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芳姐儿

第二十九章 成武

    矮墙这边便是成君住的乾坤斋,此时成君正拉着小公子手说:“明哥哥,何时再来看我?”

    “我如今住在京里,得空便来看你。你好生看书习武,莫荒废这大好时光。”小公子又叮嘱两句,正待离去,却见一人从后面飞奔过来,喊道:“哎!你们太不够意思了,支使我上树给你们捡踺子,这会儿走了,也不等等我。”

    说话人便是侯府四哥儿杨成武,他从怀里掏出踺子递于景明:“幸好我身手矫健,聪明伶俐,不辱公子所托,特来请赏。嘿嘿!”

    众人皆不理他。

    门外一随从快步走近,拱手禀于公子说:“马车已被史姑姑塞满东西,恐容不下人了。”

    说话间,史妈妈抱着一包裹从里间走出来:“公子来的如此仓促,好多吃食我都未备齐。”

    那随从上前拦住说:“姑姑,不能再添,连公子的座位都装满了。”

    “史妈妈,小公子在外面吃得饱!”成武道:“您放眼瞧瞧,这世上谁敢虐待他?!”

    史妈妈脸上划过一丝尴尬,不安地说:“我知道公子不缺的,只是我这些手艺都是公主教的,便想着都能让公子尝尝……是老奴想的不周到。”

    小公子接过史妈妈手上的包裹,一把塞给成武,说:“多谢姑姑,让小的们搬就好,何劳您亲自动手。”

    史妈妈心下高兴,走近拉着他的袖子道:“您如今这般好,合该早些娶妻生子,开枝散叶的。”

    小公子景明有些头疼的笑了笑,一旁的成武见着立即来劲了,从未见过小公子有过此类表情,兴奋的说:“史妈妈这句话说的很是,公子当谨记在心的。”

    “谷里还有很多事等着公子处理,姑姑若没有别的事还请松手。”说话的是在矮墙处大吼放肆的麻黄。

    史姑姑吓得松开手惶恐的说:“是老奴唐突了。”

    小公子呵斥麻黄退下,对史妈妈说:“姑姑无需客气,景明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这样亲切的话了。今日确有实务在身,改日再与姑姑细话家常。”

    与史妈妈别过后,小公子来到马车前,递个眼色给麻黄。麻黄利索地从车上抱出两大包裹,很轻巧的将包裹堆在成武的手上。附在他耳边给了一句:“活着不好吗?!”

    然后退后两步朗声说:“有劳成武兄弟送一程。”转身跟着自己公子上了车,绝尘而去。

    成武在后面大叫,没人理睬。还是成君厚道,一直站在他旁边不语。

    “好成君,你可看清楚这群人的本来面目了吧!”成武的头从包裹后面伸出来说。

    成君板着脸道:“你一来,就挑着明哥哥和芳姐姐吵架,以后你少来乾坤斋!”摔袖而去。

    ……

    腊去春来,大年三十掌灯十分,天上飘起鹅毛大雪,将年味儿足足又添上几分喜气,瑞雪兆丰年!

    芳姐儿不卑不亢的站在老太太身边料理侍候,成武看见芳姐儿只当不识,芳姐儿亦淡定的“六亲不认”。

    热热闹闹吃完年饭,欢欢喜喜放完烟花,又续上宵夜,打起马吊,临近亥时,老太太让散了,子孙们各说着吉祥话儿散去。

    临到成武也准备离去的时候,老太太喊住:“四哥儿,你留下来陪祖母叙叙话儿。”

    娴姐儿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捂着嘴笑道:“哎呀,那边赌摊子都支好了,狗等骨头——急得很,四哥哥还在这边磨蹭,我都焦心呢!”

    “我原掐准了四哥哥今晚一定会赢的,都准备银子跟注的,这下漂汤了。”睐姐儿也跟着奚落。

    成武笑得比哭还难看,坐下来喝了口凉茶息息心火。

    “成武,你这在外游学已有三五年了吧,可有什么收获,说来听听。”

    成武立马坐直身子回道:“回祖母,孙儿在外游学,虽遇千难万险,可喜倒是涨了不少见识。”遂挑些老太太们喜欢听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修仙成佛的故事。以舌战群儒之势,旁征博引。说得吐沫横飞,手舞足蹈,只引得老太太和康妈妈连连阿弥陀佛。

    成武眼角瞥见沙漏快到子时,他的忽悠,该点题了。画风一转,说道:“此次去华山,曾遇一白发鹤童,道风仙骨的一位老翁,说孙儿骨骼清奇,颇为奇特,便传授孙儿服气的小法儿,又有口诀面授。孙儿只是小试一次,便觉得腹内火热,头冒青烟,身子轻盈如羽毛。”

    康妈妈等一众人听的入迷,芳姐儿实在没忍住说道:“恐是要奔月了。”

    成武嘴角抽了一下,对祖母说道:“当即醒来,不见那老人,如今再也不记得当初的法令口诀了。”

    芳姐儿补刀道:“四哥哥,日后若想起来,万万记得练此术,在腰间系跟绳儿。”

    “哦,对了,我在书上看过,华山常有武人论剑,四哥哥可有参加过?”

    成武看着芳姐儿笑着说:“芳妹妹倒是有见识,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此言真差矣。”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