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校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加严峻的挑战,很快就摆在了徐嘉薇的面前。
人才济济的慧跟学校,自从建校以来,每个新学年几乎都囊括了本区域各小学的尖子生,甚至还有相邻县市慕名而来的顶级牛蛙。徐嘉薇距离正取生分数线0。5分的入学成绩,在班里五十八名学生之中,只能处于中等略微偏上一点的位置,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小学时候从四年级开始,在赵老师和张老师的激励下,经过千辛万苦,才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自信心,一进了慧跟就几乎丧失殆尽了。
徐嘉薇第一次感到自己就像一颗浪花,融进了汪洋大海;像一颗沙子,躺在茫茫大漠之中,似乎没有人会留意到她的存在。
整个暑假期间,徐嘉薇为了尽量减少和戴琳相见相守的时间,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各样名正言顺的理由,鼓励自己、驱使自己不断走出家门,进行一系列可有可无的活动。这时候,那些深谋远虑、放眼于省属重点高中的家长,就已经未雨绸缪地把孩子送到了各种培训机构,提前学习主要课程的重难点,尤其是重中之重的七上数学,班里的个别学霸,入学之前,就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等课程。
在课外阅读方面,有的同学还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在家长的引导下,逐渐阅读了包括《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百年孤独》《约翰·克里斯多夫》《悲惨世界》《莎士比亚悲喜剧》《红楼梦》等在内的中外巨著。
这些响当当的名著,徐嘉薇以前只看过几部电影和缩译本,只知道一些主角的名字和故事梗概,还从来没有耐心,完完整整地啃下过一块砖头。
徐嘉薇班里的学霸——入学成绩全班第一名的班长苏潜翔同学,放在书包的课外书,既不是青春小说,也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有趣的昆虫世界》《相对论与量子学》《物理的奥秘》这样的科技书籍!
在高手如林的慧跟,徐嘉薇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她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山外青山楼外楼。
语文欧阳老师是徐嘉薇的班主任,她从师大毕业后,应聘来到慧跟任教已经整整三年了。欧阳老师素面朝天,身材苗条;着装以清淡的单色调为主,简洁质朴,犹如清水芙蓉;一头没有经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的长发,全部梳向脑后,扎成一束简洁、整齐的马尾,露出了光洁干净的前额。
徐嘉薇猜想,那个前额里面,一定储存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中外名著,使她讲起课来,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自从进入慧跟三年来,欧阳老师以她一口声情并茂、一等乙级的普通话,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爱戴与崇敬。每逢学校有重要活动,都由她充当主持人。她范读课文时声音饱满甜润,强弱缓急,宛如一首首波澜起伏、优美流畅的钢琴曲。
上个学年,欧阳老师带初二四班,班里有一个男生,曾经在一篇作文中使用了“白玉不雕,美珠不文”这样的名句,来赞美和形容她的仪表,让她感动得泪光闪闪。
第一次见到欧阳老师的时候,徐嘉薇立刻就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到特别的亲切——她简直太像四年级时的赵老师了,只是因为更加年轻,而显得充满活力,热情洋溢。
那天第一节课,欧阳老师穿着一条纯白色雪纺短袖连衣裙,从外面缓缓走进教室,轻盈得像一朵白云,飘落到讲台上。
她两手空空,没有携带任何资料,仿佛只是一个在节假日带着闲情逸致,信步到此的游客一般。
这节课,欧阳老师和同学们各自做了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为防止同学们刚刚升上初中,接触新课程后,由于一时不能适应而产生厌学情绪,她为同学们朗读了朱熹的《不自弃文》,并独字独句地讲解了全文的思想内容。
最后,欧阳老师要求大家一定要记住“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这一句话。今后每当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就要想起这篇文章,自我勉励,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下课前,欧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购书要求:《西游记》《朝花夕拾》《苏菲的世界》《古汉语词典》《城南故事》《我与地坛》《自立》等。其中,前两本为必读书目,读完后每位同学都要写出一篇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望着黑板上这份书单,刚刚告别小学阶段的徐嘉薇,第一次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含义——这些书,要到什么时候才看得完?我的天啊!
每天早晨6:00,当学校广播响起了《sundialdreams》那宁静高雅、充满了甜美的憧憬和梦幻的钢琴旋律时,徐嘉薇便从疲倦而又昏沉的睡梦中睁开眼睛,开始了一整天紧张有序的生活。
她多想躺在家里那张柔软的雅兰床垫上,舒舒服服地多睡一会啊!
徐嘉薇记得,前一天晚上21点30分,当学校熄了灯以后,她躺在那张90cm宽的硬邦邦的床铺上,脑子里又慢慢地、不可避免地变得一片混乱了,各个科目像各路豪杰,纷纷在她的内存空间里此起彼伏、抢占各自的地盘——
这边,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锱铢必较;那边,英美联军又携带着长元音、短元音、清辅音、浊辅音、鼻辅音、舌边音,大喊一声,杀进阵来。
这边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陆放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边七大洲四大洋、东经北纬、自转公转,弄得她团团转、团团转,直把她转得天地玄黄,才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可是人在慧跟,身不由己。
徐嘉薇只得伸了伸懒腰,揉揉双眼,一骨碌爬了起来,又开始了一整天现实生活中的团团转。
在朦朦胧胧的晨曦中,一个个陌生的身影,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像大街上赶着时间的上班族,那样行色匆匆地往返于操场、宿舍楼、教学楼、食堂、之间。那一串串循环往复的脚步,紧紧连接在一起就像一股巨大的洪流,裹挟着徐嘉薇滚滚向前、向前。
她无法停下来,无法置身事外,更不可能特立独行,只能紧紧跟随着这股洪流,一天又一天地走完三年的光阴。
在周围浓厚的学习气氛的感染下,身不由己的徐嘉薇开足了马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她也像其他学生一样,不得不开始着眼于三年后的中考,这一次,徐嘉薇悄悄把目标锁定在离家二十多公里外的市第二中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