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仁吴善误娶河东狮
无弹窗 快速更新
########################
词曰: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粟贵于金。
诗曰: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却说东汉末年,桓帝、灵帝贪图享乐,不理朝事,致使奸佞当道,残害忠良,朝野颠覆,民不聊生。这首诗正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作。单道长安被李傕、郭汜祸乱后的惨景。
诗歌语言质朴,但又处处透出诗人高妙的修辞功夫。如“复弃中国去”中的“复”字,意味着诗人从眼前的****想到过去的流亡生涯,难以言状的伤痛和感慨都集中于一个“复”字之中了。又如“白骨蔽平原”,以一个“蔽”字将积尸盈路、白骨累累的惨景异常鲜明地呈示出来。
诗人抓住饥妇弃子这一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汉末社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景况及兵祸的惨毒。真可谓字字血泪,令闻者惨然。诗人强烈渴望和平,思念明君的感情跃然纸上。
常言道:盛世不知乱世的苦,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自李傕、郭汜之乱后,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兵革不止,战乱从中原迅速向全国蔓延开来。
却说彭城地处南北交通要塞,北国锁钥,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彭城东南有条巷子,因为蜿蜒曲折,颇像太极图中阴阳鱼的“s”线,当时的人称它做“太极巷”。
巷内住着一家财主,姓吴单字善。家境殷实,只是其父母早亡,养着两房夫人。加上仆人丫鬟也十多口,日子过得很是热闹。只是一件,眼见这个吴财主年过四旬,并无留下一丝血脉,大太太虽然也生了两胎,只是没养大。
后来求与算卦的,算卦的道:你命中本来无子的,但是你要多行善事,上苍还会赐给一个孩子的。自此,那财主果然善心大发,人缺衣时给人衣穿,人无粮时给人饭吃。乡里人给他起个绰号“善人”。
眼见得战火烧到彭城,尽管彭城山围水绕,岗岭起伏,群山环抱,易守难攻,只是有见识的猜测那刺史陶谦素来昏乱少智,年迈腐儒,必不能保全彭城百姓。
有门路的便四处打听安全的地方避祸。那财主也与大夫人、二夫人商议南下躲避战乱,岂料大夫人死活不肯离家,二夫人本来就没有主意,是怎样都可以的主,那正中了财主的心意,叫仆人打点行礼,兵荒马乱的,只简单捆扎了两大车,唤了两个丫头,叫做慕容瑾和柳爱的陪伴着二夫人,一并前去,另外又叫了四个仆人和一个婆子,押着车,只留下一个仆人和丫鬟伺候大夫人。星夜出走。
然而吴财主一行人并没有南下,转而北上那绵延山地。原来这个财主性本贪色,只是大婆子看的紧,而他又是被大婆子降服的,自然只能耐着性儿,眼瞅着漂亮的丫鬟,却沾不着腥味儿。
前不久在东北地界儿做生意,偶然在那儿发现了一个村庄儿,名字叫做榆钱庄,周围有山有水,村民怡然而居,自秦以来再未尝战争之苦,确实是避乱的好地方,那吴财主一方面也担心遭遇战火之祸,便让人在那儿盖起宽敞的院落,又修建了些许亭阁,撇开大夫人,要过一段神仙般的生活。
如今离得家来,虽有二夫人作陪,那二夫人却是针扎不叫的主,这个吴财主早似脱缰的野马,无虎的猴子,刚上路就超着两个丫鬟身边靠拢。
不料这个叫柳爱的丫头却不是好惹的,烈火金刚的秉性,那吴财主见不着道儿,随后舍了柳爱,转而垂涎于慕容瑾的美色。
这丫鬟慕容瑾,乖俏机巧,私下里早就盯上了三夫人的宝座,今离开了大夫人手心,也欺负二夫人懦弱,就暗地里背着二夫人,很快就和那财主入了巷。一路上免不了打情骂俏,缠绵呢喃。二夫人、众人一行只装听不到。
自从到了榆钱庄,一家人打扫停当,安顿下来,仆人、丫鬟、婆子各各就位,又在村前置了地,种上了当季的庄稼,安心过起了日子。
由于那二夫人一直没能给吴财主生下一儿半女,身板骨儿不硬,这慕容瑾倒是争气,不久肚子就鼓了起来,生米煮成熟饭,木已成舟,顺理成章,吴财主纳了妾,娶了慕容瑾,做了三房夫人。
那慕容瑾却也有手段,自从做了三房夫人,不久就降服了吴财主。对着那二夫人,总是整天指桑骂槐的骂,什么不会下蛋的母鸡,什么勾引主人的贱货,说得出口说不出口的都骂。
那二夫人本是好性儿,先是忍者,忍不住就对着嘴争执两句,哪里敌得住慕容瑾的凌厉气势。折腾了半年不到,竟含恨而死。
说来也巧,那慕容瑾的胎儿竟也没保住,小产了。恨的财主肠子都青了,也只得收了心性,一面让小夫人夫人保养身体,一面四处打听坐胎之法。
时光荏苒,冬去暑来,一晃十年光阴散去。期间,也时而有村外的人来避乱的,时而有村内的人外出,遇到兵乱受残而归的,说着不远处哪村里男人都被屠杀光了,只留下女人,无一不被捆绑了去。甚至一度有消息称,军队要到这儿驻扎,弄得人心惶惶的,然而士兵终于也没有来,村庄就在这种安静和惶恐中一天天过去。
而且,那吴财主也得到了令他很懊恼的确切消息,彭城果不其然在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年,就遭遇了战祸,城池被毁了,大夫人在那场兵乱中致死,太极巷成了一堆断瓦残砖。
渐渐的有消息称,中原已经被曹公统一,朝廷发告示要流民莫再四处流窜,强盗也要自行散去,各回本乡,按照人户给予田地,自己耕种,所得大多自用。吴财主听得外来的人一样的说辞,就愈来愈把心安在肚子里。
不久,那吴财主打听到一个好消息,在离此地一百里外有座丛林庵,坐落在一座唤作摩尼山的荒堂涯端,最近里面有两个女道姑请了一尊观音娘娘的像,许多多年无子的夫妻去拜了观音娘娘,祈子求福之后,不久就生下了大胖小子。那财主听得眼红心热,就琢磨着也要携夫人去拜观音庙。
那小夫人哪里信这个邪,她心里明白的很,自己的肚子哪里真鼓起来,不过用了障眼法,瞒了财主,让她扶了正。自己也是进府前不检点,纵欲过度,坐过几次胎,伤了身体。
那小夫人起初不肯,忽听的天下太平,闷在小村庄里十载,要沿途看看风土人情,且又是春天,花草含香,百鸟争鸣,平凡的生活突然滋生了激烈的情愫,终于耐不住财主软磨硬泡,也就答应了。
那吴财主既然得到小夫人的首肯,早着人通告从林庵,打探道路,只是山路多,崎岖不平,或者阡陌小径,车马难行。吴财主特意备了顶小轿子,让两个仆人做了轿夫,也是为了安全。准备妥当,择了吉日良辰,洗漱完毕,那柳爱扶着小夫人上了轿子,轿夫抬着小夫人在前面引路。柳爱却和老婆子抬着香炉盘缠行李等一切备用物品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