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书房美人藏

书房美人藏第1部分阅读

    《书房美人藏》

    引子郎情妾意咒

    东瀛国大岛一座十分荒凉的小山上,有一间破烂的尼姑庵。

    因为这里太过破烂,又是那么的荒凉,所以几乎从来没有香客会前来这里烧香拜佛。

    但是现在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小姑娘,正自山下飞跑上来。她跑上山顶后,又蹦蹦跳跳地跑进庵里的一间佛堂。

    佛堂里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尼正默默地跪在一尊即将倒塌的泥佛下面,轻轻地敲着木鱼。

    “婆婆,婆婆”。那个小姑娘跑到了她的跟前,也跟着在佛像下面跪下,然后看着老尼很惊诧地道:“婆婆,你没有躺在床上!你的病好了吗?”

    老尼放下了手中的木柄,把小姑娘抱在怀里,轻呼道:“熏叶儿,你来了!”

    被叫做熏叶儿的小姑娘娇声娇气地道:“婆婆,熏叶儿每天都来看望你的呀!以前来,以后也是要来的嘛!”

    “明天……明天你就不用来了”,老尼轻轻地叹息着说。

    “为什么呢?”熏叶儿睁大了眼睛,“婆婆不要小叶子了吗?”

    那老尼抚摸着熏叶儿头上发辫,很是爱怜地道:“婆婆当然是要小叶子的,只是婆婆太老,活不过今天,以后小叶儿就看不到婆婆了”

    “不会,不会的”熏叶儿连连摇头哭道:“婆婆你不会死的,你不是好好的吗……”

    “哎”,老尼摇头叹道:“婆婆老了,应该去了,婆婆今天能看到小叶子,婆婆就安心了。”

    “不,不会的,婆婆,你不会死的”熏叶儿嚷道:“婆婆还要讲故事给小叶儿听,婆婆你是一直不会死的!”

    “那婆婆就再给小叶儿讲一个故事好吗?”

    “好”,熏叶儿破涕为笑。

    老尼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婆婆给你讲一个‘郎情妾意咒’的故事吧!”

    “恩,不是那种武林的事情!是婆婆自己的故事吗?”

    “不是,那是几百年前的事了”,老尼讲了起来“就在古锡兰岛的一座深山里,有人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一个故事?”

    “是的,是一个写在岩石上面的故事,而且是用手指刻成的……”

    “可以用手指在岩石上面刻字吗?”

    “是的,所以刻字的人必定是武林的绝世高手”,老尼叹了口气后这样说道:“岩石上面讲了一个无名无姓的姑娘,因为她住在深谷里,所以后来我们东瀛人都称她为深谷子。

    “深谷子是一个孤儿,刚生下不久就被人就抛弃在一条大道旁,一个药师经过,救下了她,然后把她带了回去。

    “那个药师住在一个十分幽静的深谷谷底,那是一个悬崖的最下面。深谷子在那里长到十五岁,也从来没有出过谷外……”

    “十五年也没有出去过吗?”熏叶儿忍不住插嘴问。

    “是的,因为她的左脚从小就是残的,而且她不像那个药师一样会武功,所以她自己不能离开深谷。”

    “啊,这么可怜!”熏叶儿仿佛吃了一惊,然后她不再说话。

    “在她十五岁的时候,药师突然去世了,于是谷中就只剩下了她一人。她心想,没有人会知道她在这里,也不会有人来到这深不可测的悬崖崖底。所以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开这里。但是她并不害怕,因为十五年来,她都一直没有想过要出去,就是现在也是一样。于是她每天都照顾着那药师留下来的那几箱蜜蜂,和那几只兔子,很安静地过着。

    “本来那个药师喂养兔子就是要吃它们的,但是深谷子太喜欢它们,所以她从来没有杀过一只兔子,她喂养着它们。她要吃的只是谷底长着的山梨和她种的一些瓜果。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她以为她的一生都会是这样。

    “但是并不是如此,她的一生注定不会那样过去。就在她十八岁那一年的一天,她去采瓜果的时候,突然看见谷底水谭里飘浮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少年,也就是这个少年打乱了她本来应该平静的一生。

    “当时她发现那个少年并没有死去,就把他抱回了小屋,细心照顾。因为她跟了药师很多年,所以她也是懂得用药。半个多月后,少年康复了过来。

    “她也就知道了他是天竺曲女城府衙的一名捕快,为了追捕一名大盗,他追入这座大山里面。就在头顶的悬崖之上,他就要抓住那名大盗,但是他太大意了,不小心遭到了暗算,于是他就从崖顶掉了下来。

    “如今他康复了,自然就要离开深谷,回到他原来的地方。

    “捕快为了感谢深谷子的救命之恩,就说等他攀上悬崖顶后,马上就去找一根长绳,然后就把她也救出去。

    “但是深谷子说她丝毫也不想到外面去,她要一辈子留在这里。

    “那捕快看她心意已定,就问他有什么心愿,他可以帮她实现。本来他以为深谷子也许会要他给他捎一些东西,但是没有想到深谷子马上就说她想嫁给他,作他娘子。

    “捕快大为惊讶,随即他就摇头说他已经订亲,是一个将军的女儿,万不可再娶。深谷子说她不想一辈子嫁给他,她只要做一日夫妻就可以。捕快还是拒绝,他说他不可以对未来妻子不忠,于是深谷子就很伤心。

    “后来她又退后一步说,只求一吻也行,但是捕快仍是拒绝。

    “深谷子大怒,她问捕快是不是因为她很丑,捕快说不是,他说她是美人儿,但是他就是不吻。

    “于是深谷子伤心欲绝,就要去撞岩自杀,捕快就出手抱着她,但是就是这一抱,深谷子立即就将自己的额头撞了一下他的额头。

    “捕快大惊之时,发现自己的功力竟然在刹那之间,全都消失。当下他怒问深谷子怎么事,那深谷子就是说他中了她新近研制而成的一种新毒。此种毒药十分奇特,必要一男一女匹配方才有效。并且施毒者先要服下药丸,然后再传与对方。

    “捕快也就明白了刚才她将额头对撞,是因为这样传毒最快。

    “深谷子又说他中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毒,而是一个可以破解万毒的一个绝世好药,沾染上这种药的人今后可以万毒不侵,但是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服药后,中毒者真气四散,而无法凝聚,仿佛内力全失一般。

    “如今捕快大为恼怒,他不想万毒不侵,他只想出去,可是他现在连站也不能站稳,当然无法攀上数十丈高的悬崖,大怒之下他就要深谷子替他解毒,那深谷子立即就是说出了解毒之法,那就是要这个捕快吻他一下,然后真气回转,他的内力就可以完全恢复。

    “本来若是常人,都会按照深谷子所说而作,因为仅仅一吻而已,一吻之后,功力不仅可以恢复,还又多了百毒不侵这么一个好处,要知道这对于江湖中人都是非常又用。

    “但是捕快却是大怒,他破口大骂深谷子卑鄙无耻,还说自己就是宁死也是不会让她如愿。

    “深谷子一看事已到今,那捕快仍是如此,更为伤心,就叫他滚。但是捕快出不了谷,而解法又是唯一的,就是深谷子自己也没有办法。所以如果两人谁也是不吻谁,那捕快永世也是无法解毒。也就无法离开此谷。

    “当天两人大吵了一架,他们都是恨死了对方,谁也不想再看对方一眼。但是谷底太小了,两人想避开对方都是不可能。

    “第二天两人又是对骂了一个上午,一个说对方忘恩负义,一个说对方卑鄙无耻。但是在下午的时候,两人都是骂得很累,也就是再也骂不动了,两个都不再说话。

    “那个深谷子很饿,就去找了几个山梨来吃。捕快也很是饥饿,但是他说他要绝食,深谷子也不管他,径直回小石屋子睡觉去了。

    “捕快在屋外一块大石上面坐了一天,饿得头昏眼花,后来再也忍耐不住,也走进屋子去找了一碗蜂蜜来吃,一边吃他一边自言自语说吃饱了就自杀。那个深谷子就在他的旁边,听见他说话本来一直没有理他,但是听见他又说马上要去撞岩而死,就说他不敢,并跟着他到了岩石旁。

    “那个捕快真的就撞了石壁,但是他仅仅只是轻轻一撞,额头流下了一点血。他就回头对看着他冷冷笑着的深谷子说是她把他从水谭里面救出来,事情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他应该去跳水死,就当那天她没有救她。

    “他真的就去跳了,但是当他刚一跳进水里就又浮了起来,如此几次都是不能沉进水里。他又看见深谷子在水边看着他冷笑,就解释说自己会水,所以沉不下去,然后他走进石屋去找菜刀说要自杀,但是菜刀已经锈成一堆粉末,于是他又没有死成。

    “如此几次,他就是泄下气来。他默默地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天空出神。此时深谷子又走到他的面前要他吻一下,她说那样他就可以出去见他的娘子了。深谷子还说他就是那样作了,也没有人会知道的。

    “她看那个捕快一直不说话,就又说她在看见他的第二天就开始翻阅各种毒经药书,她想找一种既可以让他永远喜欢自己又不会离开她的药,找了十天,她也没有找到。在第十一天的时候,她本来已经想要放弃,但是她突然觉得如果按照药理推断,将六十种药物搭配而成,那么就应该可以产生一种奇妙的作用,后来她又花了五天时间,终于就研制成了这种奇怪的药……但是现在她知道他不喜欢她,她也是很后悔。

    “那个捕快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深谷子又说他随时想好了,随时可以去找她的,然后就去陪她养的小兔子玩了。

    “那个捕快进屋子去倒了一碗蜂蜜来喝了后,又拿了两个山梨出来,对深谷子说,他刚才已经想好了,因为他发过誓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定只会亲一个女子,那个人就一定是他的心上人,所以现在他不会亲这个女子的。

    “深谷子就说如果他不亲,那么他就出不去。

    “捕快说天意如此他也没有办法。

    “深谷子又说按照药理推测,如果不按她说言而作,那么他所中之毒,永远也是无法自动解除。

    “捕快就说那么就永远吧。

    “他这样子说,居然真的就是一直也不亲深谷子。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

    “在这个十年的第一年里,那个捕快每天都在屋外石板上睡觉,睡醒了就进屋子拿东西吃。

    “第二年,他开始帮深谷子种瓜果,抱兔子,养蜜蜂。

    “第三年,他在一个倾盆大雨的夜里搬进了石屋,然后住在了那个药师的石屋子里。

    “第四年,他每天都给深谷子讲外面的故事,还有他和那个将军女儿的故事

    “第五年,他把石床搬到了那深谷子的屋子里面,两人每晚上都讲着悄悄话,慢慢睡着,

    “第六年,他们两人的两张石床并排靠在了一起。除了两人夜里是各睡各的以外,他们已经几乎和妻子是一样的了。

    “第七年,他们每天都重复着第六年的故事,

    “第八年,重复着第七年的每一天的故事。

    “第九年,则是重复着第八年里面每一天的故事,

    “第十年,重复着第九年的故事。

    “第一个十年就这样过去了,紧接着又是十年过去了。

    “这第二个十年的每一年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和第十年的故事。

    “又是二十年过去了,虽然这二十年代里面发生的事情和第十年发生的事情依然几乎是一样的。

    “但是不同的是两人的头发都有了丝丝的斑白,他们的脸上也有了些许的皱纹……

    “又是四十年过去了……

    “这一天是捕快来到谷底八十年。

    “当初的明眸皓齿的深谷子如今已是满面皱纹的九十八岁的老太婆,

    “而那个捕快则是整整一百岁的老头了。

    “现在他跪在石床前,看着安详地躺在床上的重病即将死去的老婆子,轻声笑着问她知不知道今天他一定来到这里八十年了。

    “是啊!八十年了!已经变成老太婆的那个女子轻轻笑了然后就问那个捕快为何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肯吻她,她真的是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难道就仅仅是因为他发过的一个誓言吗?

    “那个捕快没有说话,只是俯下身体去,吻住了深谷子。深谷子立即双手抱着了他的头,然后两人在那里亲吻了也许一个时辰,也许是一天,或许更久,在他们看来,仿佛时间是没有用的。

    “后来两人终于是分开了,深谷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她现在已经是一个老婆子了,他现在才亲她是不是很后悔。

    “那个捕快说在他看来,今天的她和八十年前的明眸皓齿的她是一样美貌动人,深谷子不信她就说他一定是经过了八十年的朝夕相处方才发现八十年前她是美貌动人的。

    “捕快摇头说其实八十年前的自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她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深深地爱慕上她。

    “深谷子自然不信,要知道当场这个捕快连亲他一下他都是不愿意。又怎么可能是爱慕着他呢?

    “捕快说当初他是万分愿意的,但是他知道如果他恢复了武功,那么他一定会离开这里,回到他原来的生活,况且那里还有他以前的心上人,他出去后还会回来吗?他不知道,况且他真的对那个大名女儿发过那样的誓约,誓约是无法违背的,所以他没有亲深谷,再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天天都在想着到底要不要出去,他不知道他应该怎么作,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他也在一天天地思考着,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作出决定。

    “八十年过去了,直到刚才他才决定了下来,他亲了深谷子,但是他不会出去,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他真的不想出去……

    “深谷哭了,在她一生的记忆中,他只哭了这么一次。所以如不是伤感万分,她又怎么会哭呢!在这八十年里,他看见这个捕快无数次的仰头望天,他知道他时刻都是想着外面的人外面的世间一切,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留了下来呢,她一直不明白,现在她明白了……

    “那个捕快没有说任何一句话,然后就抱着她走出了小屋,来到了水谭边的石壁下,然后聚起他已经恢复了的功力在石壁上面写了起来,他写的就是他们的故事,他写了很多,那个深谷默默地看着,她看见他写完了最后一句话。她就是笑了。

    “然后她闭上了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那个捕快抱着她坐到了他曾经坐过无数次的那块大石板上面。默默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也静静地死去了……”

    那名叫熏叶儿的小姑娘傻傻地看着眼前的木鱼,听到这里,眼里已满是泪水。

    那老尼又讲道:“不知道过了多少年,都没有人到过那个山骨。直到五百年前,武林中一名采药师在那个悬崖上面采药之时,发现谷底有一间小屋,就是十分好奇。然后他找来长绳,把自己吊了下去。接着他发现了一块石板上面的两具窟窿和那石壁上的字,也就是如此一来,深谷传说震惊武林,于是武林中人纷纷而来,见过石壁上故事的人无不为其感动,那个山谷也被视为天下至圣之地……”

    “那个山谷在哪里?怎么没有听有人说过呢?”熏叶儿插嘴问。

    “在锡兰的一个大山里,离我们这里很远很远,现在也已经已经不在了。就在世人结伴前往朝拜的第三年,一场地动山摇的地震过后,那个山谷被倒下的乱石填平。从此山谷再不存在,山谷传说也是沦为一个口头的故事。二百年后,那些真实的故事变成了神话的传说,人们只是赞扬其美好,而不再相信真有其事。又过了三百年,直到如今,世间再没有多少人再知晓其事了”

    “那婆婆又是听谁说的呢?”熏叶子问。

    “就在那药师发现秘密之后,我们东瀛武林中一名巫师立即前往古谷。他也想制出那种神奇的毒药,于是他按照石壁上面的叙述,和石屋中所留药书开始研制,数个月后,他终于也练出了那种,他就把这种药叫着‘郎情妾意咒’一时间他被天下人尊为第一药师,也就每日都有人前往求药,希望能够拿去试验其意中人心意,但是……哎……”

    “怎么样呢?”

    那老尼轻叹道:“天下人大都为凡夫俗子,且能与那天竺捕快相比,哎,不说了,婆婆就是因为中了这‘郎情妾意咒’,方才看破红尘,皈依我佛的。”

    “是什么事呢?婆婆”,熏叶儿睁大眼睛问。

    “婆婆就是那名巫师的后人。而且是唯一的后人,当今世上也只有我才知道那种药物怎样配制”,老尼沉思了片刻后又道:“在我十八岁那年,我结识了一位公子爷,他也是捕快,和他在一起几个月后,我觉得我已经完全离不开他。于是我说要嫁给他,但是万不料的是他竟然推脱说他竟然有了心上人,而且是一个将军的女儿。当时我就想将神话再演,于是我服下了那种药丸,然后把毒逼在了手心上,并趁他不留意把毒打在他的额头上,功力全失的他被我带到了我从小住的一个山谷,那里也是一个悬崖的下面。到了那里后,因为他不知道‘郎情妾意’的故事,我就跟他说,只要他娶了我,我就放了他,想不到他竟然就答应了,当晚我们就做了夫妻……”

    “不是亲嘴就可以了吗?”熏叶儿轻轻地地说。

    “其实解除毒药的方法就是血液融合,如果只是亲嘴,也许就是亲一个时辰都不可以。”

    “哦……”熏叶儿似懂不懂地点头。

    那个老尼又道:“那公子爷第二天发现他的功力恢复,当即就是大喜,然后偷偷就跑。我发现了,自然就要阻拦他。本来我一直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他在那时又是百毒不侵,所以根本不用惧我。但是他不知道这些,又怕我下害他,就招招死手。几招过后他就把我打成重伤,然后他看也不看我一眼,就是攀岩而去。事后我想如果他当时知道他已经百毒不侵,他也许在当时就会把我打死当场。但是当时的我竟然还以为他也许会觉得愧疚,会回来找我。可是我在山谷里养了半年伤,他仍是没有回来,我终于呆不下去,就出山谷找他,谁知道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将军的女婿,而且自己也是当上了将军。”

    “他那么坏啊”,熏叶儿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么婆婆就另外找一个嘛,那么多的人,另外找一个好了。”

    “错,错,错”,老尼姑叹了一口气后道:“‘郎情妾意咒’之所以被称为咒,便是因为它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赌注。”

    “赌注?为什么呢?”小叶子很是疑惑。

    老尼将头抬起,看着那尊佛像轻声道:“因为使用‘郎情妾意咒’的女子无论把那毒传给谁,那么她这辈子就一定只能非他不嫁了。”

    “为什么呢?”小叶子惊诧道:“可以不吗?谁会知道呢?”

    “因为使出了‘郎情妾意咒’后,她便是不能再嫁给其他的男人,不然她会全身流脓而死。”

    “啊,怎么会是这样!这样子太不公平了。”

    “如果是男人,使出这个‘郎情妾意咒’,也是同样的今生不能娶其他的女子。”

    “哦”,小叶子点头道:“假如当初婆婆让他来施毒的话,那他就不能再去娶别的女人。而婆婆却是可以嫁给任何一个你想嫁的男人的。”

    老尼听了不由点头笑道:“是的,但是情之所事,不可太过勉强。将来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人世间唯有情之一物是可以让人生死相许的。”

    “哦”,小叶子怔怔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又问道:“那婆婆恨那个人吗?”

    老尼摇头道:“不,我不会恨他,我是自愿的,他一直都没有喜欢过我,他不是古谷捕快。”

    “那么婆婆你还有那种药吗?”

    老尼自怀里掏出一本书来,递给了那个小叶子道:“这本药书是我们红颜谷的镇谷之宝,‘郎情妾意咒’这上面也有记载,给你吧!”

    “给我吗?”小叶子很是惊诧。

    “是的,我已遁入空门,本应心无杂。但是我是红颜谷的末代传人,所以我还是不忍心看着红颜谷数代人数百年的心血流失江湖,现在都给你吧,希望你好自为之。

    小叶子接过书本,却又转过身子,跪在老尼面前,连连叩头道:“婆婆你不是末代传人,我愿意作你的弟子,红颜谷还会传下去。”

    “好,好,好”,那老尼仰头看着那个大佛大笑道:“佛祖见证,弟子若梦今收熏叶儿为徒,红颜谷仍然没有绝迹江湖,没有绝迹江湖,绝迹江湖,啊,哈哈哈哈……”

    话音嘎然而止,小叶子抬起头来,只见那个老尼姑,已经一动不动。

    “婆婆,婆婆。师父,师父”,小叶子轻轻地叫了几声,但是老尼姑一动不动。

    “婆婆……”,小叶子眼里流出泪水,上前抱住那老尼就是大哭了起来。

    …………………………

    第一节皇甫书画

    “彼美人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如按《卫风硕人》所言,现在在开封天赐府和太师下棋的这个岁大小的小姑娘必是美人了,她端坐在那里,未曾一笑,已是万般媚生。

    她不是太师的孙女,她的地位远比太师尊贵,现在她和太师在这个小花园很是悠闲地下着棋,若是在平时,一定不会有人前来打扰她的。

    但是现在天赐府外一阵喧闹,千余名兵士就围在府外高声叫嚷着。

    “清君侧,除j臣”向为造反谋逆常用讨伐之语,如今又从这些兵士口中呼出,似乎昭示着乱世中崛起的后汉王朝的即将衰亡。

    唐亡以来,至今已历经后梁,后唐,后晋,三朝。

    每朝都是短短即逝,而今是汉,只怕也是如此。

    天赐府往常都是十分静穆的,如今受到如此打搅,朝廷变动必定不小。

    下棋的两人都没有受到丝毫的打扰,倒是他们旁边的一个七八岁大小的一个小丫鬟有些惊慌了,她捧着茶杯站在那里,听到门外的喊杀声忍不住东张西望起来。

    老翁手里捏着一枚棋子,但是他仿佛思索不定,好久了后他才把棋子放了下去。然后他把头抬了起来。

    “芸儿,你去把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恩,为什么呢?”这个叫着芸儿的丫鬟没有走,她似乎很疑惑。

    “郭威已经到门外了,你去开门。记住只能让他一人进来!”那小姑娘抓起一个棋子十分随意地放在了棋盘上,然后轻轻地说了这么一句。

    “是,公主”,看来那个小姑娘是公主了。芸儿似乎还是很疑惑,但是她没有再问话就转身去了。

    老翁又捏起一个棋子来,但是他仿佛很是踌躇,他手里的棋子很久都没有放下去,

    “太师,棋势你稍胜一筹,为何还是举棋不定?”公主微笑着说。

    “公主出棋如风,老臣斗胆揣测,棋中似乎伏机重重,只恐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太师一向胸怀坦荡,为何今日竟以小人之心而度君子之腹?”

    “呵呵呵呵”太师不禁大笑。

    笑声中,一个全身披挂的将军跟着那个小丫鬟大步走了过来。

    老翁站起迎上前去,大笑道:“郭大将军,你我多日不见,今日先当痛饮一杯,再作他言”

    这将军仅仅是朝他拱了一拱手,然后就是对着那个姑娘跪倒下地,叩头呼道:“郭威拜见天赐公主。”

    “j邪当道,挑拨朝廷,始有今日之祸,郭将军能够一举平乱,居功至伟,只是不知朝廷如何奖赏?”小姑娘头也不转就是轻声而问。

    “郭威不求奖赏,只求为汉室效力,死而后已!”

    “听闻将军将立武宁节度使湘阴公刘赟为大汉国君,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湘阴公仁慈爱民,聪慧过人,堪为一代明君”

    “是否明君,为时尚早,但若无能无道之辈为君,天下必定难安,万民疾苦仍是难除。”

    “朝中大臣也多有异议,是故郭威此次前来,就为请公主进朝议政。”

    “不可,如此定有抄刀伤锦之嫌!”

    “那国君策立之事……”

    “本公主偶感风寒,此刻很为不适,策立大事,还是他日再谈”。

    “可是公主……”

    “天子谁属?兵强马壮者为之!郭将军,你记住这句话就可以了”,那个天赐公主又留下这句话后,那个叫芸儿的小丫头就扶着她走了。

    郭威一愣,但他不敢多说,只好叩头呼道:“恭送公主”

    那两人去了,院子里就只剩下他和太师。

    他站了起来,向那太师一拱手道:“还望太师指点迷津……”

    “郭将军聪慧过人,又岂用老夫指点,呵呵!”太师大笑着一指棋盘道:“你我多日不见,先来对弈一局如何?”

    “郭某一介武夫,琴棋书画都是不通,太师见笑了”

    “将军文滔武略,盖世无双,历朝少有,竟称不通琴棋,真是太过谦虚也”

    “说及文滔武略,盖世无双,当朝之中唯有太师可以如此而称”

    “老夫一介书生,唯靠稍通文墨而苟活于世,岂配将军如此抬举,呵呵”

    “太师太过谦虚,皇甫书画榜将你列入六十高手,就是盖世之尊!”

    “呵呵,呵呵,“太师抚须而笑道:“老夫手无缚鸡之力,皇甫庄主如此而为,真让世人笑话也”

    郭威微微一笑,然后就自怀里掏出一卷画卷,摆在石桌上,摊开而道:“郭某听闻武林第一画师皇甫庄主新近又排武林英雄书画榜,便让人抄录如下,今来便是请教太师。”

    其实不用一睹,太师已经知道上面所写何言,所画何人。

    因为皇甫书画榜上一定是这样排的:

    第一名鬼洞鬼人第二名天竺天伤大师,第三名蓝楼守护神,第四名契丹假太监木券公公,第五名平湖渔翁,第六名招魂法王,第七名十三会道门鬼堡瞎堡主,第八名上官盟主上官血,第九名斩尽堂主崭隆山,第十名天山灵婆。

    第十一名少林方丈苦若大师,第十二名金刀铁面人,第十三名亡蜀国师,第十四名庐山红道长,第十五名扶摇子陈蒲,第十六名蓝楼长须翁第十七名吐蕃红眉僧第十八名太湖二十三舵总舵主,第十九名铜板大娘第二十名蓝楼城主

    ,第二十一名碎叶王子,第二十二名流求飞鹰手,第二十三名南宫庄主第二十四名雪山掌门访茶翁,第二十五名南唐太子侍秦罗飞,第二十六名九俨洞主,第二十七名吐火大手印,第二十八名峨嵋掌门秀发神尼,第二十九名洛阳大户门门主四指生,第三十名忍者水族闽地舵主雾衫迟子。

    第三十一名苗疆大王庐南休,第三十二名九品捕快戚修隐,第三十三名契丹大燕赌坊残腿金脚。第三十四名江南第一富商林员外,第三十五名西楚大盗楚天霸,第三十六名回鹘十七刀,第三十七名党项女巫磨难扇,第三十八名党项世子护,第三十九名契丹武举耶律阑珊,第四十名泰山长矛毛长飞。

    第四十一名青城掌门碎剑秀士,第四十二名拜剑庄主,第四十三名回鹘国师,第四十四名崆峒三剑狂,第四十五名南汉死首,第四十六名东瀛拔刀,第四十七名轮回剑客凌午展,第四十八名独眼寨主,第四十九名楚地巨神,第五十名西川十八毒门门主。

    第五十一名蓝楼鬼骨书生,第五十二名华山掌门容河川,第五十三名北汉独臂,第五十四名少林苦无大师,第五十五名蓝楼溅血堂主,第五十六名大理国师大笔秀士,第五十七名莫名氏色变子,第五十八名丐帮蛇蝎施主,第五十九名祁连山八指谷主,第六十名四朝太师冯道。

    皇甫书画榜是每年一变的,就在去年或是以前,四朝太师冯道的名字都从没有出现在上面,但是今年却是有了。

    虽就只是六十名,但是武林已是震惊,朝野更是震惊。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人,相传少时酷爱读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精通。且沉稳果断,忠厚待人。

    幽州守将刘守光早闻大名慕名将他召去充作幕僚。不久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冯道也被收入大将张承业营帐,随后又被李存勖看中,做了掌书记。几年之后,李存勖称帝,冯道升为郎中、翰林学士,后梁被灭之后又担当户部侍郎一职。

    而后到明宗李嗣源,冯道升任宰相。某日明宗问:“天下富足,百姓安好?”

    冯道答:“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此为常理。臣记举人聂夷中诗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明宗点头。

    某日,明宗手拿一玉把玩,冯道便说:“玉为前世有形之宝,仁义则为王者无形之宝。古人云:‘帝之座称位,如何守之便是仁’即是此理”

    李嗣源更加器重。

    其死后,李从厚继位,冯道还是宰相,直到李从珂起兵夺得帝位,他仍是位居高官。

    不久,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唐。自建后晋。冯道仍是太师,虽然后晋不设枢密使,并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但仍由冯道主持。

    石重贵一向小视冯道,但继位之后仍只将其贬任节度使。

    后晋亡后,石重贵被契丹所俘。

    至此大乱之时,冯道前往拜见德光。

    德光鄙视而问:“汝为何人”

    “汉地老子”

    “何等老子?”

    “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为何敢来?”

    “无兵无城,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大笑,不仅赦免其罪,还授予太师一职。

    随后他问:“天下百姓,如何能救?”

    冯道答:“天时至此,即是佛出,也是难奈。可皇帝能行!”

    话虽讨好,但据称德光从此不再滥杀无辜。

    不久耶律德光退兵,但尚未回至上京,就是身死栾城。

    而后刘知远趁乱建汉,冯道仍当太师,悠闲之余。著《长乐老自叙》:历列数代官职,并称”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财”。再三不欺,即”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

    世人对其褒贬不已,因他侍四朝数君,所以被人嘲为不忠,但是除此之外,其人行径并无大过。凡与他相交之人,都知其虽不正气清正,刚正不阿,但是心怀大度向不贪恋财物,不枉自骄横,不教唆害人,不与众臣以权相斗,更不拥兵攻杀,这在乱世之中,很是难得。

    加上他多行善举,百姓对其并无憎意。而历代君主多闻大名,因此不论爱憎,多对其委以治国重任。

    唐亡以来,先后已是数朝,各路诸侯各自拥兵自重,中原大地,战乱片刻未断,皇宫朝廷更是时时杀机四伏。每每一到朝廷更换,前朝大臣或是被诛或是被流,极少幸运一逃。而冯道能够永世不倒,真是旷世奇迹。

    也就是因为如此,朝廷另一奇人“天赐小公主”才能不住皇宫而住在虽然幽静雅致但气势舒适远不如宫殿的太师府中。

    即使如此,天下间还是几乎从来没有人把他当成是武林中人,或是会武功的人。

    可就在两月之前,武林公认最具慧眼的御剑山庄四庄主,也就是现任武林盟主的上官血的四师弟皇甫天眼竟然把他排为武林第六十高手。

    世人无不大惊,武林如此,朝廷更是。

    见过冯道的人都只是认为他是一个朝气焕发的老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看到冯道出过一次手或是看到他练过武,所以每一个听说这个消息的人都是惊呆了。

    随即又传出一个奇闻,常在太师府做客的武林第十五高手扶摇子竟然是冯道的师兄,传闻如若属实,那么冯道本人是武林高手,而且能够排在武林六十名就丝毫也是不怪了,但是这仅仅是江湖传闻,冯道不说,谁人又可以证实呢!

    这次郭威带着皇甫书画榜前来,那么他一定也听说过江湖的传闻,他相信眼前的这个老头是武林高手吗?

    没有人知道。

    当即冯道抚须大笑了一阵后就问道:“不知郭将军之意何为?”

    那郭威指着画卷道:“太师名列六十便已是大汉之福,如若其他人等能为朝廷效命,则大汉欲定天下也是不难也!”

    “难,难”太师摇头笑道:“郭将军,要让这些人为朝廷效命是很难的”

    “这个郭某也知,只是听闻太原尹将请武林高手护送湘阴公前来,请教太师,太原尹能请谁人而来?按武林规矩又该如何接待?”

    他口中所说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