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在人才济济的慧跟学校,徐嘉薇忐忑不安地迎来了入学以来各科目的第一次月考,也遭遇了她学生生涯中的第一场滑铁卢。
原来在小学高年级时,徐嘉薇的数学成绩一直非常稳定,可是本次月考,却只得了42分,低于平均分0。93分;紧接着“祸”不单行,英语得了79分,比平均分低了2分;只有语文的成绩还勉强说得过去,考了83分,比平均分高出8分,但是也比班里91的最高分低了8分!其他科目也都在平均分上下。
当各科成绩相继公布后,那天晚上宿舍熄了灯以后,徐嘉薇又一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是徐嘉薇自从第一天背上书包,跨进学校以来,所经历的一次最为糟糕的考试。四门主课有三门低于平均分,她的自信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七年来,徐嘉薇的考试成绩,没有来自家里的任何压力,考砸的时候也同样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别人可以向爸爸、妈妈、甚至兄弟姐妹吐槽这一科太难了,那一科很无奈,然后大部分会得到理解,得到安慰。
只有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的喜怒哀乐,进步和退步完全是她自己的事情。她是自己的家长、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监督者、自己的放纵者……
这两天,各科任老师已经在课堂上,对本次测试成绩在平均分以下的同学,提出了或委婉含蓄,或严厉尖刻的批评!要求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调整好学习方法,加强刷题练习,力争期中考试,能把分数重新提上来,为今后初二初三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听了科任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学习压力铺天盖地而来,徐嘉薇感到自己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今晚第一节夜自修的时候,徐嘉薇拿出几门主课的试卷,自己反复分析了失分的主要原因。数学方面,她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习惯用铅笔写作业、解题效率低等方面造成的。
她知道这些都跟她以前在家里,因为缺乏家长监管,喜欢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所形成的习惯,有着重大的关系。
英语方面,因为这学期前几周主要学的是音标,徐嘉薇也同样问题多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从小学那时候遗留下来的。原来就读的小学在英语这方面,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徐嘉薇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共有两个老师教过她,在发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双唇的开度把握不对,舌头的发音部位、动作,模模糊糊、不够规范,给自己的发音和听力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上了初中纠正起来,也就特别的麻烦……
时间已经将近午夜,徐嘉薇还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的小眼睛又一次悄悄涌出了泪水。
每个星期离开校门以后,就没有人能够和她讨论功课、分析题目。每走一步,都要她自己做出决定,不像有些同学,父母双双都拥有很高的学历,有的本身就是中学教师,能相当对口地指导孩子的学习,使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从六年级开始,徐嘉薇每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会想起住在她家对面楼一个年龄跟阿雄相仿的女孩。
徐嘉薇至今还不知道她的芳名。
从戴琳和邻居的闲聊中,徐嘉薇知道女孩的父亲小时候只念过三四年书,是个小木匠,长年累月有一茬没一茬地接活干;她母亲不仅是个文盲,而且还有轻度的智力障碍,平时在小区里不管遇到谁,都会咧嘴傻笑打招呼。女孩小学、初中上的都是很普通的学校。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有意垂青,她竟然一路凯歌,中考时考上本市首屈一指的省属重点高中,三年后,还一举闯进武大!成为本地传诵一时的佳话。
好事成双。
去年,女孩的弟弟,也一脚踩上了一本线,被省内一所名校录取!令亲朋好友、四邻八舍艳羡不已……
近水楼台,徐嘉薇耳濡目染,暗中把他们作为榜样,不断激励着自己。
她不得不擦干眼泪,埋头苦干。她永远都没有忘记心底那个隐秘的梦想——离开这个地方和这个家,飞得更高更远,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去看一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体味它的苍茫与死一般的沉寂。也许那里才是她今生今世独一无二的故乡?而这一切在目前来说,似乎只有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去实现。
期中考试很快就会来临。在慧跟,徐嘉薇即使成不了学霸,那也决不允许自己成为学渣,成为师生们眼里的差生。哪天要真的成了差生,那不知道阿雄将会多么失望,多么瞧不起她呀!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她想来想去,只得又回到老路上:补习。
明天就是周五了,下午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向戴琳提出补习的要求,虽然又要让她多花点钱,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好在,戴琳对于她要补习功课的事情,一向来都大力赞成,有求必应。
徐嘉薇打算暂时先补习数学一门功课,其他科目靠自己慢慢学习摸索。住校的时间实在太紧张了,回家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她分身乏术,无法东奔西跑的。
周日返校的时候,徐嘉薇自己又到书店里购买了《黄冈兵法》《同步辅导》两本数学科练习册;还把去年购买的步步高复读机带到宿舍里,用来跟读音标、课文、训练听力……
期中考试到底能不能实现咸鱼翻身,就要看后面这几周的学习效果了。
如今,徐嘉薇已经成功地逃离了那个“欲说还休”的家,每周至少有五天时间生活在学校里。
如果没有双休日,也许她会忘记,在距离学校八公里的市区黄金地段,还有一家杂货店,和一个把后半生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的女人,在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地为她积攒后续各个阶段的求学费用。
每个周末返校的时候,戴琳都会把一周的生活费放到徐嘉薇手里。
为了避免中途打电话向家里要钱,徐嘉薇每周都会从戴琳给的生活费中,尽量省下一点。开学那天,老徐从车里递给她的五百块钱,徐嘉薇还没有花掉,这样加起来,她手里至少已经存下上千元的零用钱。
这点钱足以让她应付学校需要临时缴交的各种费用,比如班会费啊,电影费啊,给灾区捐款啊……上个星期,她上铺陈圆圆返校的时候,因为走得匆匆忙忙,竟然把前一天老爸给她的生活费,放在抽屉里忘记带了,徐嘉薇也毫不犹豫地借给她100元,让她充饭卡。
来自附小的陈圆圆,这次月考成绩也不理想,但还没有徐嘉薇那么糟糕。一对“难姐难妹”决定要比一比,看看谁能在期中考试中,顺利实现咸鱼翻身。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