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红楼之丫鬟攻略

穿越红楼之丫鬟攻略第16部分阅读

    了声“老四”,招手让他进来。

    穆苒进了客厅,看清穆莳手上捧着的,是一支古旧卷轴,先给北静王施礼,问:“王爷光降,是和家兄玩赏字画的么?”

    北静王知道这事不能瞒他,也不想瞒他,便坦然回答:“我今日来,正是为了前日所说之事,央求令兄给我保个大媒,奈何东安王爷似乎不大情愿呢。”

    穆苒又将讶异的眼神投穆莳,他知道兄长闲居无聊,平生就爱管此类闲事,若是交好如北静王,请他保媒,又怎有不肯的道理?

    穆莳苦笑连连,将赵孟頫的真迹放回匣中,又客客气气地给北静王做了个揖:“世兄又说玩笑话了,哪里是我不情愿?实在是慎亲王先世兄一步,您二位想求娶的,偏又是同一位姑娘,一女固然不能二嫁,我这媒人,又怎能两头做的?”

    “慎亲王和王爷,都想娶同一个姑娘,又都请大哥保媒?”穆苒大致听明白了,只这事着实稀奇,连他不好闲事的,都忍不住问,“是哪一家大人的千金?”

    水溶对他微微一笑,说:“说起这位姑娘,穆大人也是知道的。”

    “我也知道?”

    “老四也知道?”

    穆莳和穆苒异口同声的发问,俱都惊讶不已,穆苒固然是莫名其妙,穆莳更是感到不可思议,自己弟弟如此没请没趣,还能跟哪家姑娘扯上点儿渊源,那可真是穆家祖上显灵了!

    “是的,穆大人还记得上一回,和我一同去了莲花庵么?”

    “莲花庵……”

    穆苒轻轻念了一遍,不知为什么,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双漆黑灵动的眼睛,唇边似嗔似讽的笑涡,以及两根摇摇晃晃的辫子……

    可是,她该是一个丫鬟呀,北静王要立继妃,怎样也不可能娶……咦,莫非是?

    见穆苒神色有些恍惚,又若有所悟的模样,穆莳忍不住又叫了两声“老四”,穆苒才“哦”的省悟,赧然一抿嘴唇,试探地问北静王:“莫非是,荣国府?”

    “啥,你还真知道?”穆莳瞠目结舌,他心里一阵乱打鼓,这事已经够乱糟糟的了,千万莫要穆苒也看上了这位林姑娘才好!

    北静王含笑颔首:“穆大人猜的不错,正是林姑娘。”

    见水溶和穆苒之间,谈到那位林姑娘,依然气氛平和,穆莳稍稍放了心。

    没想到,穆苒却转向自己这边,相当爽快地说:“既是这样,大哥这事也不难办。”

    “不难办?依你说,又该怎么办才好?”

    穆莳大感意外,论朝廷事务,他这位兄弟固然十分精干,可论起人情世故,应酬往来,可说是蹩脚之极,现在居然指教起自己来了?

    “大哥只管为二位王爷保媒,愿意将女儿许给谁,让贾家自己做主,只替北静王爷多多美言,让贾家知道谁更合适些就成了。”

    穆苒站在那里,是器宇轩昂,说出话来,也是掷地有声,却听得穆莳差点儿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这,这算什么法子?自古给人保媒的,自然希望好事能成,哪有暗地里拆台的?简直,简直岂有此理!”

    穆苒瞟了他大哥一眼,虽不再说话,心里却老大不服气。

    他从来作事都光明磊落,不加伪饰,北静王和慎亲王之间,他毫无疑问是倾向前者,相信兄长心中想法,也是跟自己一样的,偏偏又抹不开面子,真是自找为难。

    水溶听他兄弟俩对话,忽然心头一动,叫了声:“穆大人?”

    “是,王爷有何指教?”

    听北静王叫穆苒,东安王犹未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难道他又要横生枝节?

    水溶站起身来,端端正正地向穆苒躬身拱手,后者忙退开一步避开,惊问:“王爷这是做什么?”

    “既然令兄只愿为慎亲王保媒,那么小王的保山,就请穆大人做了吧?”

    水溶说得是字正腔圆,清清楚楚,穆家兄弟却同时惊呼:“什么?”

    “小王恳请穆大人保媒,辛苦前往荣国府一趟,代小王传达心意。”

    北静王表达得更加清晰,穆莳和穆苒听了,齐齐愣在当场,过了好半晌,后者才勉强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这,这不是我不肯效力,王爷认为,我是块做媒人的料么?”

    “当然,穆大人素来一言九鼎,极有担当,小王再信任不过!”

    “……”

    穆莳也是连连摇头苦笑,总算老四颇有自知之明,这做媒人要的是脸面,身段,口才,老四可以说是一样没有!

    水溶的想法却大不相同,这穆苒做事稳重、果断,已诺必诚,答允了人的事,必定全力以赴,最要紧的是,他是东安王的亲兄弟。

    东安王原本就跟慎亲王交情有限,若穆苒为自己保媒,他总不成真跟兄弟争?

    他为人圆滑,多半就是到了贾家长辈跟前,说些客套话,走一个过场,给慎王有个交代罢了。

    穆莳稍稍一琢磨,当即想通了北静王的用意。

    虽说兄弟俩分别替两家保媒,求娶同一位姑娘,听起来着实荒谬,但未尝不是个办法,至少自己用不着北静王和慎亲王中间,非开罪一个不可了。

    算起来,也算是北静郡王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望着兄弟犹自见鬼一样的表情,穆莳在肚子里一阵浩叹,唉,都怪自己人缘太好,有时候未必全是好事啊!

    某日正值吏部考绩公布,圣上特在朝堂之上,对政绩官声优著的官吏,金口慰勉并颁赐奖赏,贾政因办事忠勤勉,为人方正,被评为优等,也在其列。

    散朝之后,在午门边上,他又被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叫住,悄悄拉到一边,嬉笑着说有两桩喜事,要给贾大人道贺了。

    贾政不明就里,忙问是什么事。

    戴权先说贾娘娘一切都好,不再害喜,能吃能睡,请太夫人并二位贾大人放心。另外前日忠顺王特求了他保媒,想求娶贾大人的令甥女为侧妃,岂不是大喜事一件?

    贾政没想到,忠顺王竟然请了戴权保媒!

    尽管他只是一个宦官,却很得圣上信任,和王公亲贵也多有往来,颇有势力,即便是元春在后宫,也指望他照拂,若是他为忠顺王开口求亲,恐怕还真难以启齿拒绝。

    自己乐呵呵的道喜,贾政却面露难色,许久不语,戴权也有些不悦:“怎么,贾大人为难么?是忠顺王不好呢,还是咱家只是个奴才,面子薄,当不起这个保山?”

    贾政见戴权作色,连忙辩解:“不不,戴公公言重了,贾政怎敢做此想?只是,只是……”

    他本来就不善言辞,加上慎亲王也有求亲之意,总不能说给戴权知道,支吾了半晌,仍说不出个藉口。

    好在戴权也不迫他,脸上很快恢复了笑容:“好了,咱家先跟贾大人说一声,改日必备下厚礼,登门提亲。对了,此事忠顺王在圣上跟前提了,圣上也欣然赞许呢。”

    说罢拱了拱手,先行离开。

    望着戴权大摇大摆的背影,贾政又在忧愁之外,更添了一层震惊。

    如果连今上,也对忠顺王要娶外甥女儿一事嘉许,那,那贾府更没有理由和胆量说不了。

    却说自从宝玉偷听了贾环和彩云的话,只道是黛玉必定要嫁给忠顺王做妾,登时五内如焚,痛惜彻骨,奈何自己如今的立场,又有什么资格和脸面,对黛玉的婚事指手画脚?

    一连几日,他只拼命忍耐,只时常失魂落魄,或者独自怔忡,似有伤心之色,丫鬟们以为他不过是和宝钗新婚小别,像从前那样犯了呆病罢了,左右没什么大事,也不太管他。

    这一天,袭人坐在窗下,捧了绷子在做刺绣,宝玉又浑浑噩噩地屋里屋外徘徊,经过袭人身边,不经意目光一转,只见白绸之上,赫然绣着几竿青青翠竹,不禁又想起馆的景致,登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袭人正专注于绣工,忽然头顶一颗水珠滴落,迅速渗入白绸,化作一点水渍,不由奇怪,抬头一看,热泪已涨满了宝玉的眼眶。

    袭人大惊,忙放下绷子,拉了宝玉到光亮处,细细地看他,问:“二爷是怎么了,可有哪里不自在?要不要唤个太医来瞧瞧?”

    宝玉自小就由袭人服侍,也是他第一个同领警幻之训的女子,故而较之宝钗,他对袭人反更觉亲近。

    被她这么一问,满腹地悲怆霎时决堤,重重地抬袖抹去泪水,只给袭人丢下一句“我去见老太太”,便一路狂奔出去,任袭人怎样叫喊,也唤不回来。

    此刻宝玉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拼着违抗老爷太太,拼着遭人非议鄙薄,他一定要苦苦哀求老太太,千万不能将林妹妹许给忠顺王那样的男子,若是跟了他,林妹妹只怕一刻也活不下去!【以上为正文,以下为防盗章】有陆夫人在座,尽管她也很和气,还不住的夸赞自己美丽,字写得好,通身大家闺秀的气派,反倒使黛玉更不自在,草草应答了几句,便向二人告辞。

    陆曼兮忙起身相送,不无歉意的说:“不知林姑娘住在这里,也没带什么见面礼儿,林姑娘如此人物,要随意送些钗环首饰,未免就俗了。”

    黛玉倒没想到这一层,听她这样说,只得笑了笑,低声谦让:“不必,夫人的心意黛玉领了……”

    “应该的,下一回我还来,只不知道姑娘喜欢什么?”

    陆曼兮的热情,让黛玉有些难以消受,正不知怎样再推,一旁的莲渡过来说:“曼妹也不必忙了,王爷早送了见面礼儿给林姑娘,你们是一家的,备一份礼就成了。”

    黛玉连忙称是:“是是,夫人真别另外费心了。”

    陆曼兮却柳眉一扬,似乎很意外的模样:“呀,王爷送过了么?只不知道是有哪些东西,林姑娘可还喜欢?”

    她问得唐突,黛玉未免尴尬,无奈含糊其辞地勉强笑答:“嗯,多谢王爷、夫人的恩典……”

    陆曼兮又格格的笑起来,问莲渡:“这恩典只是王爷的呢。姐姐,你可觉得有趣么?王爷从前送我们的,无非也就是衣裳钗环,几时会懂起女孩子心思了?”

    她这一番话半含了酸意,听得黛玉更是满心不快,又不能表露出来,只想着快快离去。

    果然莲渡也正色地说:“曼妹,林姑娘是客人,这些话你只管打趣王爷,却别在她跟前混说。”

    陆曼兮像是对她仍有些害怕,面色一红,讪讪的应了声:“是……”

    莲渡走到黛玉跟前,执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曼妹平日就爱说笑,家里都是说惯了的,一时没留意,姑娘莫放心上。”

    黛玉心下感激,赶紧说了声不妨事,向莲渡和陆夫人告辞,出门之后才大松了口。

    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林黛玉仍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北静王爷给自己送礼,固然是没想到的,但若是为了父亲当年的渊源,也是人之常情,无非王爷特别念旧罢了。

    这陆夫人还真好笑,以为王爷在自己身上,多么的肯话心思呢,纵有,也是瞧着自己亡父,以及莲渡师父的份上。

    北静王谈吐温雅,谦和蕴藉,这陆夫人若只一味吃醋,甚至在外人跟前失礼的话,恐也难得王爷喜爱,相较起来,莲渡师父才让人由衷地亲近、尊敬。

    她正浮想联翩,忽然又省悟,王爷的妻妾,与自己何干,好端端地去评说人家做什么?

    黛玉觉察到不妥,如果刚才失礼的是陆夫人,这会子自己岂非也是失礼,赶紧断了这念头。

    黛玉走后,莲渡仍微有愠意地提醒陆曼兮:“曼妹,林姑娘尚待字闺中,又是冰清玉洁的性情,你刚才当真是冒犯她了。”

    “姐姐莫生气,我再不敢啦。”陆曼兮忙跟莲渡欠身道歉,然而抬起头时,又狡黠的眨了眨眼睛,笑问,“王爷从未给闺阁女子送过礼,又特地留了林姑娘在庵里,莫非真没有一点儿特别的意思?”

    莲渡淡淡的不置可否:“有没有特别的意思,你该去问王爷,我怎会知道?”

    陆曼兮叹了口气,似乎有些幽怨:“王爷自小就跟姐姐最亲,自姐姐出了家,他纵有心事,也不大跟别人说了。这不,千里万里地远赴边塞,身边也不肯带个人照顾。他若真心喜爱林姑娘,倒也是件好事……”

    “阿弥陀佛!”莲渡截断了陆曼兮,坐上禅床,闭目盘膝,像是不想再跟她说这些,“我该做功课了,曼妹你自回去了吧,今后若没事,也不必常来,否则于我清修不便。”

    “是是,姐姐且自保重……”陆曼兮不敢有违,深深了施了一礼,便掩门退了出去。

    在她背影消失的一瞬,莲渡的眼睑反而漏出一线光华,微微半闭着,若有所思,良久,唇边泛起一抹薄而温暖的微笑。

    雪雁一路伤心,回到宝玉和宝钗的住处,进了院子,看见宝玉独自在芭蕉树下徘徊,身边却没有人一人陪着。

    她未免担心,忙上前问他:“二爷才好,怎不在屋子里歇着?”

    “嘘,小声些儿……”宝玉竖指抵唇,下巴又往屋内努了努,轻声说,“好容易袭人跟着大夫拿药去了,宝姐姐累了打盹儿,我才得出来透透气,你莫要声张,呀,雪雁,你这是怎么了?”

    尽管雪雁低着头,宝玉还是发现她一双眼睛哭得红红的,忙拉倒亮处仔细察看,问:“莫非是碧痕又欺负你了?”

    雪雁慌忙摇头:“没,没,二爷你别乱说,一会儿碧痕姐姐听了要恼。”

    “好,我不说。”宝玉拉了雪雁不放,“你只告诉我,为什么哭?可是想林妹妹了么?”

    雪雁本就强忍着,被他一语道破心思,泪水又止不住簌簌落下来。

    “果然是了,我又何尝不是?”宝玉拉了雪雁的手,容色惨淡地叹息,“雪雁你倒还能哭,我只能痛在心里,我若是呆在这儿,是对不住林妹妹,若是离了,却又对不住这里的人,真恨不能把我的心剖出来,给了林妹妹,只剩个皮囊留在这里罢了……”

    宝玉先前惹恼了黛玉,就常没遮挡地说些死啊活啊的胡话,等他倆和好了,这些话就成为馆中的笑谈,雪雁自然也是听惯了的。

    如今听他再说,却已物是人非,风流云散,又见宝玉满面凄凉,紧紧拉了自己,哀哀如诉,仿佛对着黛玉一般,心中又是酸楚,又是疼惜,忍不住脱口而出:“紫鹃姐姐说了,姑娘在庵里一切都好,二爷你,你只把姑娘放下了吧!”

    听了这话,宝玉呀的一声,把雪雁抓得更紧,连声追问:“紫鹃?你见到紫鹃了?她回来了?现在哪儿?”

    雪雁这才惊觉自己失言,又被宝玉心急若狂的模样吓住,只瞠目结舌,说不出半句话出来。

    宝玉此时人已不疯不傻,见吓住了雪雁,忙松了手,改拽住她的衣袖,放柔软了声音哄着:“你告诉我,紫鹃人在哪里,我就问她一句话,知道了林妹妹是真的好,我保管再不说别的,成么?”

    雪雁早已乱了方寸,被宝玉一双含着泪水,又满是期待的眼睛看着,不觉结结巴巴的说了出来:“紫鹃姐姐她,她大约是往秋爽斋,三姑娘哪里去,去了……”

    “好雪雁,你可真是救了我了!”宝玉一声欢呼,放开雪雁,不顾一切的冲出了院子。

    宝玉飞奔往大观园,路上有仆役、丫鬟看见他,问他哪儿去,也不作答,只没命地跑,这些人都不敢拦他,只得纷纷往贾母、王夫人或宝钗处报信。

    紫鹃到秋爽斋送了东西,又和探春、侍书叙了一会儿话,打量着时候不早,不大放心黛玉一人呆在庵里,便告辞了出来。

    她心情不错,摇转着腰间上的丝绦,嘴里哼着小曲儿,脚步轻盈,半走半跳地往贾母住处来,只等听了她还有何吩咐,就回莲花庵去。

    前头跑来个人,瞅身形、装束该是个男子。

    谁这么没规矩,敢在姑娘们居住的院子里乱跑?紫鹃心生警觉,便停了脚步,冷眼细看。

    那人跑到十几步开外,突然也不跑了,站在那里愣愣的盯着自己。

    哇,这个人!

    虽然模样有点儿傻,神气有点儿怪,但长得还真是俊俏,比之北静王,风仪上是有所不如,但那白皙粉嫩的脸蛋,外加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儿,却更要精致许多。

    紫鹃心眼儿转得快,马上想到,照《红楼梦》的说法,贾府的男人里头,应当数贾宝玉最好看吧,莫非就是眼前这一位了?

    第一次见到“正主儿”,紫鹃既好奇,又惊艳,未免多看了好几眼。

    她正瞅着有趣,蓦地宝玉大叫出声:“紫鹃,紫鹃,果真是你回来了!”

    紫鹃着实被唬了一跳,还在恍惚间,宝玉已冲到跟前,一把抱住她的肩头,跟着两行热泪潸然淌落。

    “喂喂,你,你干什么,快放手!”紫鹃四下张望,幸好附近没人。

    凭她的身手、反应,要想挣脱宝玉,那是轻而易举,只不过知道了眼前之人,十有□是贾府上下的第一宝贝疙瘩,又明显是个娇生惯养的人,就不敢贸然动手了,万一哪里弄伤了他,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

    紫鹃不说还好,一说宝玉搂得更紧了,口中颠三倒四地念着:“不,我不放,紫鹃,我好容易见了你,决不许你再走的!你快告诉我,林妹妹真是在庵里么?她在那儿过得可好?是不是心里怨恨极了我?是不是真以为我负了她,一心要娶宝姐姐?”

    听了一连串的话,紫鹃完全确定,这语无伦次的家伙,就是贾宝玉无疑。

    不过就这一会儿,她也冷静下来了。

    要回答他容易,但怎么回答,才对林姑娘好,却要好好斟酌一番了。

    正文52

    穆苒适才在门外,就看见北静王府的车驾,故而在经过大厅时,特地往里头瞧了一眼,果然兄长和北静王都在,只两人面对面站着,手上还为了什么东西,胶着在一块,觉得奇怪,脚下就有所犹豫。

    穆莳见兄弟归来,简直救星降临一般,忙叫了声“老四”,招手让他进来。

    穆苒进了客厅,看清穆莳手上捧着的,是一支古旧卷轴,先给北静王施礼,问:“王爷光降,是和家兄玩赏字画的么?”

    北静王知道这事不能瞒他,也不想瞒他,便坦然回答:“我今日来,正是为了前日所说之事,央求令兄给我保个大媒,奈何东安王爷似乎不大情愿呢。”

    穆苒又将讶异的眼神投穆莳,他知道兄长闲居无聊,平生就爱管此类闲事,若是交好如北静王,请他保媒,又怎有不肯的道理?

    穆莳苦笑连连,将赵孟頫的真迹放回匣中,又客客气气地给北静王做了个揖:“世兄又说玩笑话了,哪里是我不情愿?实在是慎亲王先世兄一步,您二位想求娶的,偏又是同一位姑娘,一女固然不能二嫁,我这媒人,又怎能两头做的?”

    “慎亲王和王爷,都想娶同一个姑娘,又都请大哥保媒?”穆苒大致听明白了,只这事着实稀奇,连他不好闲事的,都忍不住问,“是哪一家大人的千金?”

    水溶对他微微一笑,说:“说起这位姑娘,穆大人也是知道的。”

    “我也知道?”

    “老四也知道?”

    穆莳和穆苒异口同声的发问,俱都惊讶不已,穆苒固然是莫名其妙,穆莳更是感到不可思议,自己弟弟如此没请没趣,还能跟哪家姑娘扯上点儿渊源,那可真是穆家祖上显灵了!

    “是的,穆大人还记得上一回,和我一同去了莲花庵么?”

    “莲花庵……”

    穆苒轻轻念了一遍,不知为什么,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双漆黑灵动的眼睛,唇边似嗔似讽的笑涡,以及两根摇摇晃晃的辫子……

    可是,她该是一个丫鬟呀,北静王要立继妃,怎样也不可能娶……咦,莫非是?

    见穆苒神色有些恍惚,又若有所悟的模样,穆莳忍不住又叫了两声“老四”,穆苒才“哦”的省悟,赧然一抿嘴唇,试探地问北静王:“莫非是,荣国府?”

    “啥,你还真知道?”穆莳瞠目结舌,他心里一阵乱打鼓,这事已经够乱糟糟的了,千万莫要穆苒也看上了这位林姑娘才好!

    北静王含笑颔首:“穆大人猜的不错,正是林姑娘。”

    见水溶和穆苒之间,谈到那位林姑娘,依然气氛平和,穆莳稍稍放了心。

    没想到,穆苒却转向自己这边,相当爽快地说:“既是这样,大哥这事也不难办。”

    “不难办?依你说,又该怎么办才好?”

    穆莳大感意外,论朝廷事务,他这位兄弟固然十分精干,可论起人情世故,应酬往来,可说是蹩脚之极,现在居然指教起自己来了?

    “大哥只管为二位王爷保媒,愿意将女儿许给谁,让贾家自己做主,只替北静王爷多多美言,让贾家知道谁更合适些就成了。”

    穆苒站在那里,是器宇轩昂,说出话来,也是掷地有声,却听得穆莳差点儿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这,这算什么法子?自古给人保媒的,自然希望好事能成,哪有暗地里拆台的?简直,简直岂有此理!”

    穆苒瞟了他大哥一眼,虽不再说话,心里却老大不服气。

    他从来作事都光明磊落,不加伪饰,北静王和慎亲王之间,他毫无疑问是倾向前者,相信兄长心中想法,也是跟自己一样的,偏偏又抹不开面子,真是自找为难。

    水溶听他兄弟俩对话,忽然心头一动,叫了声:“穆大人?”

    “是,王爷有何指教?”

    听北静王叫穆苒,东安王犹未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难道他又要横生枝节?

    水溶站起身来,端端正正地向穆苒躬身拱手,后者忙退开一步避开,惊问:“王爷这是做什么?”

    “既然令兄只愿为慎亲王保媒,那么小王的保山,就请穆大人做了吧?”

    水溶说得是字正腔圆,清清楚楚,穆家兄弟却同时惊呼:“什么?”

    “小王恳请穆大人保媒,辛苦前往荣国府一趟,代小王传达心意。”

    北静王表达得更加清晰,穆莳和穆苒听了,齐齐愣在当场,过了好半晌,后者才勉强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这,这不是我不肯效力,王爷认为,我是块做媒人的料么?”

    “当然,穆大人素来一言九鼎,极有担当,小王再信任不过!”

    “……”

    穆莳也是连连摇头苦笑,总算老四颇有自知之明,这做媒人要的是脸面,身段,口才,老四可以说是一样没有!

    水溶的想法却大不相同,这穆苒做事稳重、果断,已诺必诚,答允了人的事,必定全力以赴,最要紧的是,他是东安王的亲兄弟。

    东安王原本就跟慎亲王交情有限,若穆苒为自己保媒,他总不成真跟兄弟争?

    他为人圆滑,多半就是到了贾家长辈跟前,说些客套话,走一个过场,给慎王有个交代罢了。

    穆莳稍稍一琢磨,当即想通了北静王的用意。

    虽说兄弟俩分别替两家保媒,求娶同一位姑娘,听起来着实荒谬,但未尝不是个办法,至少自己用不着北静王和慎亲王中间,非开罪一个不可了。

    算起来,也算是北静郡王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望着兄弟犹自见鬼一样的表情,穆莳在肚子里一阵浩叹,唉,都怪自己人缘太好,有时候未必全是好事啊!

    某日正值吏部考绩公布,圣上特在朝堂之上,对政绩官声优著的官吏,金口慰勉并颁赐奖赏,贾政因办事忠勤勉,为人方正,被评为优等,也在其列。

    散朝之后,在午门边上,他又被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叫住,悄悄拉到一边,嬉笑着说有两桩喜事,要给贾大人道贺了。

    贾政不明就里,忙问是什么事。

    戴权先说贾娘娘一切都好,不再害喜,能吃能睡,请太夫人并二位贾大人放心。另外前日忠顺王特求了他保媒,想求娶贾大人的令甥女为侧妃,岂不是大喜事一件?

    贾政没想到,忠顺王竟然请了戴权保媒!

    尽管他只是一个宦官,却很得圣上信任,和王公亲贵也多有往来,颇有势力,即便是元春在后宫,也指望他照拂,若是他为忠顺王开口求亲,恐怕还真难以启齿拒绝。

    自己乐呵呵的道喜,贾政却面露难色,许久不语,戴权也有些不悦:“怎么,贾大人为难么?是忠顺王不好呢,还是咱家只是个奴才,面子薄,当不起这个保山?”

    贾政见戴权作色,连忙辩解:“不不,戴公公言重了,贾政怎敢做此想?只是,只是……”

    他本来就不善言辞,加上慎亲王也有求亲之意,总不能说给戴权知道,支吾了半晌,仍说不出个藉口。

    好在戴权也不迫他,脸上很快恢复了笑容:“好了,咱家先跟贾大人说一声,改日必备下厚礼,登门提亲。对了,此事忠顺王在圣上跟前提了,圣上也欣然赞许呢。”

    说罢拱了拱手,先行离开。

    望着戴权大摇大摆的背影,贾政又在忧愁之外,更添了一层震惊。

    如果连今上,也对忠顺王要娶外甥女儿一事嘉许,那,那贾府更没有理由和胆量说不了。

    却说自从宝玉偷听了贾环和彩云的话,只道是黛玉必定要嫁给忠顺王做妾,登时五内如焚,痛惜彻骨,奈何自己如今的立场,又有什么资格和脸面,对黛玉的婚事指手画脚?

    一连几日,他只拼命忍耐,只时常失魂落魄,或者独自怔忡,似有伤心之色,丫鬟们以为他不过是和宝钗新婚小别,像从前那样犯了呆病罢了,左右没什么大事,也不太管他。

    这一天,袭人坐在窗下,捧了绷子在做刺绣,宝玉又浑浑噩噩地屋里屋外徘徊,经过袭人身边,不经意目光一转,只见白绸之上,赫然绣着几竿青青翠竹,不禁又想起馆的景致,登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袭人正专注于绣工,忽然头顶一颗水珠滴落,迅速渗入白绸,化作一点水渍,不由奇怪,抬头一看,热泪已涨满了宝玉的眼眶。

    袭人大惊,忙放下绷子,拉了宝玉到光亮处,细细地看他,问:“二爷是怎么了,可有哪里不自在?要不要唤个太医来瞧瞧?”

    宝玉自小就由袭人服侍,也是他第一个同领警幻之训的女子,故而较之宝钗,他对袭人反更觉亲近。

    被她这么一问,满腹地悲怆霎时决堤,重重地抬袖抹去泪水,只给袭人丢下一句“我去见老太太”,便一路狂奔出去,任袭人怎样叫喊,也唤不回来。

    此刻宝玉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拼着违抗老爷太太,拼着遭人非议鄙薄,他一定要苦苦哀求老太太,千万不能将林妹妹许给忠顺王那样的男子,若是跟了他,林妹妹只怕一刻也活不下去!【以上为正文,以下为防盗章】有陆夫人在座,尽管她也很和气,还不住的夸赞自己美丽,字写得好,通身大家闺秀的气派,反倒使黛玉更不自在,草草应答了几句,便向二人告辞。

    陆曼兮忙起身相送,不无歉意的说:“不知林姑娘住在这里,也没带什么见面礼儿,林姑娘如此人物,要随意送些钗环首饰,未免就俗了。”

    黛玉倒没想到这一层,听她这样说,只得笑了笑,低声谦让:“不必,夫人的心意黛玉领了……”

    “应该的,下一回我还来,只不知道姑娘喜欢什么?”

    陆曼兮的热情,让黛玉有些难以消受,正不知怎样再推,一旁的莲渡过来说:“曼妹也不必忙了,王爷早送了见面礼儿给林姑娘,你们是一家的,备一份礼就成了。”

    黛玉连忙称是:“是是,夫人真别另外费心了。”

    陆曼兮却柳眉一扬,似乎很意外的模样:“呀,王爷送过了么?只不知道是有哪些东西,林姑娘可还喜欢?”

    她问得唐突,黛玉未免尴尬,无奈含糊其辞地勉强笑答:“嗯,多谢王爷、夫人的恩典……”

    陆曼兮又格格的笑起来,问莲渡:“这恩典只是王爷的呢。姐姐,你可觉得有趣么?王爷从前送我们的,无非也就是衣裳钗环,几时会懂起女孩子心思了?”

    她这一番话半含了酸意,听得黛玉更是满心不快,又不能表露出来,只想着快快离去。

    果然莲渡也正色地说:“曼妹,林姑娘是客人,这些话你只管打趣王爷,却别在她跟前混说。”

    陆曼兮像是对她仍有些害怕,面色一红,讪讪的应了声:“是……”

    莲渡走到黛玉跟前,执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曼妹平日就爱说笑,家里都是说惯了的,一时没留意,姑娘莫放心上。”

    黛玉心下感激,赶紧说了声不妨事,向莲渡和陆夫人告辞,出门之后才大松了口。

    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林黛玉仍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北静王爷给自己送礼,固然是没想到的,但若是为了父亲当年的渊源,也是人之常情,无非王爷特别念旧罢了。

    这陆夫人还真好笑,以为王爷在自己身上,多么的肯话心思呢,纵有,也是瞧着自己亡父,以及莲渡师父的份上。

    北静王谈吐温雅,谦和蕴藉,这陆夫人若只一味吃醋,甚至在外人跟前失礼的话,恐也难得王爷喜爱,相较起来,莲渡师父才让人由衷地亲近、尊敬。

    她正浮想联翩,忽然又省悟,王爷的妻妾,与自己何干,好端端地去评说人家做什么?

    黛玉觉察到不妥,如果刚才失礼的是陆夫人,这会子自己岂非也是失礼,赶紧断了这念头。

    黛玉走后,莲渡仍微有愠意地提醒陆曼兮:“曼妹,林姑娘尚待字闺中,又是冰清玉洁的性情,你刚才当真是冒犯她了。”

    “姐姐莫生气,我再不敢啦。”陆曼兮忙跟莲渡欠身道歉,然而抬起头时,又狡黠的眨了眨眼睛,笑问,“王爷从未给闺阁女子送过礼,又特地留了林姑娘在庵里,莫非真没有一点儿特别的意思?”

    莲渡淡淡的不置可否:“有没有特别的意思,你该去问王爷,我怎会知道?”

    陆曼兮叹了口气,似乎有些幽怨:“王爷自小就跟姐姐最亲,自姐姐出了家,他纵有心事,也不大跟别人说了。这不,千里万里地远赴边塞,身边也不肯带个人照顾。他若真心喜爱林姑娘,倒也是件好事……”

    “阿弥陀佛!”莲渡截断了陆曼兮,坐上禅床,闭目盘膝,像是不想再跟她说这些,“我该做功课了,曼妹你自回去了吧,今后若没事,也不必常来,否则于我清修不便。”

    “是是,姐姐且自保重……”陆曼兮不敢有违,深深了施了一礼,便掩门退了出去。

    在她背影消失的一瞬,莲渡的眼睑反而漏出一线光华,微微半闭着,若有所思,良久,唇边泛起一抹薄而温暖的微笑。

    雪雁一路伤心,回到宝玉和宝钗的住处,进了院子,看见宝玉独自在芭蕉树下徘徊,身边却没有人一人陪着。

    她未免担心,忙上前问他:“二爷才好,怎不在屋子里歇着?”

    “嘘,小声些儿……”宝玉竖指抵唇,下巴又往屋内努了努,轻声说,“好容易袭人跟着大夫拿药去了,宝姐姐累了打盹儿,我才得出来透透气,你莫要声张,呀,雪雁,你这是怎么了?”

    尽管雪雁低着头,宝玉还是发现她一双眼睛哭得红红的,忙拉倒亮处仔细察看,问:“莫非是碧痕又欺负你了?”

    雪雁慌忙摇头:“没,没,二爷你别乱说,一会儿碧痕姐姐听了要恼。”

    “好,我不说。”宝玉拉了雪雁不放,“你只告诉我,为什么哭?可是想林妹妹了么?”

    雪雁本就强忍着,被他一语道破心思,泪水又止不住簌簌落下来。

    “果然是了,我又何尝不是?”宝玉拉了雪雁的手,容色惨淡地叹息,“雪雁你倒还能哭,我只能痛在心里,我若是呆在这儿,是对不住林妹妹,若是离了,却又对不住这里的人,真恨不能把我的心剖出来,给了林妹妹,只剩个皮囊留在这里罢了……”

    宝玉先前惹恼了黛玉,就常没遮挡地说些死啊活啊的胡话,等他倆和好了,这些话就成为馆中的笑谈,雪雁自然也是听惯了的。

    如今听他再说,却已物是人非,风流云散,又见宝玉满面凄凉,紧紧拉了自己,哀哀如诉,仿佛对着黛玉一般,心中又是酸楚,又是疼惜,忍不住脱口而出:“紫鹃姐姐说了,姑娘在庵里一切都好,二爷你,你只把姑娘放下了吧!”

    听了这话,宝玉呀的一声,把雪雁抓得更紧,连声追问:“紫鹃?你见到紫鹃了?她回来了?现在哪儿?”

    雪雁这才惊觉自己失言,又被宝玉心急若狂的模样吓住,只瞠目结舌,说不出半句话出来。

    宝玉此时人已不疯不傻,见吓住了雪雁,忙松了手,改拽住她的衣袖,放柔软了声音哄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