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动机
大部分人说谎的目的是为了趋利避害,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这里的利益和损失均包括实质和心理两个方面),从这一点上看,说谎无疑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谎言的这个特征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今天谎言在我们生活中如此泛滥:大部分人考虑自己过多,谎言成为许多人为达到目的一个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谎言被阿尔德特&#+激情 8226;维里基(aldertvrij)称之为“社交润滑剂”。换句话说,谎言也是一种可以用来拉近两人的关系或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或自尊的良方。当听到“你看起来一点都不老”、“你太能干了”、“你这件衣服真漂亮”或“你儿子很聪明”之类的话时,相信很少人会不喜欢说话的人。有时,说谎是因为不愿做某些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又不想因此得罪对方或破坏两个人的关系,于是我们喜欢说这样的话:“我今晚没空,改天再聚吧”“我已经打过电话了,没人听。明天我再打”。这样的借口不仅可以让自己避免了麻烦,还让听话的人不会记恨自己。
谎言的动机包括以下七种:
赢得面子
面子对中国人很重要。为了不被人看低(不丢面子)或让人看得起自己(有面子),很多人喜欢吹嘘,隐瞒真相或刻意夸大自己。这类谎言是否被揭穿取决于很多因素,如虚假的程度大小和别人对说谎者的了解多少。通常,这类谎言的伤害较小,除非说谎者另有其他目的。说谎者为了面子撒谎,即使被发现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顶多是落下爱吹牛的名声而已。
免受惩罚
人人都可能犯错误,或做一些和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相违背的事。如果此时我们选择诚实,承认自己的错误或问题,其结果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某种伤害或损失。这里的伤害和损失包括金钱、名誉、工作、自由、关系等等,有时甚至是生命。因此,很容易理解为了避免自身的损失和伤害,我们都可能选择谎言来保护自己。很多男人小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同学一起去父母不允许或不同意的地方玩,回家怕父母知道后处罚自己,就会编各种借口骗父母。偷情也一样。为了避免伴侣发现,引发双方关系的进一步破裂或其他恶果的产生,偷情者喜欢编造各种谎言来保护自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