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想骗我?没门!

第1招:开门见山(6)

    获得某种利益为赢得自己想要的某样东西或某种便利是最常见的说谎动机之一。

    许多人常常在工作中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真相,从而使自己获益。最典型的例子是商家为了赚钱而忽悠顾客,虚假广告、空口许诺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为了找到好工作,在简历或面试中撒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此外,在婚姻、恋爱中,特别是那些刚认识的男男女女说谎的也大有人在。

    事实上,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还能做到完全诚实的人并不多。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可以从两个层面谈起,包括保护自己免受实质性的伤害和免受心理上的伤害。

    前者的例子,如许多人习惯在领导面前选择谎言(包括编造和隐瞒)。

    这样做很显然是因为担心真话可能得罪领导,导致自己日后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个层面即自我保护免受心理上伤害的情形更为普遍。当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弱点或尴尬之处时,恐怕没有比谎言更具保护功用的其他方法。

    自我保护这类谎言和为了免受惩罚而说的这类谎言很类似,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我保护的行为更多是防御性的,而为了免受惩罚则必须主动出击。

    +激情此外,选择自我保护而说谎的人未必一定是因为犯错或犯罪,这与免受惩罚而说谎有着本质的区别。

    保护别人免遭伤害或惩罚往往谎言并非只是保护自己,我们还会为了保护自己所在乎的人如亲人或朋友等免受伤害或惩罚而说谎。

    即便我们不认可他们的为人或行为,我们还是会这样做。我曾看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某老板找了小蜜但不想让别人知道,于是找自己的好朋友帮忙。

    虽然老板的这位朋友并不喜欢这样做,但为了朋友,只好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名誉。

    除了以自己的名字为小蜜买房外,他还必须时不时扮成小蜜的情人,抽时间和老板的小蜜接触一下。

    结果最后被自己的老婆发现,误以为他找了情人,差点闹出人命。

    </p>