿拜多斯遗址重建天日。准确的说,现在的阿拜多斯乃是一大片古代文明遗迹群,在主遗址附近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比如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寺庙,比如中古王朝时期的墓地等等,其带来的结果就是,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蜂拥而至,让阿拜多斯每日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好像不对啊!”杨飘逸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疑惑道:“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阿拜多斯已经在一百多年里被各路考古学家挖了个底朝天,那么为什么还没有发现美尼斯的墓葬呢?再说每天有那么多的游客在那晃悠,格伦如果在那里大肆挖掘,恐怕早已经见著于各大媒体了,又怎会踪迹全无呢?”
对于杨飘逸的这个问题,先前还在开罗的时候斯乔汉森就已经思考过了,否则他也不会硬要前往阿拜多斯,因为他是这样回答的:“7000年的埃及史啊!阿拜多斯附近掩藏的历史绝不止现在所知的那么一点!就算考古学家们挖了一百年,或许再挖一百年也找不到尽头。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你永远都不知道答案究竟在哪里。”
是么?或许是因为乔汉森一语成谶,反正在这天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时候,杨飘逸真的发现自己这几个人也许真的永远找不到答案。他们本是中午出发的,尽管埃及没有中国那样四处林立的公路收费站,但糟糕的路况还是让他们跑了将近7个小时,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他们这才来到了阿拜多斯遗址群。
结果到了地方上这么一看,杨飘逸当时就傻了眼,他原本以为阿拜多斯既然在全世界闻名遐迩,那么多游客到这个地方来,怎么说这里也会有很多酒店宾馆之类,万一要是一时找不着格伦也没关系,找个地方住下待第二天再继续寻觅也不迟。
结果事情的发展与想象完全不沾边!传说中蜂拥而来的游人根本不见踪影,估摸着那些游人们看天色将晚都已经纷纷散去了,反正目前整片遗址群显得无比空旷寂静,当然,说是寂静也不完全,毕竟时不时还是有那么两三只乌鸦在拉美西斯的神庙顶上叫唤。你说寂静空旷倒也罢了,可那些酒店宾馆之类的建筑在哪呢?
“最近的宾馆?”一个遗址看守人这样对杨飘逸说:“好像也不太远,你们从这里向西出发,翻过一座山就有条路,然后左拐右拐,再开两三小时车……”
“你不是刨坟专家吗?”杨飘逸没听完遗址看守人的话就转头去问乔汉森:“阿拜多斯你来了起码也有百八十回吧?知道怎么过夜吗?”
“要是在以往,我就住在考古队的帐篷里。”乔汉森看上去也有点傻眼,由于他这段时间一直因为沮丧的心情而醉生梦死,来阿拜多斯前根本就没考虑过关于过夜的问题,再说他早习惯住帐篷了,几曾想过这次西装革履的过来却没有帐篷住呢?“至于现在嘛…这个…我那队伍早就解散了…本来就是临时拼凑的…要不?咱找一避风状况良好的神庙…”
杨飘逸和威尔逊那叫一郁闷,神庙?没看见那遗址守卫大摇其头么?给你去过夜就真见鬼了。
既然无计可施,杨飘逸当时决定还是暂且不去想关于过夜的问题,实在不行就睡车上,咱们还是先找找格伦在不在附近,如果格伦真如乔汉森所料就在阿拜多斯地区,那么不但解决了此行的目的,还能找到住宿之处。
“这主意好!”乔汉森见杨飘逸不在纠缠他这个埃及通的失误,多少有些兴奋起来:“其实咱们这个时候来阿拜多斯找格伦正是最佳时机!要说格伦开挖美尼斯墓,仅凭他和道格拉斯两人是绝对不行的,一定会聘请一批考古队员再拉上一些设备,并且会设立临时驻地。现在是夜晚,遗址群地处平原,周围又罕有人烟漆黑一片,如果有灯光的话很容易看到。咱们只要寻找到灯光,说不定就能找到他们了!不!你们不用怀疑会找错,据我所知,近来因为吉萨金字塔里发现了一个新甬道,其他考古队都蜂拥过去凑热闹了,阿拜多斯这边暂时没有其他队伍存在,如果有灯光驻地,必是格伦无疑!”
事实上乔汉森这番说法在当时还是很鼓舞人心的,毕竟他们就是来找格伦的嘛!结果不曾想,三个小时之后人心就散了。
人心能不散么?三个人一辆车,在漆黑一片的大地上四处晃悠,转了无数圈,花了一个小时,几乎可以肯定方圆二十里内绝对没有格伦的踪影,因为除了遗址群方向,其他地方没有一丝灯光!当时杨飘逸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他觉得看不到灯光并不意味着格伦的队伍不在这,一来格伦的队伍也可以驻扎在更远处的宾馆,只是每到白天的时候才到这附近开工;二来有可能格伦的队伍就在这黑夜里,毕竟格伦要保密,晚上驻地不开灯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当第二个小时结束的时候,一名突然出现的警察彻底打破了杨飘逸的幻想。
“你们半夜三更的不会是想盗墓吧?”那名警察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白色的装束显示出他是一名旅游警察。旅游警察是埃及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不负责刑事案件,只为保障游客安全,据这名警察自己说,他本来住在遗址群管理处,吃完了晚饭后听遗址守卫说了杨飘逸这伙人的事,深觉安全责任重大,就寻着车灯过来看个究竟:“什么?你们在找考古队?不!这附近没有考古队!晚上没有,白天也没有!我以埃及旅游警察的荣誉向你们保证,方圆百里内,三个月来没有任何考古挖掘。我们没有收到任何这方面的申请。而在阿拜多斯这样的平原,如果未经申请就偷掘的话,很容易被发现,更别提持续数月之久。你们真不是来盗墓的吧?”
“你自己都说这里是平原,一望无际黑灯瞎火,谁来这里盗墓啊?”杨飘逸心中虽然极为失望,但转头一想,好像今晚的食宿似乎有了转机:“警察先生,您看咱们这几个转悠老半天了,要不今晚上咱们就住你那?钱嘛…”
“不行!”旅游警察一脸正义凛然的模样:“我们有严格的规定,天色一晚,游客不能再进入遗址群。”
以上就是上半夜快要接近尾声时发生的故事。而人心就是这样散掉的!杨飘逸做梦都没有想到阿拜多斯之旅竟然如此收场,竟然这么快就宣告失败,甚至在旅游警察消失在了黑夜里之后,他还忍不住大骂埃及政府,不是说有困难找警察吗?
至于威尔逊,这位英女王册封的爵士则大叫倒霉,不停责怪乔汉森丝毫没有古埃及学权威的水准,在他看来如果格伦不在阿拜多斯,那么必然就在斯特拉诺声称的萨卡拉了。
“不会在萨卡拉!”乔汉森在车里低着头却死不改口:“我确信他在阿拜多斯!不知为什么,我有一种预感,他一定会在这里。”
预感?在埃及这样神秘兮兮的地方,预感似乎总比在其他地方要灵验,至少阿拜多斯下半夜发生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九章暗夜风暴
经过了昨夜的长时间飞行,又加上今天一个下午和半个晚上的连续驾车行驶,当阿拜多斯的下半夜来临时,杨飘逸终于觉得自己的体力开始透支,特别是每当他想到这次旅程将一无所获时,沮丧的心情毫无疑问加大了体力的损耗。
“我累了!”杨飘逸将车子停在了路边,对另外两人说道:“先生们,看来今天晚上我们只能在车上过夜,有问题吗?”
“我们不能在这里过夜!”乔汉森朝车窗外的黑夜看了看:“我们现在的位置并不适宜过夜,必须继续行驶。”
“我抗议!”威尔逊爵士用力揉了揉眼睛,然后举起双手对乔汉森叫道:“我可不觉得在车上过夜会有什么问题,刚才那个警察离开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跟着他回到遗址群那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到处转悠。好吧,如果你坚持认为格伦就在这里,那么我们可以先睡上一会,天亮再继续寻找。维京人,你难道没看到杨先生已经非常疲倦了么?我和你的驾驶技术都不行,对了,你像杨先生那样有国际照么?你可以在埃及开车吗?”
“别管什么照!如果有需要我会替换杨先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在这里过夜!”乔汉森的眼神奇怪得很,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望着窗外:“看见车灯照射到的那座沙丘了么?刚才我看到沙丘上面的骆驼刺边上有一只沙鸡……”
“沙鸡?真见鬼!”或许是疲倦或许是焦躁,威尔逊一改以往优雅的爵士风范,甚至不等乔汉森把话说完便粗暴的打断道:“难道我们是来烧烤的吗?沙鸡?噢!我的上帝!”
“闭上你的嘴!再过一会,上帝都救不了你!”乔汉森终于从车窗那边回过了头:“刚才我看到了一只沙鸡,车灯照过去的时候,它正在快速的掘动沙丘骆驼刺边上的软沙,毫无疑问,我敢肯定那只沙鸡是想把自己埋进沙子里。”
“这意味着什么?”杨飘逸的眼神忽然锐利起来,他坐直了身体,紧紧的盯着乔汉森:“莫非……”
“你现在想到了,没错!沙漠风暴要来了!”乔汉森叹了一口气,重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